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6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二二二、往事

桐英诚垦地对淑宁道:“这些事都是因我而起,让你受委屈了,对不起。”淑宁摇摇头:“这没什么,我们既然是夫妻,就该一起承受所有风雨。但这种事总该有个原由吧?难道是因为世子之位?可你明明没有那个意思啊?再说,若真是为了世子之位,你嫂子不是更应该拉拢你才是么?”

桐英却有些为难:“其实……是我从前做错了事……大嫂原本不是这样的,她现在发脾气,只是因为大哥……因为别的事心下不爽快,借我们出气罢了,请你稍为忍一忍,我们以后少见她就是。”

淑宁顿了顿,想想近日所见所闻,有些明白了,大概是与伊尔根觉罗氏怀孕后,很得雅尔江阿宠爱有关,但即便是这样,瓜尔佳氏也不该把丈夫的弟弟弟媳当成出气筒吧?她道:“你方才说这是因为你从前犯的错,是什么事?你让我忍,这没关系,但好歹让我知道事情始末,难道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事是需要隐瞒的么?”

桐英想了想,叹道:“好吧,我告诉你,可你不许生我的气。”淑宁有些不明白,但还是应了。桐英搂着她坐在罗汉床上,舒舒服服地靠着几个软垫子,将往事缓缓道来。

“从前大嫂刚嫁过来时,待我不错,我的起居饮食,她会常常过问。只是她喜欢叫娘家姐妹来作客,又让我去作陪,一来是想给姐妹们找个好归宿,二来也是想拉拢我的意思。我猜到她的用意,虽然是能躲则躲,但仍十分礼敬,所以她虽有怨言,对我还算不错。”

“那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淑宁问。

桐英笑笑,却忽然另开了话题:“我刚来京城那几年。常与你哥哥还有别的朋友在一起,可后来你哥哥去了广州,几位阿哥功课忙,朋友们又各有事做,我无聊时,便常到处乱跑。那时胆子大,只带了纪叔一个。便敢三教九流地闯,也见识到许多事。有一回,我救回了一个小孤女,父母都没了,在京中无依无靠。我见她可怜,又是知根底的,便带回王府做小丫头。你也知道,府里给我安排的丫环,我是从不让她们近身的。侍候的活都让天阳他们做了。可男人毕竟不比女儿家细心,我见那个小莲挺伶俐地,就派她做些细活。让她在王府里安顿下来。”

淑宁原本还听得有些莫名奇妙,听到后来,便觉得有些异样:“那个小莲,多大岁数了?”桐英轻咳两声:“比你大一两岁吧,我也不清楚。”“哦?”淑宁挑挑眉,“你说她是小孤女,我还以为不到十岁呢,你口气这么老气横秋的做什么?”桐英干笑两声。连手臂带人把淑宁抱了个结实,道:“好夫人,听我说完嘛,你答应了不生气的。。。”淑宁咪咪眼:“好啊,你继续说吧。”

桐英打了个冷战。继续往下讲:“小莲在府里干得不错,后来阿玛要我跟他回奉天。我只带了纪叔一个,就把她和天阳都留在了府里,接着又是蒙古,又是噶尔丹的,过了两年才回来,那时候我发现……小莲长大了,长漂亮了,连心……也大了……”

淑宁听明白了:“想必她是看中了你,想要在你屋里长长久久地侍候了。”怪不得先前一直推三推四地不肯说呢,不过,这跟瓜尔佳氏有什么关系?

桐英苦笑道:“她已经与当初那个纯朴的小女孩判若两人了,说话行事,穿衣打扮,都与王府里的丫环没有两样。我那时身心俱疲,只想好好休息,并没多想,过了几个月,却觉得有些不对。她居然以为我一定会将她收房,还有了些不好的习气,我很生气,怕她再留在王府里,会被其他人带坏,就给她安排了去处。是个绣坊,你大概曾听说过吧?”

淑宁点点头,先前那拉氏为她与婉宁置办选秀地衣裳,就曾交给这种绣坊做,她见过几次绣坊的人。如今京里大大小小的绣坊有十来个,绣工都是贫家女儿,每月领工钱。听说最富盛名的那家,一个二等绣工一月所得,足够养活一个八口之家。

桐英道:“我找的那家,坊主是位老宫女,品行、脾气与手艺都极好,还很擅长调理人,手下地绣花女工无论仪态手艺,都比别家出众,京城周边不少富户都愿意娶这样的姑娘做媳妇,甚至还有富商人家把女儿送到她那里做绣工,只两三年,便出落得如同大家闺秀一般。我刚认识小莲时,她就说很想进这种绣坊,虽然她手艺不过关,但那位姑姑看在我面上,答应让小莲去做些杂活,学学手艺,过两年便为她找个好人家。”

淑宁叹了口气,大概猜到后来的事:“那个小莲不肯对不对?虽然你处处为她考虑,让她自食其力,有工钱可领,又能学东西,将来婚事也不愁。可你忘了,她在王府里已经住了这么久,想法早就不同了。虽然只是做丫环,可是你素来对身边的人都很宽厚,她必然也是锦衣玉食的。再加上你年轻,身份尊贵,人长得也不错,待人又温柔和气,素来不用丫环,却对她另眼相看,她心里必然会有想法。过惯了好日子,又以为一定能出人头地,叫她再抛头露面去做个绣工,怎么可能愿意呢?”

桐英摸摸自个儿地脸:“果然,夫人也觉得我长得英俊不凡啊。”淑宁差点儿没被口水呛住,捶他道:“正说正经事呢!你乱说什么呀?!”桐英轻笑几声,收了笑容,正色道:“女儿家的心思,还真是女儿家才能知道呢。。Wap,。我当时满心以为她一定会答应的,问她地时候,她只是不作声,后来问得急了,她便点了头。我当时就叫人给她打点衣裳银子。过了几天,东西都准备好了,她却忽然不见人影。找到她时,居然……居然是在我大哥的床上。”

淑宁怔了一怔,原来,这就是瓜尔佳氏生气的原因啊……

桐英叹道:“那时我大嫂怀胎九月,大夫与稳婆都断定起码还要等十多天才会生,结果她知道这事后,气急攻心。当晚就生产了。虽然母子平安,她还是怒气难消。原本她一直认定小莲会是我的屋里人,没想到居然跟大哥勾搭上了,认定是我在背后捣鬼。大哥为了安抚她,只说是喝醉了不知情。我只好认下这个罪名。当时我很生气,便把给小莲备下的包袱银子丢给她,让她出府去了。那几天家里乱糟糟的,我就跑到你家房山别院去住了两天,你还记得么?”

淑宁回忆了一下。想起来了:“你那时说什么荷花本是好花,没必要为了人去生它地气,还送了我一张画。画的是广州地,还在画里闹了笑话。我还记得你当时罚天阳去洗衣裳,洗了很久。对不对?”

桐英笑笑,点头道:“天阳替小莲求情,我正在气头上,就……看了荷花,就想起那丫头。她若不愿意,直接跟我说。难道我还会逼她么?如果想留下来过好日子,也可以跟我说,可是她趁我大嫂怀孕,背着我去算计我大哥,就太可恶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她留在府里。这件事,是我思虑不周。”

淑宁抚着他的背。柔声劝道:“其实你当时已经想得很好了,别人不知好歹,不是你的错。”桐英微微闭上眼,享受着背上的安抚,轻声道:“我也就是生了几天闷气,过后就好了。可笑的是,回到王府里,我叫天阳去找小莲,她却已然成了我大哥地妾,登堂入室了。”

淑宁手下一顿,又继续抚着,回想见过的雅尔江阿地几个妾,猜着哪个是那位小莲:“那天……大嫂在继福晋屋里摸牌,有个年轻女子给她送披风来,有些眼生,却是妇人装扮的,看穿戴不象是仆妇。难道就是她?”

桐英道:“大哥的妾里,只有她是不得出府,也不许轻易见人地。你觉得眼生,那就是了。她虽长得不错,却算不上绝色,当初进门的手段又不光彩,所以大哥新鲜劲一过,便把她丢在一边了。我大嫂记仇,把她当丫环使,我也不好多管。”

淑宁暗自叹息。怪不得瓜尔佳氏生气,原本以为是小叔的小妾的人,居然变成自己丈夫的小妾,而且是在自己将要生产地时候,这个打击不小。她对于瓜尔佳氏的恶感,不由得减少许多,说到底,对方也只是个不得不忍受丈夫背叛的可怜女人罢了。

桐英见她神色,便握住她地手道:“你也不用想太多,其实大嫂就是面上凶恶,心里是不坏的。她那边的妾,虽然时不时会挨些打骂,但从来不会过分,也没出过人命。我虽然惋惜小莲不知自爱,自作自受,却也没担心过她会送命。”

原来如此。淑宁心中对瓜尔佳氏的厌恶又少了两分,以后再遇到那些不愉快的事,就忍一忍好了。不过她很快发现了疑问:“照你这么说,大嫂应该很讨厌你啊,怎么我听说她又给你作媒呢?”

桐英苦笑道:“你当是好事呢?从前她给自家姐妹牵线,倒还罢了。那些姑娘顶多就是烦些,人还是不坏的。可这回她介绍的那位表妹,性子很不好,在家里连亲兄弟都不放在眼里。也因为名声不太好听,之前选秀记名后,一直没个下文,年纪也不小了。大嫂一来是为表妹着想,二来是想看我的笑话,才想让我娶她。幸好我事先跟皇上打过招呼,不然可就惨了。因着这事,大嫂在娘家亲眷面前丢了面子,已经埋怨我很久了。”

淑宁听了有些生气,就算再讨厌桐英,这种直接干涉他人终身幸福地做法也太过份了。她决定还是要讨厌瓜尔佳氏。不但如此,她还要连雅尔江阿也讨厌上一份,分明是他风流好色,居然要弟弟给他背黑锅,太没有担当了。

不过桐英却帮他哥哥说话了:“大哥虽然在女色上有些缺点,但从不在外头乱来,已经算是不错了。他对大嫂还是有真感情的,少年夫妻,在京中最初几年。彼此相互扶持,患难与共……他们也有过快活的日子,只不过后来……”

淑宁见他神色黯然,便扯开话题道:“那么你呢?你以后……会不会也象你大哥这样,左收一个,右纳一个,叫我生气?”桐英拉起她的手按到自己左边胸前:“我不会。我曾立誓只娶一人,你就放心吧。三妻四妾有什么好?我额娘为了这个,痛苦不休。大哥大嫂恩爱夫妻,也变成今天这样……我只求一夫一妻,过安稳的日子。才不会自找麻烦呢。若我将来真地变了心,就随你处置。”淑宁感受着手下跳动的心脏,淡淡地道:“你要记得今日这话才好。”桐英拥她入怀,两人静静坐着。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有些声响。桐英放开淑宁。问是谁。罗公公轻轻走进来,道:“回贝子爷,是福晋叫人送信来。说请夫人明日去王府看戏,她请了庆喜班地人。”

淑宁皱皱眉,怎么又是听戏?继福晋不喜欢绵软地文戏,演的都是闹天宫之类的,吵吵闹闹。听一次是新鲜,次数多了,耳朵就太受罪了。

桐英见她神色,便道:“告诉来人。就说是我说的,福晋们天天拉着我媳妇去玩,虽是好意,但我们还是新婚呢,好歹也给我留点时间。”

淑宁不禁笑出声来。罗公公却仍是那张木头脸,干巴巴应了声“”。便出去了。

看着罗公公渐去的身影,她不禁若有所思:“我有些明白了。继福晋她们总是请我去作陪,又不说什么,其实是做给别人看的。她们明知大嫂与你有嫌隙,又知你向来敬重兄嫂,所以总要我与她们在一处。大哥大嫂看了,就会误以为我们偏向继福晋这边,你们兄弟之间就更疏远了。只要你们两个没法扭成一团,她们就能从中谋算。”

桐英叹道:“这个世子之位就真的那么好么?一个个都在算计,我与大哥之间已经不象小时候亲密了,再这样下去,他早晚会将我和其他兄弟等同起来地。额娘在天之灵得知,一定又会难过得哭出来了。”

淑宁问:“为什么一直不封世子?你既然没有那个心思,为何不去求皇上?早早立了世子,你大哥就不会这样了。”

“哪有这么容易?”桐英道:“这种事总要阿玛开口才行。没有父亲尚在,我做儿子的越过他去求皇上封哥哥为世子的道理。我虽然想,可若阿玛不肯,我有什么法子?”

“那王爷为什么不肯?”淑宁问,“难道……是因为……福晋们?”

“她们当然出力不小。”桐英淡淡地道,“不过大哥有些做法也不太好。他常常自持身份,对几位福晋不太尊重,对弟妹们也不太友爱。阿玛见了,心里难免会有些顾忌。而且……阿玛长年与大哥分居两地,自然会更偏爱小儿子们。”他顿了顿,叹道:“更糟糕的,是阿玛手下的人里,有好些人都很欣赏我;母亲娘家那边,外祖父母虽去世了,但两位舅舅,却更支持我。也因为这样,大哥对我猜忌更深。我夹在中间,着实难做人。”

淑宁知道他两位舅舅都是武官,品级不低,眼下一位在湖南,一位在贵州,但家族势力还是有地。她仔细考虑了许久,开口道:“若你真的不愿意当世子,总要表明立场才好。你大哥是嫡长子,又早早有了军职,可说是理所当然的世子人选。但若拖下去,你几个弟弟们都长大了,这世子之位的归属就说不清了。照我说,你兄弟既然有嫌隙,若你能说服王爷上书请立你大哥为世子,你大哥定会明白过去是误会了你。你们兄弟自然就能和好了。否则,再这样下去,你大嫂又与我们不和,你们兄弟之间……此事你需得当机立断。”

桐英默然,缓缓点了点头:“的确,是该做决断了。”

二二三、世子

夫妻俩商量了一天一夜,才把说服简亲王时可能用到的论据都想清楚了,细细考虑了应该采取的办法。

机会很快就来临了,过几天就是皇太后的寿辰。虽不是整寿,并未大办,但该孝敬的东西还是要孝敬的。桐英这边新开府,照规矩要另备一份礼,但他新婚燕尔,也没什么精力去亲自过问,淑宁又是头一回遇到这种事,不知道规矩,所以通通交给罗公公与尹总管去办,备了些应景的古玩玉器与几样药材便罢。

他们把这些礼物都送到简亲王府,与王府这边的礼一起送进宫去。继福晋照例是要随着进宫的,因此桐英这天早早便与淑宁一起过王府来,想趁此机会向父亲进言。

不料简亲王见了儿子,便招呼他去陪自己欣赏一把近日新得的好刀。而这边厢,郭福晋已经要拖走淑宁,要她陪她们去打牌了,因继福晋正在作进宫的准备,她们三缺一没法玩。桐英向妻子作了个眼色,便随父亲进了书房。

淑宁目送桐英远去,有些担心。时机估计错误,继福晋还在府中,不知要不要紧?有个管家跟着简亲王与桐英过去了,会不会有问题?不过就算事情传出风声来,也未必不是好事,不管桐英能不能说服王爷,至少雅尔江阿那边会知道弟弟的心意吧?不容多想,她定了定神,先应付起那几个女人来。她可从来没玩过清朝的纸牌呢。听说老太太以前很喜欢,常与媳妇女儿孙女们玩,只是大伯母那拉氏当家后,便不许家人再玩这种游戏。她在外头长大,佟氏又不喜欢,所以还真没学过呢。她捏了捏荷包与袖袋,似乎本钱还是足的。希望不会输得太惨。

却说桐英这边,简亲王新得的那把刀,果然锋利无比,刀身发着寒光,隐隐有些泛红,错金掐银丝的鞘,上头似乎还沾着斑斑点点乌黑的痕迹。杀气扑面而来。这是一把上过战场、沾过人血的刀。

简亲王对此刀衷爱不已,但桐英却没什么兴趣,只是随口应和着。简亲王见他心不在焉,有些扫兴,便收了刀。直接问他在想什么。

桐英趁机向父亲说起册封世子的事,劝父亲及早立下世子,并表明了自己支持长兄地想法。毕竟,兄长年纪不小了,象他这样的成年嫡长子。又有了儿子,还没封为世子,在各王府中是不寻常的。

桐英道:“额娘是阿玛的结发元配。按规矩,她所生的嫡长子,本就该是世子。小时候倒罢了,如今大哥都二十多岁了,在朝中也是一员大将,声名日盛,在兄弟们当中,无人可与他相比。侄儿现在一天天地长大了。大哥却得不到正式的册封,着实尴尬。府里……难免有人会生出各种想法。阿玛还是早早请封世子吧,将大局定下,家里也就……安定了。”

简亲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盯着桐英道:“我知道你向来敬重你大哥。。。不过……你也一样是元福晋嫡子,一样已成家立室。先前平噶尔丹时,也立有大功。你除了不是长子,一点也不比你大哥差,难道对这世子之位……就没什么想法?”

桐英忙跪下道:“儿子从未有过这样的心思。虽先前立过些微功劳,但只是因缘际会罢了。皇上若用得着儿子,儿子便去用心办事。皇上若用不着儿子,儿子便只期望能过些安安稳稳、清清闲闲地日子就好。每日看书画画,骑骑马射射箭,对于朝廷上的事,着实没什么兴趣。因此,并没有当世子的心思。这都是儿子的肺腑之言。”

简亲王皱皱眉,道:“你就是这个脾气不好,我还以为你这几年改了呢,谁知还是这样!那些书画什么的,就真地这么有趣?我们家世代都是马上的英雄,怎么就偏生出你这么个没出息的家伙!”

桐英不敢顶嘴,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道:“如今西北都平了,哪里还有打仗的地方?何况宗室中多的是马上英雄,可是能写几笔字、画几笔画地,又有几个?若不是有这项才艺,凭儿子的本事,还没法在皇上面前露脸呢。”

简亲王听了气闷,不过也知他说的是实情,便没再骂下去。桐英试探得他气消了,方才起身继续先前地话题:“阿玛,弟弟们也渐渐长大了,人大心也大,若再不确定大哥的世子之位,我只怕兄弟们会闹口角。阿玛……”

“你当我不知道么?!”简亲王一瞪眼,“可是你继母说的也有道理,我身体还好,这事并不急,等过几年,你几个弟弟长大了,看他们品性武艺如何,再定谁来当世子。这也是为了我们王府的家业着想。你大哥虽占了个嫡长子的位子,前几年倒还好,现在却越来越不象话!对其他兄弟爱理不理的,动不动就骂!当了我的面,他都没个长兄的样子,若真让他成了世子,将来我死了,天知道他会怎么对你地弟弟们?”

桐英心想“果然跟继福晋有关系”,口里却道:“大哥只是为人方正,对弟弟们要求严格罢了?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