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良说,当初建议提拔尹越,省委并没有错,就算你推荐了他,毕竟还是
省委集体决定嘛。
陈运达说,这件事,对我们这届班子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赵德良说,负面影响是肯定的。看来啊,光打击还不够,干部康洁自律的正
面宣传以及监察厅的预防工作,还要加大力度。
陈运达说,是啊,今年是换届年,这个节骨眼上,又出了这样的事,在整个千部队伍中,影响极坏,增加了不安定因素。我在想,现在是关键时刻,稳定压
倒一切,千万不能再出乱子了,否则,不好收场啊。
赵德良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着陈运达,问道,你有所指?
陈运达说,听到一些说法。有些同志担心,尹越事件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
越大。如果真的成了多米诺骨牌,恐怕就很难稳定了。
赵德良说,运达同志,你的忧虑,也正是我的忧虑啊。这两年,江南省确实
不太平,原因我们暂时就不去谈了,无论如何,这些事,都是在我们这届班子手
中出的,中央一旦问责,我们,我和你难辞其咎。所以,我在想,一方面,我们
要尽可能控制或者消除此事的影响,积极和中纪委配合,尽快查清问题,又不至
于扩大化。有关这一点,我会找时间和中纪委的同志交换一下意见,你是省委副
书记、省长,我建议你有机会,也以个人名义,找一下中纪委的同志。另一方面
,康政建设的力度,还要加强,要做好预防工作,确实不能再出事了。接二连三
地出事,说明我们这届班子失去了控制力嘛。
陈运达说,行,我一定按德良同志的指示办。
赵德良立即转了一个话题,说,各地的党代会,陆续要开了。班子的事,不
能再施了。我想,是不是分两步走,先把党口的班子定下来,下一步,再定政府
的班子?
陈运达说,我同意。
赵德良说,那好,我再和办公厅以及组织部沟通一下,争取尽快召开常委会
第三天,办公厅下发通知,内容十分明确,讨论各厅局以及市县委班子。
通知发下去的当天,唐小舟就接到无数个电话,都是打听这件事的。唐小舟
觉得好笑,其一,既然常委会要开了,说明名单早已经由组织部拟好了,一些主
要职位的初步提名,也不是秘密,如果不出现特别意外,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其
二,如果你是线上的人且榜上有名,你这条线上,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个人,一
定会向你透风。到了这时候,你还没有听到风声,只能说你out了。其三,唐
小舟确实可以拿到那份名单,可他并不想这样做。此事涉足太深,对自己并没有
什么好处。
倒是另一件事,让唐小舟感到极度不安,章红自杀案有了新的变化。
章红因为抑郁症,常常伴随自杀倾向,曾经两次自杀未遂,第三次跳楼,摔
得血肉模糊。其后,雍州市公安局刊警队出了现场,进行了详细现场勘查,最终
得出结论,章红属于自杀身亡。对于妹妹的死,章政一直接受不了。他很清廷,妹妹最近一段时间,情绪尚
属稳定,甚至都不肯吃药了,说越吃越觉得绝望。章政觉得,妹妹能够情绪稳定
,与家人的关爱以及治疗,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吃药,是肯定不行的。出事当晚
,章政还亲自督促妹妹把药吃下去了。治疗抑郁症的药,主要是起兴奋作用,撞
破翁秋水和谷瑞开的事,令她愤怒,当时的情绪,也属于激动型。情绪的激动,
加上药物的作用,迅速陷入极度的抑郁,令人难以想象。
章政原本觉得此事无法解释,心中存有诸多疑虑。偏偏公安部门的结论一出
,翁秋水就急于将章红的尸体火化,并且显得过余热情。章政冷眼旁观,觉得翁
秋水的态度有些问题,一时又说不清道不明。原本第二天的遗体告别仪式之后,
便行火化,可晚上睡在床上,章政突然想起唐小舟曾经对他说过的话,觉得唐小
舟话中有话。他本人也是官场中人,自然清廷官场对于两性关系的态度。翁秋水
和谷瑞开的升职欲望都很迫切,偏偏在节骨眼上,一再让章红撞破他们之间的事
,确实令人不解。再联想到妹妹平常的一些言行,似乎给了章政一种印象,她如
果不吃药,情绪尚稳定,一旦吃药,病情就有加重的迹象。
将所有一切分析之后,章政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把他自己都
吓了一跳。
第二天一早,他早早赶到殡仪馆,遗体告别仪式如期举行,但即将火化的时
候,出现了麻烦,他作为死者亲属,坚决不同意立即火化。他之所以这样做,原
是想试一试翁秋水的态度和情绪,不料,翁秋水一听说他不同意火化,立即暴怒
,和他大吵了一场,甚至要强行火化。章政从翁秋水的态度中看出了端倪,更加
坚定地拒绝火化。
最终,因为家属意见严重分攻,火化未能进行。
离开殡仪馆,章政又立即赶到市公安局刊警队,将自己的怀疑说了。刊警队
负责此案的是九大队,副大队长说,你这仅仅只是怀疑,并没有确凿证据,不能
成为我们立案的理由。章政打开自己的公事包,拿出一瓶药,说,这是我妹妹生
前用的药。这一瓶已经吃了一半,是一直留在我家的,你们可以检验一下。
章政自己就在司法系统工作,和这位副队长相熟。副队长觉得,章政可能因
为失去亲人,情绪难以控制,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尚在情理之中。要打消
他的这些想法,其实也简单,把这瓶药检验一下。可令这位副队长惊讶的是,这
一检验,还真检出了问题,这瓶药明明标的是百忧解,属于治抑郁症的专用药。
可打开胶囊,发现里面竟然是另一种药。检验人员立即将结果报告给副队长。副
队长也觉得事情闹大了。问检验人员。里面是什么药?检验人员说。目前还不十分清础,要进一步检验才能知道。
这位副队长做事极其认真负责,他意识到此案确实存在问题之后,立即带人
去了殡仪馆,下达书面通知,在没有得到公安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不准火化尸体
。很快,药检更进一步的结果出来了,胶囊里面装的是西药氯硝安定。副队长不
太了解医学,为此专门去市一医院请教了有关专家。
专家告诉他,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药。百忧解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所
谓抑郁症,也就是精神极度萎靡,治疗的药物,带有兴奋作用,目的是要刺激患
者,令其脱离抑郁状态。氯峭安定则相反,主要用于治疗狂跺症。所谓狂跺症,
则是兴奋过度却又无法自我控制,只能借助药力来控制。所以,氯硝安定属于一
种对情绪起抑制作用的药。
副队长问,如果药刚好用反了,会起什么作用?
医学专家说,这两种药,是绝对不能用反的,狂跺症病人,如果吃了兴奋剂
,就会更加狂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精神分裂。
副队长说,那是不是说,抑郁症病人如果吃了治狂遭症的药,会更加抑郁?
医学专家说,是的,会加重病情。
明白药理作用之后,副队长立即做了一件事,对章红的尸体进行解剖。
解剖结果显示,章红的胃内,并没有百忧解成分,只有氯硝安定成分。
一切都明白了,当天晚上,章红服下的,并不是治疗抑郁症的药,而是治疗
狂跺症的药,这药反而令她的抑郁症加重。章红为什么会服错药?只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她自己希望病情加重,以便达到自杀的目的。这种解释显得有点荒唐,
若真是如此,显然还有很多更直接的方法,就算她认定这种方法最好,那也一定
会加大剂量地服用,而不需要家人逼迫才喝。因此不难推断出另一种可能,有人
悄悄地将药调换了。为什么要调换?只有一种解释,谋杀。
最大的嫌疑人,自然是翁秋水。副队长向刊警支队汇报之后,决定逮捕翁秋
水。可他们晚了一步,翁秋水知道公安局将章红的尸体拉回去的消息,意识到大
祸临头,什么话都没有留下,神秘地失去了踪迹,似乎是畏罪潜逃了。
第一个打电话向他通报这一消息的是容易。容易并没有说得非常详细,仅仅
只是告诉他,章红自杀案有了新的进展,据市公安局刊警支队的调查显示,章红
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疑似被人偷换了,刊警队怀疑是章红的丈夫翁秋水干的,今
天早上已经向公安厅方面通报,准备逮捕翁秋水。可公安厅配合寻找翁秋水的时
候,发现他于昨天下午失去了踪迹,没有人知道去了哪里。唐小舟有一种感觉,容易并不八卦,和孔思勤的行为相似,她也在排队。
刚刚放下容易的电话,章政的电话打过来了。章政倒没有先介绍情况,而是
感谢唐小舟。唐小舟大致已经明白了章政的意思,却说,章处,你太客气了吧。
章政说,我一定要谢谢你的提醒,不然,我也不可能想到翁秋水这么老谋深
算,凶险歹每。
唐小舟说,我提醒你什么了?没有的事吧?
章政的电话,显然并不仅仅是向他表示感谢或者通报此事,或许和容易的目
的一致,同样想发展他这个关系。
这件事复杂化了。唐小舟第一时间想到,谷瑞开曾数次以狂躁症的名义去看
过医生,拿回来的药,正是氯硝安定,所不同的是,她拿回的是氯硝安定片,章
红使用的似乎是胶囊。即使如此,唐小舟也想到了一种可能,谷瑞开拿到的那些
药,并不是自己吃,而是交给了翁秋水。春节之后,谷瑞开和翁秋水的事,先后
两次被章红撞破,唐小舟也一直觉得不解,现在明白了,他们是想给章红刺激,
以此推动后来的结局早日出现。
下一篇:第044章?
想到这一点,唐小舟有点心惊内跳的感觉。谷瑞丹竟然是这样一个蛇蝎女人
?那么,自己和她生活了十几年,她是否也曾动过这样的念头,要自己于死地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再深入地想,唐小舟有些明白了。他所买的书中,有一本
外国的侦探,讲的恰恰是偷换药物谋杀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案子。他们既然对
章红采取了行动,难道说,真的从没想过对他采取行动?那天,他差点撞破他们
在自己家,会不会也是行动?
这件事,让唐小舟背脊一阵发凉。
其后一段时间,唐小舟极度不爽,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梗着,不自觉就会想到
这件案子,想到谷瑞开。自己没有成为这场阴谋的受害者,是他的幸运,但谷瑞
开很可能卷入这场谋杀,又让他想到女儿的未来,心中不能不增加一层忧虑。他
甚至想到,谷瑞开一旦入狱,女儿的未来,势必蒙上阴影。
左思右想,痛苦挣扎了再挣扎,还是决定给谷瑞开打个电话。
打她的手机,关机了。唐小舟心中一愣,难道说,谷瑞开和翁秋水一起跑了
?不至于吧。如果她也跑了,容易会告诉自己吧。容易在电话中,并没有一个字
提到谷瑞开呀。如果谷瑞开逃跑了,应该会先安排女儿唐成蹊吧。唐小舟又拨通
了谷瑞开家的电话。电话一直通着,没有人接听。唐小舟想,这事真有点奇怪了
,就算谷瑞开不在家,保姆小花也应该在家吧,她干嘛不接电话?从这些迹象可
知,就算谷瑞开没有和翁秋水一起逃走,此案和谷瑞开的关系,也是肯定的。
再一次拨打电话,这次打的是小花的手机。电话响了两声,没有接,直接掐
断了。唐小舟想,是不是小花对这个座机号码不熟,所以不肯接?手机接听是需
要钱的,她使用的虽然是谷瑞开给的电话卡,毕竟所给数量有限,如果话费过多
,小花就得自己掏钱。以前,唐小舟偶尔会给小花一点,即使如此,她也是不熟
悉的电话不接听。唐小舟拿出手机,再次拨打小花的电话。
这次,小花很快就接听了,主动叫他,唐叔叔。
唐小舟问,你在哪里?
小花说,在家里。
唐小舟说,可是,我刚才打家里电话,没人接呀。
小花愣了一下,似乎在想该怎么回答。几秒钟之后,她说,我刚才在上厕所
。唐小舟心里一阵烦,很想立即将电话挂了。他自然知道,小花在说谎。这孩子
,刚来的时候非常单纯,也不知怎么回事,时间一长,竟然把谷瑞开那一套撒谎
的本事学到了,只是还不太纯熟而已。
他懒得拆穿她,问道,谷阿姨在哪里?小花犹豫了一下,说,在家。
唐小舟说,你让她接电话。
小花说,她病了。
唐小舟问,病了?什么病?
小花说,她没说。
唐小舟懒得和小花说了,说,你把电话给她,我有事找她。
小花把电话交给了谷瑞丹,谷瑞丹接起电话,有气无力地问,什么事?
唐小舟说,听说你病了?去看医生没有?
谷瑞丹说,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身上有点不舒服。
唐小舟想,应该是痛经吧。她一直有痛经的毛病,严重的时候,痛得在床上
打滚。看过很多医生,也没什么效果。后来听一个朋友说,之所以痛,是因为不
通。到了月经期,血出不来,堵在里面,自然就痛了。每次来月经的时候,可以
用热敷,血一散,流得快,就通了。后来每到经期,唐小舟便替她装热水袋,虽
然无法根除,确实有效果。可她属于那种粗放型的人,小事从来不闻不问,哪怕
是关乎自己的小事,也一样马虎。如果唐小舟不替她做,她自己宁可躺在床上忍
受疼痛,也不会去做。
唐小舟说,你叫小花给你灌个热水袋呀。
谷瑞丹说,你还关心我啊。
唐小舟自然不想涉及这个话题,而是说,那件事,我听说了。
谷瑞丹自然知道他所指是哪件事,并没有装糊涂,也没有就这个话题说下去
,只是哦了一声。
唐小舟有点不好往下接了,他能怎么说?说我怀疑你是设计者之一?显然不
妥,且不说他仅仅只是怀疑,她的电话,说不定被监听,话说得太清廷明白,不
仅给她惹麻烦,而且可能给自己惹麻烦。他只好问,需要我帮助吗?
她带点幽怨地说,你还肯帮助我?
他说了一句很真诚的话。他说,你是孩子的妈妈,帮你也是帮孩子,只要我
帮得上。
她果然是前所未有的温柔,说,谢谢,如果有需要,我会找你。
他说,我记得我以前也和你说过,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肯定有很多种解决办
但是,肯定只有一种解决办法最好。你自己要考虑清趁,有些事,回避不如
正视;被动不如主动。
她说,谢谢,我会的。话已至此,再没有什么好说了。他只得安慰几句注意身体之类的话,再说自
己这边有事了,桂断了电话。他有一种感觉,谷瑞开有可能并不是痛经,而是受
到了打击。如果她真的涉案的话,恐怕只有他暗示的一条路是最好的,那就是自
首。既然有自首情节,又因为并非直接杀人,不知量刊的时候,是否可以从轻?
只要能保住一条命,总还有希望。
或许,应该抽个时间去找舒彦咨询一下?假如有一天,她真需要自己帮助的
话,他想,自己力所能及的,大概也就是出钱帮她请律师吧。如果请律师,舒彦
肯定是最好的。只是,现在就去找舒彦,会不会显得太早了点?
如果将来警方知道他曾就此事找过舒彦,至少可以认定他知情不报吧。就算
警方不能认定,事情在官场传开,大概也算他的一个污点。
算了,这件事,还是烂在自己肚子里最好。
又一次常委会。唐小舟借口要去看一看新办公室,躲开了。这个会议太敏感
,他不想靠得太近。
到底是新楼,办公条件非常好,赵德良的办公室非常大,大概有四十平方米
,这还仅仅只是办公空间,此外,还有专门的会客室、书房和休息室,有单独卫
生间。所有的办公设备,全是新的,一张大办公桌摆在房间中间,很显霸气。
唐小舟的办公室和赵德良的办公室隔了一间会议室,他的办公室里,有一扇
门通往会议室,会议室还有一扇门通往赵德良的办公室。有了这样的结构,以后
,唐小舟带什么人见赵德良,完全不需要通过外面的走道,可以直接穿过会议室
进入。这样的好处在于,一般人在走道上,不容易搞清廷到底有哪些人在书记的
办公室来来去去。
唐小舟的办公桌也是全新的。但不知是不是余开鸿的主意,办公桌横放着,
背对着窗户,左侧面是通往会议室的门。唐小舟觉得这样摆法不是太好,便让人
帮忙换了换方向,将办公桌顺过来,背面,仍然靠向赵德良的办公室。此外,他
交待杨卫新,给他的办公室添置一套沙发,沙发可以摆在进门的角上,呈l形,
中间摆一只玻璃茶几。这样一来,办公室就形成了两个空间。
最恼人的还是电话,似乎整个江南省都知道今天召开常委会,讨论人事问题
。这个会的悬念并不多,组织部提供的拟任名单,是交给每个常委的,只要有关
系,就一定可以得到。至少可以说,被列入这份名单的,算是有了百分之九十的
希望,未列入这份名单的,大概连百分之一的希望都没有。既然是这么个事,还
有什么好打听的?当然,这里面自然也有原因,每一个想提拔的人,肯定都没有闲着,怎么叫跑官2民间有一种说法,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
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大家都说这话形象,具有高度概括性。实际操作时,
并非完全如此。没有哪一位领导可以一手遮天,并非答应了就一定可以提拔。常
委会讨论的时候,出意外的可能还是很大的,所以,又跑又送,也不一定就能提
拔重用。就算你跑了送了,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你心里也都明白,这事不是某
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说了能算的,毕竟是你的关系还没有完全到位。所以,你也
不会傻到要求别人将收的礼退回来。
反正该做的工作,事前都做好了,现在临时抱佛脚,为时已晚,该上不该上
,今天晚上,就会大白于天下。唐小舟不明白的是,大家同在官场,为什么有人
这么几个小时就等不得?
但几这类电话,唐小舟只有一种答辞,我在新院这边,常委会的情况,我不
是太了解。
他心里是不太关心这次会议的,主要原因,是涉及的人,和他交情深的少。
到了晚上,电话果然不太一样了,尽管还是问常委会的事,涉及的内容,更
加具体。唐小舟将各方面的情况综合了一下,便清廷了常委会的大致情况。
赵德良主持会议,余开鸿做记录,游杰因病缺席。
会议开始后,赵德良请马昭武将组织部拟定的名单宣读了一遍,和以前略有
不同的是,并不是一个一个讨论,而是将所有名单全部念完,大家再分别发表意
见。此次是大调整,涉及的人员很多,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省属各部委办
厅局党组或者党委班子,包括党校、行政学院等省委直管机构。第二大部分是各
市委班子,第三大部分,是审批各市委提交的县委班子。
此次调整中,关注度最高的,是几个市的市委书记副书记,其次是各部委办
厅局的党组书记。在市里,市委书记是一把手,大权在握,自然引人注目。但在
省里,各厅局的情况并不相同,有些业务厅局,一把手是厅局长而不是书记。何
况,如果不是一线厅局,权力相对就要小很多,与市委书记,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各市市委书记,德山、雷江、柳泉三市的市委书记任职时间都不是太长。德
山的曾宪平稍长一些,也只是不到四年,雷江的钟绍基只有两年时间,柳泉的王
增方,履新才一年不到。所以,这三个位置,均不动。吉戎菲在东涟搞了六年市
委书记,动和不动,是两可之间。组织部提供的方案中,她也没动。剩下来的,
就是闻州、岳衡、阳通、沪源、麻阳和西梁自治州。其中,只有沪源市市委书记一职是空缺的,需要增补,其他各地的市委书记,全都任满两届,肯定需要有一
个说法了。
岳衡市市委书记刘清逢,不仅任满两届,而且年龄即将到线。尤其重要的是
,此人属于江南省官场的老人,甚至比陈运达的资格还老,在位的市委书记中,
他仅次于雍州市的周听若。刘清逢自己大概也清廷,不可能再升上去了,庞大的
跑官队伍中,基本看不到他的身影。尽管岳衡离雍州很近,刘清逢往省里也跑得
少。此次组织部的意见是参照周听若安排退休,市委书记一职另行安排,人大主
任职务,待人代会召开后,也退下来。新任岳衡市委书记的,是原东涟市市长孟
小波。
如果说,此次组织部提名名单中,有哪个人选让人意外的话,就是孟小波。
在市长中,孟小波的资格属于比较老的,当然,年龄也比较大,五十六岁,一般
人认为,他可能再搞一届市长,就要退下来了,谁都没料到会提拔他当市委书记
。常委会上,有人就孟小波的年龄问题提出质疑,赵德良立即作了解释。他说,
小波同志,是我提名的。我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这些年,东涟的工作卓有
成效,与小波同志努力的工作,密不可分。第二,岳衡市在整个江南省的经济格
局中,举足轻重,后劲很足。因此我考虑,最好由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同志过去
稳定大局。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大家如果有更好的人选,可以提出来讨论。
下一篇:第045章?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他人,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因为不是一个一个讨论,这
一提名,因为再没有反对的声音,便不需要提交表决,算是通过了。
闻州是江南省的第二大城市,经济地位一直排名第二,尤其汽车工业园项目
上马之后,老工业基地,开始焕发新的活力,大有直逼雍州之势。正因为如此,
闻州市委书记郑规华,在几大市委书记中,地位相对较重。组织部的提名是,调
原麻阳市委书记赵有丰担任闻州市委书记。原闻州市长姚营建,调任麻阳市委书
记。原闻州市委书记郑规华,暂不任命,安排去中央党校学习。
卢源市委书记宗盛瑶出事后,市长董有志和市委副书记文杰明,都曾多方活
动,希望补上此缺,但两人的希望都落空了,沪源市委书记的位置,由阳通市委
书记卢成方担任。卢成方心里自然会有些郁闷,在阳通搞了这么多年,换来换去
,还是市委书记,根本没有提升。而且,阳通和沪源两市,以经济实力论,沪源
排名还在后面。阳通因为靠近省城的缘故,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名第五,沪源却
排在第八。不过,退一步想,如果升迁无望,自然是平调到另一个市当市委书记
最好。否则,就可能调到省里安排一个厅局长或者某部委职务,甚至会就地退下
来。
卢成方离开后,阳通市委书记一职,由原西梁自治州州委书记梁天培担任。
省发改委主任朱晓录,担任西梁自治州州委书记。
最令唐小舟感兴趣的,倒不是这个名单,而是常委会通过这个名单,竟然如
此顺利。在各市市委书记人选上,常委会除了对孟小波的任职有点不同的声音之
外,其他人选,均没有意见。事后,唐小舟拿着这份文件研究过很长时间。他心
里很清廷,虽说这份名单,表面上看去,没有几个人是赵德良的嫡系,可每一个
人选,都是赵德良点头首肯。在这样一个动了数百人的名单中,众所瞩目的职位
,也就那么几个。
唐小舟注意到,这次动的人虽多,但真正可以算得上提拔的,并不是太多,
绝大多数,都属于平级调动。比如在市委书记这一层面,提拔的只有两个人,即
东涟市长孟小波和闻州市长姚营建。姚营建被提拔,没有丝毫意外,那是因为闻
州作为江南省的老工业基地,前些年面临国有企业转制,大批职工下岗,社会矛
盾异常尖锐突出。也就是这时候,省委将闻州市党政班子都换了,郑规华和姚营
建前往闻州搭班子,不仅稳定了闻州,而且使得这个老工业基地出现了快速发展
。老工业基地往往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工人队伍素质较高,尤其这些年,各地都
出现了技术型人才的奇缺,闻州便显示了优势,加上方向正确,政策得力以及措施到位等,各项经济指标快速触底反弹,势头强劲。
稍显特别的是,姚营建是陈运达那条线上的。赵德良第一次到闻州,对姚营
建几乎不理不睬,弄得姚营建非常郁闷。赵德良人还没有离开,闻州官场就说,
姚营建完了。谁都没想到,一年多以后,姚营建竟然威鱼翻生,活了过来,而且
得到提拔。有人说,那是因为姚营建善于搞关系,意识到和赵德良的关系有点紧
张,便想了很多办法缓和。也有人说,因为姚营建在中央有人替他说话,连赵德
良都奈何不了他。
唐小舟琢磨这件事,认为其中的味道,并不在于是否用姚营建,而在于给陈
运达一个安慰。此前,柳泉帮已经失去了两个市委书记职位,硕果仅存的,还有
一个赵有丰。赵有丰原是麻阳市委书记,现在调往闻州,等于到了赵德良的势力
范围,能否起到作用,关键不在于陈运达的支持,而在赵德良的态度。再将姚营
建调往麻阳,既有利于赵德良对闻州的控制,也能够给陈运达一个明确信号。更
加眼前的利害在于,这次任命的市委书记,没有一个是赵德良的人,从权力?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