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6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的丸药价格,李度忙报了价,一听价钱,把个上官弘彻底的惊住了,大齐的药业什么时候这么发达了,他竟一点都不知?真是孤陋寡闻了,难道几天没出来巡视,竟落伍了不曾?连宫庭御医都难以炼制的丸药,在这颐春堂里,就象废物大甩买一样,恨不能不要钱似的?

”才几钱银子,这丸药怎么会这么便宜,难道少掌柜有制药奇方?“

”公子不知,我家主人自小体弱,常年研究医书,如今也算是医药界的奇人,主人自小云游四方,看惯了民间的疾苦,她常说,生命无分贵贱,都应得到善待,不应因为出身贫贱,就治不起病,吃不起药,失去了救助的机会,于是主人特意配制了这些医治小病的常用药物,可谓是物美价廉。 这一楼的药物,主人本意不求盈余,只是希望能尽一份微薄之力,以解大齐百姓疾苦,这些药物都是我家主人用特殊方法配制的,不是炼制的,所以便宜,公子如想买些奇药,可到二楼一观。“

那李家父子现在是唯主人马首是瞻,更对她的学识佩服的五体投地,要是现在主人告诉他们说鸡蛋是树上结的,他父子俩连想都不会想就会跟着说”鸡蛋有把“,李度见上官弘问起,不自觉地为主人吹捧起来。

”这些只是普通治病之药,二楼还有奇药?“

”是。“

”劳烦兄台带小生前去一观。“

”公子,请。“

那上官弘随李度来到二楼,一眼便被货架上的药吸引了,上前去一一拿来边闻边看:

”这些药也是你家主人所配制的。“

”是的,公子,这药都是我家主人亲自配制。“

李度见上官弘拿起一枚冷香丸仔细地研究着,便介绍说:

”上官公子,这枚丸药名子叫冷香丸,配制此药的关键是用销魂草做引子,此药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香气,因此主人将此药命名为冷香丸,只因这销魂草可遇不可求,主人虽有奇方,但也无法大量配制,我们药堂也仅有三丸,我家主人说,此药能解百毒,是世上难得的奇药,更是有志之士独闯江湖的必备良药,好在主人说,好药贵在精,不在多。“

”你家主人的药术是何人所教?“

李度看了一眼上官公子,我哪知道,我们也好奇呢,但这话是不能说的,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开口说道:

”主人从小体弱多病,打小便跟师傅研究医书,学习药术,这些都是主人的师傅所教,只是主人的师傅早已隐居世外,大齐也很少有人听说,在下至今无缘一见,更不知是谁,我家主人也是守口如瓶,从不在人前提到师傅的姓名。“

上官弘点点头,二弟的确说过随师傅云游的话,眼前闪过二弟那瘦弱的身体,确是体弱多病的样子,常言道久病成医,想是二弟自小受尽了病痛折磨,才立誓学医弄药,要不然怎会有那悲天怜人之心,竟能说出”生命无分贵贱,都应得到善待“之语,没想到二弟竟是天生奇葩,小小年龄,便有如此成就,这样想着,也就信了,抬头对李度说道:

”这几种药我要了,少掌柜给包装一下。“

上官弘转身拿起货架剩下的两枚冷香丸,又指着刚才看过的几种丸药说道。

”公子,这,这…“

这二楼的药,价钱可是高得离谱,普通人买一粒,李度都会暗念”阿弥陀佛“,算是烧了高香了,这二楼的生意,到现在就没开过弧,见上官公子就象这药不花银子似的,一下子要了这么多,一时惊得说不出话了,在那这、这地吱唔了好半天。

”什么这、那的,怎么,少掌柜难道怕我家公子没有银子,欠了你不曾“。

见李度在哪犹豫,上官公子的仆人忍不住说道。

”兄台这是哪里话,上官公子是我家主人的大哥,也是在下的主人,在下刚才只是想,公子是否等在下回了主人,给公子打些折扣。“

李度一听上官公子的仆人不高兴了,忙上前解释说,依他的意思,上官公子一下子买这么多,就是打一半折,那他还是一样的发,只是这价是主人定的,他怎敢私自打折。

”本公子还不差那几两银子,告诉你家主人,等他回来,我再过来拜访,小综子,付钱。“

上官公子边说边摇着折扇向楼下走去。

李度父子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口,看着远去的上官公子主仆三人,心里那个激动啊,真是个大财神爷,刚才这一宗生意,便卖了1500多两银子,差不多赶上是开业以来的总和了,二楼这药的利润可比一楼那些药物大了不知几十倍,这一棕买卖,真是赚疯了。

此时父子俩眼睛直冒蓝光,这主人真行,难得出一次府,随便拜了个兄长,便拜回来个财神爷,这样下去,不愁这颐春堂不发达,两人都祈祷主人早日离开萧府,在外面逍遥自在的多好,没事了还可以多拜几个有钱的干哥们,哪象现在,出一次萧府,要多费劲有多费劲,搞得他父子俩现在一提到主人的身世,那真是拿着慌话当事做,真有辱他们读书人的斯文。

其实梦溪与李度父子都不知道的是,这上官弘便是当今太子---上官弘晖,昨日初见梦溪,因心生喜爱,便不想暴露身份,吓跑他,只隐去了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自称上官弘。这时在太子的别院里,这位太子爷正研究着颐春堂的丸药呢。

第九十二章奇药

梦溪不知道,她在鹿鼎山偶然间结拜的义兄便是当今太子-上官弘晖

此时上官弘晖正坐在书房里,紧皱着眉头,手里把玩着那枚冷香丸,抬头见小综子进来施礼回事,随口问道:

”派人去查了吗。“

”回太子,奴才一回府就派人去查这颐春堂的背景,出去的人还没回来,想是怎么也得需些时辰,奴才已将太子买的丸药送到太医院,那李太医一见之下,连连称奇,说天下竟有人不用炼制的方法也能制出丸药,说是要和太医院众人好好研究研究,再给太子回信。“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太监进来报:

”李太医和谋士李瓒求见太子,正在门外候着。“

”快请。“

不一会儿,只见李瓒和一脸兴奋的李太医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两人给太子见过礼,太子命人赐座,李太医刚一坐下,便冲太子拱手说道:

”殿下上午令人送去太医院的药,臣本以为这么便宜的药,会是被掺了假的,便和太医院的人仔细鉴定了一番,确是货真价实的良药,随便拿出一枚,在大齐都是千金难寻,不知为何那颐春堂竟会卖得这样便宜,殿下可与那颐春堂制药之人相识,烦请殿下替为臣引见,如此奇人,如果错过了,真是可惜。“

”这制药之人便是颐春堂背后的主人,本王和此人仅有一面之缘,据说此人一向萍踪不定,喜欢云游四方,今日一早便离开的平阳,李太医观此药确是大齐难寻奇药?“

”回殿下,臣观此药确是大齐难寻的奇药,不知太子是否还记得前年皇太后想要炼制养颜丹,曾下旨召集天下名士,聚首于太医院,耗费各种奇珍异草不胜枚举,花费了一年之久,最后也仅炼制出十几粒,当时曾在后宫及朝野哄动一时,那每一粒养颜丹可都是天价,也只有皇太后、皇后才配用,常人想要一见都难,更别说用了,臣观此人配制的丸药,竟和当初太医院炼制的丸药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却更为神奇,而且种类繁多,价钱便宜,太子,我们如果能得到此人,得到秘方,又或者和此人合作,不亚于挖到了一只聚宝盆。“

李太医说完,殷殷地看着太子,但见太子沉吟不语,一时也不好催促,这时一边的李瓒开口说道:

”殿下,臣观朝堂之上,燕王有太后支持,三省六部的官员大都与之结党,目前欧阳世家已归属燕王,臣还听说,李家近日也与燕王走得很近,关系暧昧不明,据说燕王有意纳李家小女为侧妃,大有结为连理之意,眼见燕王包藏祸心,势力日渐做大,已有和殿下一争之势,萧家二老爷虽明言誓保殿下,但萧家真正主事的萧大老爷至今态度不明,臣曾数次约萧二爷一见,那萧二爷都以身体未愈为由,不肯相见,臣担心一旦燕王得势,那萧家很可能会舍卒保车,果真如此,这二老爷便是一枚废子,少了萧家的经济支持,殿下难免更加势单。目前大齐的经济命脉全在四大世家之手,即使殿下身份尊贵,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想要分一杯羹也难。现在这制药之人手握百世难寻的秘方,这秘方便是那财富的源泉,殿下如能将此人招至麾下,以您的势力,制药秘方在您手里,便是一条聚敛财富的捷径,为殿下日后登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有秘方在手,我们便不用巴结世家,何况,此人的奇药又能解天下黎庶之苦,正可收买百姓之心,这是百世不遇的机会,臣担心,如果燕王得知此事,定会不折手段地招揽此人,是天佑太子,才将此人早于燕王送到太子身边,殿下还是早做打算,先下手为强的好。 “

”想那萧老太君膝下也只有二个儿子,萧家男丁本就稀少,她当真舍得放弃萧二老爷满门?“

”殿下不知,臣听说那萧老太君虽是一界女流,但她的手段见识不亚于男人,为了保住萧家的基业,非常时期,难免老太君会使出非常的手段,更何况那萧二老爷本是庶出的,并非老太君的嫡子,我们不得不防啊,我们平阳四公子素日里最是要好,但自从臣保了殿下您,那萧二爷便和臣若即若离,不再象以前那样亲近,近日明知他二叔保了您,却还是对臣避而不见,便可见其一斑。“

”李兄所言甚是,只是父皇最反对朝庭官员结党营私,燕王日前势力虽大,但也犯了父皇的大忌,我们还是不要锋芒太露,燕王急于成事,自会露出破绽,我们只要谨慎些,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策。“

”殿下所言及是,只是太子应该知道形式比人强的道理,当今圣上虽忌讳燕王结党,可一旦燕王坐大,加上太后外戚的势力,纵使圣意明了,也无法力挽狂澜,以不变应万变虽是上策,但太子也要暗中早做准备才好,如今这颐春堂主人突然现世,乘世人不知此人之时,我们一定要先下手为强,这样千宰难逢机会,太子千万不要错过。“

”本王也正有此意,昨日与他在鹿鼎山一见,便被他的谈吐所震惊,本王有意试探,劝他入朝为官,但他却为本王做了一首笑傲江湖,暗示他无意于仕途,只愿纵情于山水,本王观此人风骨,不象是能屈从于人下的。“

”殿下,自古以来,但凡奇人异士,都有些特殊的秉性,但这种人也往往最重情义,对于此人,殿下千万不能用权势来压,殿下如能礼贤下士,以诚相待才是上策。“

李太医自见了太子送去的那些药物,早已对这颐春堂主人心生敬佩,大有惺惺相惜之感,此时见李瓒劝太子将此人收到麾下,怕太子用强,万一此人不肯屈从,倒折辱了他,如此人慑于太子的势力,从此在江湖销声匿迹,那才是医药界的损失,也是大齐的损失,目前对他还是以怀柔为好,想到这忙开口劝道。

”李太医所言极是,没有发现颐春堂这丸药之前,本王早也有意结交此人,只是此人萍踪不定,更无意仕途,昨日才见了面,本王今日一早去颐春堂寻他,便已离开了平阳,不知他是否是察觉本王的身份,躲了起来,想找到他,也不易啊?“

李瓒听了太子的话,心有不甘,开口说道:

”太子的势力,遍布天下,不过是一个体弱的少年,只要还在大齐境内,就不信他能躲藏天上,臣这就安排人去各处打探。“

第九十三章太君回府

李瓒见太子提到寻找颐春堂主人时摇头叹息,便自告奋勇要去安排人各处打探。

太子听了李瓒的话,只摇摇头,不再言语,李瓒和李太医见太子摇头,也都不在言语,只坐在那,看着太子。

良久,太子站起身来,渡到窗前,眼睛看向窗外,暗道:

”二弟,你到底是什么来历,看你放在一楼的那些药,为兄便知你是一个心系天下苍生之人,为兄一直不知大齐竟有如此神医,幸亏昨日酒后一时兴起与你结拜,否则,今生真的错过了。“

这样想着,耳边又响起二弟那狂放的笑声和话语:

”他日小弟如无法在这天下容身,大哥可愿与小弟一起笑傲于湖江,忘情于山水之中?“

”哈,哈,哈…大哥不要介意,小弟刚刚有些孟浪了,花看半开,酒饮微熏最好,小弟今日尽兴,就此别过…“

太子苦笑的摇摇头,转身吩咐小综子:

”吩咐下去,颐春堂是二弟的产业,多派些人手去保护,防止有人捣乱生事,使出阴险的手段讨要秘方,颐春堂要有什么闪失,拿你是问,如果二弟回来,第一时间通知我,对了,再加派些人手,出去打探,连颐春堂少掌柜的身份背景也要给我打探出来“

”是,奴才知道该怎么做。“小综了应了声,走了出去。

太子又转身吩咐李瓒道:

”听说萧老太君快过寿辰了,李兄安排人准备一下,既然萧家人躲着我们,我们便借拜寿的机会,去探视一番,一定要让整个平阳城的人的都知道,本王今年会亲自登门去给老太君祝寿,本王与二老爷的关系,李兄也不要再遮掩着,找机会在平阳城内大肆宣扬,既然萧家做不了暗棋,我们不如就放到明处,本王倒要看看,如此形式之下,他萧家怎么与本王撇清关系,敢和燕王眉来眼去!“

李瓒听了太子的吩咐,连连点头称是,忙应了声,起身告辞而去。

……

梦溪不知,她昨日的一时放纵,给颐春堂招来了一位免费的保镖,太子一句话,从此她的颐春堂真的在平阳城里生了根。

此时,她正苍白地坐在梳妆镜前,知秋给她一边梳头一边说:

”要不奴婢打发个人去回了老太君,说二奶奶身体不舒服,不过去了吧,看着您的样子,奴婢都难受,二奶奶今后千万别这么折腾了,您这小身板,是经不起的,您看,这就象大病了一场。“

”老太君刚从宫里回来,按理我是应该出二门迎接的,现在都到寿禧堂了,我这做孙媳妇的,怎么能不过去,这酒啊,也是昨天一时兴奋,当时喝着也觉得很好,竟没想到后劲这么大,我这身子原就给掏空了,才经不起,看来今后得好好调养调养了。“

”可不是,二奶奶上次晕倒时,大夫就说二奶奶的身子空,开了药,二奶奶竟然因为苦,便让人给扔了。“

”是药三分毒,调理身子,不是一朝一夕的,怎么能光靠药物,何况还那么苦,还是有时间安下心来自己慢慢做些药膳调理的好。“

”二奶奶这话说起来容易,不说您每日里操心颐春堂的事,单看看这府里,这院里,被秀姑娘折腾的乌烟瘴气的,哪还有一块清静之地,再加上您上有老太君、公公婆婆要伺候,每日里晨婚定醒的,一刻也不得闲,尤其大太太,没事都想着折腾折腾,哪有那好心让您安心地待在东厢调养身体?“

梦溪听了知秋的说,心情不觉一暗,叹了口气,随口问道:”秀姑娘去二门迎接老太君、大太太了吗。“

”奴婢听宝柱说,秀姑娘带着冰心玉心二个丫鬟早早地便在二门候着了,一见大太太就嘀嘀咕咕的,说不定背地里又使什么坏呢?二奶奶总得想个法子,压压秀姑娘的气焰才是。“

”秀姑娘怎么知道老太君回府的事,这么大个院子里,竟没有人给我们报个信,整个萧湘院的丫鬟婆子都是聋子不曾,连红珠也不知老太君回来吗?“

”一定是大太太的人隐瞒了消息,就是想变着法地让二奶奶出丑,好被老太君责罚,要不是二门上宝柱瞧见老太君的车子回府,又见您没出去迎接,才使人传了信回来,我们现在还蒙在鼓里呢,依我看,除了这东厢房里的人,这萧府里就再没人向着我们了。“

二人正说着,知夏进来传话,说老太君已到了寿禧堂,差人过来请二奶奶过去回话,知秋和梦溪听了这话都是一愣,相互看了一眼,知秋转头吩咐知夏出去打发了老太君的人,就说二奶奶马上过去。

梦溪望着镜中苍白的容颜,心中掠过一丝不安,开口对有些心慌意乱的知秋说道:

”今个儿我这脸色看上去格外的苍白,出去了让人看着不好,还是上些胭脂吧。“

”二奶奶,老太君刚进寿禧堂,屁股还没坐热,就巴巴地打发人来传您过去,定是责怪您这个新过门的孙媳妇没有出二门迎接她,我们索性就这么过去吧,也好有个油头挡一挡。“

听了知秋的话,梦溪想了想,点点头,站起身来,脚下竟有些虚浮,差一点没站稳,知秋一把扶住,忙唤了知春进来,二人一起伺候着二奶奶换了衣服,搀扶着出了东厢房,外面轿子早子备好了,知秋扶二奶奶上了轿,放下轿帘,一路向寿禧堂走去。

来到寿禧堂,让丫鬟传了话,一会儿侍画走了出来,见二奶奶扶着知秋立在外面,忙上前说道:

”二奶奶总算过来了,老太君正在东偏房里等着您呢,大太太和秀姑娘也在,二奶奶快随奴婢进来。“

梦溪点头谢了,扶着知秋随侍画来到东偏房,这东偏房是老太君日常起居的地方,梦溪嫁进来这么久,每次来寿禧堂,都是在厅堂里伺候,这还是第一次来偏房。

随侍画进了门,抬眼望去,只见大太太,秀姑娘都在,炕上铺着青缎靠背坐褥,老太君斜倚在上面,侍书跪坐在一边给捶着腿,秀姑娘坐在炕的另一边,正和老太君说着话,地下一溜四张椅子,上面铺着青缎椅袱,大太太正坐在椅子上,宝珠和紫月站在大太太身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