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又一阵好笑:“你谢什么……”
“九哥谢了父皇母后,儿臣也要谢!”。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只顾着乐呵,还不曾开口接话。却听见李治开口了:“兕子,待父皇替皇兄找好了师傅,皇兄便每日里带着你一同去听师傅授课,可好?”
小兕子闻言,一双粉嫩白皙的小胖手连连摇摆,挣扎着从李世民膝盖上跳下来,跑到长孙皇后身边,将李治从长孙皇后的膝盖上拖下来。
粉嘟嘟的小嘴凑到他耳边,神神秘秘的说道:“九哥,你不要在父皇和母后跟前说呀,现在兕子每天都要练五禽戏,嬷嬷和母后都不让兕子乱跑的。到时候九哥要偷偷的来带兕子走,好不好?”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将两个小鬼故作神秘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再次莞尔一笑……
第一一一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
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
东宫。
冬月二十一,这天,太子殿下李承乾按例要到南书房上课。江志轩身为太子伴读,自然要随同前往。但是,昨日傍晚,几名谄媚的内侍,却在太子寝殿后花园的草坪当中,布置了几座突厥人常用的帐篷,还为太子殿下准备了一套突厥可汗的服饰,勾得他心痒难耐,若不是又已经连续五日未曾到南书房听课,恐怕他又要再次装病去当他的突厥可汗了。
必须要说一下,这位大唐太子殿下的爱好有些变态。历史上,李承乾喜欢说突厥语、穿突厥衣服,他还特别挑选面貌像突厥的侍从,每五人组成一个部落,把头发梳成小辫,身穿羊皮,到草地上牧羊。有时还玩“假死”的游戏。他对自己的手下说:“假设我是可汗,现在死了,你们仿效突厥的风俗,来办丧事。”然后像死人一样躺到地上,大家一起放声大哭,骑到马上,环绕着“尸体”奔走,并依照突厥风俗,用刀割破自己的脸。
李承乾对这种游戏乐此不疲,还曾经说过:“有朝一日我当了皇帝统治帝国,一定要率数万骑兵,到金城以西打猎,然后把头发解开,去当突厥人,投靠阿史那思摩,如果他给我一个将军当,我一定不会比别人干得差。”
身为天朝储君,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想要投靠突厥当一名将军,可见他对突厥是多么向往。因此,在去南书房的路上,他一直在绞尽脑汁的找理由,想要逃学。
眼看前面就要到南书房,李承乾有些急了。那套突厥可汗的服饰对他的诱惑实在太大,让他恨不得立马就将其穿在身上。然后带着一帮同样身着突厥勇士制服的侍卫,用木刀木剑相互劈砍,过过沙场战阵的瘾。
江志轩缓缓的跟在李承乾身后,自然不知道太子殿下在想什么。
做了太子殿下半年的伴读,他对太子殿下在寝殿之内的荒唐事多少也有耳闻。只是他万万想不到,太子殿下如今竟然已经发展到想要逃学而去嬉戏玩乐的地步了。
突然,前面的太子殿下一下子站住了,双手捂着肚子,轻哼了慢慢蹲了下去。江志轩见状,连忙想要上前将其扶住。没想到有人动作比他还快,那便是今日轮值的太子师傅魏征。
“微臣斗胆想问,敢问太子殿下今日又是何处不舒服啊?”。魏征微微眯着双眼,风轻云淡的问道。不过那狭长双眼之中闪出的机锋,江志轩和李承乾却都感觉得到。
李承乾哀叹一声,心中暗叫倒霉,他没想到今日轮值的竟然是魏丞相。若是孔颖达和于志宁两位,他尚可以用这样的方式逃课。自从他上次装病骗过孔于两位老实人之后,这两位大人对他,那可是有求必应,只要他一说身体不舒服。两位师傅便立马会让他回寝殿歇息,但是这位魏丞相不同。一来,魏征是皇帝老子最器重的臣子。二来,魏征与孔颖达和于志宁不同,不是东宫的属官,仅仅是兼职做他的师傅而已。
因此对他的态度极为严厉,而且,以一国丞相之精明,哪儿会不知道他心中的那点小九九。
李承乾见是魏征,心知装病是装不下去了。可是身为一国储君,自然还是有些急智的。等魏征将他扶着站起来,脸上立马换上一副坚定的表情:
“让丞相费心了,本宫腹中甚是不虞。不过没关系,本宫尚能坚持。丞相,咱们开始上课吧!”。说着挣开魏征拉着自己手臂的手,回头对江志轩说道:“江伴读,快些过来扶本宫过去!”
江志轩连忙应声过来,扶着他进入了南书房。又将诗书和笔墨纸砚等物准备妥当,这才从南书房内出来,在外面的书房等候。因为魏征这种级别的授课,大多涉及敏感政治和治国方略,江志轩既不是皇子,又还不曾为官,是没有资格听的。
好不容县熬到中午时分,魏征总算结束了一上午的教授内容,要回去处理政务了。临行前,为李承乾布置了课业,并要求两日后检阅。
待魏征走后,李承乾立马兴致勃勃的从南书房内奔出来。呼唤了江志轩两声,快速往东宫寝殿赶去。
江志轩紧赶两步,追上了一拐一瘸的李承乾。没想到李承乾却随手丢过来一本诗书:“江伴读,这是本宫给你的课业,限你今日之内将其完成。明日一早,交还本宫!”
江志轩把那诗书翻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这哪里是什么太子殿下交给自己的课业,根本就是魏丞相为太子殿下所布置的。这种事情,自己决不能越俎代庖。连忙高呼一声:
“殿下留步,此乃丞相为殿下所布置的课业,学生断不敢越俎代庖,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正兴冲冲往回赶的李承乾,闻言停了下来,满脸寒霜的盯着江志轩:“本宫的旨意,你竟然不愿遵从?”
江志轩膝盖一弯,跪了下去:“回殿下,学生并非不愿,实不敢尔!”
李承乾心中更是不悦:“为何不敢?此乃本宫交予你的任务,何人敢说三道四?”
江志轩抬起头来:“魏丞相敢,陛下敢!”
李承乾闻言一窒,对跪在面前的江志轩便更加看不顺眼了:“江伴读,你虽是父皇派来为本宫做伴读的。可半年来,你的衣食住行皆是由我东宫承担,如今些许小事,你竟都不愿为本宫承担?”
江志轩多少也知道,太子殿下急冲冲的想要回寝殿,定然又是有内侍寻到了好玩的东西,急不可耐的想要回去嬉戏玩乐。心中想起皇帝陛下,还有爱妻对自己的叮嘱。便整理了一下思路,苦口婆心的劝道:
“殿下的学识,事关天下兴亡,此事便不是小事,学生请殿下以学业为重,亲自完成!”
李承乾脸上一阵阴晴变幻,终于还是怒气冲冲往回走了两步。从江志轩夺过那本诗书,从牙缝中迸出一个字:“滚!”,然后转身头也不回的朝寝殿而去。
江志轩在李承乾说出那个“滚”字之后,身体禁不住一抖,顿时有些失魂落魄的感觉。似乎半年多来,太子殿下从未对他发过火,当然,这也是因为除了一同到书房听课之外,他与太子殿下甚少有交集的缘故。而今,太子殿下却因为这样一件事情,对他发了火,江志轩心中禁不住一阵苦涩:这可是为了你好啊殿下!同时,又对魏征魏丞相更加敬佩起来:自己面
对的只是太子的怒火.而且被太子呵斥一句之后,便再不敢有何年辨。
而魏丞相和朝中那些谏臣直臣,在皇上怒火冲天之时,还敢据理直争,双方的差距实在是……
李承乾怒气冲冲的回到寝殿,把诗书“啪”的一声砸在案台之上,口中不断恶狠狠的重复着:
“气死本宫了……气死本宫了……一个小小的伴读,无品无衔,竟然也敢违抗本宫的旨意,他还有没有将本宫放在眼里?”一边骂,一边不停的用力拍着案台,如同一头咆哮的疯狗。
屏风后面闪出来一名年轻人,瞧那模样,最多不过二八年华。此人是东宫的太常乐童,名曰“称心”,姿容美丽,能歌善舞。乃是李承乾最为嬖爱的……男宠。他见李承乾如此暴怒,连忙靠过去,双手紧紧拉着李承乾还在不停拍着案台的手臂,万分心疼的说道:“殿下息怒,您这样拍下去,手都该肿了!”。一边说,一边将那只手翻过来,轻轻的吹着气。
李承乾见是自己最喜爱的称心在劝慰自己,便依言停下了拍桌子的发泄动作。但是嘴里却还是不曾停歇,继续咒骂着。
称心为李承乾吹了一会儿手掌,又倒了一杯茶双手递到他手中。
趁着他喝水的间隙,这才异常妩媚的笑道:“殿下,究竟是何人何事,将您激怒于斯?”。他本是男身,此时的动作语调,却和一个女人无异,甚至连笑容都是如此,显得异常诡异。
李承乾也不隐瞒,这称心是他最为喜欢疼爱的人,俩人甚至同吃同睡。便将发怒的原因对称心说了,言道江志轩违抗他的旨意,并且以魏丞相和陛下之名搪塞与他。
称心听他说完之后,再次诡异的一笑:“殿下,不过就是一个小小伴读而已,若是实在气不过,寻个由头,将他杀了便是!何至于恼怒于斯?若是气坏了身子,岂不糟糕?”
李承乾闻言颇为意动,不过很快又摇头否定了称心的提议:“不可,这江志轩虽只是个小小举人,无品无衔。 但他甚得父皇器重,特别是前次母后病重之时,其妻萧氏将药王孙思邈请进了京,替母后治好了重症!又向父皇举荐了一员猛将,父皇由此对他更为看重。
若是莫名其妙的在本宫这里出了事,父皇定会怪罪于我的!”
那称心听他这样说,却再次开口道:“殿下,您是国之储君,陛下最多便是数落您两句,断不会责罚于您!有何可担忧的?”
李承乾摇了摇头:“你不懂。因为身患足疾,再加上一些嚼舌头的风言风语传到父皇耳中,父皇近年来已经对本宫甚为不满。而本宫那胞弟李泰则日益得宠,父皇甚至允许他在府中建文学馆,招贤纳士。这江志轩,乃是父皇看重的才子,若是在本宫这里出了意外。父皇定然对本宫更加不喜,这样一来,就太得不偿失了!”
称心并不是真的想要杀了江志轩,他和江志轩无冤无仇,没道理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他只是想劝慰李承乾,让他消气而已。因此,见李承乾已经平静下来冷静的思考,便不再多言。谁知他不说了,李承乾却还不消停:
“不过,这江志轩如此不把本宫放在眼中,一心抱着父皇的大腿。
倘若继续留他在东宫,难保有朝一日被他发现本宫的秘密,跑去父皇那里告发本宫。称心,你替本宫想个法子,让他离开东宫!”
称心闻言一笑:“奴婢遵命!”
李承乾见他笑得妖异,心跳突突加快,当即猛然起身,拉着他的手臂想要进入寝殿内室。却被称心警惕的阻止了:“殿下,青天白日,若是被有心人看见,多有不便。还是待夜间,奴婢为殿下表演舞乐之后吧……”
李承乾四处望了望,感觉确实不妥。他在寝殿之内白日宣滛,对象都是那些宫女,此事即便是被内侍宫女看到报告给皇帝,亦最多责骂他几句。可若是被人知道他还有龙阳之好,那就是大问题了,恐怕因此而丢了太子之位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堂堂一国之君,岂能于德行上有亏?
称心见他面露遗憾,再次笑着抚慰道:“殿下,后花园中,东宫侍卫……哦不,突厥勇士们已经等候多时了,请殿下……可汗前往大帐,点兵冲杀!”
李承乾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了过去,被他撩拨得心痒难耐,欢呼一声,拖着一条瘸腿,飞速朝后花园奔去。
冬月二十八,皇家农场!
天气已经甚是寒冷,小小身着一件厚厚的青绿袄子,外罩一领淡黄|色披风。站在农场西面的小山之上,看着山脚下六个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在心中不断的感叹:果然是有钱好办事啊!
前次和诸富贵商谈好共同开发修建“外宅”之后,小小便把此事真正的放到了心上。那之后的几日,先去找华阴县令,把地契之事办妥。
她手中有皇帝的圣旨,此事当然毫无问题。将地契的问题办妥之后,又精心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宅子。在设计之前,她特意去江大伯府上参观了一番,摄取了一些这个时代的居住习惯,将其融合在新设计的宅子之内,保证在新颖独特的同时,又能照顾居住之人能很快适应这种新的宅子!
这边的准备工作做好,诸富贵从京师请来的工匠亦进驻农场,开始施工。小小将设计图纸交予工匠之后,本不想再过多的掺和进去。不料一干工匠时不时便有问题跑来询问,而诸富贵将工匠带到农场,支付了五百管钱作为工钱之后,又匆匆忙忙的赶回京师,正是接手醉月楼的生意去了。
无奈之下,小小只好每天顶着寒风到工地巡视一番,顺便为工匠们解释一些问题。今日亦是如此,就在她动身准备下山之时,姚山却匆匆跑来递给她一封信。
小小见信是从京师来的,顿时明白这是夫君的来信。连忙开心的拆开细看起来,信上透露的,却是一个对江志轩来说糟糕透顶,对小小来说却大喜过望的消息……
第一一二章 夫妻团聚
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
“日前,陛下突然召见为夫,言道奉人伦,思天道。着为夫返乡攻读,无需再行东宫伴读之事……”
这是江志轩写给小小的信的开头,至于具体原因,信上则没有任何提示。小小观夫君信中言辞,甚为失落。心中不免稍稍为夫君捏了一把汗,不知他是否能挺过去,熬过这一关。毕竟,身为读书人,尚未进士及第,便已蒙圣眷若斯。夫君虽然从不曾在口头上表示过,小小却知道,他一直以此为傲!
当然,此事对小小来说,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自从夫君第二次入宫开始,小小便一直为此事忧心不已。本来她还甚是焦虑,担心温和谦恭,奉君如父的夫君,不敢劝谏那悲情太子李承乾。如今,她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无论过程是怎样的,夫君总算如小小所愿,离开了东宫。虽然还不知道李二陛下为何连皇宫也不让夫君呆了,但是小小却并不在意这个。
如今,江家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贫困潦倒,拮据不堪的破落门第。
而是这华阴县中远近闻名的富裕之家,虽说比财产,可能如今江家还比不上死对头吴家。但是江家农场,却是一个源源不断的金矿,而且到如今都还不曾将真正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再加上和醉月楼合作进行的“别墅”开发。最多一两年后,江家定然能成为华阴县的豪门大贾。
即便夫君从今以后再不涉足官场,小小相信,江家今后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若是自己再早些为夫君生个儿子,那么,这样的日子就算是完美了。
想想看吧,有儿有女,一家人能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吃喝不愁。闲暇之余,便在农场之中钓钓鱼,抓抓鸡,烧烤一番。待别墅区建设完毕之后,再将一两顷的地规划出来,种上一些奇花异草,瓜果树木。在其中再建一栋真正的别墅,住在其间,春看百花盛开,夏听虫鸣鸟啼,秋收香瓜果实,冬任白雪皑皑。这样的日子,便是个神仙也不换啊。
至于夫君志轩,若是真的不能致仕,便让他到江家义学学堂做个教习。待将来义学规模扩大了,便让他当校长。呵呵,以夫君的水平,想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小小也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有些一厢情愿和过于自私了。对于夫君那样的人来说,若是不能致仕,一展胸中所学和抱负,定然会抑郁沮丧万分。可是,若是皇帝真的从此不再看重于夫君,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当然,小小相信,事情肯定不至于如此严重。皇帝陛下之所以让夫君返乡,很可能还是处于别的考虑。其中细节,待夫君返乡之后,一问便知。因此,小小也不急着去乱猜。反正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便心中笃定了。
将夫君的信来来回回读了两遍之后,小小将信笺小心的折叠起来,塞回信封当中。又将信封轻轻的放进怀里,放在最靠近胸口的地方。
这样,她能感觉到,自己离夫君便近了许多。虽说仅仅才分开了不到两个月,可是小小却感觉得出来,自己对夫君的眷恋在与日俱增。
这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江志轩前次返乡之前,小小和江志轩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而在江志轩临走的前一晚,二人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夫妻。个中滋味,自然有天壤之别。
临近腊月,天气甚是寒冷。小小虽然身着温暖舒适的棉袄,但是在这山上呆久了,而且长久站着不动弹,还是感觉四肢被冻得有些麻木。
连忙招呼鬟儿和姚氏兄弟,打道回府,做些准备。
夫君在信上说,他最多一两日后便要出宫。出宫之后,打算顺道拜会御史中丞秦大人和谏议大夫何大人。前次在何府贺寿之时,两位大人都对他的才学都甚是欣赏。秦大人更是在乡试的事情上,帮过夫妻二人的大忙。入宫之后,又在宫中见过几次,两位大人都曾邀请他前去府中做客,加之这两位大人都和义父义母有着姻亲关系。因此,夫君想趁此次机会,前去向二位大人拜个早年。
算上拜会这两位大人,夫君在京中盘桓的时间应该在五六日之内。
扣掉书信送达的两天时间,也就是说还有三四天时间,夫君便要到家了。
正好赶在腊月之前,小小自然兴奋不已。
快过年了,老百姓都欢欢喜喜的准备年货。这个古老的国度,自有史以来,最为重视的节日便是春节,无论官方民间。在春节来临之前的一个月,都会开始喜气洋洋的为过年做准备,连皇宫也不例外。
眼看着就要跨入腊月,大唐帝国道、府、州、县等各级官吏的年终考评,经过吏部,兵部和礼部的汇总。也已经呈送到李世民的案头。
当然,送到他手上的,是浓缩浓缩再浓缩之后的结晶。那便是各道以上行政单位的军政大员的考核接过和升迁建议。除此之外,各州、府、县级单位里,在这一年当中有重大突出贡献,需要特别奖励提拔的官员名册,亦在其中。
大明宫,太液池御书房。
李世民饶有兴致的看着手中的奏章,他手上拿着的,便是那些需要特别奖励提拔的官员名册。能够进入这个名册的,自然都是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的官员。因此,李世民自然看得颇为开心。
不过,这本册子上面,有多达两百个名字。而且每个名宇后面,还有这些幸运官员所作政绩的粗略描述。因此,在细细看了一百多名之后,李世民忍不住有些头昏眼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