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妻锦(完结)第49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陈浩宁不

1/4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香料

第一百九十九章 香料

唐子默进了锦园,只是在大堂那里见了如锦,极为有礼的说了几句,无非都是关心如锦之类的言辞。饮了半盏茶,最后递了个小盒给才离开。

如锦拿着描金花卉小盒回到屋子,在白芍白英希冀好奇的目光中打开,只见里面静静躺着的是一块用白色络子系着的玉佩。

通体透明,是相视环绕在一起的两条锦鲤,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双鱼共含着一颗珠子。自珠子往下是一串米粒大小的珍珠,颗颗圆润晶莹,一直等到两条鲤鱼尾处才改由一个如意结收尾,下面垂了银线制成的流苏。阳光下,玉佩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旁边白芍见着忍不住赞道:“姑娘,这玉佩可真漂亮。”

“真的好漂亮,那上面的鱼鳞都如此清晰。”白英也附和着,双眼紧盯着如锦手中的玉佩。

透过外面照进来的阳光,玉佩折射出五彩斑斓的颜色,任是谁见了都要叫好。如锦浅笑,眼前的玉佩制作新颖,必定是费了一番功夫的。将玉佩放下,想起方才唐子默递过来时轻描淡写的说辞:“前几日偶得一物,默瞧着甚好,想着就送来给姑娘把玩。”

想着二人既为未婚夫妻,对方送礼也不好推辞。本未有想到会是这等贵重之物,现下打开,却没想到他口中的把玩之物却是如此精致的玉佩。如锦嘴角嫣笑,想起了前几日母亲口中所说的信物一事。

目光瞟见本安置玉佩的盒底,见着还有一张纸条,如锦伸手取出打开,纸上只有四字:相濡以沫。

心中蓦然一甜,他既能如此用心,料想不是轻浮随意之人。对唐子默的印象越发的好,如锦复又拿起桌上的玉佩,左右观赏着,是怎么瞧怎么觉得好看。

便是这时,廖氏身边的大丫鬟冬芝走到了门外,搓了搓手探头对内就道:“五姑娘可是在?”

如锦听出来人声音,一边暗示白芍出去,一边应道:“是冬芝姐姐啊,快进来。”

冬芝笑嘻嘻地走进,笑着瞟了眼桌上的东西才眉开眼笑道:“夫人想着准姑爷为何一定要来见见姑娘,原道是从信物来了。”

如锦面色一红,冬芝是母亲身边的大丫鬟,平日里同她关系也是极好。她为人随和,同自己处得久了,偶尔也会开开玩笑。可此时,这等玩笑,到底是心中羞涩,如锦抬头嗔道:“就你嘴贫。”

望着如锦低头,冬芝“呵呵”一笑,自绣了玉兰花的紧袖花袄中取出一物,抬头道:“今日可真是个好日子,一个两个都盼着给姑娘您来送玉佩。”

如锦抬头,正见着冬芝将一块紫红玉佩摊在自己眼前。目光触及处,一瞬地愣神,如锦不解道:“咦,这玉佩怎的又回来了?”

冬芝搁置在桌上,瞧着如锦才说道:“回姑娘,早前夫人让人将玉佩送至平易王府,但大姑爷说这不是他的东西,也不会是陈四姑娘的。想是咱们府上谁将玉佩落了下来,又或者是姑娘您的东西?”

如锦听到这儿,忙反驳道:“怎么可能是我的东西?若是我的,怎会不识得?”

冬芝见她态度有些激动,心中漫上一丝好奇,口中却依旧道:“这玉佩听说是在姑娘您院子外捡到的,既不是大姑爷同陈家姑娘丢的,那可不是您的吗?”

见着如锦还想再说,冬芝继续道:“陈府将玉佩退了回来,夫人想着会不会是早前来府上祝贺的众位姑娘赠与您的。若是无故丢失了,传出去总让人不快,于是让奴婢给姑娘送来就让您先收着。”

上一回搬进利吉大道,京中很多闺阁小姐都送了礼来。便是现在,隔壁的次间里都摊了许多礼物。但如锦心中了然,这就是陈浩宁的玉佩。

只是此时他不愿承认,偏还让人将玉佩送了回来,这就更加表明了他上回是故意遗留下来的。如锦心中无由窜起一股怒气,他这是想试探些什么?

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他难道想生出什么事端不成?可转念一想,如锦就又摇了摇头。他许是心中自己都没有答案,又不敢直接问话,所以就只能一个劲地旁敲侧击。

心中冷笑,他既然要将玉佩丢置到自己这儿来,那好,自己就先替他收着,还好好的收着

冬芝本见着五姑娘一脸不悦,但转而想着想着眉间就舒展了开来。凑前望了眼桌上的另外块玉佩,打趣地道:“姑娘想是有了准姑爷的这块锦鲤玉佩,眼中就再也容不下其他玉佩了。”说着抬起帕子掩嘴轻笑。

如锦闻言双耳一热,目光很自然地落在桌上纸条上“相濡以沫”四个字上,耳边听得嗤笑声,抬头就佯装怒着嗔道:“瞧你话说得这么没规没距,回头定告了母亲去。”

冬芝知晓五姑娘是在开玩笑,却配合地直行礼道:“我的好姑娘,奴婢错了,再也不说笑你了。”

屋子里传出一片笑声。

半晌,冬芝才道:“姑娘,这玉佩奴婢可就放下了。夫人那还有差事,奴婢先行离去。”

如锦站起来点了点头,让白英将她送出了锦园。

等冬芝离开了,白芍才瞅着那紫红玉佩道:“姑娘,奴婢瞧着,这玉佩也不是咱屋子里的东西。”

早前的那些贺礼,如锦虽然没有一一过目,但白芍却是清点了记过册的。此时她这般说,如锦抬头就发觉她眸中一闪而过的忧色,淡淡应道:“我瞧着也不像。”

“那姑娘,这种来历不明的东西,还是不要留着的好。”

白芍是个死守礼旧的人,想着那玉佩也不知干不干净,怕污了这屋子的风水

1/2

正文 第二百章 待嫁

第二百章 待嫁

如锦向旁边的白芍递了个眼色,后者就上前取了半吊子钱给紫袄丫头,“大冷的天,让你特地跑过来一趟。”

后者却是推了推,欠身开口道:“姑娘想是不认识奴婢,奴婢唤作阿曼。”

如锦一愣,但见对方眸中带着晶亮,不解地就唤道:“阿曼?”

阿曼点点头,话中带着感激又道:“奴婢还有个大哥,唤作小生。早前就听过姑娘的大恩,此时不过是送盒香料,哪能再拿姑娘您的赏钱?”

如锦豁然开朗,小生……“你原道是齐妈**闺女。”

早前自己不过是顺手帮着瞒了小生同麦芽的事,没想到他回去竟是告知了一家子的人。现下阿曼口口声声说自己对他家有恩,但实际又有什么呢?

小生麦芽二人情深,却无奈麦芽只能跟着四姐姐去安穆侯府,如锦早前得知这事,却也未曾想着如何。随着后来搬出了文国公府,如锦早将此事淡忘在了心上,却没想到今日见着了阿曼,嘴上还念着自己的大恩,如锦心头倒是一怂。

旁边白芍疑惑地看着阿曼,后又小心翼翼地望了眼自家主子,心中充满疑惑,姑娘的大恩?

如锦仅是抿了抿嘴,道:“之前的事都是过去了的,你如今替大嫂办事,这是你该得的。”说着复又看向白芍。

阿曼推辞不过,只好将赏钱手下,福身感激道:“谢过五姑娘。”

“对了,近来大伯母身子怎么样?”如锦随意问道。

阿曼双脸漫上一层忧色,“大夫人自早前入冬时受了寒,到现在还没好透,听奴婢娘说,夜晚的时候总也咳嗽个不停。”

“大伯母总是太操劳了。”

如锦心知钱氏不放心刚过门的大嫂,府中各大琐事,无论巨细,都要亲力亲为。大嫂虽为文国公府的少夫人,却没有个什么权利,不过是个闲散的少奶奶。

这也是如锦很欣赏沈愉的,她待人很是和气,从不争权夺利。但这一点也是如锦所好奇的,毕竟她好似什么都上不了心一般。唯一知道她所兴趣的,便是调香。听说大嫂的生母出身于郝洲极有名的调香世家,故而潜移默化的,沈愉对香料也很是入迷。

“五姑娘,大姑奶奶来了。”外面传来董妈妈含着笑意的声音。

旁边白芍应声出去掀帘子,如锦就对眼前的安曼道:“既是没其他事,你就先回去吧。”

“哎,奴婢告退。”

阿曼笑嘻嘻地应下,抬头又瞄了如锦一眼。心道五姑娘为人果真是好,便是自己一个跑腿的婢子,都能这般客气。

薛弄芸自外走进,董妈妈上来说了几句话才离去。

待二人坐定,如锦望着有些失意的薛弄芸,状似关怀道:“大姐这是怎么了?想来是刚过年关,姐姐操劳受累了。”

薛弄芸强打着精神,勉强露出一抹笑容,回道:“妹妹可真是打趣我了,我哪是操劳,不过是瞎忙乎罢了。”

“怎么会?听说平易王府大小事情都是姐姐在做主,平日里便是连抽身的工夫都没有。”

如锦含笑着,继续道:“不过姐姐也要顾着身子,别让自己累着了。”

薛弄芸听了之前的话,心中冷冽,但等听到后面如锦的关心话,又是骤然一暖。现下还有多少人关系自己受不受累?拉了如锦的手,薛弄芸颇为感慨道:“五妹妹,你这是还不明白为人媳妇的苦处啊。”

如锦脸上闪过一丝紧张,反道:“怎么,难道姐夫待你不好?”说着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忙又摇头,“怎么会呢,大姐夫和姐姐您伉俪情深,成亲之前更是两情相悦。”

如锦满脸的不可置信,薛弄芸瞧着,心中却有一种吃了黄连的感觉。

外人都道是金玉良缘,自己和丈夫的婚事是天作之合,赞声不断。这也怪当初自己爱炫耀,逢人就表现得夫妻二人关系如何恩爱。不得不说,浩宁在外人一面,还是极为配合自己的。

可私下里,他却对自己冷漠之至。尤其是出现了上一回的事情,如今便是连一个屋檐下都不肯同自己呆在一起。这些个日子以来,薛弄芸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熬过来的。有的时候深夜她就常常在想,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现下这个地步?自小娇贵惯了,薛弄芸从来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被夫君冷落的一日.

摇了摇头,松开如锦的手只淡淡道:“等到今后你成了亲,也就能明白了。”

说心里话,薛弄芸对五妹妹和唐家少爷的亲事并不怎么看好。早前唐公临死之际都怨着自家祖父,现下五妹妹嫁过去,唐府众人能给好脸色瞧才怪。

许是觉得找到了一个平衡,薛弄芸就问道:“亲事都安排得怎么样了?”

如锦佯装娇羞,低头轻道:“都是母亲在布置,想是差不多了。”

薛弄芸见五妹妹,眉眼带羞,脸颊绯红,双手揪着帕子放在身前,俨然是一副待嫁新娘的模样。她不由想起当初自己嫁给浩宁之前,丝毫没有旁人的紧张惶恐,而是满心欢喜甜蜜。可现在,不过一年光景都不到,他却再寻不着往日的一日柔情。

谈起柔情,薛弄芸心中又是丝丝冷意。前阵子的柔情,他居然能以演戏、配合等词敷衍自己。他什么都知道,却如一个不知情的人一般望着自己百般讨好、千般小心。薛弄芸虽是感觉自己的一片真情被践踏,甚至隐隐的感到了屈辱,但对丈夫却怎么都放不下。

就是几天前,他竟然还明目张胆地跑去那个女人坟前祭奠

是的,如锦上一世嫁给陈浩宁

1/2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 迎娶

第二百零一章 迎娶

化雪之际,总是特别的寒意逼人,饶是这冬阳出来了好几日,屋檐上的雪还没有化完,薄薄的似是染了一层银霜。

如锦出嫁的日子便是这般时节,较之去年,气温是低了些,但整个武国公府红绸围绕,空前热闹。大红喜字贴在那庄严肃穆的大门上,“武国公府”四个描金大字的门匾旁挂着两个红灯笼,一旁的小厮手持长杆,挂着一系列的炮竹。

锦园内,仆妇丫鬟忙碌地进进出出,如锦坐在梳妆台前,由唐家请的全福夫人梳头,听得她嘴中念道:“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堂。”

雕着满地缠枝花纹的木梳子穿梭在发间,全福夫人很极有经验,力道适中,梳得如锦极为舒服。可虽是这样,心思却总是集中不起来。不知为何,脑海中总是跳出前世在陈家郊外别庄里出嫁前的情景。

那个时候自己是带着满心欢喜,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带着身边那么多人的祝福,可谁想凤冠霞帔还未脱落,就那样不明不白的就丢了命?

镜中的新娘子梳了新妇的发髻,在后尾部别了一圈红色宫花,左髻处带了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本如玉般的脸蛋上了胭脂,有丫鬟小心翼翼的拿着眉笔为其画眉,也有丫头蹲在地上,为如锦仔细上着精致的红色蔻丹。

铜镜中的自己,明明是已经看了一年的面容,可此时却突然生出一种陌生感。如锦望着望着,竟然觉得连前世自己的容貌都模糊了起来。嘴角露出一抹浅笑,怎么都不记得早前的新娘妆了?

旁人见着如锦的笑容,打趣声响起,“瞧,新娘子笑了,想是等新姑爷的花轿呢~”

“新姑爷是燕京出了名的美男子,新娘子自是着急。”

如锦听了,双颊如虹,只好将头低得更低。但却因为她突然的动作,本为如锦带细簪的丫鬟手一抖,尖尖的簪头戳偏,惹得如锦忍不住“啊”了一声。

四下的人极为紧张,争前恐后的都围上去,那犯了错的丫鬟忙跪在地上,惶恐地请罪道:“婢子该死、婢子该死。”

“什么该死该死的,大好的日子不准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下去”

沈愉的喝声传来,那丫鬟忙叩了头就退出了屋子。沈愉让众人散开,紧张地上前摸了摸如锦的头部,关怀道:“五妹妹,可是伤着没有?”

本是轻轻碰了碰,如锦是吃痛条件发射“啊”了一声,此时见屋内人忙做一团,便是旁边的全福夫人都一脸紧张的望着自己。如锦有些不好意思,对着沈愉就轻轻回道:“大嫂,无碍的。”

“当真没事?”

沈愉的轻柔的声音传来,似是安抚住了众人本提着的一颗心。

如锦再次点头,沈愉却还是不放心,左右仔细瞧了瞧,都很不得将全福夫人刚梳好的发髻散了全面检查才好。如锦自镜中望着她那着急的神色,忍不住就侧身拉过她的手道:“嫂嫂,不必紧张,只是轻微磕着了。”

沈愉拍了拍如锦的手,“那丫头真是毛手毛脚,大好的日子竟然犯这种错。五妹妹,是嫂嫂挑人不善,可是对不住你了。”

今日在屋子里伺候的丫头都是沈愉亲自挑了的,一早办喜事的时候,钱氏就让沈愉这个长嫂来武国公府。二哥尚未娶妻,沈愉便是如锦唯一的嫂子,大清早如锦刚起来她就过来了,此时张罗到现在,如锦对她充满了感激。

沈愉身形偏瘦,容貌并不出众,一张圆圆的脸极为和善,平日对谁都是轻言轻语。如方才的喝声,还是如锦见她以来头一次听着的高声。早前母亲曾说过大嫂这人,对大伯母太过言听计从,缺乏主见,有些小家子气。

这样的评价,如锦倒是不甚在意。按着她看来,沈愉这个嫂嫂虽不管事,但待身边的人极为亲近,便是连一向待人刁钻的四姐姐,见着她的时候都讨厌不起来。

如锦抬眼正望了她一眼,见着她眸中的愧疚,尴尬道:“嫂嫂莫要客气才是。”

沈愉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张罗着众人继续为如锦上妆。新娘子的妆容极其复杂,沈愉处事认真,便是觉得有一点不好,就让人重新再置。见着她那般郑重的态度,如锦本来紧张的心蓦然就安定了下来。

等过了一会,薛弄芸、薛弄熙和尚在闺中的薛弄玉都来到了喜房。薛弄芸还是如早前那样,饶是精心装扮了,但那不佳的气色却不是胭脂等可以掩饰住的。反观四姐姐薛弄熙,倒是一脸精神,只是此刻歪着嘴,从她高挑的眼角就可以看出她的心情并不好。三姐姐着了粉色带蝙蝠络子的短袄,站在屏风处,安静地不出一声。

薛弄熙见这亲事的气派,忍不住就别嘴,在心中嘀咕:“不过也是嫁个贵府二少爷,这么大的阵势给谁看?”

想起当初自己出嫁时的仓促,母亲都是盼着早日将自己嫁过去,根本没那么多讲究。现在望着长嫂那么周到的指挥,薛弄熙总觉得刺眼,轻轻哼了一声就将脑袋转向屋外。

薛弄芸本来和她并排站着,自是听到了这声,望向梳妆台前,见众人好似没有发现,心下才一松。按着对弄熙性子的了解,弄芸自然明白她在不满些什么。只是毕竟是分了府,虽还是自家姐妹,却总是多了几分客气。

再且,薛弄芸对薛如锦并不讨厌,想起她对自己的热情,更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进来三个人,一个对屋内的事情视而不见,只将目光转向外面,一个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下,目不斜视,却也是充了个木偶

1/2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成亲

第二百零二章 成亲

武国公府的前院,众人围绕间,唐子默在大堂里给薛仁康同廖氏行了礼后,入席向女方亲眷敬了酒。等到外面的人通传时辰差不多的时候,才往内院的锦园去迎新娘。

去锦园的路,唐子默并不陌生,但此时也不知是不是喝了酒的缘故,手心里竟然有了些许汗珠。可一想着等会就能将自己心仪许久的女子迎回家,脚下的步子便越发的快。

锦园里并不如前堂酒席那般热闹,如锦一直坐在梳妆镜前,身旁站着的是宫中的两位嬷嬷,故而既是想同白芍白英二人说话都不方便。随着时间一分分过去,如锦的手攥紧膝盖处的红色裙摆,望着上方绣着飞凤的纹路,内心还是抵不住紧张。

就这样要离开薛家了吗?

定国公府又会是如何的场景?等待自己的未来又是怎样?

这些问题,是如锦昨夜躺在床上就想着的。最近几日的下午,母亲都把自己唤去,说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她道在夫家为媳妇,要孝顺公婆,体贴丈夫。为人儿媳、为**子,都要懂的分寸进退。

很多道理,是上一世她所没有听过的。想来这便是一般女儿家出阁前母亲的叮嘱,如锦牢记在心。望着廖氏,内心更是依恋。就昨日傍晚,母亲说着说着还流下了眼泪,她声声不舍,摸着自己的头发一个劲的喊着“锦儿、锦儿。”

她是一位好母亲。

廖氏对自己说规矩的同时,也点明了唐府的复杂。言辞间,如锦听得出来,其实母亲并不怎么乐见自己嫁去定国公府。

她担心唐家人丁复杂,还顾忌二府关系,总放心不下自己。且,她对唐子默也并不是完全放心,让她将自小捧在手心里疼爱的女儿嫁出去,相较不舍,更多的是担心。

母亲道,在唐家,自己只管尽了本分,若有人要踩在自己头上,这个时候,一定不能退让。

如锦伸出手放在自己左颊,望着铜镜中的自己,脑海中还响起廖氏的声音:“锦儿,从今后,你不再是姑娘,母亲不在你身边,什么事都得你自己拿主意。为人媳妇一开始总难以避免受些委屈,虽然母亲让你勿要生事,但也不能平白无故受别人欺负。”

是啊,自己不能再如上一世那样忍气吞声,否则就是被人算计丢了命,都不会有人会为自己寻一个公道诚如母亲所说,自己有父有母有兄长,做什么要委曲求全?

复想起唐子默,自己今后的夫,如锦还是难免有些忐忑。等过不了一会,拜了天地,今后二人就是荣辱与共的夫妻。

如锦想这想那,没过多会,丫鬟们就又涌了进来。

一切礼仪过后,伴着?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