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4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逆,朝廷查抄了国公府,整个李家都要被砍头咧。 ”

“切,不知道了吧,什么李家二公子造反呀,那个二公子早就被李家逐出了家门,已经不是国公府的人了,人家李家是冤枉的。”

“噫?还有这事儿?那个李贼什么时候被赶出家门的呀,不会是他造反前吧?”

“嘁,当然不是,是三年前,那时两个贼王也没有叛乱,天下正太平呢。”

“如果这么说的话,李家还真是冤枉了呀。”

“啧啧啧,什么冤枉呀,你们不知道有句话叫‘功高盖主’‘卸磨杀驴’呀。我给你们讲,朝廷早就看李爵爷不顺眼,这是借故拿他的后人开刀咧。”

“可不是,要说在咱们大周,还真没有人不知道李爵爷的名头,唉,可怜他老人家英明一世,竟落到要绝嗣的下场。”

铁楚和王锦瑜坐在二楼的雅间,一边喝着茶,一边笑吟吟的听着下面‘百姓’们的议论,他们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京城都会知道朝廷试图冤杀国公府的消息。

……

十天后,隆庆帝派去平州的人回来了,现任的辅国公李源丰也捧着太祖钦赐的丹书铁劵闯到了朝堂。

“臣李源丰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源丰嘴里说着叩见,但并没有下跪,因为他头顶上举着丹书铁劵,上面有太祖皇帝的御笔亲书,即使见了皇帝,也可以免跪。

“李源丰,你这是作甚?”

隆庆帝虽然没有见过传说当中的丹书铁劵,无法辨别真伪。但看到李源丰如此郑重的模样,也知道这个东西的分量。

“李家的家谱已经呈给了陛下,李靖云叛逆确与国公府无关,当然,微臣作为李靖云的父亲,却有教子不严之罪。李家先祖幸得太祖皇帝御赐的丹书铁劵,恳请陛下赦免国公府。”

“……好吧,国公府确实不是叛逆。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丹书铁劵只是免死,如何治国公府的罪,还是他这个皇帝说了算。

“回陛下,太祖皇帝赐给李家的丹书铁劵,是免罪金牌,无论死罪还是活罪,只要不是谋反之罪,皆可赦免”

PS:从今天起,小粉红翻倍哦,某萨热切的呼唤小粉红ING……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040章 都没闲着

第040章 都没闲着

天牢。

“嘿,今天的运气还真不错,传句话就能得一百两银子。”

女狱卒肥硕的手掌里攥着一张银票,一想到上面的金额,她就忍不住咧着大嘴直笑。

走到王绮芳跟李夫人的牢房前,女狱卒踢了踢栅栏,喊道:“哎哎,李夫人,外头有个姓崔的小娘子想来见你,只是上头有命,你们是重犯,没有今上的手谕,谁都不能见。不过,那位小娘子很诚恳,想让你捎句话,让她知道你现在的情况。”

姓崔的小娘子?难道是云娘?

李夫人睁开眼睛,嘴角微微扬起,板了好几天的面孔终于放松了下来,她轻了轻嗓子,道,“多谢这位大娘,劳烦你告诉她,快端午了,我想吃她亲手做的粽子,等家里的事了结了,让她给我送来”

“粽子?”

女狱卒不知这位国公夫人打的什么哑谜,不过,既然收了人家的钱,帮忙带句话,也累不着她什么。再说了,上头只是说,不要让陌生人见人犯,或者给人犯带什么吃食,但又没有说不能捎话。

没准儿,她把这句话带出去后,外头那个傻小子还能再给她些银子呢。

女狱卒点点头,“好,还有其他要说的话没,我一并告诉他。”

李夫人轻轻摇摇头,道:“没有了,多谢”

女狱卒也就这么随便一问,见李夫人没有多说什么后,便又大摇大摆的出了牢房。

另一边的李靖天听到了这里的动静,主动跟母亲聊天道:“母亲,是舅舅派来的人吗?”

整整八九天了,母亲一句话都没有说,李靖天知道他这次擅自行事,真的惹母亲伤心了,不管他说什么,母亲都不理睬,他很无措。

现在终于听到母亲开口了,不管他往日多么不喜欢舅舅一家,只要能转移母亲的注意力,李靖天也乐得八卦一回了。

“不是,你舅舅已经给我划清界限了,”李夫人本来不想搭理儿子,不过一想到她必须让儿子知道云娘的好,便冷淡的说:“外面的人应该是云娘,唉,说起来,她真是个好孩子,当日在平州大牢的时候,平白被咱们家连累,却没有半句怨言,还是那么乖巧的伺候我,身上的首饰都送给狱卒给我换了吃的喝的,她却一口都没有吃。”

“……云娘?”那个眼神有些复杂的表妹?行事八面玲珑的崔家嫡女?

李靖天对客居在李家的那些小娘子印象都不是很深刻,母亲提到的崔云娘,他也只见过几面。不过说实话,他对这个女人的印象并不好,因为从崔云娘的眼中,他看到了许多东西,比如野心,比如冷酷,再比如虚伪……

这些特质如果放在一个男人身上,或许能成为一代枭雄,没准儿他们之间还能成为朋友。但放在一个女人身上就有些可怕了,唔,勉强可以跟她做个合作伙伴,但决不能娶回家做娘子。

毕竟,自己整天在外面算计就够累了,难道回到家里还要跟老婆耍心眼?

李靖天不想要这种生活,在他的心目中,他理想的家庭生活,就应当是他和七娘、以及孩子们在桃花岛的日子。如果再加上他跟七娘的孩子,那就更圆满了。

当然,这些话李靖天不会跟李夫人说,他知道,一直以来,李夫人都很喜欢崔云娘,也极力撮合他们之间的亲事,都被他用各种借口推脱掉了。

这一次,在父亲的同意下,他跟七娘定了亲,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她,他不可能再跟崔云娘有什么瓜葛。不过,见母亲好容易有了聊天的兴致,他也不好随意打破,就哼哈的随便附和了两声,“唔,母亲把她当女儿一样看待,她孝顺母亲,也是应当的。”

“你这孩子说话好没道理,人家云娘姓崔又不姓李,也没有受李家的什么大恩,哪里就应当?”李夫人很不优雅的翻了个白眼,才猛然想起,儿子看不到,便没好气的说:“靖天,你也不小了,难道还不知道云娘对你的心意?咱们李家遭此大劫,人家姑娘还能不远千里的跟到京城,又费尽心思的来天牢问候我,难道你一点都不感动?”

神马意思?

王绮芳抱着膝盖坐在墙角,面无表情的听着这母子俩聊天,心里则像沸腾的热水,咕咕冒着气。

好吧,就算你这个当婆婆的看不上我,但我名义上好歹也是李靖天的未婚妻呀,更因为这个身份被打入了大牢,也算对得起李家,即使不是功臣,那也不是罪人呀。哪有婆婆当着儿媳的面,努力把另一个女人推销给儿子?

“母亲,云娘是我妹妹,”李靖天无奈的揉了揉额角,有气无力的说道,“她肯大老远的来看您,证明她确实是个好女子,我也感谢她。您放心,等我出去后,我一定给她找个好婆家,让她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你”

李夫人这次记着儿子不在面前,所以干脆把冷眼送给了窝在一边的王七娘——都是这个女人,若没有她,云娘跟靖天的亲事早就成了。

坐着也挨枪?王绮芳咬着手指,无语问苍天

平安坊,王府。

“三少爷,您手里拿着什么?”

赵二郎家的刚走到正院,便看到夫人的弟弟王锦珏手里捧着个锦盒,鬼鬼祟祟的往外走,她眯着眼睛看了看,发现那个盒子很眼熟,好像是书房里的东西,忙紧走两步追上去,屈膝行礼,将王锦珏拦了下来。

王锦珏第一次‘拿’人家的东西,就被当场捉住,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白净的脸上顿时升起俩团红云。

不过,面子不能当饭吃,更不能谋前程,短暂的尴尬之后,王锦珏色厉内荏的怒斥道,“哼,我拿什么,要你这个奴才多什么嘴?”

“回三少爷,奴婢是王夫人的下人,并不是您三少爷的奴才,而且这个院子也是夫人的私宅,并不是王家的祖产,三少爷这样拿走夫人的东西,是不是有些不妥呀?”

赵二郎家的站直身子,不软不硬的顶了回去。说实话,她早就受够了夫人的这两个‘亲人’,整天在平安坊摆着老太爷和少爷的谱儿,吃夫人的,喝夫人的,却从来不关心失踪许久的夫人,更别说想办法救夫人回来了。

更让人不齿的是,他们白吃白住也就罢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竟然当起了贼,正房里的宝贝,今天少个五彩琉璃花瓶,明天丢个前朝盘龙古砚,若不是他们这些下人天天盯着,这平安坊都要被他们父子搬空了呢。

“放肆王夫人是我姐姐,我这个做弟弟暂借姐姐几件东西又怎么了?再说了,我这是为我自己吗?哼,还不是帮她打点关系?”王锦珏被赵二郎家的噎得够呛,一张还算英俊的面孔,红了白、白了黑,像调色板一般换了多个颜色后,干脆一挥袖子,威胁道:“我告诉你,如果你再拦着我救姐姐,我就把你送到官府,告你个刁奴欺主之罪”

说着,也不敢久留,王锦珏抱着东西小跑出了院子——呼呼,好容易跟郑国舅府上的大管家拉上关系,他可不能去晚了,要不,那翰林院学士的名额就飞走咯。

无耻

赵二郎家的气呼呼的看着飞快消失的背影,心里急得不行。

“赵大娘,赵大娘,这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账房捂着左半边脸,呼哧呼哧的跑了过来,另一只手里还拿着个账本,“您看看,这才几天呀,王老爷又去账房支了二百两银子,再这么折腾下去,账房早晚被他搬空了呀。”

“什么?又支了二百两?你有没有问他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赵二郎家的一把抓过账本,急急的翻看着,账册上清清楚楚的记录着每一笔开销,而数额最大的账目下,都签着王名川的大名。

“问了,喏,您看,这就是老爷子的回答”

账房苦哈哈的松开捂着脸的手,露出一个鲜红的巴掌印儿。

“算了,下次王老爷再支银子,你就告诉他,账房没钱了。让他来找我吧。”

赵二郎家的合上账本,幽幽的叹了口气,心里忍不住哀号,夫人呐,您到底去了哪里?您知不知道呀,您若再不回来,这个家奴婢快要守不住了

云来客栈,二楼。

“国公爷已经到了,现在正赶往金銮殿,咱们也要尽快行动起来。”

铁楚匆匆的从外面进来,关上房门,跟王锦瑜小声的说道。

“好,我这就去联络国子监的学生,以及散落在京城的前唐遗老遗少。”

王锦瑜用力砸了下手掌,兴奋的直在屋子里转圈儿,苦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动手了。

“恩,必须要快,国公爷这会儿估计快要到皇宫了,如果咱们不能煽动京城的‘百姓’去请愿,他老人家即使拿着丹书铁劵也未必能逼隆庆帝放人。”

利用‘百姓’造势,这是计划中最关键的一步,决不能出半分纰漏。

王锦瑜点点头,跟铁楚一起离开了客栈,一个奔赴李爵爷一手改建的国子监,一个赶往侠客盟的京城分舵。

PS:嘿嘿,好多小粉红哦,亲们真是太给力了,某萨真是太感激了,那啥,还有没,继续,继续哈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041章 大势初定

第041章 大势初定

崔云娘拉着奶娘秦嬷嬷的手,急切的问:“姑母真是这么说?”

秦嬷嬷点点头,道:“没错,我家二小子担心听差了,又特意问了一遍呢,李夫人确实这么说的,还说等事情了结了,让您把粽子给她送去呢。”

崔云娘松开手,拧着眉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思量了好久,她忽然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满怀欣喜的说道:“好,办得好,嬷嬷,这件事多亏奶哥哥了。”

虽然不知道自家姑娘欢喜啥,但听到主子夸奖她儿子,秦嬷嬷还是非常高兴,故作谦虚的说,“哎呀,他也没干啥,不过是帮您跑跑腿,传个话,当不得姑娘这么夸他。”

崔云娘并没有留意秦嬷嬷说什么,现在她脑子里满都是李夫人的那句‘等事情了结了’,啧啧,听听,李夫人这么自信的说,分明就是没有把李家眼前的危机看在眼里。

老天垂怜,她赌对了

想到这里,崔云娘忽的转过身子,对秦嬷嬷吩咐道,“嬷嬷,还得让奶哥哥辛苦一趟,让他帮我去买些上好的糯米、粽叶,对了,还有枣子、红糖,要快”

“哦,好”

秦嬷嬷不明所以,愣愣的点点头,然后复述了一遍要买的东西,见没有遗漏后,便下楼去找自己的儿子。

下了楼,来到大堂,秦嬷嬷便看到三五个穿着襕衫的士子匆匆的从客栈门前跑过,接着又是七八个士子跑了过去,她好奇的拉住店里的小二,问道:“这是怎么了?外面咋跑出来这么多读书人,是不是有什么诗会呀?”

“回大娘的话,不是诗会,这些士子都是国子监的学生,他们听说平州李家是被冤枉的,辅国公也拿着太祖皇帝钦赐的丹书铁劵去了朝堂,但一直都没有出来,有人说,朝廷想撤了国公府,哪怕李家确实冤枉、手里有什么免罪金牌,朝廷都要治李家的罪……”

小二消息果然灵通,他拉着赵嬷嬷来到角落,一边看着四周的动静,一边悄悄的说:“国子监是当年李爵爷出资改建的,近百年来,每年辅国公府都会资助一百位家境贫寒的士子读书,这些士子一直把国公府当恩人,如今见恩公出了这种事,岂能坐视不理?所以呀,他们这是要去朝堂请愿呢”

“啥?国公爷进京了?还拿着丹书铁劵?”

秦嬷嬷虽是仆妇,但好歹在世家大族的院子里呆着,自然知道丹书铁劵的分量,她也顾不得找儿子,而是继续打探消息。

“可不是嘛,现在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还有那些受过侠客盟大恩的百姓,也都纷纷跑到了内城,帮李盟主喊冤呢。”

小二并不识字,对官府的那些事也不懂,不过,他从小就是听着李爵爷的传奇故事长大的,心里的天平更是偏向李家——李爵爷忠贞勇猛,国公府乐善好施,侠客盟又扶弱济贫,这样的家族怎么会造反?

像小二这样想的人,还有许多,在侠客盟有计划的煽动下,整个京城都沸腾起来了。

当然,外面的事,坐在龙椅上的隆庆帝并不知道,此刻他正面色凝重的打量着站在眼前的李源丰。

隆庆帝也预料到,李家会拿丹书铁劵做护身符,他私下里跟三公主,以及几位重臣商议,当时三公主提议,李靖云既然脱离了李家,那么就不能治李家的谋反之罪。而丹书铁劵又明确的规定,李氏子孙,除了造反,一切罪责免死。丹书铁劵是太祖皇帝御赐的,隆庆帝不能不承认,但可以在‘免死’两个字上做做文章。

不是有句老话说嘛,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李靖云毕竟曾是李家的子孙,如今谋逆,难道李源丰就没有什么过失?还有,李靖云依仗着侠客盟的侠客造反,那些侠客虽然是侠客盟的叛徒,但李靖天作为盟主,也有不察之罪。

既然有罪过,那就要罚。

怎么罚?那就是皇帝说了算。首先,削去国公府世袭罔替的爵位;其次,勒令李家男丁五代内不得入仕;第三,朝廷派遣千牛卫帮李靖天‘整顿’侠客盟,清除残留在侠客盟的其他‘叛徒’。

相信这么几步走下来,国公府基本上也就成了空架子,李家也成了没有爪牙的病老虎。等朝廷恢复元气后,再彻底惩治他们也不晚。

不过,隆庆帝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要说的话,竟然全被李源丰堵了回来,而且更加纠结的是,李家的丹书铁劵竟然是‘免罪金牌’。

这让他如何判处?

沉着脸想了想,隆庆帝冷冷的说:“朕知道,太祖皇帝确实曾赐给辅国公一块丹书铁劵,但究竟是免罪还是免死,内史并没有记档。这样吧,你把丹书铁劵呈上来,朕亲自确认一番。”

李源丰闻言,腾出一只手从袖袋里摸出一卷素绢,托在掌上,“陛下,这是丹书铁劵的拓片,请陛下御览”

“……”隆庆帝脸色更加难看,凌厉的目光直直的射向李源丰,心里骂道,这个老狐狸,看来他这是有备而来呀。

李源丰一脸坦然,唯有心里的小人,正在仰头大笑:哈哈,当我是傻子呀,想用这种办法骗走丹书铁劵,然后再让左右侍卫把我拿下?哼,没门儿,若这点小事都预想不到的话,本爵爷也不会只身闯金殿

“李源丰,你大胆,竟敢拿拓片来搪塞陛下,你简直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呀”

郑元飞跳了出来,指着李源丰手上的素绢怒斥道。

“郑元飞,你才大胆,竟敢对太祖皇帝不敬,你竟然用手指着这丹书铁劵,是何居心?”

李源丰比郑元飞更嚣张,举了举手上的丹书铁劵,毫不客气的训斥道。

“我?我不是……”郑元飞顿了下,愣愣的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猛然间想起,丹书铁劵是御赐之物,比尚方宝剑还要尊贵,它简直就是太祖皇帝的象征,自己虽然指的是素绢,可、可那素绢跟丹书铁劵相距不到两尺,远远看去,就像他极为不屑的在指着丹书铁劵,亲娘嗳,这、这也太悲催了吧?

苦着脸,忍着不甘,郑元飞噗通跪在地上,冲着丹书铁劵行礼道,“太祖皇帝明鉴,微臣绝没有半分不敬之意,请太祖皇帝恕罪”

“好啦,郑尚书,你退下吧,”隆庆帝咬了咬牙,先把丢人的郑元飞打发到一边儿,然后对身边的太监扬了扬下巴,示意他把东西接过来。

小太监领命,忙走到满脸戒备的李源丰近前,双手接过素绢,然后转呈给隆庆帝。

展开素绢,隆庆帝仔仔细细的看着上面的字,他自幼熟读太祖的朱批,非常熟悉太祖笔迹,素绢上的几十个笔力强健的字,确实是太祖的亲笔。

……后世子孙其罪可免,其罪可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