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宋帝江山(全)第14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萧山道:“现在不论哪一行,都各自有帮会,就拿我爹秦重来说,他们卖油的也有油行帮会,互相扶助。既然是为了重振河山,光复旧地,当有一个终极目标和纲领的好,不然终究难以成事。”

余漠拍手道:“我就说贤弟是读书人,果然有些见识。那依你说,我们该怎么做的好?我那些朋友也有好长时间没有联系过了,若是贤弟有好的主意,说出来,我也正好和那些朋友联系。”

萧山想了想,道:“灭贼会的名字,似乎是有些不妥,贼太多,山贼是贼,国贼亦是贼,既然是为了光复旧地,不如改名叫做‘光复会’,一来名字听起来更有召唤力,说着好听;二来也不至于让那些国贼终日惶惶,把我们当做大目标来对付。”

萧山说完这句话后,才猛然觉得“光复会”这名字似乎挺熟悉,自己又抄袭盗用了民国的政党名字。

余漠点头表示赞同,萧山又和余漠两人商量了一下行动纲领,远期目标,和如何谨慎的发展会员等内容,余漠也说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并且还讲述了自己当年和金兵交战时的不少故事,两人相谈甚欢。

等到两人交谈尽兴之后,余漠才有些自嘲的道:“我们两个说了这么多,可怜这个新的帮会,才只有你我二人。近期也没甚么事情可以做。”

萧山通过一夜的交谈,已经对余漠十分的信任了,这个时候见余漠发问,便道:“眼下就有一件大事要做。之前都是我一个人,但现在,余大哥也帮我一起吧!”

余漠便问是何事,萧山将赵瑗要求清查府中口茭细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并且把自己的分析也说了,余漠基本上认可萧山的看法,也同时提供了一些萧山不知道的情报。

而且尤为重要的是,余漠说他发现最近王府的侍卫长,行动有些诡异,似乎常常找借口出府,非常的可疑。

萧山道:“殿下似乎对吴昊十分的信任,所以我们还是先不要打草惊蛇,小心行事,等到证据确凿的时候再一击毙命的好!”

余漠点头,又说道光复会的事情,说虽然本意是为了光复旧地,一雪国耻,但毕竟现在朝廷议和为主,还是应该保密,发展会员也要小心行事。

萧山非常的赞同余漠的这个观点,两人又约定必须经过严格考察,才能够拉其入会,免得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萧山本来还想要搞个什么章程,但考虑到余漠识字不多,目前也就两个人,似乎尚且没有任何必要,又如果写出文字来,并不利于保密,便就此作罢。

两人交谈之际,都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不觉东方发白,天色已明。

余漠为自己能够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感到高兴,萧山却为了自己已经组建了一个两人帮会,且有了一个同盟而兴奋。两人告辞过后,余漠便回到自己房中,萧山却有些睡不着,他只是拿冷水洗了一把脸之后,就有精神抖擞的前去做赵瑗的伴读去了。

赵瑗因要准备大婚,念书的时间便少了起来,韦太后和吴皇后两人也在张罗着给赵瑗的府上多增加些人手,吴皇后甚至还在琢磨是不是要按照旧制派十个有经验的女人到王府,教导赵瑗男女之事,但这个想法才对赵构一说,便遭到了赵构的拒绝。

赵构道:“大婚是古礼,但瑗瑗今年年纪还小,过于沉迷男女之事,会难以成大器。男女之事本是天性,不需找那么多人去教。”赵构自己早年因为老妈送的几个美女而沉迷于此,搞得现在阳痿生不出孩子来,他不希望赵瑗和自己一样。

话虽如此说,但韦太后还是将自己身边的两个宫女送给了赵瑗当房里人,又听说赵瑗府上有个叫谢仪的宫女曾经服侍过赵瑗数晚,便连带谢仪也一同指派成赵瑗的房里人了。

赵构见了,便将赵瑗叫来,说了一通“沉迷女色耽误正事,应该养精蓄元好好养生”的模棱两可的话,便让赵瑗走了。

赵瑗面对皇帝和太后的不同意见,有些哭笑不得,他对女色的兴趣并不大,现在听到赵构这样说,便只是将三人养在房中,也不去碰她们,反正这三人只是来教导自己性生活的,而不是要给自己生儿子。要是在王妃还没过门的时候,弄出儿子来,倒是显得对正妻轻视,反而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还有一更,这一更是补昨天的。

昨天因为太晚了没写,所以今天补上。

下一更大概在晚上十点左右发~

我是勤劳的小蜜蜂,求鼓励。

42、最新更新

萧山发展的同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一个月后余漠就给萧山带来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余漠又联系到了昔日的朋友,将光复会的名字和昔日朋友说过了,那些人对于能够重新组建帮会十分的高兴,并且都想要加入这个新成立的帮会。为了人员的可靠起见,目前那五个人还处在考察期,考察期限经过两人商定暂时定为一年。

第二个消息则是关于口茭细的问题,根据余漠的观察,吴昊的确有些猫腻。这位王府的侍卫统领平时每隔十天休沐日就会出府前去望仙桥附近的一家浴池沐浴。然而最近这些天,吴昊出去的非常频繁,几乎是每隔五六天就要出去一次。

萧山和余漠一致认为,现在已经是深秋,就是极爱干净的人,也不过是在府中一桶冷水冲洗了事,没道理夏天的时候十天去沐浴一次,现在到了秋季,反而改成五天一次。

萧山找了个机会,亲自去了一趟那个传说中的浴池,忍着凉水沐浴的不适,在其中打探到了一个消息——有位十分特殊的人物,最近也常来,那位特殊人物的名字叫做林一飞。大家都风传这个人是秦桧的远方亲戚,但萧山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位林一飞是什么人了。

秦桧早年曾经和小妾生过一个儿子,但是其妻王氏非常的凶悍,拒不承认这个儿子,将秦桧的小妾杀死,并且把这个儿子送给了福建一户姓林的人家抚养。

秦桧对于此事敢怒不敢言,他从金国逃归后,一开始混的并不好,是在五年前因为赵构想要议和而突然发迹,成为宰相的。

现在秦桧已经清洗完政敌,打击了异己,又拉拢和挟持了不少赵构身边的人作为自己的内援,可谓地位十分的稳固,安如泰山。

秦桧等到自己地位稳固之后,便开始肆无忌惮的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的儿子秦熺自不必说,已经在朝中担任要职,权势熏天。

在这个时候,秦桧早年的这个私生子也找上门来,请求秦桧栽培自己。

秦桧一见到自己的亲儿子,自然是非常的喜欢,回来与王氏商议,想要将这位私生子光明正大的进入秦府。但王氏凶猛异常,坚决反对不说,还挑唆自己的养子秦熺处处和这个私生子作对,分庭抗体。

秦桧在面对老婆儿子都反对的情况下,也只能打消了将这个亲儿子认祖归宗的念头,还让其保留原姓原名——林一飞。

林一飞现在找到秦桧没多长时间,还没有入朝为官,但秦桧却已经对其非常喜爱,更甚于秦熺。

众人只是听说秦桧有个远房亲戚最近投靠秦桧发达了,但却并不知内情,但是萧山一听,便得知了这位林一飞的真实身份。

并不是因为萧山的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比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强,仅仅只是因为萧山知道历史——晚年的秦桧非常倚重这位私生子,将其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史学界已有定论,这位林一飞才是秦桧的亲儿子。

得知了林一飞和吴昊都经常来这里之后,萧山基本已经确定,吴昊肯定有着自己所不知道的秘密,他是口茭细的可能性急剧上升。并且由于吴昊是赵瑗王府的侍卫统领,这个人的威胁,可以说是最大的!

萧山又回忆起来,那天韦太后南归,赵瑗在宫中饮宴时假装醉酒,却在中途拦截上茅厕的赵构进言,所带的三个人。

一个人是自己,一个人是甘昪,另外一个人,就正是这位侍卫统领吴昊!

而秦桧所听到的一些风声,以及把自己叫过去详细询问的那些内容,萧山相信多半都是这位侍卫统领吴昊泄露出去的。

萧山此刻心中有些庆幸,当初和赵瑗两人偷偷出门的时候,是瞒过了吴昊的,不然,恐怕秦桧早就知道背后捣鬼坏其大事的人是赵瑗了。

萧山和余漠两人经过分析,都认为吴昊有问题,但是对于怎么处理的问题上,却产生了分歧。

萧山认为这个事情应该告诉赵瑗知道,让其早些防范,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让赵瑗协助自己清理吴昊;余漠却认为殿下虽然很聪明好学,但却十分的信任吴昊,没有任何证据就去告状,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最后萧山终于说服了余漠,认为这件事情如果能够取得赵瑗的支持,自己的工作将会轻松很多,且事半功倍。

但是等到萧山想要找机会见赵瑗的时候,才发现,王府中的格局变了很多,赵瑗已经今非昔比,不是自己想见就能随便见的。

首先是因为赵瑗的后院添了三个女人,因为有了女眷的缘故,前后两府的界限分明起来了,以前住在后院的侍卫也都尽数搬了出来,而改成孔武有力的太监住在其中。萧山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能够随便出入了。

其次是因为赵瑗临近大婚,非常的忙碌,他不仅要上课,习武,还要学习大婚礼仪,并且亲自挑选礼物给女方送去,已示自己对大婚的重视。萧山能够见到赵瑗的时候,对方都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

最后的一点,也是最为致命的一点,吴昊作为侍卫统领,终日陪伴在赵瑗身边,萧山这个做侍读的,反而离得远了,根本找不到机会接近。

萧山盯了赵瑗十来天,终于在一天清晨的时候找到了机会,将自己发现的事情和赵瑗说了一下,并且希望能够得到赵瑗的支持,或者两人唱个双簧,或者演出戏,把吴昊揪出来。

但赵瑗的回答让萧山非常的失望,赵瑗说吴昊每次出去自己都知道,并且吴昊曾经救过自己的命,在宫中多是吴昊陪伴在自己身边。且吴昊是王府的侍卫统领,并非普通的朴佣,现在自己大婚在即,如果忽然将侍卫统领清理掉,必然会有大乱子,并且会引起王府众人的纷纷猜测。赵瑗还不想在这个时候做出让属下心寒的事情来。

萧山还想再次劝说的时候,却见到了远处吴昊已经过来了。

萧山只得闭嘴,和赵瑗随意说了两句闲话之后,便离开了。走到一半的时候萧山遇到了赵瑗身边的太监甘昪,他想起来一事,便问道:“甘都知,我见殿下近日似乎眉头常锁,你知道是为了什么吗?”

甘昪四处看了看,低声道:“秦大人,咱们做奴婢的,只知道侍奉殿下,但殿下心中不高兴,却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你说他今年才十六,终日除了读书就是习武,歌舞嬉戏一律全无,怎能高兴的起来?”

萧山颇为吃惊,问道:“殿下不是很喜欢鞠戏么?我上次还送了一个鞠给他,怎么他没有玩儿过了吗?”

甘昪摇了摇头,道:“秦大人您是白送了,那鞠殿下根本就没碰过,放在那里都落了一层的灰,奴婢说要去把它收了起来,殿下却又不肯,说什么‘见此物,以戒耽溺’。哎,我们这些人看了也没办法,只盼望王妃早些过府,或许能够让殿下开心些。”

萧山听了甘昪这一番话,心中有些隐隐的不是滋味,但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也说不出来。娶了老婆真的能够开心些么?萧山自己没娶过,也不清楚,但或许有了爱人之后,会好一些吧,至少应该不会再像现在这样闷闷不乐了。这样想时,萧山甚至也有些希望那位从未见过面的王妃早点过府了。

但随即萧山又郁闷起来,因为他没办法在赵瑗这里得到支持和肯定。

萧山能够理解赵瑗的想法,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大婚前出乱子,就算是口茭细,肯定也是希望办完大事之后再处理的。

尽管能够理解,但萧山却并不认同赵瑗的这种做法,他一向认为敌人是越早清查清楚越好,往后拖反而不利于之后事情的发展。况且吴昊的位置太重要的,他负责保护赵瑗的安全,如果这个人不可靠的话,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简直让人不堪设想。

萧山决定即便是赵瑗不支持,自己也要将吴昊的身份弄清楚,他认为越是大事将近,就越要提高警惕。

萧山将这个想法对余漠说了,余漠本就不赞成去找赵瑗寻求帮助,现在事情如此,余漠便更加坚定的认为应该自己和萧山两人亲自出马,互相掩护,把吴昊的真实身份弄清楚。

余漠还拿了之前自己打仗的时候的例子:开战前,军中也会混入很多口茭细的,处不处理,怎么处理是上头的事情,但是将这些口茭细全部清查出来,却是非常必要的。

萧山和余漠一拍即合,他们两个又耐心的等待了一个月,来观察吴昊的行踪,于此同时,也不忘记排查府中可能出现的其他口茭细。

因为赵瑗要大婚,府中的人手又有增多,两人做起来颇为费劲,但是却又有收获,那就是能够确定的安全可靠的人选,从最开始萧山确认的两个人,现在变成了十五个人。

基本可靠的人选也成了五十多个。

一个月后,已经进入冬季,萧山等人也由夹衫换成了棉衣,这个时候棉花还是贵重的东西,虽比不上丝绸,但也不是贫苦人家能够用得起的。

萧山穿着棉袄,披着披风在街上走的时候,见到街边很多百姓尚且还穿着单衫。街道上的窝棚,并没有因为议和停战而减少,相反还因为秦桧再次加重赋税而增多了。

街边的乞丐都赤着脚,在雪地里讨饭,城中的两条河面上,乌篷船依旧往来如故,只是船篷上都落了一层雪。

萧山这一次,是看准了机会出府的,目的就是盯梢林一飞。

而余漠则留在府中,盯梢吴昊。

因为根据数月的观察,这一天,应该正是林一飞和吴昊碰面的日子。

43、妓馆窃听

因为根据数月的观察,这一天,正是林一飞和吴昊碰面的日子。

萧山在两天前就借口自己病了,要回家养病,今天已经是他在家的第三天了。

在前两天,王府中的人陆陆续续有前来探望的,都被萧山的义母王美娘拦住,但是却有两个人无法拦住。

一个是秦熺。萧山回家养病这事儿,瞒不住秦桧安插在油铺的两个伙计,萧山也没准备瞒他们,秦熺被秦桧派来探望萧山,非常的不情愿,只是草草的看了一眼就当完成任务走了。

另外一个却是吴昊,王美娘也没能拦住他,吴昊直接冲到萧山房中时,萧山正蒙着头睡觉,吴昊硬是将萧山的被子掀开,确认萧山的确是病了在家养病,被萧山大骂一通之后,这才放心的离去。

萧山昨夜便跟王美娘说今天有要事,不论谁前来探病,务必拦住。因为有了头一天的情况,第二天就没什么人来了。今天有王美娘在外拦着,萧山认为自己的行踪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萧山今天清早便穿了一个大大的带着斗篷的披风,悄悄的翻墙出去了。

临安男子多戴帽,特别是冬天下雪天,更是将脸上遮得只剩下两只眼睛,走到对面不认真看都认不对方是谁,萧山也是这幅打扮,他将浑身上下遮得严严实实,走在街上的时候也见到了好几个同自己一样打扮的人,这幅行头可谓是一般小康人家普通之极的打扮,并不怎么引人注意。

萧山原本的打算是跟踪林一飞的,秦桧已经在京城给林一飞买了一处住宅,萧山也早已打听到了地点,他装作急匆匆的行人模样,双手拢在袖中,在雪地里疾步而行,不料走上两步却被一群小乞丐围住,那些小乞丐大雪天都衣不蔽体,赤足行走,捧着个碗乞讨。萧山在荷包中摸出两个钱丢到小乞丐碗中,正准备继续朝林一飞家走去的时候,却忽然见到吴昊从街的另一边走过。

萧山心中暗暗的差异,他装作给那些小乞丐钱,在原地呆了一会儿,发现事情和计划中有点出入——余漠并没有能够跟踪到吴昊。

萧山在心中微微一犹豫,便决定临时改变计划,自己跟踪吴昊。

他远远的跟在吴昊身后的时候,发现吴昊走路也十分的小心,他会在街边不?br />下载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