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你好美”已然十岁的李云崧突然在她身后高声赞叹道。
“云绣,你真的好美”就连站在云崧旁边的王氏也不由得感叹。
云绣的确很美夕阳晚照,却将那最美最艳的一抹投在了她的身上李家庄自产自销的锦缎虽然不算华丽,但配上她自创绣出的紫藤萝花,很是相得益彰。那淡绿的底子,那粉紫的花瓣,那橘红的光芒,全都映照她娇艳的脸云绣历来不好多施脂粉,只是这两年爹从城里会叫人捎些给她。这些东西用多了,就算是不用红妆艳抹,也能令人艳羡她那胜雪的肌肤,如花的笑靥
听着惊叹声,杨氏也走了过来,见着女儿再次羞红的脸,她满心欢喜地说道:“云绣,你长大了,看上去还真比你姐姐要美上几分啊”
姐姐这两年,她只是个偶尔会叫人送些东西回来的人。每每有了她的一点儿消息,杨氏总会欣喜半晌。而爹,却是头也不回地走开,更别提看看那些新鲜的玩意儿,高档的什物了
“哎呀,你们”云绣历来不爱让人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看,就算是家里有客人来,她也不过是昙花一朵,打个招呼便闪身回屋。可现在就因为弟弟、三婶和娘的大声说话,她的“美名”真还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抬眼望见爹已上楼,云绣忙凑过去挽着李俊仁的左臂,低着头进了屋。走廊上聚集了几个看热闹的人,见美人已走,自是有些扫兴地离开,嘴里还喃喃道:“真是比宫里来的那几个女人还漂亮”
、第o6章绣庄开业
爆竹一响新春到李俊仁家的“锦绣坊”在新年的喜气洋洋中开业了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找对地方在蓉城,早有“绣庄”一条街。这条几丈见宽的大街两旁,零零散散地罗列着十几家绣庄。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曾经寄卖过李家绣庄东西的“丽绣庄”和一直与之唱对台的“芙蓉绣坊”。其余各家也都是以两家绣坊马是瞻,很自然地分作两派。
李俊仁初来乍到,摒弃了老家的染坊生意,单做刺绣和售卖,看似并无什么。实则,当云绣的那些设计摆上柜台后,城中女眷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李俊仁深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道理,所以来了蓉城几个月,他都没有着急开张营业,而是将这个前铺后院儿的宅子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亲自负责打通各路关系,李俊信则带着云岳搞铺子的装潢,而云绣母女自从来到城里的第二天便领着从老家带来的几个绣娘开始了刺绣人手不够的时候,王氏也会来帮着绣几针。毕竟那镇上的女子,个个都是有点儿技艺的。
连续十天,锦绣坊都客似云来,那些手帕、香包、头巾一类的东西,早就售罄,店里仅余了些贵价的屏风和大件儿的被套。这些东西全都出自云绣的手笔,自然在绣工技艺上更优于那些小东西。高高的价格也是让那些普通的百姓望尘莫及。
第十一天,李俊仁本不打算开门营业,因为人手不够,东西太少,他有些不好意思在这街上班门弄斧了。可云绣却径直拉着三叔将门打开,把那些高价的东西一一罗列在大门口,并拉上“义卖筹款”的横幅。
“云绣,你这是要做什么”
“我们初来这里,自然是要拉些人气。能买得起绣品的人,自然是不愁吃穿,可买不起的呢我大唐已经连续战乱了许多,我们一路走来,看到了许多饥民。如果这些东西卖出去,咱们就捐些米粮给那些饥民吧。爹,这也是在为姐姐积福啊”
李俊仁一听到李云绸的名字,立即恨恨地转身离开,撂下一句:“我与你娘去招绣女了,这里就交给你和你三叔吧”
毕竟这些东西还是太贵了,看的人多,问价的人也多,可买的人却完全没有李俊信有些着急,这东西卖不出去,拿什么去捐呢
“三叔,不用急,今天肯定会有人来买的”
果然,话音刚落,便有宫奴打扮的人将人群分开。一抬轿子停下,只听得轿子中有一女子甜糯的声音响起:“本宫要了那锦绣芙蓉的屏风”
本宫众人一听,能这样自称的人必是宫里的娘娘,忙都扑跪在地。
李俊信自然也不例外。每次见什么大人物都是跟在大哥身后,今天好不容易独当一面了吧,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了。孰料,身后的云绣却是人跪着,声音不紧不慢道:“多谢娘娘慈爱。娘娘的善举必将万世流芳”
“你们的手艺不错,甚和本宫心意”
软轿中该是怎样的一个美丽女人啊,光听那声音,便叫人浮想联翩。可人群中却偏有那市井游荡之徒,虽然人跪着,嘴里倒没有歇着,嘀嘀咕咕地冒着酸水:“声音诱人有何用还不是来避难的”
“摆驾”轿中女子的声音突然因受辱而变得狠戾。这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轿子犹如昙花一现,消失在这繁华的大街。
正当云绣等人喜滋滋地点算银两,准备派人去购买粮食捐往城外时,却突然出现了两名健拔的男子,挡在李俊信面前。其中一人喝道:“你可是锦绣坊东家”
见来者不善,李俊信忙答道:“小人是东家的三弟,在这铺面上也能做主。”
“好你家绣坊的浣女屏风和牡丹被套太后要了”
另一人即刻补充:“做善事,太后也是不遑多让的”
李俊信哪里敢再多问,忙命人将东西包好,送至二人面前。
人群散去,云绣的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这笑不同于往日那种娴静,似乎还带着心满意足的喜悦。在云绣的心里,宫里的太后、娘娘们如何争斗与她无关,她只是个绣女,只是个卖东西的商贾女儿。可就是女儿家,才有女儿家的心事。如果不是在街上重新遇到他,又怎会有今天的一幕一幕
“云绣,你看这店里剩下的东西不多了,咱们明天怎么做生意啊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