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3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一样空荡荡的。 玉川书屋他不说话的时候,就半眯着眼睛装高深,手里抱着个拂尘,如老僧入定一般一动不动。

等到四伯正准备介绍书华的时候,那个羊布衣忽然睁开眼睛……说实在,这人的眼睛真小,两颗黑眼珠子看起来就只有黄豆点儿大,神彩看起来倒是贼亮贼亮的。俗话说小眼聚光,这话还真没错。

羊布衣抬手打打断了四伯的话,伸出右手噼里啪啦一阵演算,然后一下摇头,一下又点头,看得旁人不明所以。尤其是作为当事人的书华,下意识地捂紧钱袋,看多了二十一世纪那么多的反迷信教育节目,根据惯例,这明显就是骗钱的开始。

羊布衣演算完毕,看着书华故作高深道:“这位想必就是刚从汴京回来的沈家五姑娘?”

这不废话么?刚才书睿打招呼的时候明明都叫她“五堂妹”了除非聋子和傻子,不然谁不晓得啊?

书华抬了一眼,很配合的反问了一句:“那您知道我叫啥名字么?”这个年代,除非认识之人,一般没几个人能晓得一个姑娘家的闺名。书华倒不是想为难他,只是纯粹地想要验证一下他是否真有本事。

不了这个羊布衣倒也真有几分真材实料,随口答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此乃令尊赋予小姐之名的含义。”

书华不免对他刮目相看了几分,当然,对他另眼相看的原因绝不是因为相信他的“神机妙算”,而是佩服他事先做足了功课,这样认真负责的神棍,想来还是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应该对其多几分尊敬。

见到书华眼神里的变化,羊布衣露出几分得意的笑,而后又皱眉说道:“小姐印堂发黑,目光浑浊,面为凶相。据贫道推算,两个月之内,小姐最重要的人必当有血光之灾。”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尤其是四伯,露出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书华现在最重要的人,莫过于她的兄长沈书才,按照羊布衣的说法,意思是指沈书才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书华自然也是听出了话中的意味,不由眉角一跳,心中生出几分恼怒。她虽然不信这些个神神鬼鬼,但也容不得别人这样诅咒自己的二哥,若非叔伯们都在场,她真想吼一句:你才有血光之灾你们全家都有血光之灾。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神棍这么说,肯定是想要她掏点钱给他,让他出个解难的锦囊妙计。书华暗自一声冷哼,江湖神棍,坚定无视之。

三叔公干咳两声,打破了尴尬的平静:“羊道长,人都到齐了,我们这就开始占测风水吧,可别误了时辰。”

羊布衣又是掐指猛算了一番,而后高深地点点头:“时候差不多了,咱们这就上山吧。”

众人纷纷点头,一起簇拥着羊布衣走上山道,慢慢悠悠地向山上走去。

路上,羊布衣时不时地停下来,从随身背着的一个大布袋里面掏出一个黄铜八卦罗盘,噼里啪啦又是一番演算,那副神经兮兮的模样,倒真是有几分捉鬼道士的扮相。

书华姑且当做是来旅游,优哉游哉地跟在后面,这边看看花草,那头吹吹清风,无聊时候顺手编了个小花环,拎在手里晃来晃去,一个人玩得也很起劲。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一行人这才爬到了梨山山顶,梨山的海拔并不高,站在山顶往下看去,虽然达不到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但这里的风景也算得上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如若按照二哥的计划,在这里建个大宅子,一家人隐居于此,日子想必也是快活的。

在羊布衣正算得起劲的时候,书华悄悄在心里默念:此地大凶,不宜种植不宜生财此地大凶,不宜种植不宜生财……

可偏偏事与愿违。就在她专心祈祷的时候,羊布衣忽然停止推算,一锤定音:“世高应下最为强,风水占之大吉昌。左右龙虎皆拥护,明堂高阔焕文章。世应是指六爻卦中世爻和应爻,世爻在上,就是四五六爻中有世爻,那么应爻一定在下,此地乃风水绝佳之宝地假若在此处种茶做生意,必定能赚得个盆满钵满,就连贵府的人运也能如舟行顺水,马走平川,此乃上上卦啊”

此时此刻,除了书华和大伯以外,其他人全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尤其是五伯,简直是把羊布衣的话当做了佛祖箴言,恨不得找个佛坛把它供起来他忍不住哈哈大笑:“爹,你听到了没?道长说了,咱们要是在在这里种茶做生意,肯定能发大财那咱们还等什么啊?快点把种茶的事情定下来吧”

大伯的眉头越皱越紧:“简直是胡说八道此地已经荒废多年,许久不曾用过,但咱们沈家照样也兴盛了这么多年,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在这山上种了茶,咱们沈家就能飞黄腾达了?”

五伯欲与其争,却被三叔公给出言打断:“能得道长吉言,是我们沈家的荣幸,日后若真能发大财,还得登门拜谢,赠以金子牌匾作为回报。现在时候不早,我们就先回去吧,道长若是无事,还请到寒舍喝几杯茶水。”

大伯也不好拂了三叔公的面子,便也不再说话,沉默地跟着大家伙儿一起下山。

进了苏州城,四伯说要在回雁园置办宴席,以报答羊布衣的馈言之恩。三伯、五伯等人自然是要去的,唯独大伯一言不发地甩袖离去,看样子是气得不轻。

书华刚被这个人称“神算子”的羊布衣下了个“大凶之相”的定论,她心里这股气儿还没消,也没什么兴趣去与他们庆祝,随便找了个身子不适的缘由,就借机先行离开了。

二伯原本想要送她回去,但书华说她认得路,一个人没有问题。二伯正好心里还藏了些话想要私下问一问羊布衣,便也没有坚持要送她回去,只是将她送上了船,目送她远去之后,就跟着其他几个堂兄弟去了回雁园。

独自回到博园,已是天色将黑,书华先去向颜氏打了个报告,表示自己平安归来。另外又顺带说了下二伯还在回雁园,今晚不会回来吃饭的事情。

颜氏神情一直都是淡淡的,与平时看上去并无两样,等到书华离开之后,她那双原本波澜不惊的眼睛,忽然闪过几丝狠厉。她叫来平日里随侍在身侧的大丫鬟环佩,低声交代了几句。

环佩是颜氏的陪嫁丫鬟,当年颜氏嫁过来的时候,环佩才十岁,如今转眼已是二十来岁的大姑娘了,可一直都没有嫁人。倒不是颜氏不放她走,而是她的性子太过要强,看不起那些个受惯了别人使唤的奴才下人。在她认为,与其跟着那样的窝囊之人过一辈子,她宁愿跟在颜氏身边做一辈子的丫鬟。

她的个子很高,身形很瘦,其貌不扬,但眼中透着精明的光芒。此刻听到颜氏的吩咐,她立刻就了然地点点头,也不多问原因,立刻就去着手安排。

当天晚上,书华吃过晚饭,正准备更衣沐浴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有些吵闹。她让君翠出去瞧瞧是怎么一回事,等到她洗完澡穿好衣裳时,君翠方才回来汇报情况。

原来是彩云园的丫鬟犯了错,被人抓了个正着,此刻正在施以家法。哦,那个彩云园就是现在沈书娇居住的地方,至于那个倒霉挨罚的丫鬟,正是负责贴身照顾沈书娇日常起居的芳芷。

恰巧碰上二伯不在家,就算人被打死了也没人敢吭一声,这件事儿光是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这其中缘由。

书华让人关起门窗,不要多管闲事,而后熄灯睡去了。

各家自扫门前雪,不要怪她冷血,她自己现在都是寄人篱下身不由己,实在没有那个帮人的能力。再者,沈书娇那般张扬,给她个教训也是应该的,免得她当真以为这园子里头没人没个规矩了。

人总是只有在吃过亏之后才能知道长大。

一夜无梦,天亮时候,书华循例去向颜氏请安,见她面色红润,神态清爽,想来是昨晚睡得不错,便趁机与她多聊了两句,而后便告辞了。

她回到德馨居没多久,就听说沈书娇那边又闹起来了……

第107章买卖不在仁义在

据说是因为昨晚芳芷被打的事情,沈书娇受了惊吓,原本就没痊愈的身子这一下子又被吓得病倒了。

二伯原本就对沈书娇存了几分愧疚,如今见到沈书娇躺在床上病怏怏的样子,心中更是怜惜不已。原本他以为将女儿接回来照顾,能让她得到更好的照顾,没想到她却是三天两头的染病吃药,身子骨瘦得像是一把柴。

后来又听说沈书娇吐了血,整日以泪洗面,还哭着求二伯放她回去。她说自己根本不该来来到博园,那样就不会连累了芳芷,更加不会让二伯为她担心……

小小一个彩云园,就因为一个沈书娇,这些天被折腾得人来人往,尤其是那百草堂的大夫,每次过来的时候都是直奔那儿,轻车熟路,连个带路的人都不需要。

再后来,二伯为了让沈书娇能够安心养病,特意差人将香桃从郊外的庄子请了过来,说是让她在博园陪陪书娇,等到书娇病情好转了,再让香桃回去。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颜氏若是拒绝,便显得她小家子气,徒惹二伯心生芥蒂,遂忍下不满,默认了这桩事儿。

于是乎,在第二天,传闻中八年前那个大着肚子跟人私奔的香桃又回来了。

书华没有出去见她,一是因为不想在这事上沾上什么关系,以免惹得一身马蚤;二是因为书铺掌柜今儿个回来,她还得赶去城西谈生意,哪里还有闲情去看那个香桃长得什么模样?

与她同行的人还有书亦。

书亦一大早就来找她,虽然他看起来面色并无异常,但眼睛里的笑却一直都未到达眼底,走出博园大门的时候,他无意间瞅到侧门那边隐隐绰绰的人影,眉头下意识皱起,明显露出了几分不屑与鄙夷。

书华将他的神态尽收眼底,也只当做什么都没看到,继续带着满心期待与他坐船去了城西。

这一次没有在路上耽搁,他们一路直奔到书铺,那老头儿果然没骗他们。他们才一迈进书铺门槛,老头儿就认出了他们,扭头就进到书铺里面的小账房,请出了一位年纪大约三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

这位男子长得油头粉面,头上还略微有些秃顶,嘴角下方还有个硕大的黑痣,他每次笑起来的时候,那颗黑痣上面的两根黑毛都在轻轻颤动,活像老鼠的胡须。

他上前一礼:“这位就是城南沈家的沈五姑娘与沈三少爷?”

沈书亦回之一礼:“正是。不知掌柜如何称呼?”

“在下姓顾。”顾掌柜顿了顿,而后又道,“外头人多口杂,咱们进屋里再谈。”

书亦点点头,与书华一起跟在他身后进到那间小账房里头。账房真的很小,坐下三个人已是满满的,再也容不第三人。

书亦首先将他们的来意说了一遍,顾掌柜在听完之后,点头道:“我已经听留下看官书铺的老罗说了这事儿,需要介绍的地方他都已经介绍过了,能够给的价他也已经是给得最低了,不知道二位可否真有诚意,将这间铺子盘下来?”

书亦与书华互望一眼,而后还是由书亦开了口:“说句实话,我们买这铺子也是用自己平日里攒下来的私房钱,数目并不是很多。虽然顾掌柜给出的价格并不算贵,但这对咱们两个人来说……还是有些困难,顾掌柜您看……这价格能不能再低一点?”

书亦说得很诚恳,包括表情与语气都很到位,书华自然也是装作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表示自己真的没有太多的钱。

顾掌柜是个生意人,平日里阅人无数,自然不会因为这么几句话就被打动。他的眼中闪过几丝精光,而后发出无奈的叹息:“即使如此,我也没有办法了。价格上真的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二位也是有诚意的,你们倘若害怕我欺诈,大可以到城里去打听打听,这价格绝对是童叟无欺的。若非我老家出了点事儿,急需要赶回去,否则我也不至于想到把铺子卖掉。”

书亦无奈:“若非我手里银钱不多,也不至于盘下你这么一个小铺子。”

顾掌柜似是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当即笑着说道:“铺子虽小,但地段却是极好的,在这里打开门做生意,必定能赚得个盆满钵满”

“倘若真能这么赚钱,为什么你还舍得把它卖掉?”书亦的语气很轻,就像是说聊天似的,脸上全是无所谓得表情,“你说你是因为急着回老家才会愿意低价转卖铺子,但要这铺子真如你口中那般赚钱,大可以等到将老家的事儿处理完了,再回到这城里继续做生意,又何必急着在这个时候卖掉它?而且还是低价……”

顾掌柜微微一愣,不由暗地里将书亦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一遍,拿出事先在准备好的理由:“家里的事儿比较大,这一次回去了可能就不再回来了,这铺子留在这儿也是浪费,倒不如转手卖出去,全当是回本。”

“回本?”书亦挑起双眉,似有诧异,“顾掌柜刚才还说这铺子地段好生意好,本钱应该早就拢回来了,怎地到了这个时候还说要回本?顾掌柜,您还真是谦虚”

顾掌柜没想到他会钻了自己话里的空子,立时变得小心谨慎起来:“沈少爷有所不知,这书铺不同于其他生意,付出成本极大,资金回笼又慢,这几年过去了,我手里头是赚了不少钱。可是现在铺子里还余了好些书没卖出去,一直这么挤压着,便积了不少的资金,我是个生意人,总得想个办法捞回点成本不是?”

他本以为,用几句行家专用的话糊弄一下,就能将这两个未经世事的公子小姐给糊弄过去。可他没想到,书华之前也打理过书斋的生意,在这方面也算是懂得些皮毛。

这个时候,一直缄默不语的书华忽然开口了:“可是这些书的成本并不高,就拿目前市面上最普通的话本来说,每一本的进价大概是三文钱到五文钱之间。可是到了你这里,一经转手,价格就翻了两番不止,尤其是那些新出的话本,售价更是进价的三到四倍。如此算来,你每卖出一本就等于你在除去成本之后,还赚了另外两本的进货钱,就算你每天只能卖出十本,一个月下来,你起码攒够了六百多本话本的进货钱,一年下来,就攒够了二十多万本书的成本钱,而您在这里开了四五年的书铺……顾掌柜,我们要不要来清点一下您这里的数目,看看有没有八十多万本书?若是没有,那你可得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说法,要不然我们就当你是在欺负我们年纪轻不懂事。”

“你……”顾老板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算法,虽然他知道这种算法是错误的,但一下子也没反应过来,愣在原地不知如何作答。

书亦也被书华那一长串噼里啪啦的数字给震慑到了,他刚想要开口询问,但瞧见书华悄悄递过来的眼色,便识趣地没有再开口问她,而是再次看向顾掌柜:“我们是真心实意来找你谈生意的,要不然也不至于三天两头地往这儿跑。俗话说买卖不在仁义在,这做生意得讲究个诚信,你这样信口胡诌,确然是有些不厚道。”

顾老板的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他顺手掏出帕子,在额头上抹了一把,面色显得有些焦虑。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居然这么难对付,眼下是骑虎难下。更要命的是,他知道眼前这两人的身家背景,绝不是他一个普通商人能得罪得起的倘若自己手段使得太过,逼得他们搬出沈家来压人,他只怕连任何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思前想后,这桩生意也只能算他倒霉,碰上这么两个难缠的小鬼他咬牙道:“三百两。”

书华双眼一亮:“算上这里的书么?”

顾掌柜的牙咬得更紧了:“铺子加所有的书,统共三百两。在少一个铜子儿都不行,你们要是还觉得贵,这笔生意就当从没提起过。”

书华与书亦两人对望一眼,随即点下头:“成交。”

就在顾掌柜拿出房契,准备带他们去府衙签字画押的时候,书华忽然又说道:“顾掌柜,听说你楼上还有一套屋子?”

闻言,顾掌柜眼中精光一闪,点头说道:“的确是有几间屋子,我家里人平日里就在楼上起居生活,要不……我带你们上去看一看?”

然后,顾掌柜就带着书华与书亦上到了二楼。

二楼的地方也大不到哪里去,统共也就三间房子,一间小客厅,两间卧房,另外还有个小阁楼。阁楼里还有个小灶,顾掌柜说他的夫人平时将这儿当做小厨房,家里的饭菜都是在这儿弄的。

书华瞅了瞅,瞧着这里地方虽小,但若仔细打理一下,再找几个工匠装修一下,弄个小巧精致的主题书店,应该也是相当不错的。

她看了书亦一眼,悄悄点了点头。

书亦了然,而后便与顾掌柜说道:“你这楼上的房子也卖么?”

顾掌柜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立刻就点头笑道:“原本就是打算一起卖的,你们倘若想买,我可以给你们算便宜点。”

第108章 两面不是人

顾掌柜出价一百八十两,书华犹豫了一下,只是砍掉了一点尾数,凑了个一百五十两。加上书铺,同共识四百五十两。

面对书华的爽快,顾掌柜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他本以为这两个年轻人会跟之前一样,在价钱上纠缠,所以就直接给出了一个公道价,也省得再被他俩说自己欺负人。可见到书华一口就将价格敲下来了,他又开始在心里后悔,早知道这样就该把价格再抬高一点。

书华不知道这里的低价,砍价全凭直觉,但看见书亦的眼神,就知道自己的价格并没有出错。

两方协商过后,价格敲定在四百五十两。三人在前往府衙签字画押的路上,书华旁敲侧击地打听顾掌柜的货源。

顾掌柜在这事上并不吝啬,反正他今后也不打算再做这门生意,告诉她货源对自己也没有害处,顺带还能赚个顺水人情。他详详细细地将自己的进货来源说了一遍,连同熟识的发货人和路线都告诉了她。

书华细细记下,而后还不忘打听了下书铺里那些旧书的来源。直到现在,她仍旧对那几本大文人的文集感到疑惑,为什么在一个快要倒闭的小书铺里,会有那些珍贵的文集?

顾掌柜一听她提起那些旧书,脸色立时变得有些难看,眼神也跟着闪烁不定:“只是些旧书而已,从前有个书生没钱买书,在我这儿赊了账,他后来没钱还账,我便拿了他的这些旧书抵账。你问这些做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