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个月时间,又怎么可能真正改变这些藏民的思想,现今跟藏民灌输的,也不过是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契约制度等等思想,一个月前,叶昭又宣布将多日杰被没收的田产、草场租赁给全部族,包括世代为奴隶的才玉乎,也分到了田地或者牧草地,又与他们签订契约。 眼见需要承担的劳役、税捐大大减少,一年下来,必定能有盈余财富,部民默默接受了这种改变。
实则,大多数部民并不相信中原的宣传,哪有这种好事?许多人都以为,不知道中原人在灌什么迷汤,要知道以前,就算说错话都要被头人罚款的,若是家徒四壁,定然是一顿毒打。现今,什么?官员不许随意打人骂人?又人人有田地草场租赁,保护劳动所得的私有财产?这是天堂么?定然是中原人的阴谋。但在那威力无比的神炮威慑下,只能温顺的听从中原人的安排。
当然,也有一少部分人相信,旅帅大人是大威德金刚转世,来拯救他们脱离苦海,中原大皇帝,更是中原人说的一般,显大日如来,不然为何这般怜悯他等疾苦?
巴桑就是相信中原人的少数派之一,尤其是十天前,多日杰因为“勾结乱党”“残杀帝国公民”被绞死,巴桑心理的天平终于彻底倒向了中原。
就算中原人有不可告人的阴谋,他也不在乎,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当看到多日杰挣扎断气之时,他的心情会那般舒畅,要多日杰死亡,他以前,就是做梦也没有动过这种念头。
多日杰被绞死,好似也将藏民们被禁锢的感情解放,对众藏民心里造成的震撼只怕叶昭都想不到。
多日杰之死,又令热贡十二族的头人们惊惧,三天前,神机第三营将煽动部落藏民逃离黄南的牙郎部头人抓捕,同时其余十部,每部都被派去了一哨步卒,又遣出了黄乃亥部的积极分子现身说法,跟藏民们宣传黄乃亥的变化。
叶昭已经准备令兰州方面接管黄南事务,毕竟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自己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基调定下了,接下来,就是时间问题。
黄南自然要建县,而十二部族就是十二个乡,实际上在黄乃亥,乡长和治安队都建了起来,乡长便是巴桑。只是乡长也好,治安队也好,都懵懵懂懂的,暂时处于学习阶段,短时间内尚不能对黄乃亥政务进行管理。乡公所参议,是兰州来的吏员,成了巴桑的老师。
“巴桑啊,你的族人能不能人人有饭吃,以后可就看你了。”叶昭眺望着青山田原,轻轻拍了拍巴桑的肩。
巴桑站在安抚使身侧,第一次发现,原来草场一望无垠,如此宽广,就好像,是安抚使大人令他睁开了双目,看到了以前从来没看到过的风光。
夜幕降临,黄乃亥村中突然响起了警号,随即枪声响成一片,是公平党玉树骑兵,几百人的马枪骑兵,怪叫着,呼号着,从田野中呼啸而来。
随即,村口架起的两座连珠炮如爆豆般猛烈射击,烈马悲鸣,隐隐约约的火光中,马匪一个个栽下,铁丝网后,神机营排枪如雨,几乎没有一匹马能冲到村口百步前,当马匪溃败,村中响亮的号角响起,骁骑营枪骑兵飞一般袭出,如雷霆霹雳,卷向溃逃的马匪,枪击声,惨叫声,溃匪接二连三落马,草峦之中,不知新添多少亡魂。
阿法芙第一次见到帝国战争机器的巨大威力,俏脸微微变色,显然,她的残部在这支力量面前,将没有任何反抗余地,甚至比不上当车的螳臂。
枪声响起的时候叶昭和苇月伊织、花姬正准备在寝室阳台上烤羊肉串。
枪声响,叶昭并没有出去看,还是与两女给羊肉串刷油,准备调料,等将肉串放火上烤时,侍卫来报,马匪被击溃,大部被歼,小部俘虏,仅仅十余人逃出生天。
叶昭知道,这是果洛地区在征青兵团打击下溃败的匪兵,只能靠四处劫掠过生。不过玉树一带公平党,极得诸部族人心,善于分散游击作战,若想肃清青海全境,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
接赵三宝来电,章嘉国师已经在陆军师护送下进藏,想来达赖起身进京的日子不远,自己,也该是回京的时候了。
这段时间,甚至听闻江南江北皆有自己驾崩的谣传,倒也好,大浪淘沙,刚好瞧一瞧不安定因素都在何方。
就锡金地位与英人的谈判颇不顺利,但现今,也只能放一放,以帝国现今财政,支撑西北一战已经是勉为其难,根本无暇顾及西南。
想起这些叶昭就叹口气,不知道甚么时候自己能真正轻轻松松吃一餐,看似锦衣玉食,实则又哪里有升斗小民幸福?
话说回来,居高位者,除了没心没肺的几朝帝王,又有几人是想象中那般怡情风光?
“先生,不要想国家大事了,我去喊白姑娘来吃烤肉吧?”苇月伊织粉色和服,艳美无双。
叶昭就笑:“你和花姬面子大,去喊吧。”要说阿法芙和苇月伊织、花姬倒是相处的挺好,这段日子,叶昭经常闷在书房写一些东西,几乎就没在寝室真正睡过,常常是白天眯一小觉,而阿法芙和两女相处的时间反而多一些,还领二女去隆务寺拜佛,小宫山观景,倒也多亏了她陪两女。
苇月伊织和花姬果然将阿法芙领了来,不过看到叶昭,阿法芙微微一怔,显是以为叶昭不在。
“今天都是羊肉,还有河鲜,知道您来,先生特意没叫最爱吃的五花肉。”苇月伊织话说的自自然然,却令叶昭不禁心下苦笑,知道她没有旁的意思,只是说事实,可怎么感觉怪怪的?
“要不要我回避?”叶昭知道穆斯林未婚少女避忌多,不知道和男人一起吃烤肉犯不犯忌讳。
“不必了。”阿法芙说着话,就将白纱轻轻摘下,露出清美绝伦的俏脸。
叶昭点点头,心说自己境遇之奇世所罕见,今日是民族大团结么?彝族、回族、大和族,和信仰风采迥异的三位美少女一起吃烤肉,这感觉新奇的很。
阳台极为宽阔,今晚夜色极美,圆圆的玉盘仿佛触手可及。
“先生,过两日我们就回北京么?”苇月伊织将烤好的肉串依次递给叶昭、花姬和阿法芙。
叶昭早已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理所当然的接过,点点头,伸手捏捏花姬秀美的小脸,说道:“是啊,这几个月,你们可受苦了。花姬老婆,可累坏了吧?”
听叶昭喊她老婆,花姬小心思又惶惶又甜蜜,摇摇头,说:“不累。”手上,帮叶昭剥虾皮。
叶昭笑道:“等以后通了火车,再带你们来,那时候,算重游旧地,定然很有意思。”
两女都点头。
阿法芙心中虽好奇,却也没说话。实则跟苇月伊织和花姬相处,听闻她俩说起外国,海外,说起火车,电灯,件件俱是前所未闻,她不相信,但却知道苇月伊织和花姬都不是说谎的人。
这时叶昭想起来,对阿法芙道:“啊,你想要自来火是吧?回头我叫他们给你送一包,二十盒,够吧?”
阿法芙第一次见到中原女卫兵用火柴时,可吓了一跳,后来偷偷跟花姬说,想要一盒火柴,但苇月伊织也好,花姬也好,却都是甚么事都会请示叶昭,自也跟叶昭说了。
听叶昭的话,阿法芙微微有些不自然,毕竟叶昭是汉人武官,按道理是她的死对头。
“今晚夜色倒美。”叶昭咬着肉串,却又给苇月伊织和花姬每人倒了杯红红的葡萄酒。
穆斯林女子地位极低,是以见到苇月伊织和花姬对叶昭千依百顺,阿法芙倒也没觉得怎样,可看到叶昭动手给二女倒酒,可令她微微一怔。
“白姑娘,这段日子,谢谢你的帮忙。”叶昭举起酒杯,微微对阿法芙示意。
阿法芙摇摇头道:“我是为了报答你救我爷爷的恩情。”
叶昭笑道:“总之谢谢你了。”
阿法芙犹豫了一下,问道:“你带来的书,中原大皇帝会实行上面说的律法?”如果说带叶昭进入黄南还能说是报恩,但三个多月尽心尽力做通译,安抚黄南藏民,可就不能仅仅说是报恩那么简单了,第一次接触帝国价值观,那些书籍上的东西,深深吸引了她。
叶昭道:“那当然,如果你能去沿海一带走一走,就会知道这个国家发生的变化,阿法芙,希望你将来有一天以自己是帝国公民为荣。”
阿法芙摇摇头:“那是你们的帝国。”
叶昭凝视她,郑重道:“只要你愿意,你同样是帝国之一员,皇帝已经大赦天下,所有参与陕甘仇杀之民前事不究,无论回汉,俱是帝国公民,此后再有追究前事互相残杀者,以帝国法律惩处。”此事总要揭过去,不能成为纠缠不休的一道刺。
阿法芙默然不语。
叶昭又道:“你那一百零七名部下,具被宽恕,从轻放落,现今编入了前往新疆的辎重队,你也不必为他们担心了。”
阿法芙一呆,说道:“你怎么知道一百零……,啊!”随即就知道自己部下均落入了官军之手。
叶昭道:“你几次说回兰州看爷爷,但日期都不对,我就知道你不放心部下。虽然你机警,跟踪不得,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半个月前,他们已经一网成擒,你放心,没有伤人。你在黄南所作之事,或许你自己不知道多么重要,实则对本朝之影响,所作的贡献,早就可以抵你之罪。”
阿法芙已经渐渐感觉到了,面前这汉人武官在甘肃一带极有权势,而且句句珠玑,从不妄言。
心里,也不知道是愤怒还是轻松,虽然他利用自己将自己部下一网打尽,按道理应该生气的,可隐隐的,好似压在心头的巨石落了地,本就是,百余名叔伯兄弟的性命,到底将来会如何,或许,她一直就迷茫无比吧。
叶昭又举起了酒杯:“过个几年,我相信,你会喜欢现在的帝国。阿法芙,我叫你一声阿法芙,就是当你做朋友,我不希望将来有一天,不得不宣判你死刑。这杯酒,是我对你的祝福,希望你能放下成见,成为帝国公民之一员。不管身在何方,帝国与你同在!”
阿法芙听得心中一跳,见叶昭满脸肃穆凝重,想起帝国军队之强大,显然,这是一句承诺,对帝国公民的庄严承诺!在帝国法典公民篇里,就有相同含义的一句话,“帝国公民,皆受帝国律法保护;旅行海外之公民,如遇法律纠纷,帝国法律与海外法律释意不同,皆由外交斡旋,帝国与诸公民同在!”
阿法芙几乎都有些羡慕中原人,有这般强大的后盾,成为其中之一员是何等自豪?只是这个帝国,真的也会成为庇护穆斯林的帝国么?
叶昭品着酒,他知道帝国法典里明文写入这样的词句有霸权主义倾向,但现今世界,所谓文明强国本就都这么做,因为世界一片混沌,文明发达程度更不相同,西方诸国为什么要领事裁判权,就是同一个道理。
而帝国开始逐步推行的价值观,就算英国美国的文明程度,比较起来都未免逊色,更莫说在亚非拉还相当普遍存在的王朝、奴隶甚至原始社会了。
叶昭,自也不会眼看着公民在海外被野蛮的刑罚处置。
第十五章 朱雀
吃过烤肉,叶昭又去了书房,在书房里写了一篇对青藏县乡制度的展望,随后翻阅了晚间刚刚从保安城送来的电文,有京城的公文,也有内务府密电,还有黄文秀的一封密文电报。
帝国专利商标局将会在月底正式挂牌,其雏形机构本是商务部下属之专利科,挂牌后,将会一跃成为政务院下拥有相当大的独立管理权的部衙。
虽然帝国专利法比之欧美晚了几十年,但却更为规范,而商标法的概念更领先于世界。
上海吉祥表行以麒麟为表徽进行了帝国第一个商标注册,成为全世界最早使用商标的公司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家拥有商标的表行,比之江诗丹顿、浪琴,早了十几年、二十多年。
吉祥表行以麒麟作为表徽曾经引起巨大的争议,但帝国皇帝批准了其使用这一图案,而且,吉祥表行成为皇室特供作坊,叶昭现今随身佩带的金表,便是吉祥表行的贡品。
京城的公文里,还提到正定—太原一线的铁路已经开工,京师—正定—郑州—汉口的南北干线,对外招商结束,已经募集足够的资金,测量工作还在紧急进行中,不过京师—正定的铁路预计明年便可完工。
显然,帝国修建铁路的技术经验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速度大为提升,前朝两年、三年才能竣工的铁路线,本朝已经可以缩短至一年时间,加之巨大的人力调配资源,比之欧美铁路建设速度,已经不遑多让甚至更胜一筹。
实际上,帝国已经将参加过多次铁路建设的民夫以及技术工人们整编为帝国铁路工兵军团,军队化管理,大概二十个师,二十万人左右,乃是帝国修建铁路的最中坚力量。
除了技术工种,工兵们薪酬是很低的,甚至薪酬可以忽略不计,只是饭菜营养极好,当有修路任务时,每周每人都配给半斤猪肉。对于这些民夫,无异于生活在天堂。
铁路商人们支付给铁路兵团的人力开支,大部分成为了铁路国有股份的一部分。
对于铁路工兵,叶昭只能心里叹息,一个国家的腾飞,付出牺牲的,往往是这些最默默无闻的阶层,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牺牲了甚么。
叶昭能做的,便是等出卖劳力的铁路兵们,老了,干不动了,为其安排体面能够养老的工作,比如路警、铁路维护人员,经验丰富而又善于思考的转为技工等等,而铁路兵们,士气永远那么高昂,自动自觉,很少出现怠工的情况,或许,也因为皇帝的承诺,令他们看到了未来松口气的希望。
更为悲惨的是没有编入工兵系统的民夫,这个有口饱饭吃便卖命的群体,他们甚至有人就在工地上逝去,每一段铁路的铺就,几乎都有劳工非正常死亡现象,而且,他们的未来没有任何保障,当不能再靠出卖力气生活,很难想象他们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当然,叶昭觉得国家亏欠他们,自己亏欠他们,但这些民夫,却没人这么想,能有口安稳饭吃,偶尔还能见到荤腥,不必再流浪乞讨,不必再活活饿死,这生活,和天堂中无异,未来?他们从来没想过什么未来。
随着帝国成立,关外完全解禁,中原也到处开荒,加之南方北方,大批支持北国以及以往有劣迹的地主被清算,实际上,能耕上田地的人越来越多。但妄想尽快人人解决温饱无异于痴人说梦,是以类似铁路饿殍这类群体还大量存在,但同时,这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力,却是帝国腾飞的重要动力。
每当思及这些人,叶昭就不免心里沉重,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国家呢?尤其是对于中华这般庞大落后的帝国,若想腾飞,又要多少白骨埋入黄沙?甚至将来历史上,也不会见到对他们的描述,历史记载的,只会是帝国开国皇帝的文治武功,是帝国新兴精英阶层如何建设百废待兴的帝国。
甚至他们自己,也根本不会想到帝国的光明未来和他们能有任何联系。
所以,当叶昭见到黄文秀的电文,呈报泰和行资产的电文,叶昭实在难有什么欣喜的情绪,虽然,泰和行实在庞大到了难以想象。
就仅仅以泰和行下属的轮船公司为例,七八年间,已经膨胀为拥有56条轮船,总吨位70000余吨,总资产过千万银元的巨无霸,而去年的净利润,已经达到了两百万银元。
这还仅仅是泰和行业务比重中并不占首要地位的行业,从各类发明,从电气公司中赚取的利润就更难以计数。
对于泰和行的轮船公司扩张,叶昭自觉得理所当然,现时条件下,若目光独到又有相当程度的资源利用,资本扩张本就快的惊人。
就以昔年上海闻名的大班金亨利为例,他最初进入上海,不过是用两万多两银子购买了一艘吨位600多的轮船,不到十年,就发展为拥有19艘轮船,近30000吨吨位,总资产三百多万两白银,每年净利润近百万两的轮船公司。
而他经营的,仅仅是长江内河运输,到后来,发展为中国江海运输。
泰和行呢,比起金亨利的旗昌轮船行,资源条件何止优越百倍?不但远涉日朝南洋,而且有国内渐渐发展起来的工商业为依托,又有自己做后盾,加之泰和行触角触及的工厂商行贸易行,自己控制的各工商企业的配合,举个例子,作为广府钢铁行的唯一合作轮船公司,一年业务量就多少?
如果其轮运公司不能发展到现今规模,叶昭倒觉得自己应该换将了。
现今泰和行,早就出现了几大巨头,十几个小巨头,各管一摊,都是帝国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不但是巨鳄财团发展的必然结果,也避免了黄文秀这个总掌柜一言堂的情况。
看来,自己赚的钱修太原—兰州—新疆的铁路绰绰有余,都不需动用什么固定资本,只怕拿出几年的利润就够了。
或者,等美利坚内战结束,从美利坚捞的银子,再加上自己各行业最多不超过三年的利润,就足够修建这条铁路线了。
叶昭琢磨着,愕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成为了超恐怖的资本者,只怕传说中的那影响世界经济的欧洲家族,就以传说为例,都不及自己的资本庞大,更莫说,那传说本就虚无缥缈了。
叶昭沉思半晌,慢慢提起笔,开始写了第一行字“朱雀救济会之构想……”
叶昭自不会知道,他灵光一闪准备成立的“朱雀救济会”将会给这个世界造成的深远影响。
19世纪60年代初,未来东西方世界最大的两个国际性慈善组织几乎同时诞生,西方的红十字会和东方的朱雀会,在未来,红十字标志和简约的朱雀标志几乎成为东西方文明的分水岭,同样代表着受苦受难人的希望,同样奉行人道、公正、中立等等原则,而东西方的医馆,泾渭分明的采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标志,不过,后世西方人,显然更喜欢护士帽上那漂亮而充满神圣怜悯气息的简化朱雀玄女标记,甚至龌龊的制服控,也认为东方的护士帽更为性感刺激|情欲。
不过成立之初,两个组织的宗旨都是极为狭隘的,红十字会是为救济伤兵而成立,朱雀会则是东方帝国为了帮助流民,分配流民资源,为其迁移西北、关外等等提供帮助,又有移民海外之举措,如成立后第一个月,朱雀会就参与了帝国移民关岛诸岛屿行动,资助了大批流民移居关岛诸岛屿掀开新生活的篇章。
而朱雀会拥有帝国皇室的支持也是红十字会难以比拟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进入二十一世纪,希望大笔捐款给朱雀会,成为朱雀会高级合作伙伴,以获得皇室封爵进入上流社会,都是帝国暴发户阶层的梦想。但因为朱雀会伙伴审批极为严格,皇室封爵更越来越专注于具有公益精神亦或在科学界获得突出成就,品德高尚的专业人士,所以,暴发户的梦想往往只是梦想。
叶昭自不知道后世变化,但帝国存在的流民阶层如何安置,叶昭第一个就想到了移民,而第一个移民目标自然便是关岛诸岛屿。
现今帝国正与西班牙人谈判购买关岛所在的马里亚纳群岛,西班牙人的风光早就不在,帝国则抛出了数个亲密合作的商约,比如在南洋一地,双方互相给予商业最惠国待遇,又准许西班牙人进入中国内地行商等等,这些条约,将有利于西班牙人融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体系,是以帝国购买马里亚纳群岛一事渐渐接近尾声,预计购买金额不会超过一百万银元。
比起购买马里亚纳群岛,小笠原群岛被并入帝国疆土几乎如同儿戏,被英国商人以一千银元卖给了帝国政府。
当然,小笠原群岛并不适宜人类居住,美国人曾在此发展渔业,以失败告终,最后英国商人得到了其所有权,当帝国外务部出面与其谈判,他本想直接白送以博得中国人好感,但最后还是象征性的收下了一千银元。
小笠原群岛随即被更名为蓬莱群岛,当然,小笠原群岛只是叶昭对其的称呼,现今其名字乃是英国人命名,和日本沾不上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