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了”引章笑了笑。 每年酷暑因天气炎热,村寨里人烟密集,廊前屋后的水沟是细菌滋生繁盛的最佳场所,特别是人们往往不经意便将残羹汤水倒在水沟中,一宿便可发酵发臭腐烂,对水源是极大的污染。而放养的鸡群喝到这样的水,能不发瘟吗所以,只要保证水源洁净,注意鸡舍卫生,再做一些防夏消暑的工作,其实鸡瘟并不是那么可怕。只不过,这些话要解释起来太麻烦,引章不愿意充当真人版“十万个为什么”也懒得说,只是摆出一副早已成竹在胸的神色,好教吴管家放心。

“吴管家,”引章怕吴管家再追问下去,便转开话题,笑道:“说实在的,碰见合适的贴身小童你赶紧买一个吧今年要收购那么多粮食和布匹,有得忙呢,你一个人忙来忙去,生活上又没个帮手,那怎么行”

“这事我这两天也在琢磨着,”吴管家偏头想了想,笑道:“我想要找一个不但能照顾起居,最好生意上也能撘一把手的。嗯,对运河沿岸、江南物况有所了解,跑惯码头的就更好了”

这可真不容易引章不觉笑了,受了他“码头”二字启发,眼中一亮,笑道:“对了,江南不是有绿营吗?我想,总会有些退役的绿营兵勇的吧,要不打听打听, 只怕还能找着合适的,要说对运河沿岸和江南风物的了解,他们应该不会差。”

“这倒是”吴管家眼睛一亮,喜道:“等过几天回杭州,我好好打听打听”

一时回到马陵湾,引章用手搭在额前放眼望去,正宅前边左边的地都种上了各类菜蔬、红薯苗和南瓜冬瓜等瓜类,右边种了好几畦玉米和黄豆、土豆、芋头等,新绿冉冉,十分惹眼。只有那新买的二百多亩新置的地一片空白,翻整得匀匀称称,等着她回来育种栽植棉花呢

鱼儿、结巴等早已等候在家,见了面顾不得寒暄,一起将鱼苗鸡苗护送到竹山那边去。

到了鱼塘边上,大家将木桶一个一个从车上抬了下来,听从鱼儿的吩咐,将木桶一个一个慢慢的放到鱼塘东北角一个十三四平方左右的小池子里,池水漫过木桶两寸有余,池子与大鱼塘有出水口连接,此时是堵上的。这是鱼儿水乡渔家女的经验,鱼苗太嫩,经过运输的鱼儿如果贸然倒入鱼塘中,水温相差过高,立刻就会肚皮翻白死翘翘,所以必须要有一段过渡。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引章好一阵子,若是在现代,有温度计,有微调池,根本无需担心,可这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年代。好在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依着鱼儿的法子,这样连桶带水一起放入小池中,与微调池的作用也差不多。等鱼儿们渐渐适应了,自然会从桶中游出来,到时候,将小池与鱼塘之间的出水口打开便万事大吉了

鱼儿在鱼塘边指挥着,引章已经命人抬着鸡苗往鸡棚里去了。

说是棚,其实是一座建在水面上青砖墙灰瓦顶的大屋,前后都有窗,里边光线十分明亮,只是地面比较特别,全是一条一条两指宽的木条钉成,钉一条留一条缝。此时,屋里左右靠墙各用两尺来高的竹编栅栏围了一片七八平方的地方,里面铺着软绵细密的芦苇席子。引章指派冯嫂、张嫂等小心翼翼将小鸡们分放入两边圈里,顿时满耳皆是小鸡们嫩嫩的鸣叫。小鸡还太小,必须要在屋里养上一段时间,然后再慢慢扩大它们的活动范围,最后才能放养到竹林中。

看着小鸡们渐渐平静了下来,发出愉悦的叫声开始进食,大家都感到很欣慰,也很热闹,含笑站在一旁看着,恋恋不舍。

现阶段,正是小鸡们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引章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亲自照料,想了想,便向众人笑道:“好了,今后由冯嫂和小喜随我一起喂养这些鸡,她俩留下,你们都出去做事吧”

待其他人走之后,引章才开始交代一些细节,比如芦苇席子要两日一换;中午天气好时记得开窗通通风但又不能太久;进入鸡棚时要轻手轻脚,不要惊吓着鸡群;喂食喂水要有规律不要随意,要在固定的地点喂食,不要弄得到处都是,尤其要保持水的洁净;水也有讲究,要用烧开晾凉后的凉白开,不能就近用鱼塘的水等等。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引章接着又说了许多识别病鸡的窍门,比如每次喂食要注意观察,发现有萎靡不振的、搭头蔫脑的,有叫声嘶哑含糊不明亮的,有拉稀的等等都要立刻一一挑选出来,以防感染。冯嫂和小喜听得直咋舌,说以前家里养鸡从没有这样多规矩讲究的。引章听了便笑问以前可有养这么多?二人都摇头说没有。

引章便正色道:“这就是了一千多只,可不得小心翼翼,要是万一一只有病,一传十,十传百,那还了得?”

两人见引章一本正经,也不由得心上一紧,小喜想了想,道:“小姐说的还真是呢以前家里养鸡有时候死一只就跟着死一大串,倒是常有的事”

孺子可教也引章嗯了一声,投过去赞许一瞥。

“哎呀那,那,小姐,这要是万一看不出来呢?那不就糟了”冯嫂年纪大了,眼睛有些不太好使,不免担心。

“放心吧我每天都会跟你们一起过来,仔仔细细的看,有什么异常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引章忙道。

“哦”两人明显放下了心。

看来,又把她当成无所不能的神了引章暗自摇摇头,又道:“不过,我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忙,将来这养鸡场还得靠你们料理。目前呢,你们还不熟悉,我带带你们,将来我忙着了,还得靠你们呢你们看看,有什么难处吗?”

两人相视一眼,均不言语。

引章便笑道:“先试试两天吧,若是实在做不来跟我说,我再换人”

“是,小姐”两人忙道。

第二天,冯嫂便陪笑说眼神不好,生怕做不来,宁愿做饭做家务,引章也没为难她,便让她去了,却也没再添人,只让小喜的弟弟小田时常过来帮一把手。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68章 分派

第68章 分派

这一批鸡苗长势极好,除了在第十天引章和小喜听出有几只仿佛人感冒喉咙有痰似的一呼吸起来喉咙呼噜呼噜直响再无其他状况。当时二人便把那几只挑了出来,每天喂的饮水全部换成茶水,不但剩下的鸡没事,就是挑出来带回院子养的那几只也好了过来。一直顺顺当当直到撤去芦苇席放养在室内,又放养到圈起来的竹林中。

鱼苗就更没事了,在小池中一夜,第二天便全部放入鱼塘。每天喂养两次,由鱼儿一手操办。

安顿好鱼苗和鸡苗之后,引章突然向大家宣布,今年不种棉花了大家惊愕不已,不明白大小姐为何突然之间改变了主意,就连鱼儿也纳闷得紧。只有吴管家心里雪亮:如今有了二十万两银子,大小姐要囤积多少不得,何必还费劲种呢

于是,剩下的地又重新分派,除掉矮山前后特意空出些许地及修路修渠占了一些,剩下的大概有一百九十亩左右,玉米、黄豆、花生、土豆、红薯各种二十亩,剩下的九十亩则全部种上白术、白芷、百合、益母草、麦冬等中草药,人手不够,从清水镇上雇了二十名短工。

原本引章还担心雇不来人,没想到吴管家一到镇上,当天便领回了二十人。一打听,才知道镇北的晏家庄今年雇佣的人少,所以劳力市场上供应并不紧张。吴管家还大为感叹了一番,说去冬晏老爷过世后,留下的这位独苗新庄主简直就是个活宝,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对生产不管不顾,底下庄户见状也乐得偷懒,庄稼活都没人理了,这样下去晏家庄迟早要垮掉引章听了想起刚刚搬到马陵湾时晏老爷还帮了不少忙,如今如是人非,不由得也有些感慨起来。只是,别人家的事哪管的着?感叹过后,又全副精神投入自家的活计了。

雇好人之后,引章便让吴管家和小何、三道赶回杭州,虽然还不到收成的季节,预订、修理仓库也需要开始准备了,除此还得下乡到各处走一走,了解了解各处的行情状况。何况,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马陵湾中,则开始全面种植,雇来的二十人加上骆家上下,也有三十来人,忙乎了十天终于圆满结束。引章原来倒没料到,丁凡是个颇有领导才能的人,三十多人干活居然不劳引章操心分派,不知不觉间他给安排得妥妥当当,引章大喜过望,好好夸了他一番,索性丢给他管,自己只每天晚上问一两句,其余时间则用在养育鸡苗鱼苗上。

期间,清河镇王家花儿匠来了马陵湾一趟,给引章送来了一车四十几棵柑子树。引章大喜,忙叫丁凡几个将树统统搬了下来,全部栽种在北村宅院东边空地上。

丁凡等一看到这柑子树就忍不住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笑了宋九忍不住道:“大小姐,这些老虎柑种来做啥?烂贱的树,结的果子狗都不吃”

这些柑子树是当地特有的树种,叫做“老虎柑”,树倒是好长,不挑地,抗寒抗旱,冬天零下好十几度也是枝繁叶茂的。 只不过,它的果实却非常非常不怎样,只有鸡蛋大小,皮厚,肉少,又酸又苦,根本不能入口。是以当地人只不过当它是风景树,偶尔栽植一两棵在房前屋后,加上它本身易活,村头寨尾、河畔道旁野生的也有一些,引章正是在路边偶尔见到才知晓的。买树苗的时候特意嘱咐王家匠人替她各处搜罗一些成树,有多少要多少。王匠人大感意外,乐得有钱赚,果然各村各寨的去收购,或者从野外挖回去,凑够一车便给她送来了。

引章听了笑道:“当然不是种来玩啦你们等着瞧,在我的手里,它结的果子一定又大又甜”

众人听了只是摇头,都笑着说不信:“哪有这等好事?这又不是变戏法”

引章拍手笑道:“这可比变戏法有趣多了,你们不信等明年就知道啦”引章早已想好,当地气候不适合种柑橘,没想到居然有这一种老虎柑。只要从外地买来优良柑橘,以老虎柑为母体进行嫁接,她相信一定会有惊喜发生。

庄稼地种好之后,已是四月底了。此时,小鸡们已经长了拳头大小了,平安度过了脆弱期,身上长出了一撮一撮的羽毛。原先用来隔着的竹栅栏都拿走了,放养在整个屋里,芦苇席子也只铺了两块在左右两边角落方便小鸡们晚上休息,其他的都撤走了。看着这些小鸡在屋里撒着欢的跑着叫着,健健康康的成长,引章和小喜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满足。

鸡棚下面已经成了鱼儿经常成群光顾之所,旁边也是鱼儿固定喂食之处。因为有活水源头一直源源不断的补充水源,而鱼塘下边又有暗沟出水口直通外边的水沟,水一直是流动的,所以根本不必担心塘里的水会不干净、缺氧,那些鱼苗日见长大,十分精神。

至于鸡、鱼的饲料方面,大家这时才看出引章的未雨绸缪之处,大为佩服,同时也明白了她为何叫种那么多玉米黄豆之类。原先收获的玉米、黄豆等这时派上了用场。引章叫人把黄豆、玉米打成粉,蒸熟,混合麦麸、米糠、一点点食盐、用水调润,撒入塘中可以喂鱼;直接用各种粉拌米饭用来喂鸡;另外红薯藤长大之后,也可以源源不断的割下来喂鱼,还有两三亩的苦麦菜,这种菜叶子摘了又长,长了可摘,源源不断可以一直长到八九月,也是喂鱼喂鸡的材料。

去了这些后顾之忧,家中暂时无事,无非是勤看庄稼罢了。引章交代了鱼儿和小喜一番,告诉她俩要格外小心照看鱼塘和鸡棚;又说再过十天左右,那些鸡就可以放养到圈起来的竹林里了,要好生看养,别叫黄鼠狼之类的钻了空子,竹篱笆要看牢,别出现漏洞让它们跑了出去。

这时,竹山上的竹笋也陆陆续续的长出来了,引章便叫结巴和冯嫂骆五等好好照看,把那些长得好的、正的、结实茁壮的留着成才,歪的、斜的、弱小的或者两棵几棵挤在一起太密了的拔了回家做菜,冯嫂等一一都答应了。引章这才准备出行。

她这趟出门就是要去找优良的橘枝回来做嫁接,想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南下,广西、广东、福建都有好的品种;一个是南下再折往西到江西,江西也是出产蜜橘的好地方。仔细一想,南方气候酷热,只怕水土不服,倒不如江西,从地域、地理环境来说更为接近一些。

打定了主意,便跟安寄翠辞行。安寄翠对她已是无有不答应的,当即点了点头,顺口道:“叫大脚和鱼儿陪你去吧,路上也有个照应”

“娘,有大脚就可以了,鱼儿还有她的事呢”引章笑笑。

“这怎么成”安寄翠怔了怔,道:“你一个姑娘家,同大脚两个出远门,连个伺候的人也不带这上千里的路,娘怎么放心”

安寄翠虽然没有明说,引章也听出男女之防的意思,她心里好笑,想了想,道:“娘,我年纪虽小,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一路上我会照顾好自己,您就放心好了我也想带鱼儿去,但鱼儿是真的走不开呀再说了,估摸着也就二十来天嘛,又不是多久”

安寄翠听她说年纪虽小云云,一想也是,她年纪还小,避嫌什么的也还不是那么要紧,禁不住她再三缠磨,便道:“那好吧,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唉,告诉吴管家再买两个丫头吧,鱼儿以后还是跟在你身边的好,难得那孩子心细,又是知根知底一起长了好几年的”

“娘说的是是我疏忽了,早该买个丫头照顾娘了等我经过杭州就和吴管家说。”引章笑道。

“我倒无所谓,重要的是你”安寄翠摇了摇头,未免又色色的问她路上行装及路径打算等等,问了又免不了一番嘱咐,一直问了小半个时辰才罢了。

第二天,引章和大脚一早赶路,从清河镇直下杭州。到了杭州见了吴管家,问了问仓库等事,便告诉吴管家记得物色两个十四五岁的丫头买回去伺候安寄翠,吴管家记下了,又跟她商量了件事:可不可以从那二十万两银子中挪一些用来贩运夏布进京?引章听了眼睛一亮,笑道:“还是你想得妙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反正这钱放着也是放着”不知怎的,这二十万两银子虽然是别人的钱,花起来她完全没有压力,从没担心过万一银子失落了的后果

吴管家听罢放了心,笑道:“那就好,那我就放手去办了还有一事,老奴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管家你太见外了,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

吴管家听了答应一个是字,又怔了怔,这才望着引章,咂了咂嘴,正色道:“老奴想问小姐,咱们的玲珑布庄,到底开,还是不开?还是一直这样挂着牌子不营业?”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69章 嫁接

第69章 嫁接

吴管家听了答应一个是字,又怔了怔,这才望着引章,咂了咂嘴,正色道:“老奴想问小姐,咱们的玲珑布庄,到底开,还是不开?还是一直这样挂着牌子不营业?”

引章一愣,心下暗暗盘算。其实当初租铺面时,她就想着要开布庄的,只不过巧合的租下了慕鸿楼,不知怎的,有些不太忍心改装这座建造精致的酒楼,也替他的牌子可惜,一时快言快语放了话有朝一日要让它重新开张,如见虽然还未实现诺言,自然也不会动它了。她盘算着,等朝廷征集粮草时,手上的货物一出手,就能赚上一大笔,到时自然有银子再租铺面,不过——等到那时是不是太迟了?

引章心一横,决然道:“吴管家,你们再打听打听,再雇佣几个伙计,聘个掌柜,在杭州城里另盘一片店铺,将玲珑布庄做到名副其实吧至于银子,还是动用那二十万两内的”

“是,大小姐”吴管家微笑,松了口气并且显得无比欣慰,道:“老奴先抓紧时间将这事办了,至于人手,先选中几个,等小姐回来再定夺”

引章想了想,道:“伙计你先雇着,掌柜人选到时候咱们商量着来对了,这些日子叫桐生、三道他们在本行中多打听打听,有没有什么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人才。”

“是,小姐。”吴管家将她的话一字不漏记在心里,她要找的是有发展前途的人,也就是说,是具备做掌柜的潜质而目前又不是掌柜的人才

第二天,引章和大脚离开杭州,乘船沿富春江而下,在衢州登岸,改乘马车,取道西南,过了常山,便进入江西地界了。一路经过玉峰、上饶、戈阳、鹰潭,跟着便到了目的地南丰。

南丰属于ya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能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非常适合柑橘生长,当地柑橘种类十分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丰蜜桔,早在唐代之前,就已列为供品,也是引章此次的目标。

此时的南丰,虽只是一个小镇,却无家无户不植蜜桔。还未进镇,山坡低谷,河畔地头,放眼所见皆是一片一片深翠色的桔林,开满点点雪点似的白花。进了镇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也是遍植桔树,花香馥郁,可想而知秋天黄橙橙的果实挂满树梢时会是怎样一副动人的情形。

因为南丰蜜桔的鼎鼎大名,小镇虽小,各种设施倒是齐全,客栈也极干净。这时候不是收获买卖柑橘的季节,镇上极安静,客栈里也少有房客,引章和大脚要了客房,稍作休息之后,便在镇里闲逛。此时正是五月中旬,桔树都已开花,不过,对嫁接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引章担心的是果农们心疼开满花的果树,舍不得卖,肚子里倒是寻思了好一阵。

其实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只要有钱赚,农户们焉有不乐意的?当天晚上,引章跟客栈里老板说了来意,想请他帮忙,可巧店老板家里也有十来亩的蜜桔,第二天便叫兄弟领她主仆二人下地去看。引章尽情挑选了一百来枝芽粒饱满、生长健旺的小铜钱大小的枝条,做上了记号,准备傍晚带足人手前来割下,第二天一早好带走。将树枝割下来之后立刻去掉枝叶花朵,只留着光杆主枝,但不要伤着树皮和树芽,然后用裹着黄泥浆的湿布一层层将头尾裹好,路上可以喷水进行保湿,料想十天左右的路程,应该可以来得及。

讲好的价钱是一两银子两条枝,农户临下手砍枝时望着那白花花的满枝花朵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熟透的果实,心中老大不忍,手上软了下来。引章适时递上白花花的银子,农户手下的刀自然而然变得流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