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9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朕有些心悸,不过精神却比刚刚好了很多。就好像睡了很久,刚刚睡醒的感觉。你去给朕倒杯茶来……”康熙老爷子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话语了有着几分难以置信和不知所措。

胤禛难得在康熙的面前露出一丝微笑,他倒出了一杯清茶,双手捧着,恭敬的递到了康熙的面前,声音颤抖:“皇阿玛,看到您有精神了,儿子心里就像驱散了多年的迷雾,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轻松。”

康熙哆嗦着手,接过胤禛递来的茶,轻轻的呷了一口,然后满足的眯上了眼睛。

“心悸是因为毒虫的毒素在逐渐的消失。过几天这种感觉就会逐渐消失的。至于起针,草民现在的状态实在是有心无力了。还是麻烦这位公公,等皇上服药一刻钟之后,先起银针,后起金针便可。”

林子强仿佛是硬挤出这么几句话的。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换身干净的衣服,马上躺到床上去,好好的睡上一觉。

康熙老爷子坐在烧的暖烘烘的炕上,一杯又一杯的喝着苦涩的茶水,情绪显得有些亢奋。他眼神飘忽的盯着遥远的门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脸上却是毫无表情。

除了瘫坐无力的林子强之外,老太监和胤禛都站在暖炕旁边,一脸的庄严肃穆的守在康熙的身边。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小蝶这才端着一碗汤药,端庄典雅的走了进来。不等老太监开口,她便将药碗递到了老太监的手里,示意老太监赶快检查一下药物的成分。

“不用看了,直接把药给朕吧。就凭她的那点小心机,还做不到下毒之后面不改色。“康熙似笑非笑的望着小蝶,调侃了一句。

小蝶的脸色马上涨的通红,她撇着嘴笑着说道:“老爷子,您明明就信任小蝶,为什么不干脆直说呢?让小蝶心里开心一下也好啊!您非要损小蝶一顿,让小蝶难堪才舒服吗?”

康熙老爷子仰天哈哈大笑,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你这丫头,竟然还是那么大胆!不过,朕这次却忽然觉得,你也有那么一丁点顺眼了。”

原本在一旁忧心忡忡的胤禛,听到康熙的笑声之后,这才偷偷的舒出了一口气。他的皇阿玛好像一直和小蝶不太对头,难得这次两人竟然能相处的如此和谐。

康熙老爷子端过药汁,一口气喝掉。然后竟然笑眯眯的接过小蝶递来的蜜饯,扔进了嘴里。

第一百九十九章老爷子强势回归

“皇上现在既然心情不错。何不留在雍王府内用晚膳呢?不如小蝶亲自下厨,给皇上做小蝶最拿手的大补汤如何?”小蝶娇憨的眉眼,不时的露出几分狡黠的神色。

她就知道康熙老爷子大病初愈的情况下,心情一定会不错,果然还是让她赌对了。

小蝶刚刚那么大胆调侃的目的,自然就是缓和一下此时的紧张气氛。

胤禛和康熙都是城府颇深之人。在经历了今日这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后,他们的心思必定都会千回百转。如今这两人急需一次深切的沟通,面对如今的情况,做出一些最有利的决定。

康熙老爷子的嘴角抽了抽,继而笑道:“朕一直有件事情非常好奇。你这个传说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对于下厨一事,难道就只会煮粥和熬汤吗?这次准备给朕熬什么?是冬瓜鲫鱼煲,还是山药薏米汤?”

康熙老爷子还记得四年前,他身体极度不适的那段时间。那时候,他不仅是身体不适,情绪还非常的低迷。皇太后的突然逝世,就仿佛推倒了他心里的最后一根支柱,让他觉得自己彻底的成为了孤家寡人。。

那一个多月的时间,小蝶每日都会亲自下厨,搭配一些调养身体的健康饮食。再由胤禛带到宫中,亲自陪着他这把老骨头一起用膳。那次虽然把汤和粥给彻底喝腻了。但是心情却好转了很多。

对于小蝶亲手做的各色汤品,因为当时用的多了,康熙老爷子可谓是熟悉极了。如今回想起来,竟然还有些思念,有些馋了。

“今天做鲜土茯苓赤豆煲猪骨如何?茯苓,补五劳七伤,能增强机体免疫,有利尿作用,经常食用可以保护肝脏,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至于小蝶会不会做其他的吃食,皇上等晚膳尝过不就知道了!”

小蝶依旧笑嘻嘻的回答着,面上也看不出丝毫窘色。她的厨艺确实有点一般,可是就算手艺再一般,也总是有几个拿手好菜的。偶尔做那么一大桌子出来,那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滴。

“再给朕热一壶茶来,最好是普洱,别的茶味道太淡,朕喝着也没滋味。”康熙老爷子老神在在的眯缝着眼睛。他吩咐起人伺候自己,那可是一点也不含糊。

“劳烦主子安排个奴才过来,搀扶草民下去歇息,草民现在体虚乏力,行动有些不便。” 林子强费劲的硬挤出这么几句话。既然康熙老爷子的身体好转了,他就不便于再留在此地了。

小蝶这时才注意到林子强的情形,她稍微愣了一下,然后才微微的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小蝶便烧好了茶,带着久庆进了屋子。此时康熙老爷子身上的针已经全部起了下来,并不需要林子强再多做什么,于是久庆便直接搀扶着林子强回客房休息去了。

就这样,整个屋子里就只剩下康熙、胤禛、老太监以及小蝶四人。

眼看着气氛又要沉静下来,小蝶干脆直接开口说道:“皇上,您应该有很多事情要和四爷商议吧?小蝶还是先退下了,正好小蝶厨艺不精,早点去厨房做些准备。”

康熙老爷子微微的弯着嘴角,眉头轻挑,似乎有点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正好,朕想单独和老四说几句话,你就先退下吧。”

小蝶退下之后,康熙老爷子这才收敛了唇边的笑意,换上了一副郑重的神色,开口说道:“朕若是在近日才被下的毒,也就不愿意去计较了。毕竟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眼看结果即将确定,必然容易让人变的疯狂。”

“可是,这毒虫竟然是四年前就到了朕的身子里!如此险恶的用心,如此阴狠的招数。朕心里怎能平静!”

康熙老爷子目光阴沉沉的注视着胤禛,冷声的说着:“朕一定要查出是哪个胆大包天的畜生,将他千刀万剐!”

“嗯!”胤禛腮上的肌肉抽搐了两下,“查自然是一定要查。不过查出来之后要如何处置,还是留给儿臣来动手吧。皇阿玛一生的英明,不能在临老落下一个杀子的罪名……”

康熙老爷子似乎吃了一惊,仿佛不认识似的盯着胤禛,良久,叹到:“你是就认定此事会是你的兄弟所为?难道就不会是别国的J细吗?”

胤禛听了康熙的话之后默然不语,波光在眼睑之中无声的流动着。他向前踱了两步,然后直视着康熙,不卑不亢的说道:“我想,大清的皇帝如果那么容易被外人算计,皇阿玛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了!”

“此次是你坚定的找人来为朕把脉,你是如何知道朕的身体有问题的?再者说来,为什么你的人就会知道此物,甚至知道此物的解法?你觉得朕该不该最先怀疑你?”康熙老爷子含笑问着,脸上也并无怒色。

胤禛对着老爷子微笑不语,他看不出老爷子的心里究竟是何种心思,但他却并不畏惧老爷子的怀疑。康熙虽然多疑,但并不是白痴,有些事情不需要他解释的太清楚,老爷子自己会找到答案的。

密谈持续了很久,除了胤禛和康熙以外,只有那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老太监知道两人究竟谈了些什么,又布下了一些什么陷阱。

不过,康熙老爷子在此番密谈之后,心情明显愉悦了很多,甚至还香甜的睡了一个下午。直到晚膳备好之后。胤禛才吩咐老太监将其唤醒。

晚膳虽然并不奢华,但也不是宫里常见的菜式。也许是因为身体好转,老爷子吃的津津有味,几乎比往日多用了一小半。用膳的时候,他甚至还难得的开口夸赞了小蝶几句,这让小蝶开心的尾巴差点翘到天上去。

********

老爷子带着林子强开的药方顺利回宫,并且于第二日就强势复出。早朝上,老爷子穿上了簇新的龙袍,辫子梳的利索极了,瞪着深邃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让一干文武百官直接看呆了眼。

不仅是百官呆厄,就连每一个看到老爷子康复的阿哥,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老八在震惊的同时,狐疑的看了胤禛一眼,他有点怀疑康熙之前的衰弱样子,是和老四一同演出的一场大戏。

老三在震惊的同时,脸上居然露出了惊恐的神色。虽然他在露出惊恐的一瞬间便把头飞快的低了下去,但是一直紧盯着几位阿哥反应的胤禛,早就把他这种出乎寻常的表情记在了心里。

没错,老爷子的强势复出,是和胤禛商议好的。无论下毒手的是哪个,当他看到老爷子忽然完全康复了的时候。肯定会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震惊,极有可能会露出一丝破绽来。

老三的表情,康熙老爷子也已经暗暗的记在了心里。马上,这个最大的嫌疑人就将被彻底的追查,直至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

“朕的怪病多亏了老四的一片拳拳之心。若不是老四一直惦记着朕的身子,并派了人四处寻找名医,朕可能就撑不了多久了。还好,如今朕痊愈了,这也是一大喜事。”

康熙老爷子一边说着,一边紧紧的盯着老三的一举一动。当老三忍不住往胤禛的方向投去了一道怨毒的眼神之时,老爷子的心里对此事更是多了几分确认。

“恭喜皇上龙体康复……”所有人一同跪下。高声喊道。

“免礼平身。有本奏,无本退朝。”老爷子的眼睛笑的几乎眯成了一条直线。

臣有本奏……”一位胡子都已经花白的老臣,拿着折子上前,拖着长长的官腔说道。

“山东贩卖私盐者有人劫掠村落,率党横行,阻塞南北通道。与此同时,青州生员鞠士林倡教集众。为此,地方官捕获一百五十多人。其中,私盐巨贼王美公等自称将军,聚党行凶,已被拿获,请皇上派人审理发落。”

胤禛在心里偷偷的点了点头,速度果然不错。如此嚣张的贩私盐者,必然是与贪官污吏相勾结。以私盐贩子引出背后的那群贪官污吏,也算是不错的手段。不过此事皇上并不之情,不知道他会如何安排……

康熙帝虽然并不知晓此事的来龙去脉,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判断。他马上派了都统托赖、侍郎张廷玉、学士登德前往山东一同严审。

至此,那群脑满非常的山东贪官们,就要把自己的脑袋拴劳在裤腰带上了。因为只要一不小心,他们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胤禛在几人出发之前,特意将几人召集到了自己的府里,语重心长的吩咐了一番。这几人虽不是他的心腹,但至少张廷玉就不是其他阿哥党的成员,算是一个可以信任和重用的人才。

谈话的大致内容如下: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办案过程之中,丝毫看不得向日情面、众从请托,务必严加议处。绝不放过贪官的亲戚和朋友,包括子女全部一并彻查,所有人贪墨之物全部充公。

第二百章台湾起义

(本章偏于历史,不喜可跳过!本章交代了时局方面的一些杂事,下毒之人等。再就是台湾起义因贪官逼的民不聊生,此事给胤禛敲响了惩治贪官紧迫性的警钟。)

老爷子强势回归之后,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的态度又是一阵剧变。大部分权利交出去之后,胤禛的工作非但没有轻松多少,事情反而更加的繁多了。这让他原先准备偷懒多陪小蝶和福宜逛几次街的打算,完全的落空了。

首先是过年这件头等大事。即将迈入的可是康熙六十年,这绝对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也是一个值得好好庆祝的节日。为此,胤禛已经忙的顾不上他的爱人和孩子。可是,就这样勤劳的工作,老爷子也没给他露出个笑脸。

也难怪,老爷子现在的心情可谓烦闷到了极点。确定了嫌疑人,取证是非常容易的,很快就证明了下黑手的人就是“文学青年”老三。最搞笑的是,老三下朝了就去和自己的心腹研究对策,因此让此事查起来变的更加的简单。

此事虽然已经知道了结果,但是正如胤禛所说,为了不在临终之时背上杀子的罪名,康熙也不方便现在就处死这个逆子。他干脆就将此事完全交给了胤禛,等到自己驾崩之后,再由胤禛出面做这个恶人,为父解愁……

刚刚忙完了过年,最之而来的就是祭陵。虽然老爷子现在暂时康复了,可这祭陵是早前就已经定好了的事情,所以也不易轻易改动。如此一来,胤禛带着一向不大出头的十二弟,一起为祭陵忙了个晕头转向。

祭陵结束之后,朝廷的大事又有老爷子亲自把关,所以胤禛终于抽出了一点时间来陪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他亲自抱着调皮的福宜,小蝶则抱年幼的福惠,这次是一家四口,一个不落的一起出门逛街下馆子了。

一路上福惠只顾着扭着脖子,瞪大着眼睛,乌溜溜的眼珠子骨碌碌转着,四处乱看。看样子,这小家伙也和当初的福宜一样,被京城的繁华给震惊住了。还好他不会说话,不然还不知道又要坑他额娘多少银子呢!

福宜在胤禛的怀里依旧那么的活跃。他强烈的要求自己下来走路,不过胤禛考虑到马车等不安全因素,最终还是没有答应。福宜依旧不喜欢福惠,因为福惠现在会冲他笑了,所以他变的不太讨厌福惠这个小家伙了。

在康熙老爷子的强势介入之下,田文镜的案子也已经轻易结案。田大人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因为那颗赤诚的爱民之心,和所办的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而受到了康熙帝的亲笔嘉奖。

看到了如此强势的风向,原本还在等待机会的八爷党们也已经逐渐的偃旗息鼓了。虽然不知道事情的所以然,但这并不妨碍老八、老九他们的判断力。如今的形式,对他们实在是太过不利,除非做垂死的挣扎,否则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不过,胤禛既然身为阿哥,并且是下一任的皇帝。他的身子决定了,他清闲的时刻绝对不会有多少。这不,到了康熙六十年四月十九日,朱一贵竟然率众在台湾起义。

康熙五十九年,台湾凤山(今高雄)知县出缺,台湾知府王珍兼摄县事,却把政事交与次子办理。王珍征收粮税苛刻,每石要折银七钱二分,多于内地数倍。他还无故监押百姓,勒索钱财。

这些倒行逆施引起民情激愤,朱一贵便与好友黄殿等密谋反清。

朱一贵,福建长泰人,寓居台湾,耕田养鸭度日。他性情慷慨,喜欢交结朋友,痛恨清朝官吏贪污腐败,苛虐百姓。他们相约得一千余人,砍竹为尖枪,在乌山头竖旗造反。

台湾的起义爆发,直接狠狠的给了老爷子一个大大的耳光!

老爷子才刚刚强势的回归,主持朝廷的大小事务,竟然马上就出了起义这等大事。且不论起义的原因是什么,老爷子为了自己的面子,都不可能会轻易放过这些逆臣贼子的。

朱一贵起义爆发后,老爷子震怒,一纸调令下来,清台湾镇总兵欧阳凯立即派右营游击周应龙率兵前往镇压。

四月二十七日,朱一贵在赤山(今高雄旗山)大败清军,周庆龙狼狈而逃,清南路营参将留景龙被擒杀。

三十日,欧阳凯亲率军一千五百人进攻起义军,朱一贵率众与清军大战春牛埔(今台南市境内)。起义军杀欧阳凯及其以下副将、游击、守备、千总、把总十余名,致使清军溃不成军,先后逃往澎湖或泉州。

连续两次出击的失利,其反应的问题有很多。这连续两次的失利也让康熙老爷子和胤禛更加重视起台湾这个弹丸之地。

胤禛想到的不仅仅是台湾此地是否在朝廷的掌握之中,是否容易脱离掌控,他想到的还有更多。被小蝶影响的他,会用换位思考,来考虑引发这种起义,有如此多百姓相应的原因。

是什么让这些朴实的百姓变的如同赌徒般穷凶极恶?若能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能够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谁愿意将脑袋拴到腰带上,过上亡命之徒的生涯。若不是被贪官逼的民不聊生,朱一贵哪里会不要命的搞起义?

胤禛的忧患和换位思考是非常正确的。朱一贵等进驻台湾总兵官署和台厦道署,控制了台湾府治,领众一时达三十万人。

三十万是个什么概念?这需要清朝在此地驻守的官员名声败坏到何种地步,才会让百姓失望至此,才会让百姓宁愿过上如此危险的生活!

五月初三日,朱一贵被部众拥立为义王,甚至还建立政权。

直到六月十六日,清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奉命赴台进攻起义军。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两次激战,起义军损失惨重。闰六月初八日,朱一贵等人被俘。后被解送京师处死,年仅三十四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次的事情应该算是给爷敲响警钟了!爷虽痛恨贪官污吏,但惩治贪官污吏的速度,还是有些过慢。如今台湾的起义,若不是贪官太过猖獗,又怎么会演变到如今这种地步呢!”

小蝶一边给胤禛揉着太阳|岤,一边慢慢悠悠的开口说道。这些日子以来,她是看着胤禛为台湾起义的事情不断的发愁,甚至连头发都白了不少。对于这种事情,她自然也是感慨颇深。

当初的河南起义,是因为贪官过于暴虐;现在的台湾起义,也是以为贪官逼得百姓民不聊生!若不是这些丧尽天良的贪官,朴实的百姓们,怎么会做的出如此疯狂的事情?有多少百姓不想平静的过点幸福温馨的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