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中虚竹从天山灵鸠宫下山回寺后,遇到五台山清凉寺住持神山上人纠集了几名武林高僧,借着天竺番僧哲罗星因他师弟波罗星几年前到少林寺名为借经却实是偷学七十二绝技因而被少林寺所扣留关押之事来问难的。想到此处,他心道:“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个印度阿三想来便应是那个哲罗星了。此地尚还在山西境内,这里又是往河南洛阳前去的要路,旁边那两个老和尚,想来定是五台山清凉寺住持神山上人与其师弟神音。那两个小和尚看来则是两人的弟子,跟着出来服侍的。看他们坐着,两个小和尚站着就知道了。妈的,佛家不是提什么众生平等吗,怎么这些个和尚就老爱搞阶级待遇,小和尚就该服侍老和尚吗?狗屁的佛!”他心中极是看不惯这说一套做一套的佛家理论,骂了几句,斜眼瞧了那哲罗星一眼,心中冷冷一笑,已有了计较。
带着武松进亭,向着中间那约摸七十来岁年纪,身形矮小,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际极具威严的老和尚,拱手行了一礼,问道:“敢问大师如何称呼,在哪处名山出家?”
神山上人起身还礼,微笑合什答道:“老衲神山,添为五台山清凉寺住持方丈。”
沈醉面作惊讶之色,大声道:“原来竟是五台山清凉寺方丈神山上人,在下真是有眼无珠。大师向与少林玄慈方丈并称为‘降龙’、‘伏虎’两罗汉,武林中大名鼎鼎,在下早已久闻,今日一见,当真是三生有幸!”说罢,又抱拳向神山上人行了一礼。
神山上人闻得他这番言语,心中甚喜,含笑合什道:“施主过誉了,还请问施主高姓大名?”
沈醉却是并不回答,而是转瞧向那哲罗星问道:“这位大师不似我中原人士,却不知是哪处佛国高僧?”
哲罗星还未答话,神山上人便抢先介绍道:“这一位大师来自我佛天竺上国,法名哲罗星。”
“想不到竟是天竺国的大德高僧,在下有礼了。”沈醉对哲罗星抱拳行了一礼,心中道:“阿三呀,算你运气不好。今日碰上了我,待会儿把你打回老家见佛祖去可别怪我,怪只能怪你生错了地方。何况你也心怀不轨,派你师弟前来偷盗我中华武学,实不该饶。”直起身来,当下对哲罗星道:“在下听闻少林武学源于达摩祖师,那达摩祖师也是天竺人士,不但创下了禅宗佛理,更传下了绝世武功,使得少林一派名震武林,向执牛耳。大师也是天竺人士,想来定是武功非凡。在下一向嗜武成痴,今日遇见了大师这等域外高人,便想讨教几招,还请大师能够不吝赐教。”
哲罗星见沈醉言语中大是盛誉,又将他与达摩祖师相提并论,心下不禁飘飘然,十分受用。当下笑道:“施主想要见识我天竺武学,自无不可,这便请到外面,咱们切磋一番就是。”他华语学的不好,说的不甚流利,但基本意思还是能够说明白的。沈醉听他所言,见他答应,面上一喜,便退步跨出了亭外,低嘱武松在一旁观看。
神山上人此时已瞧出沈醉来意有些不对,本想出言替哲罗星推辞掉,不想哲罗星竟口快答应了下来,心下只能作罢。不过他心中虽略有疑虑,但却也瞧不出来沈醉欲要与哲罗星比武较量究竟有何用意,见哲罗星已然答应,便打着静观其变的想法静立观看。
此时哲罗星业已出得亭外,与沈醉相隔约两丈远而立,合什道了声“请”,便即含笑而立。既不作势也不凝神,等着沈醉先出手来攻,竟是十分托大。
沈醉并不回礼,微微一笑,跨前一步,便是一拳击出。这一拳握拳手法十分独特,拳头突出,拳心中空。以神山上人几十年来行走武林的经验与眼光,竟是从未见过哪一家哪一派的拳法是这种握拳法。沈醉这一拳击出,速度极快,有若流星划过,极速的空气对流从他中空的拳眼中穿过竟发出了啸声。啸声高亮,有若凤鸣。声未落,拳已至,一股排山倒海的大力汹涌而至。
哲罗星早已是面色大变,双掌相叠封在身前。拳掌相撞,“砰”的一声大响,哲罗星张口“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身子如断线的风筝一般往后抛跌,口中鲜血飞洒,在空中划过一道鲜红点点的抛物线。落下地来还未稳住身子,眼前蓝影一闪,沈醉已如影随形而至。抬掌一式“阳关三叠”,“砰砰砰”连续三击,哲罗星连挡都来不及挡便又已口吐鲜血继续往后抛跌。胸骨尽碎,心脉俱断,还在空中,便已圆睁双眼断了气,到死都没明白沈醉为何要杀他。而且死的极其冤枉,根本连一招都没还手便已送命。
“施主手下留情!”眼看着沈醉一招便将哲罗星击伤,哲罗星脚刚沾地他又紧追着而去。神山上人心中大惊,连忙出言叫道,人也紧随着跃出凉亭要出手阻拦沈醉。可惜已然迟了,他刚刚才跃出,沈醉第二招便已出。
神山上人跃在空中,眼看着哲罗星圆睁双眼已无生气,不由心中大火。他本要凭着这哲罗星成事,此时少林寺还未到,哲罗星便已被沈醉两招击杀。人既已死,事又如何能成,他又如何能不气。口中愤言大喝一声“施主与哲罗星大师有何怨仇,何故杀害他性命?”落下地来,浑然一掌便向沈醉后心击至。一掌出,带出一股凌厉劲风,刮起了地下一道黄尘。
沈醉毫不慌张,极是潇洒地转过身来,抬手一掌。一招“阳春白雪”,神山上人这一掌如山岳般的澎湃劲力,便如春雪消融一般迅速化去,无影无踪。化去这一掌,他随即上前斜踏一步,化掌为持杯拳,一式“对酒当歌”还攻过去。
他先前三招用的都是童姥教他的“天山六阳掌”里的功夫,这套掌法自学会后却是还从未跟人对敌过,今次是第一次。那第一招叫做“凤鸣朝阳”,正是以独特的中空握拳手法,加以快速的出拳速度再配以独特的内力运行之法产出的那一声凤鸣。这一招乃是“天山六阳掌”里的第一势,力道浑然,攻势犀利。在哲罗星托大未作十分防备的情况下,他又是先出手为强,一招便重伤了哲罗星。
这反攻神山上人的第四招,则是他新醉拳里的第一式。自那日在雪峰上他为童姥使了一回“醉八仙”,却反被童姥大大贬低恶骂了一回后,便决定了再次为醉拳做改进。把“醉八仙”的八八六十四招精简,去芜存精,再配以高深的用拳法门以及醉拳的独特步法重新选练。他将这套新醉拳定名为“太白醉酒十三式”,便是把原来的六十四式只精简到剩十三式。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在做着这个工作,但到今日为止却是仍未完成,不过只重新选创了九式。便就这九式,已是比原来的六十四式大有提高,更是厉害了许多。
第154章 神山上人
“对酒当歌”这一招乃是双手以持杯拳从身体两侧画半个圆弧夹击敌手,所攻部位乃是敌手头部两侧的“太阳||狂C|”。双手合抱当中,有若双手捧杯之势。
神山上人料不到自己那一掌如排山倒海般的劲力竟被沈醉简简单单回身一掌就化了个干干净净,不免心下一怔。心中虽惊,但此时却不是发呆的时候,沈醉的两手持杯拳已到。拳未至,拳风先至,神山上人感觉自己头部两侧的“太阳||狂C|”微一发凉,心下又是一惊。此时变招已是不及,拦挡则会失了先手,且他此时已冷静了下来,并不想莫明其妙地跟沈醉打上一场,树一强敌。因此并不出招拦挡,而是倒吸一口气,抽身后退,避过了沈醉的这两拳合击。
神山上人及时抽身后退,沈醉两拳已是击空。但他却是并未变招,仍就两拳合击,双拳对击到一处。两只拳上的劲力相击,却是并未对撞开来,两相抵消,反而是十分奇特地双力相交突变产生一股向前推进的劲力,向着退后开去的神山上人追击过去。
神山上人料不到沈醉这一招竟有如此变化,心下不免又惊了惊。但他此时已是退到了两丈开外,既拉开了空间又留下了时间,还招变势已是有余。当下双掌当胸一合,如行佛礼。双手合什,弯腰躬身,一招“童子拜观音”,借着这一弯身之势,劲力从合什的双掌中勃发而出。
“轰”然一声大震,两股劲力相撞开来。当下劲风四散,气流乱舞,卷起地下黄尘漫漫,笼罩住了二人。黄尘之中神山上人只觉一股反震之力回撞过来,胸口憋闷,气息激荡,不由自主倒退三步,方才缓了过来。而沈醉却是一步不让,闲洒而立,且尚还多有余力撑开层真气护罩,隔阻开往身上扑落而来的尘土。
黄尘尚未散尽,神山上人缓过劲来,轻吐出一口胸中浊气,便瞧着黄尘中的沈醉身影道:“施主且慢动手。”
忽然一股轻风吹来,吹散了余尘。轻风中沈醉含笑而立,语声随着风声传来,问道:“大师有何指教?”
瞧了沈醉攻击哲罗星的两招,又亲身试了两招,神山上人已确认了沈醉乃是一名瞧不出深浅来的绝顶高手。不但招式精妙奇特,且内力尤其深厚,绝不是自己可与之敌的。本还想着要替哲罗星出头讨个公道,但在实力相差太大的情况下只能作罢。不过他虽有了放弃这一想法的念头,却也不能干脆地拍拍屁股转身就走。场面话还是要说几句的,虽打消了为哲罗星报仇的想法,为了自己的面子他却仍是肃声问道:“敢问施主为何要杀害哲罗星大师?”
没办法,人活一张脸。尤其是武林人物、江湖豪杰,更是看重所谓的“面子”。神山上人虽是念了几十年佛的高僧,却也不能免俗。且他本就是个争强好胜的人物,做和尚大半是为了学武来着。当年他本是想要在少林寺出家,那年还只一十七岁。当时的少林寺方丈灵门禅师和他接谈之下,便觉他锋芒太露,我慢贡高之气极盛,器小易盈,不是传法之人,若在寺中做个寻常僧侣,他又必不能甘居人下,日后定生事端,是以婉言相拒。神山这才投到五台山清凉寺中,只三十岁时便技盖全寺,做了清凉寺的方丈。
神山上人天资颖悟,识见卓超,可算得是武林中的奇才,只是清凉寺的武学渊源远逊于少林,寺中所藏的拳经剑谱、内功秘要等等,不但为数有限,而且大部分粗疏简陋,不是第一流功夫。四十多年来他内功日深,早已远远超过清凉寺上代所传的武学典籍中所载,但拳剑功夫,终究有所不足,每当想起少林派的七十二项绝技,总不自禁又是艳羡,又是恼恨。他今次要替哲罗星出头,便是想要帮哲罗星救出其师弟波罗星。这样哲罗星二人对他感恩代德,他便有机会从已偷学会几项少林绝技的波罗星口中得到少林绝技,以再做提高。
因此,沈醉杀了哲罗星,他才会心头火起,欲要一掌劈了沈醉泄恨。不过他现在冷静了下来,知道自己不是沈醉对手,这才打消了此念。但不管怎么说,这哲罗星总是他托带的人物,沈醉当着他的面杀了哲罗星实是大大折了他的面子。依着他的脾气,那是定要杀了沈醉的。只是现下无奈不是沈醉的对手,所以才只有打消,并退而求其次,要沈醉给他个说法。给一个为何杀哲罗星的理由,便是胡乱编一个也算,他是不会去做求证的,所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可以稍挽回些颜面的说法而已。这是给沈醉一个台阶下,也是给他自己一个台阶下。
只是他的想法,沈醉却是并不理解,而且也不知道。因此沈醉只是笑笑道:“没有理由!”顿了下又接道:“如果非要说个理由的话,那就是我看他不顺眼,很不顺眼!”不得不说,人一旦拥有了强大的实力之后,就会不由自主且不自觉地变得有些嚣张。沈醉现在正是如此,这事若搁以前他只有二三流高手水平之时,就绝对不会这般说话。便是拥有一流水平时,对上神山这等武林名宿且成名几十年的人物,回答也是不会这般嚣张不讲道理的。
神山上人一听沈醉这话,又是不由得心头火起,心道:“你这可是存心薄我的面子呀!我已经让了一大步,给了你一个台阶下,你只要随便编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这事也就完了。但你却偏偏不下这个台阶,不给我面子,当真是忍无可忍!”当下怒极反笑,仰头哈哈一阵儿大笑,声震四野,连旁边的凉亭顶上都被他笑声震的簌簌落下些尘土。亭外沈醉与武松的两匹马更是被他笑声惊吓,躁乱不安,武松正一边忍着震耳欲聋的笑声,一边在旁努力安抚。亭中的两个小和尚也是眉头大皱,极是忍耐,神音则是无事,沈醉自也是全不受影响。
神山上人笑罢,目中精光大盛,瞧着沈醉,愤言道:“不问是非,草菅人命。好,好,好!”他这“好”可不是真的说沈醉“好”,而是反语,越说好越是表明了他心中气极。这三声“好”过后,稍顿了下,他便紧盯着沈醉双眼道:“施主武艺高强,老衲正想领教!”说罢,浑身真气一荡,袍袖飘拂,长须飞扬,更添其震人威势。
这话一说,无疑便是要动手了。本来是不用动手的,但事情发展到这份上,可说全是沈醉逼的神山不得不动手来解决这事了。虽明知不敌,但为了这张面子,为了这口气,他还是要动手。
沈醉轻笑答道:“在下也正想见识下贵寺的‘伏虎拳’与‘心意气混元功’!”这句话,就算是应战了。
“好!”神山上人闻言又大喝了一声好,然后虎吼一声,跨步抢身而上。大步而来,每走一步气势便高涨一分,有若猛虎下山之势。以致于他明明身材矮小,但现下给人的感觉却是十分威猛高大。
沈醉并不抢上,只是蓄势而待。他想看看神山上人蓄满气势的一击究竟能有多大的威力,自己是否能够轻松接下。同时验证下自己的功力是否真的是如童姥所说有量无质,吸了那么多人的功力只是量多,却并没有达到同等量的质上。
神山上人往前走了五步,终于气势蓄满。高涨如山,有若实质,一股如山般的压力散播开来。凉亭旁的武松在这股压力之下,感觉自己呼吸都有些困难。外力加压之下,自身这些日来所修习的内功自发运行了起来抵抗这股压力。武松连忙用意引导,按照心法缓缓运行,这才感觉好受了些。而他身旁的两匹马,则在神山上人这如山般的压力下站都站立不稳了起来,四条腿晃了几晃,终于跪伏了下来,眼中满是不安与惊惧。凉亭内的两名小和尚也是十分不好受,正自苦苦撑着。便是神音,此时也需运行功力方才能抵住这股压力,心中不由叹道:“看来师兄功力又有精进呀!”
如果说神山上人的气势如山的话,那么沈醉的气势便是如海。虽然风平浪静,但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他练的是北冥神功,这套神功意出于《庄子•逍遥游》。“北冥”二字也是语出于此,其中的“冥”字也作“溟”,本就是大海的意思。
神山上人气势蓄满,又是虎吼一声,有若虎啸山林。前踏一步,一个弓步冲拳,双拳直击而出,两股如山劲力排山倒海般直往沈醉狂涌而去。
沈醉双掌一抬,两手往上一翻,刚才还风平浪静的大海便有若突然发生了大海啸一般卷起两股滔天巨浪向着神山上人如山般的劲力迎了上去。
“轰”然一声巨响,狂风大起,黄尘漫天。因劲力交错,外围甚至卷起几股旋风,旋转开去。黄尘之中,神山上人被反震之力震的贴地直退。两脚过处,划过两道印痕。直退出了两丈开外,便要站直身子。谁知身上还有力道未能化解,不由得“噔噔噔”往后又退出了五步方才稳住身子。身子是稳住了,但嘴边却忍不住溢出丝鲜血,他连忙伸手抹去。
反震之力回撞过来,沈醉也被震的不由自主退出了三步方才化解开去稳住身子。心里却是道:“果然是有点有量无质,虽有四甲子的功力量,却没有四甲子功力的直接输出率,质仍就停留在百年功力之时,最大的输出功率就是这么大了。要是有四甲子的输出率,肯定一招就拼掉神山了。被人家一甲子多的功力就拼的倒退三步,真是有够丢脸。不过倒也说明这老家伙的内力有够凝炼,看来不是自己练的终究是不如人家自己练的用起来顺手。不过现在也不错,量大有量大的好处,起码耐久力要比别人多许多,可说是后劲十足。”
说起来虽慢,但他这番思量却不过眨眼间之事。刚刚想罢,忽地身前劲风起,人影一闪,神山上人已合身扑了过来。他竟不趁机调息,带着伤势便扑了过来,看来是打算一鼓作气拿下沈醉。在他肯定以为沈醉功力虽高,但终究年轻,功力有限,便是打从娘胎练起,到现在最多也不过三十年而已。不比自己六十年来勤修苦练,功力深厚持久。可惜他这如意算盘是打错了,沈醉现在最不怕的就是别人跟他比耐力,这耐力持久才是他的长处。
不能够知己知彼终究是要吃亏嘀,且神山上人的拳脚招数实在算是他的弱项。原因并不在他,而是在他清凉寺所藏的拳经剑谱、内功秘要等等,不但为数有限,而且大部分粗疏简陋,不是第一流功夫。他能以次一流的内功心法练就远远超出于清凉寺历代所传武学典籍中所载的最高纪录,乃是他天资颖悟,识见卓超。能有这样的成就,已是他的本事,算得是武林中的奇才了。所以说,拳脚招数实在要算他的弱项。便是加上他几十年来与人临敌交手的经验,也是不能跟沈醉所学的那些超一流高深武技相比较的。
不过十数招,便已被沈醉打的缩手缩脚,只有招架之攻,再无还手之力了。二十招不到,被沈醉“太白醉酒十三式”里的一招“举杯邀月”制住了||狂C|道,当即动弹不得。
这招“举杯邀月”取自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句诗,名虽为“举杯邀月”,意则为“对影成三”。这招便是结合了他的幻影九变而创,以一招间幻出三个身影对敌,使敌难辨真假,从而取胜。当然,这个也不必非要是三个,多也不限,重要的是能够制住对手。
此时,漫天黄尘方才散去。
神音一见神山受制,一把抄起亭内靠着的精铁禅仗便即赶了过来。到得近前,也不答话,禅仗一抡,呼的一声,照着沈醉当头便砸。
沈醉翻手竖掌
1.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