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雍正篇(5)
我呆住了,从来都说兄友弟恭,但胤祥却是个可以让我敬重的弟弟。事大事小,他心里永远明镜儿一样,有时候他仿佛就是另一个我,做一些我不能做的,弥补一些我不能弥补的。
老八后来对我说:"既做臣子又做兄弟的人,迟早你只能留下老十三一个。"于是他只做他想做的,逼着我把当年夺嫡留下的硝烟继续蔓延下去。至于老十四,我也很想像相信胤祥一样相信他,可是额娘的眼总在我脑子里转,我便下不了决心了。我不能给他自由,留下他的性命是我唯一愿意保证的,因为老十四并不会动容,就像小时候,我保护的是两个弟弟,而每次清醒着感激的,都只有胤祥。
常常想不明白,我成了皇帝,可我真正赢到了多少?功臣最后都变得狂悖,只把一个个任J用佞的笑柄留给我。普天下猜测种种传言纷纷,兄弟失和,父子离心,紫禁城角落的污垢远比大殿顶上的金碧辉煌更吸引人们的目光。没人知道,申斥老八老九的时候我脊背上的冰凉,更没有人看见,驱逐弘时的那晚,养心殿的昏暗。
不是我愿意粉饰自己,是全天下总在向我要一个冠冕堂皇。其实皇父啊,他们最想知道的也正是儿子想知道的,您的心里,究竟曾不曾属意于我?如果是,那么您现在能否安然瞑目了?如果不是,那就请您看看这天下,我,胤禛,没有丢爱新觉罗列祖列宗的脸!我只有一生,纵不能有口皆碑,也至少换了个安邦定国。
雍正五年以后,政局的波澜趋于缓和,闲暇之余,我常常能从十三弟病容上看到自己的老迈,岁月的消逝让我每天都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状态中。我急切地批阅着每一份奏折,完善着每一件政事,还要面对永无休止的内争外战。有十三弟恭谨又坚定地陪侍一旁,多少能让高置的龙椅少一些冰冷,可是终于,他放松地躺在那里,不用小心翼翼也再不会勉为其难,甚至还有结发知音相随。难怪,他微笑得那么惬意。
……
"皇上,时候不早了,就让怡亲王……"犹豫的提醒声把我从回忆中唤醒,我只得点点头,由着他们去装殓了。过了一会儿,小太监手捧着一个荷包过来回说是从王妃身上掉下的。我打开一看,清香扑鼻,里面是一个木雕的核舟,舟底刻着四个小字"风雨同舟"。风雨同舟,我重复念叨着,转手对小太监说:"把这个放在怡亲王身旁,叫府中所有的家眷都在一处等候,另把弘晓阿哥叫来。"
不一会,弘晓被带了来,跪在我面前说:"儿臣启禀皇父,求皇父准儿臣留在府中。"
我一愣,叫他到身边问:"自然是要留你在家,只是干珠儿知不知道,要留下做什么?"
"帮额娘看家。儿臣答应过额娘,儿臣长大了。"小小的干珠儿很严肃,我眼前一阵混乱,仿佛看到了十三弟幼时执意卧冰的样子。
叫人来领走他,我重新捡起那张信纸,并不漂亮的字迹渗透着决绝和任性。思索半天,我终于提笔将那"臣妾兆佳氏"的字样浓浓抹去。弟妹,你如此温慈之人,为子连圣旨都敢驳,如今这样的托付,难道不嫌太重了么?我不知道我还能庇佑这一门多久,弟弟该得的荣宠我会在有生之年不停地给下去,可是怡亲王的顶子是不是戴得住,终究还是要靠这门里的人!弟妹,我知道你一定不会埋怨我的决定,你只要呆在你最想呆的地方,其他的就留给你们选择的干珠儿吧。
"传朕口谕,"我坐在正堂上说,"阿哥弘晓袭封亲王爵,待大殓后,择地另建新府,原府下人均留在原处,再行调派。念弘晓阿哥尚且年幼,着……"我指了指跪在最前面的一个福晋,"着怡亲王妃傍依教导,待成年再行封赐。"
底下跪着的几个人都有些马蚤动,我喝了口茶接着说:"亲王之妾室自愿殉葬,朕深感其情,特准一切从侧福晋礼,与亲王同葬。"
两口棺椁整齐地排在我眼前,同进同退,同止同息。我的心窝又开始酸疼,这样的感情我可曾得到过?是翩叶?还是歆瑶。"辜负此时曾有约,桂花香好不同看",偶尔,我也曾写下这样的句子,我种的桂花香满竹子院,可那院中暖着我的冷,收着我的心的人儿又去哪儿了呢?
番外之雍正篇(6)
斗转星移,十三弟,你们这些离去的人是否已经齐聚一堂,把酒言欢?当我看见滴漏的水正在一颗颗滤去我的生命时,我竟然有些希冀,因为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反感那句"万岁万万岁",未尽的责任,未了的尘世,纵然千百年的忙碌又有什么味道?终究,朕,是一个人了。
八月,九州?##痰牧鹆瓦在太阳下跳跃着光芒,桂子花开得正好,满庭飘香。我放下朱笔,走到窗前抬头望去,似乎听得见半空的仙乐声,八月,真是个不错的季节…?/p>分享平台 书包网
番外之弘晈篇(1)
番外之弘晈篇 叹不尽,一世枉错蓼莪情
"会吗?倘若那灵牌上刻的是我的名字,额娘也会这么伤心吗?"
这大概是我从小到大最迫切的问题了。可惜,对面麻木的您没有看我,这是意料之中的反应,不怕您训斥我,我只怕您不看我,因为,您从来不看我。
一直都很想弄清楚在我身上究竟有过怎样的渊源,为何我总像是寄居在这深宅大院的宾客?我常常试图能从周围探究出一些蛛丝马迹,直到您离开。十几年就这么困惑着:您是我的额娘,我亲生的额娘,为什么在您选择妥帖安详地离开尘世的时候,却连一个字一句话都不肯留给我?
印象里,孩提时代总有一个馨香的去处是我很眷恋的。可惜没有多久,家里变得很冷,我和二哥去了金碧辉煌的皇宫里,一住就是三年。您回府的那天,是那个冬季最温暖的日子,挤在您的怀里,我又找到了安全感,您温慈乐观的性格随着您的脉动感染着我,我便忘了抬头看您的眼光落在何处。
奶娘说,我小时候是个别扭爱哭的孩子,没有二哥随和喜人。我猜想,这可能就是您偏疼二哥的缘故,可我还是觉得,它并不能成为您无视我的理由。从来我跟二哥走的几乎都是同样的路,学他所学,用他所用。您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的暾儿最是个稳当细致的,省了额娘不少心,不管是学问上头还是为人上头都是极妥帖的。"其实您回过头就可以看见,我一直跟在二哥后面,踩着他的脚印,模仿他的样子,学习他每一个能让您开怀的细节,不放过每一个能让您关注的瞬间。
凭良心讲,您对我已经足够关心,吃穿用度从不疏忽,很多时候还比二哥的要丰厚和精致。年幼时我会对这种肤浅的不同暗自窃喜,然而天长日久,人心大了便也清明了,关心与疼爱究竟相差多远的距离?这府里只有我知道,就差一个眼神的深度。
"额娘喜欢会念书的阿哥。"您大概不知道,这么简短的一句话成了我一辈子的生存目标,也许是元寿对二哥的赞口不绝刺激了我,也许是我对自己给您的回答太羞怯了,还不满六岁的我竟然鬼使神差地爬上树又跳下来!那段日子您离我真近,整夜整夜地守在我身边,不时地用脸颊贴上我的额头,有时朦胧中还能听见您沉重的叹息声,我觉得很惭愧,但仍然很幸福。后来才知道,最希望得到的便是始终得不到的,对儿子的疼与爱于天下任何一个母亲来讲都是不可分割的,除了您对我。
每到逢年过节,每到您打发来的小丫头一成不变地传达着您的套话的时候,我就会觉着这府里真大,大得让我的院子都落满灰尘。额娘,如果您能亲自来一次,世上便再没有我可以计较的事情了。
然而您来了,在我接受了与惜晴的指婚以后。您问我什么时候对她上了心,我实在答不上来,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在您的眼里看到对她的欣赏的时候。虽然我一度震惊于您的任性和不聪明,可是您在皇上面前的窘迫是我更不愿意看到的。从我谢恩的那一刻起,我是尊重惜晴的,她很像您,一样的周到,一样的坚强干练。尽管她在我这里永远也不可能超越画儿,但是我愿意给她一个相敬如宾的男人,为了背地里苦恼的阿玛,为了这一场皇恩浩荡的婚姻。
可惜我们都忽略了我们作为人的狭隘。就拿我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与二哥形影不离,我们之间不平的对比就越明显。阿玛赞他多一些,皇父夸他多一些,甚至当年皇玛法还在的时候,也是赏他赏得多于旁人。至于您,我们两人的额娘,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惜手心永远要比手背热!我蓦地发现,再面对二哥的时候,我没有办法那么坦然了,总有一股说不清楚的感觉压在心底,哽在喉头。我一直当这感觉是羡慕,羡慕他得到的所有,就连他病歪歪的身体都一并羡慕。这种假象持续了很久,直到晴儿的"东君梦断"!
打了她的那只手一直火辣辣地疼,我坐在桌前笑出了声儿。惜晴果然像您,连这隐忍的固执和伤人于无影无形间的彻底都相似得无以复加!从五岁到十五岁,我所有的努力就在这一巴掌下变成了难堪。我再也赶不上二哥,不论是他生前还是死后,所有的恩和情都是他的!我实在想不通,上天既然如此淡薄于苍生,那还留下我这个多余的人干什么?
番外之弘晈篇(2)
糊涂了很久,当阿玛宣布另一椿婚事又落到我头上的时候,我才看清嫡长子的地位隐藏的另一种生存的意义。我对着月亮同晴儿愧悔告别,也同无病呻吟怨声载道的生活告别。阿玛说过我急躁欠思虑,那我就学习压着性子做事,分不了他的忧,至少不再给他添烦。朝上四阿哥并不信任我,倒是天申还算厚道,可惜为人有点不着四六。我知道,他们熟稔的交流下都敏感于正大光明匾后的名字。看过了八伯九伯和十四叔的下场,皇家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那一把龙椅之于他们就如同这王府之于我一样,觊觎的就是个容身之地罢了。
这样的明争很难,暗斗却更苦。早先大哥为弘时不平,结果他被谨慎的阿玛关了起来。四弟弟早早就去了,干珠儿还那么小。我忍不住要为自己的理所当然庆幸一下了,嫡子,嫡长子,年轻有为的健康懂事的嫡长子!额娘您知道么,我更迫切的,是希望您看到我不可忽视的存在。于是我急于展示自己了,阿玛讳莫如深的眼光让我瞬间追悔莫及,而您比从前更加淡然客气的态度也使人越发无地自容。
"你的额娘是最精明狠绝的女人。"说这话的时候,绿映浑身散发出的寒气让我一哆嗦。
"放肆!你家里怎么教你的?这种大逆不道的混账话也是你说得的?"我虽愤怒,却显得有那么点不够理直气壮。
她看住我:"我从小到大,我的额娘就教会了我这句话!"见我迷惑不解,她看着月额娘院子的方向说,"本来,我很有可能该是这王府里的格格,这是孝恭皇太后许了我额娘的……"
从绿映后来的讲述中我才知道,在某个深宅大院里,一直有那么一个名叫巧儿的女人,恨了您半生,恨了月额娘半生。她不知道自己只是后宫玩弄权术的一个棋子,不承认自己只是皇太后要放在阿玛身边的眼睛和嘴巴,仍旧一门心思守着自己的傻想头,结果却让您阴错阳差地断绝了这条路。这一段过往我不懂,但也无法不感叹缘分的妙处,转来转去,不管是喜是怒,是爱是怨,该在一起的还是要凑到一家子去,谁也脱不了。
"这是报应,爷,如果我没说错,你是这么想的吧?"绿映嘴角带着浅笑,灼灼地看进人心里,"你该得的要是得不到,因果轮回总会报给你的。"
是吗?我反问自己。我该得的,就是一个额娘,我得不到的,也是一个额娘!您身边的人一个个失去,您的关注从一个转移到另一个,什么时候可以轮到我呢?
"传朕口谕,阿哥弘晓袭封亲王爵……"我没再听下去,这一定不仅仅是皇父的意思。是阿玛还是您?反正都一样,我终于成了王府真正的客人。绿映转述了您最后给她的嘱托,您走得这么决绝,宁愿对她说也不愿向我透露一点。额娘,我最大的错,就是从来没有恨过您!如果我从五岁那年就恨了,那么您在我心里一定可以懵懂模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清晰一如梦魇……
"我知道爷的不甘心。"即将搬去赐邸之前,绿映说。
"封了世袭罔替的郡王,有什么不甘心的?你别胡思乱想的给我惹事!"我很不客气地回了一句,连头也懒得抬。
绿映已经有了身孕,托着腰站到我面前:"爷有爷的不甘心,我也有我的,爷用几分心思对我,几分对素画?只怕,连那黄土下的也不如!"
我的表情可能有些狰狞,绿映不自觉地往后退了退,但仍然很倔强地抬着下巴。等我漠然地重新低下头,她才叹了口气说:"爷,你谁也不欠,可谁都欠你,你什么时候能想明白这一点?"
对,我谁也不欠,我从来都没有明目张胆地强求过,所以我才沦落到这样尴尬的地步。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今后的日子应该为自己活着?看别人眼色的人终究不快乐,没开始的事情也终究没结果。额娘,这就是您教会我领悟的。
走出王府大门前,我郑重地叩拜了那个冒名顶替的亲王妃,其实我是在郑重地告别您,我亲生的额娘,这一次,您对我来说,是真的去了……
分享平台 书包网
后记
曾经和朋友一起聊天时谈《梁祝》,甚至谈起琼瑶的《梅花烙》,朋友总说这样的结局太惨了,不能给人明明白白的幸福。可是凛冽始终认为,恰恰这样的结局才是一种完美,有限的生命终究无法承载永恒的爱情,所以把爱情结束于无限的虚幻中,说不定可以更加荡气回肠。
于是这一部耗时数月的《怡殇》便有了这样一个无法尽如人意的结局,但它却是这一部作品出世的起始。不知道有多少看官可以理解这样的安排,无论如何,还是感谢陪着雅柔一路走来的朋友们,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便没有《怡殇》的今天。要说再见真的很伤感,希望有一日凛冽带着自己崭新的文字再次出现的时候,还能得到这么多朋友的支持,谢谢你们,谢谢所有为《怡殇》付出过努力的人们!
书包网想看书来书包网
读者评论(1)
评论一:(作者:YAO)
本以为已经被时间淡漠掉的读后情感,却仍在今日乐曲响起的瞬间再度牵引而出。所以无论如何,即使文笔已经退步,即使不能算得正经的长评,但却总是个纪念,纪念着自己对这部作品的钟情。
在晋江读过那么许多的文,其中不乏给人澎湃、给人哀伤、给人彻骨之痛的文章。我读虐文比较多,也曾随着不同文章不同剧情的跌踵而欢笑哭泣,那些都可以算得上是好文。
但是能称得上是一部作品的,《怡殇》算是其中一个。
原因么,五个字:平淡中厚重。
这是一个开阔而宽广的作者,在她的叙述铺陈中,你能够切切感受到稳重的爱情观。在真性情的爱的同时,却又充斥着气壮山河的权势之气。你读她的文字的时候,或许得不到尖锐的满足感,或许看不到风花雪月的男女之情,所以喜爱情情切切之风的女孩子们不用涉足其中。只是当你在读尽风花雪月,怀着厚重而缓的胸怀,静心聆听《怡殇》娓娓道来的时候,十三、雅柔、雍正、康熙……他们便从字里行间中走了来。你读他们的悲喜悦怒,你读他们的聚散离别,他们真实地与你同在,你的胸中响彻如洪钟般的宽宏共鸣,情感澎湃吞没一切凡间琐琐碎碎的思绪。
评论二:(作者:阿清)
读完《怡殇》,不写评无以掩我心海滔滔。
此文语气朴实无华,生活的气息跃然纸上,非是言情,却处处有情;道是无情,却处处温情。作者精查资料,精于自我猜度隐去的历史,将的创作和历史的真实写得丝丝入扣,边看不得不惊叹作者独特而别致的创作力和想象力。作者大多数笔墨从十三爷的府第着笔,但却影射出这近三十年的荣辱兴亡来。以小见大,给胤祥在雍正朝的得宠做了最清晰的诠释。
此文看到末了,真正如清茶薄酒,愈浓愈香,愈是醉人。没有惊涛骇浪,却暗有微波荡漾;没有生死情爱,却最终柔情久远,相伴百年。雅柔此人,是不成功的穿越者,却是最成功的十三福晋,她以淡然的才干当之无愧地做了“贤内助”这份事业,当之无愧地成了成功男人身后的那个伟大女子,当之无愧地可以携手与胤祥生死同行。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评论三:(作者:妖叶的叶)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看穿越文时,总是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现代女性?我们身边的人,为情所困、纠缠不清、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的女人难道少?古代独立自信、活得潇潇洒洒的人难道就不存在?时空的差距,也许并不如我们想得那样巨大。生活的本质没有变,心胸狭窄的人到了古代还是会惹人讨厌,头脑不清楚的人也不会就因为知道写历史而成了什么大事。一个现代女子到了古代,面对巨大的时空差异,选择坚持,或是改变,都没有对错之分。十个现在女子到了古代,会有十样不同的生活,生活到了哪里都还是生活,都要用心去经营。有一个问题是从古到今都不变:什么样的女人才值得爱?在我心里,她可以不漂亮,她也并不需要才华横溢,但是有她的地方,就是家,有她在家里,便让人时时想着回家。雅柔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存在时只是淡淡的温暖,失去时却会让人不知所措。
“风雨同舟。”那木船上所刻的字,便是十三与雅柔夫妻生活最好的概括。有两个细节我总是记得的:雅柔固执地要留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而不顾自己性命时,十三带着怒火说:“如果连你都走了,我该怎么办?”雅柔回娘家守灵时,十三一个人在家门口来来回回地走,东摸摸西敲敲等她回来……她对他已经是最特别的存在,只要她在身边,他便有了安心的理由。
爱上一个人又是为了什么?十三娶雅柔时,也许是一时的心动,也许是意气之争,他爱雅柔吗?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如果有这样一个女人,她在你落难的时候不哭不闹,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只是轻描淡写地同你一起承受;她刀子嘴豆腐心,不会和你说些肉麻的话,却会在你远行将归时每晚都准备好热饭菜静静地守候;她会做菜,会理财,会管家,会替你打点一切琐碎的事情;她不矫情,从不会自己找别扭;她坚强,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独当一面;她也脆弱,却默默承受着所有的不如意,没有抱怨,也还乐观;她永远不会给你找这样那样的麻烦,反而在你最彷徨时,给你最坚实的支持;因为有了她,就永远有了一个人等在那里听你的喜怒哀乐;因为有了她,再大的苦难不如意,都有过去的那一天;最重要的是,她陪你度过所有风风雨雨,她和你走过每一个平淡的日子,你和她经历的所有,凑巴凑巴也就是你的一生了,即使如此,生命结束时你还是有那么多话要和她说,和她的日子还没有过够。
读者评论(2)
会因为这样就爱上一个人吗?大概会吧。
评论四:(作者:?br />下载.ShuBao2.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