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0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的,没有必要保密。

轻轻点点头,王绮芳大方的承认道,“为此,我正在招募佃户、泥瓦匠,以及其他一些干粗活的下人。”

“呵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巧了,”郑三阳抚掌轻笑,脸上一副轻松愉快的模样,他往前探了探身子,带着几分亲热的说道:“小的在青阳县有个砖窑,前些日子刚烧制了一部分青砖和黑瓦,王夫人这里既然要盖房子,不如就让小的略尽点心,把那些砖、瓦给您运去?”

“哦?青砖和黑瓦?”

屏风后,王绮芳顿了顿,想了想问道,“唔,这些东西本夫人确实短缺,只是不知道价格几何呀?”

呵呵,想用点建筑材料就把我收买了?你是觉得你的命太不值钱,还是认为我王绮芳太好打发?

“哎呀,王夫人乃今上钦封的忠义夫人,能给您办事,那是小的的荣幸,哪里还能收钱呢?”郑三阳虽然心里对王绮芳恨得牙根直痒痒,但脸上却不敢有半点表露。唉,没办法呀,谁让他有把柄落在人家手里呢。

脸上露出违心的笑,郑三阳无比谦卑的说道。

“不收钱?那怎么行?”

王绮芳摇头不止,哼,烧了我二千多石粮食,就想这么对付过去?不可能

如果她这次真的轻易放过郑三阳,别说对不起那白花花的粮食,更对不起五斤那几个孩子的辛苦。

要知道,那两个纵火犯都已经逃到了外县,是五斤他们徒步跟了上去,经过好一番争斗才将他们擒获。

虽然五斤当时说的时候,语气很不以为然,但他们身上的淤青还是非常明白的告诉了王绮芳,抓捕纵火犯的过程,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般轻松。

如今,好容易将纵火犯抓到,五斤他们又以现身说法的将两个小痞子的心理防线攻破,同意作为污点证人指控郑三阳,几乎是万事俱备只差升堂问案,若是此时她为了郑三阳的蝇头小利就放弃了,那也太愚蠢了。

“另外,”郑三阳见王绮芳一点都不松口,咬牙想了想,继续说道,“听说王夫人还在招收佃农。”

“是呀,这么多的土地,自然要有人耕种”

只是,现在正是夏种时节,佃农并不好招。

至于侠客盟招募的难民嘛,都已经被李靖天优先调去了辽东,轮到她这里,几乎也剩不下几个了。

但桃花岛的开发迫在眉睫,果树苗很快就会运过来,到那时,连个帮忙种地的人都没有,她的漂白空间计划恐怕又要搁浅了。

这一次,能碰巧买到石三少爷的岛,然后利用这个岛做文章将空间的粮食合理合法的拿出来用,已经是无比的幸运了。

而好运不是每天都有的,若是下一次再有急需粮食的事件,她又没有合理的说辞,空间的暴露是迟早的事儿。

所以,桃花岛必须要尽快开垦出来,佃农也要尽快招募齐全。

“呵呵,碰巧的很呀,”郑三阳并没有被王绮芳冷淡的态度击退,依然扬着一抹笑意,道,“小的在青阳县有几个农庄,庄子上签了三十几户佃农,这些佃户种了十几年的地,那都是经验十足的老庄稼把式呀,这会儿小的庄子上的夏种已经结束,如果王夫人不嫌弃的话,不如让他们给您把地先垦出来,待您的佃户招收齐全后,再让他们接手?”

话是这么说,可一旦人上手之后,怎么可能只开垦荒地而不下种?

王绮芳听了这话心里很明白,郑三阳这是想派人帮她种地,好让她平息怒气,然后撤诉。

撤诉?

不可能。

王绮芳无声的冷笑两声,双眼含着一抹嘲讽,刚要开口拒绝,一个小丫鬟匆匆的跑了进来,凑到紫苑身边小声的嘀咕了两声。

紫苑闻言,脸色也顿时一变,打发走了小丫鬟,自己悄悄的来到王绮芳近侧低声道:“夫人,方才青州府派人来回禀,说是齐王对郑三阳的案子很感兴趣,已经派了家里的大管家亲来青州……齐王的大管家是郑三阳娘子的亲舅舅,郑三阳更是帮着齐王打理了不少生意,您看?”

“齐王?”

王绮芳楞了下,随即想到了那日在小县城初见乌继良的时候,听围观的百姓提起过。

是了,当时那人说乌继良的舅舅是齐王府上的管家,而郑三阳又是乌继良的姐夫……绕了一圈,郑三阳竟然跟齐王还有牵扯?

这么一说,这件事还真有些棘手。

沉思了片刻,王绮芳终于有了主意,她笑着说道,“既然郑大老爷这么客气,那本夫人如果拒绝的话就有些不近人情了。但是,太祖有训,朝廷官员及命妇,不得依仗权势与民争利,你的人情我承情,但是这便宜我却不能占。”

“哎呀,王夫人,您说这话就是折杀小的了,”

刚才,王绮芳静默不语的时候,郑三阳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虽然家里的娘子说,这件事舅舅会插手,让他不必太过担心。

不担心?怎么可能呀?

平时,舅舅借齐王的名头做点小事还成,若这回遇到的是不要命、不惧权贵的王七娘呀,想想京城的郑家,那么显赫的人家,还是被王绮芳弄了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比起权倾朝野的郑家,他娘子的舅父也仅仅是齐王的一个管家,说难听点就是齐王豢养的一条狗,主子高兴了,逗弄两下,给个笑脸啥的。

可一旦遇到**烦,齐王才不会管舅父的死活,而且,很有可能为了给王七娘背后的两位公主卖好,主动将舅父踢出来当替罪羊呢。

与其指望舅父,还不如去求王绮芳,郑三阳想过了,这件事只有她主动撤诉,才会顺利解决。

否则,王七娘若是叫起真儿来,恐怕齐王都要看在三公主和九公主的面子上,高看她几分,到那时,真正倒霉的只有他们郑家咯。

赌‘买树梢’已经让郑家惨败,所幸的是郑家的根基还在,只要他挺过这一关,日后早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栽在王七娘的手里。

就是求,他也要求王绮芳放手。

如今,终于听到王绮芳松了口,他高高悬起的心开始慢慢回落,忙兴奋的说,“能给夫人办事,那可是小的的福气。不过,夫人顾虑的也有道理,这样吧,小的卖给您的砖、瓦都是按市价收费,还有那些佃农,您按照市价付给他们工钱就成。”

这话其实还是很有空间的,市价多少?工钱又是多少?还不是郑三阳说了算?

“好吧,郑大老爷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若是不答应,就太不合适了。”

王绮芳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其实,刚才郑三阳猜得并不对,王绮芳骨子里并不是不惧权贵的人,相反,她是个重生过一次的人,内心深处比任何人都懂得珍惜,明白‘生之艰辛’的道理。

至于在京城跟郑家交手,她也是看准了时局,在郑家和两位公主之间捡了个便宜罢了。

还有就是自己的草药也入了今上的眼,让今上对她也多有回护。

若非如此,王绮芳绝不敢主动招惹人家,毕竟大周是等级分明的社会,像她这般根基不深的人,还是不要跟权贵闹出摩擦比较安全。

如今,齐王已经旗帜鲜明的表示要保郑三阳,如果她还死抓着对方不放,那就得罪了齐地的地头蛇,她日后还能在齐地安生过日子吗?

经过‘铡美案’一事,她和孩子们已经不能在京城呆着了。

难道她想折腾的连齐地也呆不下?只能远远的跑去辽东或者龟缩在海岛上?

算了,既然郑三阳已经付出了代价,她还是见好就收吧。

“呵呵,夫人请放心,小的这就回去派人把东西和人给您备齐了,等您的宝船到了青州的码头,小的就派人给您运上船。”

方才小丫头的到来,郑三阳也看到了,而且他也感觉到,王绮芳是听到小丫头的回禀后才改变了主意,心里便有些明白,这是舅舅的人到了。

很好,看来王七娘也不是传说当中的那般不讲‘规矩’嘛。

懂规矩就好,知道妥协就好,郑三阳此刻那颗高悬的心才落了下来,说起话来也多了几分底气。

“好,那就麻烦郑老板了,等我的宝船抵达码头后,我会派人联系你。”

再一次妥协,让王绮芳多少有些沮丧,虽然明白这么做对自己和孩子都有好处,但一想到被火焚毁的粮食和五斤得意的小模样,她就有些失落。

唉,这一战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PS:吼吼,某萨终于活着回来啦,果然是宅女呀,短短两天的游玩就把某萨累得够呛,以至于今天睡到中午才起来,嘿嘿,更新晚了些,稍晚还有一更,亲们继续支持啦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113章 小乖收徒

第113章 小乖收徒

第二天,王绮芳撤回了状子。

状子是撤回了,但是官司并没有完全了解。至少,那两个纵火的小痞子不能放。

“夫人,下官也是没有办法,这、这大周律有规定呀,‘纵火者,徒八百里或者杖责二十’。他们两个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岁,如果杖责二十的话,不死也要落下残疾,依下官之见,还是判处他们流放八百里毕竟稳妥。”

青州府擦了擦汗,一边觑着王绮芳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的说着。

唉,他真是得罪谁了呀,偏偏摊上这么个案子。

一开始是神仙打架,祸及他这个小凡人,好容易齐王大管家出面,说服王夫人撤了状子不再追究,可齐王大管家又有些不忿,说什么居然有这么胆大妄为的小混混,纵火烧了粮食还敢栽赃,如果不严惩,他这个青州府眼里还有没有大周律?

本来呢,青州府一听到大管家的话,也没觉得什么,不就是两个街上混的小碎催吗,弄死他们比弄死两只鸡还简单,便大笔一挥判了他们流放八百里。

可是谁知道,王夫人知道后,很是生气,只问他,状子都撤了,为何还要惩处这两个小孩子。

为何?

娘的,我也想知道为何你们非要按住这点小事不放,想难为他还是啥?

青州府心里暗自嘀咕着,但脸上不敢有任何显露,奶奶的,他一个青州府才几品呀,这个王七娘又是几品?

连郑家都服了软,乖乖的奉上一大船的青砖、黑瓦当赔礼,又以极低的价格将自己家的佃农租给王夫人开荒,放着自家的土地不管,都要巴结她,足见这个王夫人的能量绝非一般呀。

至于大管家的要求,不过是见郑家服软心里不舒服,想找个地方出点气儿罢了。

可他想出气倒也没什么,怎么就又惹上王七娘了呢?

看把这位忠义夫人气得,一进门就板着脸,说话也是冷冰冰的一点温度都没有。

其实,对于忠义夫人的心情,青州府很能理解。

道理很简单呀,那两个小混子一看就被王夫人收拢了,否则不会自首负罪只为掉过头来指认原雇主。

后来,郑家跑去求了忠义夫人,人家夫人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就松口放了郑家一马。

但是谁承想,大管家却又横插了一杠子,非逼着官府将那两个小痞子知罪。这、这不是明晃晃的打王夫人的脸吗?

这事若是传出去,王夫人还怎么收揽部下?

普天之下,想必也没有那个人愿意跟着连部下都保不住的主子吧,尤其是为了效忠她还背叛了原主的人?

“哼,大周律?”王绮芳冷冷一笑,道,“好呀,本夫人不是不遵从律法的人,既然大周律有规定,那咱们还是按规定办事。只是,本夫人有个要求,可否将此二人的流放地点改为辽东?”

“辽、辽东?”

青州府更不解了,比起他最初判处的流放地点,这辽东可是更苦寒、荒蛮之地呀,这、这王夫人是不是被气糊涂了?

“没错,准确的说是辽东卫,”王绮芳点点头,淡淡的说,“可以吗?”

“可以,当然可以,”

只要您别再难为我,您想把这两个人流放到岭南都成呀。

青州府虽然不明白王绮芳此言的目的,但人家这么说,已经表明退了一步提了要求,他若是胆敢不答应,难保对方会恼羞成怒重新状告起郑家来,到那时,才是真正的麻烦咧。

王夫人发了话,青州府便立马行动起来,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便把两个小混混的流放文书全都修改完毕。

三天后,王绮芳乘坐马车来到府衙前,五斤和几个孩子也早早的来了这里,正围着两个带着枷锁的半大孩子说着什么。

“紫苑,去,把东西和话都交给差役。”

王绮芳坐在马车里,侧耳听了听,孩子们叽叽咕咕说得很热闹,内容却只有一个,那便是不要记恨夫人,夫人这么做肯定是有道理的。

“是,夫人”

紫苑抱起一个包袱,又拿了一个荷包,利索的下了马车来到众人面前。

“两位差大哥,这是我们夫人给你们的茶酒钱,”说着,紫苑从荷包里掏出一个二三两重的银锭子交给背着公文的那个高个官差,“还请你们多多照顾这两个孩子。”

“哎哎,谢谢夫人的赏赐,”高个儿差官三十多岁的模样,一看就是混迹于官衙里的老油子,一看紫苑的目光掠过人犯脖子上的枷锁,便连忙对同伴呵斥道,“你怎么办事的呀,这么小的孩子,犯得也不是什么杀人越货的大罪,戴什么枷锁呀,赶紧的,给卸了去。”

另外一个胖差役看了紫苑的‘茶酒钱’,眼睛顿时一亮。

原本听说这趟差是押送两个无父无母的街头小痞子,肯定没有什么油水,去得又是又冷又远的辽东卫,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这才把枷锁给他们两个戴上了。

没想到呀没想到,人家确实是孤儿,但并不是没人管的小可怜,这不,只是去个枷锁就净赚二两,啧啧啧,王夫人果然是个大方的人。

咔嚓咔嚓两声,两个孩子脖子上的枷锁被取了下来送回府衙。

紫苑见两个差官很上道,便点点头,又从荷包取出个约有五六两重的银元宝递给高个儿差役,“夫人知道你们辛苦,这是给你们买鞋子的钱。这两个小家伙是我们夫人看重的人,此次去辽东,也是为了给夫人办事,还望你们将他们好生带到辽东,到时,少不了还有赏赐”

“哎哟哟,夫人真是太客气了,俺们兄弟这都是给朝廷办事,哪敢劳烦夫人赏赐,”嘴里说着不敢,高个儿差役手里的动作并不慢,一抬手就把银子接了过来,用牙咬了咬,确定了银元宝的成色后,脸上的笑意更浓,几乎是谄媚的拍着胸脯,“请小娘子转告王夫人,俺们兄弟一定把这两个小兄弟全须全尾的送到辽东,路上也决不让他们吃苦,还请夫人放心”

“呵呵,那就好”

紫苑跟两个差役寒暄了两句,几步走到孩子们中间。

“莫大郎,我早就说过,夫人绝不会不管你们的,看,这位姐姐就是夫人身边最得力的紫苑姐姐,”五斤见到紫苑的时候,眼底闪过一抹惊喜。

说实话,起初夫人说放过郑三阳的时候,他很是不解,后来两个小兄弟被判了流刑,他更是为兄弟难过,心里还不止一次的埋怨过夫人,怨恨自己,觉得是自己害了两个兄弟。

就在刚才,他安慰莫大的时候,说话时也少了几分底气。

还好,紫苑姐姐来了,她虽然不能改变两个兄弟的命运,但好歹也能让他们好过些,更重要的是,紫苑姐姐的出现代表夫人并没有忘记莫大刘三两人。

“哼”

莫大消瘦的脸上闪过一抹讶然,随即又变成有些叛逆的漠视,他抿着嘴唇冷冷的看了紫苑一眼,并没有开口说话。

“怎么,还在埋怨夫人?”紫苑看到莫大的表情,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问道。

“明知故问”

“拿着,”紫苑见莫大干脆将脖子梗到一边,便知道他此刻对夫人的怨气很大,也没有为王绮芳解释什么,而是一把把手里的包袱塞给他。

“这是什么?”

莫大摸了摸包袱,发现里面软绵绵的,并没有什么银子铜钱。

“里面是几套换洗的衣服,还有一封书信,书信是王夫人写给辽东卫驻守将军的,他看了信便会好好安置你们。”紫苑故意用周围人都听到的声调说着,“你还不知道吧,当今圣上给了夫人恩典,说是把流放辽东卫所有的囚犯都划拨给夫人,换句话说,你到了辽东卫,便会是夫人的人,日后的生活,夫人也有所安排。”

说到这里,她悄悄的凑到莫大耳边,“另外,那套深蓝长袍的领子里绣了五十两银票,是赵氏银行的,只要在大周的地界上都能用,这是夫人给你们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