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侍随即过来上茶。
司慕涵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掩饰了眼底一闪而过的茫然,“父君让儿臣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皇贵太君看了她一眼,冷淡的眸子内看不出任何情绪,使退了宫侍之后,他便道:“本宫方才听闻了早朝上的事情。”
司慕涵看了皇贵太君一眼,“儿臣以为,父君是想问儿臣生父一事。”
“他是你的生父,便是本宫如何也是无法改变这个事实。”皇贵太君淡漠地道,“更何况,便是你将你生父接回宫中封为太凤后,本宫还是皇贵太君,你生父威胁不了本宫的位置。”
司慕涵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儿臣从未想过要将他接回来。”
“你是本宫养大的孩子,你有多孝顺本宫也清楚。”皇贵太君言语还是那样冷淡,使得明明是赞扬的话都带着几分嘲讽的意味。
司慕涵缓缓地道:“父君忘了吗?儿臣已然是过继在父君名下的。”
“那又如何?如今你已经是大周之主了,只要你愿意,谁敢说个不字。”皇贵太君声音忽然转为冷凝,“除了陛下担心会被天下百姓质疑,不愿意将生父接回来。”
“父君认为儿臣之所以不愿意接他回来便是因为担忧被人说三道四?”司慕涵正视着他,眼中闪过了一抹悲怆。
皇贵太君低下了头没有看她,“夜太君的事情不就是一个证明吗?”
司慕涵神色微变,“不管父君信与不信,夜太君的传闻与朕无光。”
“有关或着无关已然不重要了。”皇贵太君继续道,语气有些急促,“本宫今日请陛下过来只是想问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宸皇贵君一事。”
“父君有何建议?”司慕涵问道,言语也有些冷,她不相信此时皇贵太君问起这件事是因为关心她或者关心阿暖。
她倏然想起了不久前清思殿的宫侍来报薛家的人进宫看望过皇贵太君。
垂了垂眼眸,心中已然有了定论。
皇贵太君抬起头看着她,“本宫相信此时陛下已然是很清楚后宫独宠会酿成怎么样的悲剧,虽然宸皇贵君的出身比起陛下生父要高的多,但是这出身能够保住他一时,却保不住他一辈子。”
“皇贵太君这段时间病着可能不太清楚后宫的动向,朕并没有独宠皇贵君。”司慕涵神色沉静地道,那双深沉似海的眸子中看不出任何的情绪,他的这一句话也更加肯定了她心中的猜测,“不过皇贵太君的话朕也会谨记。”
皇贵太君脸色微变,却是有些尴尬,又像是有些扭曲,他看着眼前的帝皇,原本准备好了的话竟然一句也说不出来。
司慕涵见他不说话,继续道:“父君的身子需要静养,这些烦心的事便不要多想了。”
皇贵太君听着她虽然平静但是却还是关心的话,心中百感交织,甚至生出了一丝无地自容的感觉。
或许在皇贵太君的内心深处,他终究是底气不足。
司慕涵除了隐瞒他程氏还活着的事情,并没有对他造成任何的伤害,而便是司慕涵真的要将程氏给接回来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皇贵太君如今失去了妻主,又经历了大皇子的事情,心中有着太多的不安全感,如今除了程氏这件事,他便觉得,往后的日子寻不着安定。
所以,他想自己找一个出路。
然而,当他看着司慕涵一日往昔的关切之后,他的话却怎么也说不住来。
毕竟是自己养大的孩子,也曾经付出了真心的父爱。
皇贵太君不是一个得理不饶人之人,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之人,所以此时他方才生出那丝无法面对司慕涵的感觉。
“既然陛下已经想到了解决的法子,那本宫便也不耽误陛下了。”皇贵太君神色有些慌乱,“本宫累了,陛下便先回去吧。”
司慕涵静默了一会儿,“父君,儿臣从未想过要让儿臣的生父代替父君,更没有想过有了自己生父便不会一如既往的孝顺父君,当日,儿臣不曾将儿臣生父一事告诉父君,除了不想让父君多虑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朕不想提起这件事,然而原因却也并非完全是方才父君所讲的担心朝臣质疑,而是儿臣不想让别人知晓,儿臣的生父当年为了报复先帝而狠心地对儿臣动了杀机……”
皇贵太君一愣,却是满目惊愕。
“当年陷害父君与人苟合之人乃先帝的和裕凤后。”司慕涵随即又说出了一个让皇贵太君震惊不已的消息,“其实,相信父君也多多少少猜到了当初下手之人是谁,只是父君却不知,在儿臣生父下手杀害儿臣之时,坚持救回儿臣的却也是和裕凤后。”她的话顿了顿,继续道,“他害了儿臣的生父也算间接害了儿臣,可是救回儿臣,将儿臣养在身边百般呵护之人也是他,儿臣也不知道是该是恨他还是原谅他,正如儿臣不知道该不该原谅儿臣的生父当日的狠心和十多年来的不闻不问,儿臣不想接他回来,因为儿臣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如何与他相处,或许父君说的对,儿臣本就是一个极其自私之人。”
她直视着皇贵太君,“父君,夜太君,甚至先帝都认为儿臣一定会将他接回来好好孝敬,便是儿臣真的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亲自去迎他回宫,可是,是否儿臣亲自去接,他便会愿意回来?父君可曾想过,或许,他根本就不愿意认儿臣这个亲生女儿。”
皇贵太君一时间愣住了,只是看着司慕涵,没有说话。
“儿臣曾经说过,今生只认父君一个父亲,虽然有种赌气的意味,但是却并非敷衍父君,在儿臣的记忆中,唯有父君将儿臣当成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一般疼爱,儿臣也是在父君的身上第一个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父亲的关爱。”司慕涵神色认真地道,“父君曾说,养恩终是及不上生育之恩,然而,在儿臣的心中,养恩方才是第一位。”
她缓了口气,继续道:“儿臣知道薛家的人进过宫看望过父君,若是父君真的觉得信不过儿臣,儿臣便依了父君的心愿,待先帝丧期过后,儿臣便册立薛家的男子为君侍。”
若能够安他的心,她退不已又如何?
让薛家的人进京虽然是想让京中的权贵洗洗牌,但是却也是想让他多一个依仗,多一份安心。
皇贵太君神色一僵,却不想她居然早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
“只是父君,后宫的君侍不好当。”司慕涵正色道,“儿臣只能够保证,薛家的公子能在后宫中安然度过一生,薛家也可以借此在京城中站稳脚跟,其余的,便是儿臣有心也无能为力,后宫当中,先帝遗下的君侍依然是以父君为尊,朕的凤后乃先帝钦赐,朕也不可能动摇其地位,至于朕的生父,便是朕往后将他接进宫中来,他也不会是太凤后,先帝的陵寝中,葬的只有一个和裕凤后。”
她说完,又深深地看了一眼皇贵太君,“儿臣说这些话并非希望父君原谅儿臣这些日子以来的行为,只是希望父君能够身体康健,延年益寿,安享天伦。”
她收回了视线,起身低头道:“父君好生安养身子,儿臣告退。”
说罢,便转身离去。
皇贵太君倏然伸出了手,然而却无法开口叫住她,那句曾经经常念在嘴边的涵儿像是被什么给哽住了,停在了喉咙……
这一次,错的人难道又是他吗?
……
中午时分,艳阳将大地烤的几乎冒出了烟,惹得众人皆是心烦意乱安静不下来,但是若说如今宫中谁的心最是不安定,那并非方才被人弹劾了的宸皇贵君,而是先帝的君侍良贵太君,因为不久前她的长女康王已然成年了,该出宫立府,该入朝为官,该迎娶正君了,然而此时仿佛所有人都把这件事给忘了似的。
康王如今成了宫中最尴尬的存在。
“父君事情究竟怎么了?”此时在良贵太君的宫中,康王司慕冉一脸焦急地道,她本是良贵太君一手养出来的,而且常年在瑞王的压抑一下形成了一个有些小心思但是没勇气且没什么谋略之人,所以先帝方才会认定其翻不出身风浪,只是这样的人却也极为容易被人利用,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容易心里不平衡的人。
年前她还是众人瞩目大周立朝以来第一个尚未成年便封王的皇女,然而如今,她却成了一个无人问津,无权无势,空有康王之名,但是却连自己府邸都没有的闲散之人。
心中岂能安稳。
若是寻常人遭遇了这般不正常的对待早就找上永熙帝了,康王也不是没有想过去找永熙帝,但是想起了之前瑞王和蜀家一事,又加之良贵太君阻止,她便没勇气踏出一步了,便是去寻如今最得永熙帝看重的安王也不敢。
良贵太君许是因为自己心中不安,所以总是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小心永熙帝,离她远一些,否则便会性命不保,虽然永熙帝登基之后对待先帝的君侍还有年幼的皇女皇子还算是和善,但是他却始终认定永熙帝定然会斩草除根。
良贵太君方才回宫本就热的很,这还未喘口气便见女儿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中更加烦闷,“别提了,本宫根本便没有见着那翊侍君!”
提及这件事他心里就更加火了,前些日子为了让那翊侍君能够在永熙帝耳边提提女儿的事情,他将自己珍藏了许多年的珍宝送去听雨殿,然而没想到那翊侍君居然这般的不知抬举居然把东西给退回来了,如今更是过分居然将他拒之门外让他硬是在日头底下晒了许久。
“还怎么办?”康王愣愣地道,“儿臣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吧?”别说正君了,她连一个初侍都没有!“父君,不如你去求一求陛下吧。”
良贵太君瞪了女儿一眼,“你疯了,说不定如今她正等着本宫上门,好将你们父女都给赶尽杀绝了!”
“那儿臣也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康王焦急地道。
良贵太君想了想,“方才父君回来的路上听闻了一件事,今日早朝,有人弹劾了宸皇贵君独宠后宫以致陛下没有后嗣,后来凤后又跑去了交泰殿,想必也是去寻那宸皇贵君的晦气,本宫想,或许凤后会帮我们,毕竟,只要你入朝,依照规矩你必定可以总揽六部之一的,只要我们向凤后保证往后在朝中为水相是从,那凤后一定会帮本宫这个忙!”
良贵太君情愿选择投靠水相也不愿意相信永熙帝会真心待他们。
康王听后便眼前一亮,“儿臣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如今朝中百官都以水相为首,若是水相出面,便是陛下想动我们父女,也是有些忌惮的!”
“本宫也是这般想。”良贵太君点头道,随即神色一转,又恼怒道,“本宫没想到那翊侍君居然这般的无情,自家人都不帮自家人!本宫倒是想看看他一个下贱的初侍能够嚣张多久!哼!”
良贵君本来一开始是料定了蜀羽之一定会愿意帮助他们父女的,毕竟他们都是出身蜀家,如今蜀家毁了,他若是想寻一个靠山便只有他女儿一个,岂料他居然这般的不知好歹!
既然如此,他也便不再拉下脸面去求他了,他倒是想看看一个没有母族做靠山的君侍而且还是一个没有孩子的初侍能够活多长久!
“父君安心,不过是一个初侍罢了,便是他成了侍君,也改变不了他下贱的出身!”康王同仇敌忾,对那不愿意帮助自己的人也是恨的牙痒痒的,只是她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父君也不过是蜀家的一个庶子罢了。
两父女达成了共识便开始商议如何想水相投诚。
……
午膳过后,司慕涵依照惯例在御书房内处理政事,除了一些日常事宜,礼部尚书的一份折子却让她想起了一件遗忘了的事情,那便是康王出宫立府一事。
自然,此时她还不知道良贵太君与康王已然决定了要想水相投诚。
将礼部尚书的折子看了一遍之后,司慕涵便让人召来了礼部尚书,下旨让其拟一份康王出宫立府一事,并让内务府协同办理,此时礼部尚书还隐隐地提了康王初侍一事。
司慕涵闻言,却皱了皱眉,不得不说,她对于初侍这一规矩极为的厌恶,然而厌恶归厌恶,她却没有生出要废除的念头。
这样的规矩既然存在了三朝之久,若是她贸贸然说废除,那定然会引出一番大风波。
司慕涵随后又下了一道旨意,命凤后与良贵太君一同商议办理这件事。
本来这件事该是生父亲自办理的,但是由于良贵太君乃先帝君侍,在宫中选初侍也不太方便,便只能由凤后主导此事。
而对于礼部尚书提出康王入朝一事,司慕涵却没有定下来,只说稍后再议。
除了入朝一事,康王还有一件麻烦事,那就是正君人选。
若是先帝在,的确是可以随意给康王指一门婚事,但是换成了她,却是不能这般随意,如今先帝尚未大婚的皇女皆是蜀家男子所出,若是她给康王的指婚太过于随意,外边便会说她容不下她们,她的名声尚是小事,她担心的是此事会让那些方才归顺于她不久的大臣心生不安,尤其是经过了祭天大典一事,那些大臣曾经表示归顺宁王,若是她此时表现的过于刻薄寡恩,那些大臣怕是会心生芥蒂,尤其是在此时水韵云不甘安于现状之时,怕是会生出不少乱子。
因而,康王的正君人选门楣不能太低,要给足康王面子,但也不能太高,这样会生出不少麻烦。
司慕涵想了京中的几乎权贵之家,却似乎没有一个合适,只得暂且放下,想着待康王出宫立府之后先给他指几个侧君侍君什么的,正君一事便暂且搁置,这样便是良贵太君也是无话可说。
当司慕涵将今日的所有折子都批阅完之后,已到了傍晚时分,她本想去观星殿看看雪暖汐,虽然午膳之前她见过了他,他心情还算不错,但她终究还是有些担心,只是她方才搁下笔起身却见朝和殿的宫侍前来禀报说凤后已然备好了晚膳,请她过去。
她方才想起今早上水墨笑愤然离去前的那句话。
今晚恭候她大驾?
司慕涵此时心中有些膈应,然而这件事却也势在必行,她沉了沉眸,随后便往朝和殿而去……
------题外话------
身体还是不给力,万更延后,抱歉
明天写女主和小墨圆房
037 是否报应
当司慕涵来到朝和殿时,却见本该在安静养伤的官锦居然也在,她忽然想起,似乎自从官锦脱离生命危险之后她便没有怎么注意他,如今见了他,却发现他似乎憔悴了不少,入座之后,她便问道:“御医说你需要好生静养的,怎么在这?”
虽然官锦也住在朝和殿,但是偏殿离凤后所住的正殿却还是有段距离。
“官公子也是许久未曾见陛下了,难得今晚陛下过来,而官公子也这般巧过来了,所以臣侍便自作主张留下官公子一同用完膳,还请陛下莫要见怪。”水墨笑不冷不热地道。
水墨笑自然知晓官锦这个时候过来怕是也是想见永熙帝,若是在往常他定然不会让他如愿,虽然之前一直有想将官锦收为己用的念头,然而在经过了这般多的事情之后,他却发觉,或许这个男子并没有他所想的那般好控制。
之前他向自己求情希望调离清思殿的时候他没有伸出援手,但是他却单凭自己的本事一路走到这个地步,成为了众人眼中永熙帝尚未册封的君侍。
虽然很多事情看是巧合,但是能够熬过这般多的困苦的人,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之人!
这样的人便是有着不光彩的出身,但是也未必真的对他不构成威胁,尤其是将来若是诞下了皇女,那隐患便更大了!
虽然他出身低,但是并不意味着他所生的皇女没有希望问鼎帝位,永熙帝的生父出身不也是低吗?最后先帝不也是讲过皇位传给了她!
也是因为这些考虑,所以水墨笑方才会对官锦生出了防备。
然而今日却是不同,虽然他口中说今晚上会恭候永熙帝的大驾,但是心中始终是有股怯意,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将发生的事情,而这个时候官锦恰好来了,他便留下了他,从而分散永熙帝的注意力,掩饰他心中的不安。
便是他如今心中满是屈辱,他也不愿意在永熙帝的面前表露出来。
官锦脸上带着淡淡柔弱之笑,眼神不着痕迹地打量着眼前的这对帝后,衣袖下的手微微握着,若非下午之时水华的那一番话,他还真的不知道原来他们之前的所有恩爱都不过是做戏而已。
下午之时,官锦约了水华在御花园内的水榭长廊尽头的凉亭中见面,所说的自然就是昨日水华掉下来的那盒子中所装粉末一事。
官锦曾经在弱水三千楼呆了两年,虽然一直都是卖艺不卖身,但是楼内的那些肮脏事情他岂会没有见过,那粉末不是别的,正是用于合欢用的药,而且药性极强,除非合欢,否则便是医术再强的人也无法解除。
一开始官锦以为水华身怀那药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永熙帝的君侍,不过他还未动手便被凤后给发现了,所以昨日凤后方才会那般震怒,而他去找水华也不过是想利用水华这一妄想将他拉拢过来,成为自己的眼线,但是却不想,当他表明了他知晓那药是什么,并且说他若是用那药可是死罪之后,他竟然慌之下脱口而出那药并非他用于魅惑陛下之用。
虽然之后水华及时住了口,但是官锦已然是发现了其中的诡异,便软硬并施地从水华的口中将所有的事情都给套出来了。
原来永熙帝与凤后之间根本就没有圆房,而那药竟是水家正夫派人用进宫,为的就是让凤后和永熙帝能够圆房,从而怀上后嗣。
不过是凤后得知这事之后竟然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对他的羞辱。
他看了一眼那总是高高在上的凤后,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丝冷笑,便是出身再高地位再尊崇又如何,连和自己妻主圆房这般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然而却不想他到了这个时候仍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他平日最看不上的便是这种其命清高之人!
“奴侍自知身份低微,没资格与陛下以及凤后一同用膳,奴侍先告退……”官锦缓缓起身,神情黯然地欲要离开。
水墨笑却开口嘲讽道:“陛下认为臣侍连留自己救命恩人用膳的权利都没有?”自然,他此时纯粹是在和永熙帝斗气,根本便没有觉察到官锦的险恶用心。
司慕涵蹙了蹙眉,便道:“既然是凤后的客人,朕岂会有二话。”说罢,便看向官锦,“既然来了,便留下吧。”
也省得只有他们两个相对生厌。
水墨笑见司慕涵这般温和对待官锦,心中的恼怒却更深一层,自觉她这是在打他的脸面,不得不说,自从水墨笑觉察到了自己的心思之后,他便变得有些喜怒无常且失去了之前的敏锐与镇定,他沉了沉眸,扬声喝道:“来人,传膳!”
待宫侍将膳食备好了之后,三人便往旁边的饭厅走去。
而负责摆膳之人便是水墨笑的贴身宫侍水华,昨日水华用了官锦给的药膏之后,虽然脸上的红肿消退了不少,但是却还是未曾完全复原,此时他低着头,不敢去看水墨笑,生怕再惹怒主子,然而也因为昨日官锦的那一番劝告而对官锦多了一份感激之情,因为在水墨笑留下官锦用膳之时,他便吩咐了厨房做了一些适合官锦用的饭菜。
司慕涵自然是发现了水华脸上的伤,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一顿晚膳,三个人用的十分的安静和拘谨,晚膳过后,官锦小坐会儿便起身告辞,这时,水墨笑没有阻止,司慕涵也没有阻止。
官锦看了坐在暖阁中相对无语的两人,眼底闪过一抹暗沉,随后行礼之后转身退下。
水华便自告奋勇地说要送官锦回偏殿。
在走出了正殿后不久,水华便将官锦领到了一个亭子内,示意官锦屏退左右,说有事要与官锦相商。
官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