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5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书华赶忙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论何时何地,即便是有人将刀架在你的脖子上面,你都不能损害到庆远候府的一丝一毫,哪怕对方是你的亲哥哥。”

最后一句话,让书华心神一颤,如果要在哥哥和楚逸之间选一个,她真的会选楚逸而舍弃哥哥吗?她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她平生极少说谎,但这一次,她不得不说了个违心的谎言。

楚逸是她可以舍命相陪的人,但是二哥……却是她舍命都要保住的人。

后来侯爷夫人又跟她说了好些话,她都只是不停地点着头,悉数应了下来。等到侯爷夫人说完了,她便起身告辞,回到齐庆轩。

她今天在宫里没吃什么东西,回来的时候独自饿到不行,可经过侯爷夫人那一番话,她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情?

虽然知道侯爷夫人或许只是打了个比方,但这个比方让她觉得很不舒服,心里像是被人扎了一针似的,难受得紧。

当天下午,她一个人抱着本书发了好久的呆,楚逸进到屋里的时候,她也没有察觉。

直到身边的青巧叫了声小侯爷吉祥,书华这才忽然醒过来,她赶忙放下手里的书,笑着说道:“回来了?”

楚逸却像是察觉到她心里有事儿,挥手屏退房里其他的下人,然后伸手将她揽入怀里。他的是练武之人,胸膛很结实,每次书华靠在他身上都觉得非常踏实。

“没事儿的,一切有我在。”

“……嗯。”

第65章 请辞

因为老侯爷再过两个月就要大寿了,书华这边也开始着手准备贺礼。

一般情况下,送老人药材补品最是合适,但老侯爷平日里看起来身子还算爽利,再加上他本人也不爱喝些汤汤水水,补药什么的就暂且免了吧。

当天晚上,她问楚逸关于老侯爷的喜好,楚逸却只丢了她一句话:“父亲最喜欢孙女。”

说完之后,他就把满脸黑线的书华拽进被子里头吃了个干净。

……

“父亲平日里除了舞刀弄枪以外,还飞常欣赏苏如世的字。”临睡之前,楚逸还不忘在书华额头上啄了一口,方才心满意足地合上眼睛。

书华得了好处,也就不再去计较他趁火打劫的行为,开始在心里琢磨上哪儿去弄副苏如世的墨宝回来……对了,她当初在苏州城里的小书店里意外淘了本苏如世的集子,到时候把那个送出去就好了。

她还记得自家老太爷生前也很喜欢苏如世的集子,家里收藏了不少苏如世的墨宝,她明天得去翻找一下自己的嫁妆,看看二哥有没有为她塞几幅进来。

这事儿敲定之后,书华也就睡得安稳了。

第二天一大早,书华去向老侯爷与侯爷夫人请完安之后,就立刻回到齐庆轩,将自己的嫁妆礼单翻出来仔细瞅了一圈,果真让她找到了两副苏如世的墨宝和一本苏如世的文集

书华立刻叫人将那两副墨宝和文集找出来,然后又叫青巧去了一趟木匠铺子,定制了一套装置墨宝与文集的锦盒。

就在书华忙着为老侯爷准备寿礼的时候,朝廷里发生了一件没几个人知道的事情——庆远候以年纪大了为由,私下向陛下申请辞去大将军一职,并且愿意主动将兵权上交。

陛下当场就驳了他的请求:“爱卿如今不过四十,身强力壮,正是为国家效力的好时候,此时请辞为时太早”

庆远侯却道:“实不相瞒,微臣在三年前的那场战事里面就受了伤,军医说了,微臣的脚骨严重骨折,虽然勉力接好,日常行走并无问题,但若骑马射箭……却是无能为力了。”

庆远侯受伤的事儿算不得什么大秘密,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但却没人晓得,他的脚骨会伤得这么重。

陛下眉头微皱,惋惜之情溢于言表:“爱卿怎么不早说?朕这就让太医给你医治”

庆远侯没有反对陛下的意见,老老实实地谢了恩,等到太医亲自为他会诊过之后,同一得出结论——庆远侯的脚伤已经成了固疾,只能依靠日常生活慢慢调养,若想完全根治,成功的可能性极低。

听完了太医们肯定的回答之后,陛下这才彻底相信了庆远侯不能骑射的事实,他一边让太医们尽力为庆远侯医治,一边安抚了庆远侯几句。

直到庆远侯离宫时候,陛下对庆远侯主动上交兵权一事也一直只字未提。

陛下不提,庆远侯自然便也当做没说过,回到候府之中,将太医们开的调养药方交给夫人,让她派人按时煎药,而他自己每天也都乖乖地把那些药都喝了。

庆远侯主动上交兵权的事情没几个人知道,但陛下召集太医为庆远侯医治脚伤的事情却有很多人晓得,不论是出于好心还是出于别有用心,他们都为庆远侯的遭遇露出了同情的感慨。还有些与老侯爷交好的朋友,都亲自上门来问候,老侯爷倒是表现得很豁达,说了几句之后反倒安慰起那些个朋友来,让他们都看开些。

这日子一拉一扯的,很快就过完了两个月,老侯爷的生辰马上就要来了。

候府中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书华自然也是不能偷闲的,她必须跟在侯爷夫人身边,一边为侯爷夫人打下手,一边努力学习侯爷夫人处理事情的手段。

一天忙下来,书华几乎快要累得直不起腰来,晚上洗漱完毕,她立刻就到头睡了。

楚逸见了她这副样子,不免有些心疼,但也无可奈何。为了不打扰到书华休息,他找了借口搬去书房睡觉。

这天晚上,书华一个人躺在床上,一个翻身,却只摸了个空。她下意识睁开眼睛,看着身边空荡荡的位置,她这才想起楚逸去了书房睡觉,也不知道他睡得好不好……

她又一个翻身,没睡过就,又习惯性地伸手去抱人。结果,自然是又扑了个空……

如此循环了十来次,她终于是彻底没了睡意,睡在塌间的青巧听到动静,立刻举着烛台走进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小姐是不是要出恭?”

反正都睡不着了,书华索性坐起身,她撩起床幔,下床穿好鞋子,随手披上一件外衣:“我出去走走。”

青巧弄不明白她这是要做什么,劝了几句,见到劝不住,便只能老老实实地跟在身后,仔细为她照路。

走出正屋之后,书华脚下转了个弯,轻车熟路地穿过回廊,来到书房前面。

她站在书房门前,犹豫着要不要敲门,都这个时候了,他肯定都已经睡了。万一吵醒了守夜的丫头,知道她三更半夜跑出来寻相公,还不得被人笑掉大牙去?

青巧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了解了她的意思,提着灯笼站旁边,忍住笑意轻声说道:“小姐要不要进去看看?”

被人一语戳破心思,书华登时老脸一红:“谁要进去了?”说完,她就转身要走,可那只脚怎么也没能踏出去,僵在半空中进退两难。

这个时候,书华有些哀怨地扭头看向青巧:“说句实话,你是不是觉得你家小姐特没出息?”

青巧赶紧摇头:“小姐这是紧张姑爷,是好事儿”

“真的?”书华一挑眉,不可置否,“三更半夜不睡觉,披头散发地跑来书房门前游荡,这也是好事儿?”

青巧使劲点头,努力让自己的眼神看起来更加真诚:“小姐,您要对自己有信心”

信心?书华还是非常犹豫。

就在此时,一阵风吹来,书房门就这么被吹开了?

房门竟然没锁这守夜的丫头到底是干什么吃的?书华心里登时就蹭上来一股火气,但青巧却在旁边使劲催促:“小姐,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第66章 大礼

反正人都已经来了,反正老天都已经把门给打开了不进去一趟岂不是真的没出息了?书华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迈进了书房里头,一进门就见到正屋里面的矮塌上面空空如也,不过看被子凌乱的程度,以及塌边上的衣裤,书华猜到当值的丫鬟应该是去外头上茅房了。

书华让青巧熄了蜡烛,然后躬着腰身,如同做贼一般小心翼翼地走进里屋。她见到楚逸正躺在一趟塌几之上,一动不动,看样子睡得非常安稳,只是被子有些往下掉。

书华轻手轻脚地走过去,见到他安逸的脸庞,心中这才踏实了些。她捡起快要掉下去的被子,轻轻帮他往上拉了拉,就在此时,楚逸忽然睁开了眼睛,直直地盯着她。

书华被他吓得心神一震,愣在原处不知道该怎么办。

趁着她愣神的片刻功夫,楚逸忽然长手一伸,顺势将她拉进了怀里,然后用被子将她裹了个严严实实。他收紧手臂,拍了拍她不大安分的手臂:“时候不早了,夫人还是早些安歇了吧。”

听到这话,书华方才停止挣扎,老实地趴在他身上,安安稳稳地睡了过去。

站在外间的青巧见到这幅景象,哪里还有不明白的?立刻提着灯笼退出书房,顺带在书房门口站了一会儿,等到当值的丫鬟从茅房回来,立刻就拉着那丫鬟去了旁边的屋子候着。

第二天,书华又起了个大早。

大家都很好奇这位少夫人怎么忽然从正屋睡到了书房,但这事儿也就这么一想,他们见到少夫人与少爷两人都很有默契地没有提这事儿,他们这些个做下人的自然也就当做什么都不晓得。

从这以后,楚逸又搬回到正屋里,小两口的日子又再度走回正轨。

老侯爷的寿宴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原本依照老侯爷的意思,这次的寿宴要尽量低调些,只要请些平日里来往比较多的亲友就好了,不要办得太过张扬。

侯爷夫人也是顺着他的意思去办的,可没有想到的是,一道圣旨忽然从天而降,将老侯爷的计划全盘打乱。

陛下说庆远侯这些年劳苦功高,为朝廷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称得上是文武百官的表率。于是乎,陛下要给老侯爷加封,将他的一千户庆远侯提升为两千户远郡公。

老侯爷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征战,功劳非常显赫,虽然每次回来陛下都有大量赏赐,但官爵却一直都没有动。如今陛下忽然下了这么一道圣旨,虽然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但从祖制上来说,不算逾越。

毕竟老侯爷的战功一直在那儿摆着,大家都有目共睹,没人敢去质疑。再者,从侯爷变成郡公爷,这之间越级不算大,尚在众人的接受范围之内。

如今寿辰加升爵,老侯爷……不,郡公爷的这场寿宴必定是不能低调了

侯爷夫人立即带着书华再度扩大寿宴的操办范围,看样子是真打算大干一场,光是帖子都发出去了四百来张

没过多久,郡公府就正式迎来了郡公爷的四十岁寿辰京中但凡收到请帖的人,无不赏脸光临,一时之间,平日里鲜少与权贵来往的郡公府前门庭若市,车马如龙。

众宾客还没安置妥当,一份令宾客们瞠目结舌的大礼来了——皇帝陛下带着皇后王平熙,在一群宫女侍卫的簇拥之下,带着一份地契来了。

这份地契是在汴京城外的一座大宅子,里面有奴婢与下人数百名,附赠良田百顷。

能让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拿得出手的田产,必定是富得流油这份大礼绝对够分量。

第67章 意外惊喜

庆远侯加爵,皇帝与皇后双双来道贺,这简直就是天大的面子

在外人看来,这是无上的荣耀,但在侯爷夫人与书华看来,这就是一颗从天而降的原子弹炸得她们手足无措

她们原本计划将寿宴办在逸庭轩,那儿地方大,空气流通,周围景色也不错,平日里候府有什么大事儿都在那儿办。可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来了,总不能也跟那些个宾客们坐在一起吧?

先不说君臣之礼,即便皇帝陛下让大家不拘小节,可这两尊大佛往那一坐,宾客们谁还敢落座?谁还敢当着陛下的面谈笑风生?光是想想那幅憋死人不偿命的场景,这场寿宴都得彻底玩完。

可若给皇帝与皇后两口子另外安排个地方单独吃饭,这又显得有些不大知趣。人家皇帝与皇后特意赶来贺寿,为的就是图个热闹,你倒把人家隔离起来,倒显得你自己小家子气。

侯爷夫人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还是决定将皇帝与皇后安排在逸庭轩,另外再从这次的宾客们中选出十来个位高权重的官员,陪皇帝、皇后一起呆在逸庭轩。

至于另外那些宾客,就只能另作安排了,而这个安排的重任就交到了书华的手上。

其实桌椅碗筷倒是有现成的,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主要是场地的问题,倘若选错了,不仅会丢了候府的脸面,还让宾客们觉得候府是在故意怠慢他们,平白又要遭人诟病。

现在时间紧迫,书华对候府又不是非常熟悉,最后干脆来个快刀斩乱麻,将地方定在了逸庭轩左右两边空地之上。

书华让人现场给搭了两个大棚子,鹏资里面整齐地摆上桌椅,等到时辰差不多的时候,那些宾客们陆陆续续地来了。他们刚见到那两个明显是临时搭出来的大棚,俱是一愣,不满之色溢于言表。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与皇后的銮驾来了,所有的宾客们赶紧下跪行礼,高呼万岁。

等到皇帝与皇后进到逸庭轩里之后,外面的宾客们这才纷纷站起身,刚才那些个想要发作的人全部把话咽了回去。

皇帝和皇后在里头吃饭,谁敢不怕死闯进去?

等到他们都坐下来之后,听到逸庭轩里传来的零星声音,又都转换了想法。现在陛下就在里面吃饭,万一他要是吃得高兴了,跑出来跟大伙儿喝上一杯,这外面的人岂不是要赚翻了?就算陛下没有出来,他们就这么坐在一个地方,隔着一道墙吃饭,传出去还能说自己跟皇帝一起吃了饭,这话听起来多威风。

想着想着,也就没人再觉得这个棚子有多破了,反倒喜滋滋地觉得自己真是捡到了大便宜。

这个时候书华没在场,她正在督促厨房那边快些把菜准备好了,完全不知道那些宾客们的脑补强度如此厉害。她当初只是觉得那地方距离逸庭轩近,搬动座椅不用太麻烦,而且有皇帝与皇后在场,那些宾客就算心怀不满也不敢当真说出来。

就在她专心指挥丫鬟们将饭菜从厨房里端出来时候,君庆飞快地从原处跑过来,说是侯爷夫人寻她有事,这会子正在到处派人找她。

闻言,书华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让青巧在旁边看着,然后带着君庆来到了逸庭轩后面的小院。

侯爷夫人就在那儿,她一见到书华来了,立刻与她说道:“等下是老爷要向陛下谢恩,咱们楚家的人须得一起,你等下就跟在我身后。”

瞅见书华有些诧异的神情,侯爷夫人又道:“你之前也见过陛下,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不需要害怕,以前是怎么做今日就怎么做。你只需记住两点,谨言慎行。”

书华点点头:“媳妇儿记下了。”

很快,前面就有人来请她们。书华跟在侯爷夫人后面,从侧门进到逸庭轩里面,老侯爷与楚逸都已经站了起来,她们在原地站了一会子,等到老侯爷与楚逸来到逸庭轩的中间,她们才走过去,随老侯爷一同跪倒在地。

老侯爷的声音非常洪亮,如同晨钟暮鼓,听得人心门发颤:“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今陛下亲恩,臣愧不敢当,唯有舍身报国,以全陛下之恩”

楚家的人集体朝皇帝拜了一拜,皇帝立刻虚扶了他们一把:“都快些起来今日乃爱卿的寿宴,如此大喜的日子,尔等不必拘泥于小节,都放开些吧”

等到老侯爷站起来之后,书华方才直起身,扶着侯爷夫人一起从地上站起来。可就在这个时候,书华忽然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顺势晃了一下。好在侯爷夫人一把扶住了她,低声问道:“你怎么了?”

前面的老侯爷和楚逸似乎也注意到后面的动静,稍稍侧过头来,看了书华一眼。

书华赶紧站稳,扯出一抹笑,示意自己并没有事。

她自己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她看起来脸色有多差,扯出来的笑容都显得异常苍白。老侯爷等人看在眼里,不由得有些担忧,可偏生现在是在谢恩,不能随便轻举妄动。

书华只是觉得头有点晕,其他倒还好,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我没事儿,别担心。”

谢了恩之后,老侯爷带着楚逸坐回到位置上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