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9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徐令宜就吩咐琥珀去削了苹果来。

十一娘只了几块就吃不下去了。

徐令宜不敢勉强她,叫小丫鬟服侍她漱了口,要抱她回房歇了。

十一娘贪图这里热被子和清新的空气。

“就在这里歇了吧!”语气中带着几份娇纵。

徐令宜自然不会为这些小事驳她。

吹了灯,在夜色中搂了她说话:“我到外院拔银子给你小厨房开伙,你想吃什么就开口。家里一时没

有的,就跟我说,要不,跟白总管说也行,让他派人去办。”

“嗯!”

过了一会,他想到一件事:“就在家里躺着,别下炕,等过了头几个月再说。小心动了胎气。”

“嗯!”十一娘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

良久,他又想到一桩事:“还有,要跟南永媳妇说一声。可不能让诫哥在你身上爬了。小心他撞着你

。”

过了好一会,徐令宜也没有等到十一娘的应喏,他不微微抬头,借着透过窗棂的月光打量十一娘。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歪着头睡着了。

想到她今天被折腾的几乎没吃什么东西,徐令宜爱怜地亲了亲她的鬓角,这才躺下睡了。

接下来的几天,十一娘吃什么吐什么。

她越发肯定自己是怀了孩子。

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吐了就再吃。

人十分的难受,吃饭再不是享受,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徐令宜看着她每次都像大病一场似的,脸色苍白,神色倦怠,着急得不得了,让刘医正开了药给十一娘,

十一娘想着是药三分毒,无论如何都不肯喝。徐令宜没有办法,见她难受的时候只好抱着她。这样十一娘又

好些,能安安顿顿地睡一觉,也能吃点苹果、凉拌小黄瓜之类的东西。他干脆就哪里也不去,把十一娘当个

孩子似的抱着。

这样一来,事情也就悄悄地传开了。

“如果夫人怀了身孕,”秋红有些不解地道,“这可是件大好事。怎么侯爷和夫人都不做声呢?”

“可能月份还轻。”文姨娘正在绣件小孩子的兜兜,大红底,肥肥的鲤鱼正在荷叶下游水,“没能确

诊,只好先瞒着。”

秋红点头,帮文姨娘抽出一根碧绿的丝线来。

“绣荷叶的络绎,”她指着兜兜,“就是这。”

文姨娘点头,从善如流地换了线。

“还好四少爷今年都八岁了,夫人不管是生男生女都与四少爷无碍了。”秋红一面盯着文姨娘不让她

绣错地方,一面说着闲话,“这也是夫人的八字好啊!也算是有福气的人。”

“你胆子不小,连夫人、世子爷都敢在背后编排。”文姨娘却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安,她板了脸

喝斥秋红,“再说这种话,我就把你送出府去。”

文姨娘还是第一次说这样的重话,秋红吓脸色煞白,忙跪在了地上:“姨娘,我再也不敢了!”

文姨娘并不轻饶,又狠狠地训斥了几句才让她起来。

秦姨娘听说十一娘的情况微微地笑了起来。

“难怪免了我们的晨昏定省,原来是有了身孕。”她圆圆的脸上满是笑容,“这可是我们家里的大喜

事。”她吩咐翠儿,“我要到菩萨面前去上几柱香才好。”说着,打发了给她报信的翠儿,转身进了暖阁。

乔莲房望着绣橼,眼圈渐渐红了起来。

如果……她的孩子如今也应该有一岁多了!

“……以我看,肯定是怀了身孕!”杨妈妈低声对坐在炕上绣着百子嬉婴小袄的杨氏道,“要不然,

侯爷怎么一直守在夫人屋里,哪里也不去?”

杨氏神色一变,手中的针一偏、豆大的血珠从腹指冒了出来。

“哎呀!”杨妈妈忙拿帕子按住了她的伤口。

杨氏却顾不得这些,忙道:“你开了箱笼拿些银子,想办法把这件事问清楚了。”又道,“这是件喜

事,按道理夫人屋里的人虽然不至于到处宣扬,可也不会回避。你去问,应该可以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杨妈妈应声而去。

杨氏捏着裹了伤口的帕子,透过玻璃窗户望着杨妈妈远去的背影,呐呐地道:“主母怀孕安排小妾侍

寝,小妾因此有了身孕,外人常说这是‘双喜临门’……”

她的声音里隐隐透着几份兴奋!

第407章 欲动(中)

十一娘那边每天昏天暗地,第一桩事就是吃,第二桩事就是睡,哪里还顾得上其他事。

太夫人和杜妈妈商量:“我看,今年就不要唱戏了,请几个女先生到家里说书好了。免得惊了孩子。

“太夫人这主意好。”杜妈妈却另有担心,“只是四夫人那里,到时候不露面,得想个什么借口才好

。”

“这有什么为难的。”太夫人笑道,“我们只请常走动的几家,到时候只说十一娘身体不适。她们有

心去看一眼,待说书的先生开了锣,大家也就到点春堂这边来了。她依旧休息她的,不碍事。”

杜妈妈听了笑道:“那就只宴请三月初三这一天,先在花厅用中膳,然后听书,掌灯时分就各自散了

。”

“嗯!”太夫人笑着点头,说起十一娘的事来,“没想到她怀相这样不好,你有事没事多去她那里走

动走动。让宋妈妈把那酸甜的东西多备一些。”又道,“你把田妈妈和万妈妈叫进来,到时候少不得要让她

们去服侍几天。”

杜妈妈笑着应了,一一去安排。来回话的时候却见太夫人正指挥着葛巾在清箱笼。

“我算着是秋天的日子。”太夫人指了几匹洁白如玉的淞江三梭布,“到时候做两个小包被,多的,

做几块尿片子。又细腻,又暖和。”又道,“只怕这几匹不够,我让玉版去开我的库房了。”

杜妈妈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可是宫里赏的贡品,整匹整匹的尺头,裁了给还没有出世的孩子做包被、做尿片子……

可看着太夫人正在兴头上,她虽然不好直接泼冷水,还是笑道:“我看,做包被,不如做小衣裳……

杜妈妈话没说话,太夫人已摆了摆手:“小衣裳一律用苏杭那边的湖绸……

正说着,玉版带着四、五个手捧着各种布料的小丫鬟走了进来。

太夫人就招了杜妈妈过去看:“你看怎样?”

杜妈妈见有乌青的大环绵,有唐栖的锦绸,有王店的王店绸、画绢……全是净面,摸在手里比鸡蛋还

细腻,不由暗自担心,既怕这次十一娘是误诊,又怕十一娘生的是女儿……

脸上却露着笑道:“您好歹给自已留几匹。”

“每年都有赏的。”太夫人呵呵笑道,“我哪里穿得完。”说着,转身进了内室,让几个丫鬟在那里

收拾着。

杜妈妈忙跟上,太夫人这才低声道:“十一娘进门的时候我仔细看过了,大太太给的那些东西,看上

去五颜六色、眼花缭乱的,却全是做外衣的料子,上好的内衣料子却一件也没有。我怎么也要帮她备些才行

。”

既是外衣的料子,自然得做外衣,好看,别人问起来,少不得要答一声“这是娘家的陪嫁”。内衣的

料子,做了中衣、亵家,就是再好,也没个问的人。

大太太毕竟是十一娘的嫡母,杜妈妈不好答应,笑道:“我看您找了一大堆出来。要不要我吩咐她们

先用箱笼装了,等那边有了准信再送过去?”

“我已经跟玉版说了。”太夫人上炕坐了,“还得到针线上挑几个手脚麻利又细心的开始做小衣裳才

是。特别是棉裤,得多做几条才是。”

杜妈妈笑着应了,拿了迎枕放在太夫人的身后,倒了茶端上来:“我明天就去挑人。”

五夫人和歆姐儿来了。

太夫人笑着把歆姐儿抱在了怀里,让杜妈妈把宫里前两天赏的梅花糕装些出来。

五夫人望着外面穿梭如织的丫鬟笑道:“您这是做什么?像搬家似的?”

太夫人将梅花糕掰了一点放在歆姐儿嘴里,这才笑道:“把一些陈年的东西都清一清,该赏的就赏下

去,该分的就给你们分了。”

五夫人笑嘻嘻地抱着太夫人的胳臂坐了:“你赏匹大红的刻丝给我们歆姐儿做斗篷吧?”

“这才春天,你就惦记着冬天了。”太夫人笑着伸指在她额头上点了点。

五夫人顺势歪了头,咯咯咯地笑。

吃糕点的歆姐儿看了也在一旁笑。

有小丫鬟进来:“夫人,大少爷和三少爷回来了!”

“快让进来,快让进来!”太夫人听了喜出望外,“不是说三月中旬才能到吗?怎么二月底就到了。

五夫人笑道:“顺风顺水,就到得快些。”

她的话音刚落,徐嗣勤和徐嗣俭撩帘而入。

两个都穿着宝蓝色绛紫团花茧绸袍子。相比离开燕京时,十七岁的徐嗣勤壮实了不少,眉宇间也多了

几份沉稳。十四岁的徐嗣俭高子快赶上徐嗣勤,表情依旧很活泼,眸子依旧很灵活。

两人上前行了礼,徐嗣俭立刻跑太夫人面前拉了太夫人的衣袖:“祖母,您老人家身体可好?可想死

我了!”

逗得太夫人哈哈大笑。

“谕哥儿也在燕京,这下子你们又可以上房掀瓦了。”

徐嗣勤站在一旁只是笑。徐嗣俭却一本正经地道:“我现在长大了,哪能做那样的事。要是二哥想上

房掀瓦,我一定会好好劝二哥不要这么调皮的。”

屋里的人全笑翻。

徐嗣俭看见五夫人怀里一个粉装玉饰的小姑娘,知道是五叔的宝贝女儿,笑着指了歆姐儿笑道:“这

是二妹妹吧?”

歆姐儿见了陌生人,早躲到了母亲的怀里偷偷打量。

五夫人见了就笑着吩咐歆姐儿:“快叫三哥!”

歆姐儿匆匆叫了一声“三哥”,就把头埋到了五夫人的怀里。

徐嗣俭看着好玩,拉了歆姐儿的手指头,指了徐嗣勤:“这是大哥!”

歆姐儿吓得把手缩到了母亲的怀里,埋着头不理他。

徐嗣勤见五夫人并不勉强她和自己打招呼,知道十分溺爱这个妹妹,忙喝斥弟弟:“这么大的人了,

祖母面前还没大没小的!”

徐嗣俭不以为然,望着哥哥呵呵地笑。

五夫人就哄着歆姐儿喊人。歆姐儿不肯抬头,闷闷地喊了一声“大哥”。

徐嗣勤不想让大人为难,笑着应了一声。

太夫人看着就指了小丫鬟端来的锦杌:“你们也坐下来说话!”

两兄弟坐下,丫鬟们上了茶点。太夫人问起三爷和三夫人来。

徐嗣勤一一做答。说三爷在山阳为官清廉,颇得百姓爱戴,和上峰的关系也处理的极好;三夫人开了

个米铺,几年下来有亏也有盈,人却颇为辛苦,所以年前把铺子关了;甘老泉送他们回燕京,拿着徐令宜的

名帖,一路上平安顺畅,提前到了燕京……

太夫人听着不住地点头,问他们:“见过你四叔了没有?”

徐嗣勤恭敬地道:“刚下马车就来给祖母问安,还没有见到四叔。”

挨道理,他们应该先在外院给徐令宜问安,徐令宜会把对他们的安排告诉他们。他们再进内室给祖母和伯

母、婶婶问安。可白总管说这些日子十一娘病了,徐令宜一直在内院。他们已不是三尺的孩童,又不知道十

一娘得了什么病,不好直接去十一娘那里,就先来了太夫人这里。太夫人问起,又怕太夫人知道大白天的徐

令宜就在十一娘处,徐嗣勤只有含含糊糊地回了一句。

也就是说,还没有见着!

孩子们回来的事,徐令宜对太夫人说过,也有安排,可这毕竟是男人们的事,太夫人不能越俎代庖,

吩咐杜妈妈:“你陪着两位少爷去见侯爷!”对徐嗣勤、徐嗣俭两兄弟道,“既然回来了,也去跟你四叔、

四婶问个安。等会到我这里来吃晚饭。”

两兄弟躬身应“是”,跟着杜妈妈去了十一娘那里。

徐令宜把十一娘放到被褥上十一娘就醒了。

“勤哥和俭哥回来了!”徐令宜抚了抚十一娘的额头,低声道,“我去看看,马上就回来。”

十一娘起身:“孩子们远道而来,我怎么着也要见一见。”

徐令宜表情犹豫。

十一娘笑道:“就坐在东次间,让孩子们给我见个礼就成了!”

徐令宜想了想,点了点头,待十一娘加了件小袄,把她抱到东次间大炕上坐了,这才去了厅堂。

琥珀几个上前帮十一娘梳了头。

徐嗣勤、徐嗣俭两兄弟进来给十一娘行礼。

“可把你们给盼回来了!”十一娘笑着打量两兄弟,“几年不见,都变成大人了。”又望着徐嗣俭,

“可惜你四弟和五弟都去了学堂,要不然,不知道有多少高兴呢!”

两兄弟见十一娘侍在炕上的大迎枕上,虽然面带笑容,却难掩倦怠,都暗暗有些吃惊。徐嗣俭更是想

着当初十一娘打趣他时的神采奕奕,顾不得客气,急声道:“四婶,您这是怎么了?”

十一娘不免有些尴尬,笑着说句“这些日子身体有些不适”,然后转移了话题,问起三爷和三夫人事

来。

徐嗣勤怕徐嗣俭又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瞪了徐嗣俭一眼,示意他不要乱说话,和十一娘寒暄起来

十一娘不免唏嘘。

徐嗣俭没什么变化,徐嗣勤却比从前精通世事了。

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想到了徐嗣谆的变化。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知道他们在山阳一切都好,太夫人那边又留了晚饭,十一娘就笑着端了茶。

“待会谆哥、诫哥下了学,再去看你们。”

兄弟俩也不好多留,起身告辞。

第408章 欲动(下)

徐嗣勤和徐嗣俭先在远香亭安顿好,然后去太夫人那里吃晚饭。

除了十一娘,所有的人都到了。

侄儿、兄弟见面,热闹了一番才散。

徐嗣勤、徐嗣俭两兄弟去了徐嗣谕处,几个半大的小子让外院的厨房帮着整了几个菜,摸了一坛金华

酒,关起门来叙起契阔来。

徐嗣俭年纪轻,性子直,又是和胞兄、堂兄在一起,三下两下就被徐嗣勤和徐嗣谕给灌醉了。徐嗣谕

叫了小禄子服侍他歇下,自己和徐嗣勤说起话来。

“你也别瞒着我,怎么突然想到回燕京?”徐嗣谕在乐安和同窗们闹惯了,早就练出一套躲酒、进酒

的手段来,远非徐嗣勤、徐嗣俭这样一直生活在父母眼皮子底下的人可比。

徐嗣勤已有些酒意,闻言苦笑。

“你也知道我娘,总想着百尺竿头,要进一步才行。结果把我爹的上峰给得罪了。我爹没有办法,只

好把我们两兄弟送回燕京。”

“得罪了上峰?”徐嗣谕有些惊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徐嗣勤叹一口气:“商州知府有个女儿,和俭哥儿一样的年纪。想和我们家结亲。结果我娘嫌人家门

第太低,没同意,而是看中了陕西学政家的女儿……”说到这时,他语气一顿,“陕西学政却嫌我们兄弟没

有功名……”

徐嗣谕觉碍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沉吟道:“那也谈不上得罪啊!”

徐嗣勤有些尴尬:“我娘当时是托得陕西指挥使夫人去说的媒。谁知道那陕西学政十分地孤傲,一口

就回绝了,让指挥使的夫人有些下不了台。回来和我娘说。我娘也有些气忿,就把商州知府要和我们家结亲

,我们没同意的事说给了指挥使夫人说。不知怎地,这事传来传去,就传成了商州知府想把女儿嫁到我们家

来,不管是我还是俭哥都成……”

徐嗣谕有些目瞪口呆:“这话说的,也太伤人了!”

“可不是!”徐嗣勤无奈地道,“爹为人宽厚,看到有些人家实在是交不起公粮赋税,就睁只眼闭只

眼的免了,所以这两年的公粮赋税都没有完成。那商州知府从来没说过什么。自从有了这样的传闻,爹连着

两个月都被商州知府斥责。我来的时候,爹的考绩被评了个‘差’。”

徐嗣谕一时无语,只好帮徐嗣勤斟了杯酒。

屋子里静悄悄的。

徐嗣勤连饮两杯。突然道:“娴姐儿……她还好吗?”

“我也不知道!”徐嗣谕眼神一黯,“你走后没多久,我也去了乐安……”说着,端起杯盅喝了一大

口,低声道,“母亲应该知道吧?听说她和甘家的太夫人走得很近!”

徐嗣勤没有做声,良久,深深地吸了口气,笑道:“对了,你母亲得了什么病?”转移了话题。

“没得病!”徐嗣谕垂了眼睑,喃喃地道,“是有喜了。”

“啊!”徐嗣勤有些意外,见徐嗣谕表情有些苦涩,笑着帮徐嗣谕斟了杯酒,“喂,你上次不是写信

告诉我,你现在一心一意只想着怎样考取功名,四叔看在你刻苦用功的份上,也会给秦姨娘留两分体面,你

就无所遗憾了。怎么?难道说的是讳心之话不成?”

徐嗣谕听着就瞪了徐嗣勤一眼:“我和你,难道还说那讳心之话不成?”

“那你有什么好在意的!”徐嗣勤笑道,“就算四婶婶生上十个八个的,与你何干?”

“我本来就没有在意!”徐嗣谕辨道:“我什么时候说我在意了?”

“既然如此,”徐嗣勤道,“那你急什么?”

徐嗣谕哑言,嘴角翕翕,半晌才道:“是你总误会我……”

徐令宜回到屋里,十一娘正就着甘太夫人送得腊蒜在喝小米粥。

他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去净房更衣出来,十一娘正夹了一块蒜瓣,满脸犹豫。

“怎么了?”徐令宜坐到了十一娘对面的炕上。

“觉得很好吃。”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