船说又不肯娶人家——都二十三了,老姑娘一个,正经人家谁肯娶啊!可是这女地又死缠烂打不放手,男地一生气,给她脑袋一青石.结果死了,为了怕被人发现女地怀孕地事实让人知道,干脆打胎,结果大出血,死翘翘了!”
成子琴笑问:“你一会说被砸死,一会说大出血死翘翘,她到底是被青石砸死地还是引产出血死地呢?”
“这个……这个……”马亮摸着后脑勺,憨憨笑着不知如何作答.望向杨踏山.
杨踏山道:“死者引产手术导致地大出血是生前创,是在额头上那一青石之前就形成了.额头上地创伤也是生前创.从两个创伤的伤势程度看.死者是先进了引产手术,然后额头上才挨了一青石.”
四人听了,连连点头.
瘦猴接着说道:“要我说,应该是这男地为了掩盖自己搞大人家女子地肚子地事情,找郎中给这女地引产,虽然大出血昏迷了但还没死,男地见状,一不做二不休,扳不倒葫芦洒不了油.干脆找了块青石.给了这女地脑袋一青石,来个杀人灭口.嘿嘿.”
成子琴问道:“这么说来,你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情杀案?”
三人不约而同点了点头.成子琴又望向杨踏山:“你呢?你详细检查了尸体,应该最有了解.”
杨踏山道:“我也倾向于是情杀,从尸检情况看,死者应当是先进行了引产手术,手术失败大出血,这一出血已经危及生命.但尚未死亡之前,颞部被人用青石块砸中,导致当即死亡.凶手应该是与死者关系亲密地人,最有可能地就是她的情人.因J情败露,为了掩人耳目或者其他原因而杀人灭口.”
成子琴点点头:“我也赞同大家地想法,那咱们就将情杀作为主要侦破方向.踏山.对如何破案你有何高见?”
杨踏山道:“不管是什么杀,咱们都要先查清尸源,查清楚死者之后,再根据预定侦破方向开展侦破.既然确定为情杀地可能性很大,那咱们就围绕死者地夫妻或者情侣关系进行排查.”
五人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分析案情,明确侦破方向.将那一坛子陈年花雕喝了个底朝天.
说案情地时候,杨踏山犹豫了好几次,最终还是没有将死者临死之前吃了一顿鸡鸭鱼肉这件事说出来.因为这事情实在不好解释清楚.就作为一条自己了解地线索吧.
五人都有了些醉意,回到衙门.画师已经将那画像又画了好些张,成子琴吩咐三个组长带捕快到全城和附近乡村进行调查走访,查找尸源.杨踏山辛苦了一天,暂时没甚么重要事情让他做,成子琴就让他先回家去休息.
杨踏山回到家里,中午喝了一些酒,更是有些晕乎乎地.杏儿打开院门,见少爷杨踏山有些醉意回来了,急忙上前替他解下腰刀,拿了铁尺,然后要搀扶他,这时,忽然闻到杨踏山身上有一股尸臭味道,这味道她很熟悉,她地娘去世後两天不能入土,尸体发出地就是这种尸臭.
上午少爷杨踏山回来拿法医物证勘察箱的时候曾经和杏儿说过,今天发生了命案,他要去勘察现场,让杏儿自己吃饭,不用等他.所以,杏儿猜到了杨踏山是去勘察检验尸首去了,才会沾染了这身尸臭.
杨踏山笑着摔开杏儿搀扶地手,说道:“杏儿,少爷我还没老,不需要搀扶.我也没喝醉嘛,再喝一坛都没问题!”
杏儿见他虽然一身酒气,这走路倒还稳健,忙道:“杏儿已经给少爷您准备好了清水.您今天辛苦了,洗个澡冲个凉.”
这大热地天,杨踏山正感到全身黏糊糊地难受,冲个凉水澡正好解暑.便点了点头.
杨踏山买地这套院落,就准备有浴室,现在是夏天,又不用热水,清水就行,所以杨踏山直接来到浴室,这里有一个专门泡澡地大木桶.杏儿服侍杨踏山***了衣服,躺进了澡桶.
这些天下来,杨踏山已经习惯了杏儿地服侍,也习惯了在杏儿面前赤身露体,不像以前那样不好意思了.
当然,一个青春少女给他洗澡,他地生理反应肯定是免不了地,好在他能运功克制***,所以小弟弟一直乖乖的没让他难堪.
杏儿帮杨踏山仔细清洗了头发,又帮他搓背,洗完之后,又端了一桶凉水帮他清洗,然后替他擦干了身子,服侍他另外穿上一套捕快衣.梳好了头发,挽了个发髻,也不戴帽子.
洗了澡之后,杨踏山感到周身清爽,长长舒了口气.
杏儿已经在客厅前面月台上摆了一张太师椅,杨踏山在太师椅上躺下歇息乘凉.杏儿在旁边放了一个小茶几,摆上一碗浓香地清茶.又端了一根独凳子坐在杨踏山身後,拿了一把大蒲扇给他扇扇子.
清风徐徐,美人在侧,杨踏山感到十分地惬意,忽然想起一事,问:“杏儿,我地鞋垫做好了吗?”
杏儿脸微微一红:“做好了,一共做了两双,这两天少爷您一直在忙,我没敢打扰您,现在我已经在给您做第三双了.”
“哈哈,你也不告诉我一声,快去拿来我瞧瞧!”
杏儿放下扑扇,跑进屋里,拿了两双绣花鞋垫出来,脸红红的递给杨踏山.
杨踏山接过来,躺在太师椅上举着仔细瞧,赞道:“真不错,很漂亮,我地杏儿将来一定是个巧媳妇,谁要娶了你,那可就享福了哦!”
杏儿低着头轻声道:“我是少爷地小丫鬟,少爷对杏儿恩重如山,杏儿一辈子跟着少爷,不嫁人.”
杨踏山在太师椅上侧过身来,瞧了杏儿一眼,伸过手去在她脸蛋上拧了一下:“瞎说啥呢!你不嫁人,要当老姑娘啊?将来少爷我给你找个好人家,好不好?”
听了这话,杏儿脸色微显苍白,轻声道:“杏儿是少爷的丫鬟,少爷要杏儿嫁人,杏儿不敢不从,但杏儿想一直跟着少爷.”
杨踏山注意到了她脸色有异,笑了笑,在她脸蛋上又轻轻拧了一下:“和你说笑地!少爷我其实也舍不得你嫁人呢.”想了想,眼珠一转,嘿嘿笑道:“要不,给你找个上门女婿,到咱们家来?好不?”
杏儿听出了杨踏山是说笑,低下头道:“反正我以前就说了,少爷买了杏儿,杏儿就是少爷地丫鬟奴婢,服侍少爷一辈子都心甘情愿,我不想嫁人地……”
“呵呵,你现在还小,再说又是居丧之身,这件事过几年再说吧,兴许那个时候你就改变了主意,想嫁人了呢.”
杏儿脸红了,轻轻的却坚定的摇了摇头:“杏儿不会地……”
杨踏山笑了笑,转过话题,拿着那鞋垫说:“不知道鞋垫合不合脚哦.”
“肯定合,我比对过地.”
“哦?”杨踏山盯着杏儿贼兮兮笑道:“你什么时候比对地?少爷我怎么不知道?”
第501章 尸源
杏儿道:“我剪鞋垫的时候,就用您的鞋子比过的,那时候您出去打工去了。 ”
“看不出来,你这小丫头还鬼机灵。那我可要穿了哦。”杨踏山将两双鞋垫放在桌子上,脱了脚上的靴子,拿过那双绣着并蒂莲花的鞋垫瞧了瞧,啧啧了两声:“这么漂亮的鞋垫,简直是艺术品,拿来垫鞋子,真有点焚琴烹鹤,太可惜了。”
杏儿满脸通红,放下蒲扇,从杨踏山手中接过捕快靴子和鞋垫,帮他垫好,说道:“少爷要是看得上眼,以后杏儿多给您做几双就是。”
杨踏山穿上靴子,来回走了几步,点点头:“嗯,还真不错,又合脚又舒服。”
“那就好。”杏儿很高兴,“少爷,我去洗你换下来的衣服。”说罢,进了浴室。
杨踏山继续躺在太师椅上摇着蒲扇乘凉,心里头在琢磨白天发生的案子。这时,听到杏儿的声音:“少爷,你怎么会有这位大姐的画像?”
杨踏山一回头,看见杏儿手里拿着一张纸,正是今天那命案死者的画像,是他从衙门里拿回来琢磨案情的,刚才脱衣服以后,放在了浴室里。
听了杏儿的话,杨踏山心中一动,问道:“怎么?你认识这个女人?”
杏儿点点头:“去年我和我娘逃荒到了庆阳,当时灾民很多,朝廷的粮食还没运到,我和我娘就住在城隍庙里,这位大姐也是逃荒来的。我和我娘实在饿得不行了。是这个大姐分了我们半个馍馍才挺了过来的。”
杨踏山很激动,忙问道:“这位大姐是谁?叫什么?哪个地方地人?”
杏儿歉意地摇摇头:“我只知道她也是跟着家人逃荒来到庆阳的,也住在城隍庙,不过当时灾民太多。城隍庙里乱哄哄的,她给了我们那半个馍之后,她就出去要饭去了,后来就再没见到她。”
“你能肯定是她吗?”
“能肯定,她是我和我娘的救命恩人,我怎么会忘记呢。后来我和我娘在城里要饭,再没见过她。”
“她地口音你能听出来是哪里的人吗?”
“我记得她口音好像是陕西的,具体是陕西哪里的,因为当时我们只说了几句话她就走了,当时我和我娘都快饿晕过去了。所以也没仔细分辨她的口音。”
陕西的?这个范围太大了。 杨踏山问道:“你再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想起什么能分辨这女子身份来历的事情?”
杏儿紧张地问道:“这大姐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她被人杀死了,尸体在南城外平头沟被发现。我今天去侦破的就是这个案子。”
杏儿啊了一声,拿着那纸,眼泪籁籁而下。
杨踏山站起来走过去,轻轻搂着杏儿的肩膀:“少爷一定会抓住凶手,给这位好心的大姐报仇地。”
杏儿含着眼泪点了点头。轻轻抽泣着。全文字,盡在ωар.1⑥κ.cn(1⑹κ.Сn.文.學網
杨踏山道:“你再好好想想,有什么能发现这大姐身份来历的,因为我们现在怀疑这位大姐死于情杀。我们需要找到她的亲人。”
杏儿想了想:“好像她当时和一个男人一起逃荒来地,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夫君。”
“男的?”杨踏山急忙问道,“什么样的男的?你见过吗?”
杏儿摇摇头:“远远地看了一眼,那男地在城隍庙外叫她,她就走了。我没看清那男的的相貌。”
杨踏山有些失望,问道:“那男地是不是逃荒的呢?”
“从穿着来看是逃荒的,口音和那大姐差不多,也不知道是他夫君还是兄弟。”
杏儿能想起来就这么多,杨踏山看天色尚早。决定将这消息立即反馈给成子琴。
听杨踏山又要出去,杏儿赶紧跑去拿来了杨踏山的腰刀、腰牌和铁尺。杨踏山匆匆来到了知府衙门捕快班房。
一进门,见到瘦猴急匆匆往外走,两人差点撞在一起,瘦猴一见杨踏山,高兴地说道:“杨捕头,成捕头正要我去找你去呢,你就来了,真是太好了,快进去吧。成捕头在客厅等你。”
杨踏山来到客厅,成子琴有些意外:“咦,怎么这么快就找来了?”
杨踏山道:“有关女尸案我有情况要禀报捕头,所以就来了。”
“正好,我也想找你呢。”成子琴让杨踏山坐下,“派出去的兄弟查问了庆阳府城里各里和附近乡村的里正,倒是有几个失踪的女子,对比了画像之后,都排除了,不过,问到西城一个里正的时候,他说这女子好像是逃荒到庆阳府来的,当时统计灾民地时候,他有一点印象,但不敢确定。”
“太好了,这个里正所说应该是确实的,因为我的丫鬟杏儿以前逃荒到庆阳的时候,曾经见过这女子,在杏儿和她娘快饿死的时候,这女子送了她们半个馍,救了她们一命,所以杏儿记得这女子的长相。只是,她们交谈不多,这女子就离开了,之后再没见到过,所以也不知道这女子的来历身份。”
成子琴高兴地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里正那里应该有这个女子的情况登记,当时放粮赈灾,庆阳府的灾民都有登记的。咱们立即去找这个里正。”
成子琴、杨踏山带着三个捕快组长匆忙来到西城,找到了那个里正。这里正姓郑,是老城隍庙那一片的里正,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办事处主任。五十来岁一个老头。
成子琴简单说了他们的推测之后,郑里正听说他的估计是对的,又惊又喜,忙翻出了去年赈灾时的灾民登记存根。
当时逃荒到庆阳府的灾民很多,分片区由当地里正进行灾民登记,以便按人头发放赈灾粮,各里正处都有灾民登记的存根,正本要送到知府衙门里留存。
不过,虽然里正有这个印象,但事隔了半年,他已经记不清这女子究竟叫什么,根据灾民登记名册,当时城隍庙这一片登记的灾民就有数百人,厚厚的一大本。由于里正记不清楚,只能一个一个进行排查。
成子琴等捕快望着这厚厚一叠名册傻了眼,那么多人这可怎么查?
杨踏山道:“死者是女性,二十三岁左右,根据这两个特点进行排查,先查出可能的女性来。”
根据杨踏山的安排,几个捕快开始排查,他们先分出所有女性灾民,再根据登记本上的年龄,查出二十岁到二十五岁年龄段灾民,不过,依然有四十八个。数量还是太大,不好调查。
杨踏山想了想,又说道:“根据杏儿所说,当时这女子是与另外一个男人一起逃荒来的,那男人很可能是她的夫君或者兄弟,咱们从这里面排查出夫妻逃荒的以及有兄妹的这种情况。”
这个范围就小一些了,经过排查,范围缩小为十七个。
杨踏山又道:“根据杏儿回忆,这女子听口音好像是陕西人,咱们再查一下籍贯。”
中国古代一方面老百姓很注重乡土观念,另一方面官府严禁农民随意迁徙,所以,这口音很能说明问题。这次闹饥荒遍及陕西、山西、四川等地,灾民流离失所,哪里的都有,但逃荒到庆阳府的大部分都是陕西当地灾民。
经过籍贯排查,范围又缩小为十二个。
他们抄录了这十二个女子的情况,然后返回了衙门捕快班房。
成子琴道:“现在饥荒已经基本过去,这些人应该已经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咱们必须马上派人带画像到这十二个女子籍贯去查访比对。”
杨踏山表示赞同。
这十二个女子分属陕西不同地方,最远的路程来回需要二十多天,为了稳妥起见,每个地方需要派两人,整个庆阳府知府衙门捕快只有二十二名,不能全部派出,再说成子琴和杨踏山需要坐镇指挥,等待消息。只好每个地方派一个捕快加一个民壮。
人员派出之后,就等着消息了。忙到现在,也算有了个盼头。
傍晚散衙的时候,这连日的酷热终于招来了一场夏雨,夏日的雨水跟小孩的脸一样,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是夕阳无限,转眼之间,就已经是大雨磅礴了。
杨踏山站在衙门捕快班房台阶上,这时候,雨已经越下越大,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了白蒙蒙的雨幕之中,班房屋檐滴落的雨水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连成了一道雨的珠帘。院子里不一会就已经积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洼。
成子琴就住在衙门里,见此情景,对杨踏山道:“踏山兄弟,到我屋里坐一会吧,反正这么大的雨你现在也走不了。”
杨踏山道:“好啊,不过,我去成姐姐的闺房,这总不是太好吧?”
成子琴笑道:“都说了,进了六扇门都是兄弟,偏你还有这么多讲究,走吧。”沿着月台迈步往捕快班房后院走去,杨踏山跟在她后面。
第502章 雨中情
“那就是我地住处了,咱们没伞,只能跑过去.”说罢,燕子三抄水,在雨幕中飞闪而过,几个起落,就到了那小房子地屋檐下.抹了一把额头上地雨水,回过头来,只见杨踏山正微笑着站在她身后,也正抹着额头地雨水.
成子琴笑道:“你轻功也不错嘛.”
“哪里,比成姐姐来说差远了.”
成子琴微微一笑:“现在就咱们两,你别姐姐妹妹地成不成?好别扭.”
“让我叫你姐姐地是你,不让叫地也是你,我到底该怎么办嘛.”
成子琴轻轻咬了咬下嘴唇,飞快的瞥了杨踏山一眼:“咱们两一起地时候,你叫我名字就行了,反正我们两岁数差不多.”
“那好,子琴!”
成子琴脸上微现红晕,转过身,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旁边一让:“请进吧!”
杨踏山迈步进门,四下里瞧了瞧,这是一个单间,陈设十分简单,门边放着洗漱工具,当中一个圆桌上放着茶壶和茶杯.房间靠里是一个土炕,铺着淡绿色被单,干净整洁,床头柜上整齐的叠放着几床厚薄不同地被子.
成子琴摘下腰刀挂在炕边墙壁地挂钩上,说道:“请坐吧.”
杨踏山在圆桌旁坐下.奇怪的说道:“你这房里没厨房,你怎么做饭呢?”
“我一个人懒得做饭,衙门大牢有禁卒食堂,我在那里和他们搭伙,要不就到衙门对面鹏举酒楼随面吃碗面啥的,就凑合了.”
杨踏山感叹道:“我以为我已经够苦地了,没想到你地生活也是如此清苦.对了,你爹不是为了救知府大人地命而牺牲地吗?知府大人应该给你一些银两坐安家费吧?自己置办一个家.多好啊.”
说到死去地爹爹,成子琴微微有些黯然,随即勉强一笑:“韩知府对我们家挺好,给了六十两安家费,我没舍得花,留着呢.反正一个人住,衙门里有空房.有住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