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圈被同盟国视为准战争地带,虽然此处自从两韩统一以来并未遭遇战乱,面对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的俄中两国仍显得战云密佈。
而基于统一当时平壤圈的各项基础建设远不及首尔圈,本地便在美国主导下转型成以要塞网层层包围住的高度工业化都市圈。
要塞都市平壤──可以说是针对俄中建立的东北亚最前防线。
虽然具有大大小小近两千座要塞,除了几个大型都市以外的地方完全没有资源供入侵者掠夺,甚至于平壤之外的各个主要据点,也只维持五日以内的战备资源。
没有机场、没有港口,补给线完全仰赖陆军维持,即使军用铁路遭到摧毁,只要接获补给命令,训练有素的共和国军就会顶着俄军空袭开赴前线阵地。
这是块除了平壤以外毫无战略价值的土地。
因此,儘管俄军在战斗中取得相当亮眼的战果,没能一口气攻下平壤就会导致无止尽的据点攻防。
就在这五度易主的清津市中心,大批俄军正从四面八方对据守着革命广场的共和国军一个营队发动攻势,两军疲惫的缠斗即将在此划下句点。
随着战线越偏北方,共和国军的空援就越显得薄弱,因为此处除了防御工事以外什么都没了。
青瓦台方面儘可能将完整的海空战力用于保住首尔圈,至于平壤圈多撑一天是一天,只待盟军准备完成,夺回那块土地并不算难。
毕竟俄军即使攻佔平壤也得投入极大量的资源抑或建立坚不可摧的补给线,以现在俄军还必须分兵防范中国入侵的现况看来根本是不可能的。
换言之,营队也晓得她们此行凶多吉少,对于昏暗的天空只出现敌军武装直升机一事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
这是一场必败的战斗,而她们只需坚守到营队人数剩下一半就好了。
营长的死加上大半兵力覆灭、既无退路也无后援,投降条件构成,即使被送往战俘营也好过全体牺牲。
虽然这次轮到自己非死即降,相信过不了多久同胞们就会再度反攻,届时就轮到俄军抱头鼠窜──营队全体建立在亡国觉悟上的集团共识熊熊燃烧着防守区域,纷纷向铺天盖地而至的俄军发动反击。
战斗坚持五十八分钟后正式落幕,营队损失近七成兵力,残存人员悉数投降,俄军再度攻佔清津市。
正当俄军完成佈署、准备继续挥军南侧的镜城要塞时,位于清津市北方的战斗亦宣告结束。
共和国军虽然没能夺回富宁,却打下了邻近的古茂山要塞,和当地驻守的俄军相互牵制。
前线军官们正就是否该重新调整佈署一事召开军议。
会议尚在中途,两架直升机降落在临时清出的阵地内,一群星星突然造访这座刚夺下不久的据点。
群星降临并没有在抓紧机会休息的官兵之间掀起旋风,反倒是由于星星们那状似暗金色夜幕的临时军阶象徵使现场气氛尴尬不少。
在向心力极为浓厚的远东军内部,光是从帝都来的空降派都难以使她们信服了,遑论区区几个临时将官。
这批准将自然也知晓此一现象,官兵们的反应虽然让气氛陷入僵滞,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况且她们还有个足以瞬间说服所有人的秘密武器,那就是率领众人来此挑选新部队成员的少将大人。
就算只是顶着临时少将的的肩章、就算远东军排外性再怎么强烈,那副众人熟悉的脸孔一出现在军议室,大伙刹时紧张万分地起身,极尽所能地鼓起胸膛、以最标准的姿势行礼。
这位是由艾索妮雅总司令官暨皇亲殿下直接授权的新任军事顾问,索可萝临时少将暨皇亲殿下。
负责介绍的准将话声方落,表情冷漠的索可萝往前站出一步,拿着命令状向室内大伙宣告道:现在开始本人直属战队的人员选拔,立刻召集各部队包含技师与医生在内的能手,各专长领域皆需提供五至十人,泰西娅临时准将会协助各位。这是皇姊授权的最优先命令。以上。
震惊远东军上下的索可萝战队于一日之内完成初步编制,且由于皇亲殿下亲自造访俄军各个阵地,历经实战洗礼的佼佼者们几乎被聚集到该战队旗下。
守护帝都的前第五皇女为何在新帝上任后抛弃军职、跑到远东军来,成为在敌国境内展开据点拉锯战的官兵热门话题之一。
这位个子矮了点但气势丝毫不输索菲亚皇亲及苏米亚皇亲的殿下,不久前甚至才在帝都针对特定贵族及将校肃清式逮补。
会是现在改朝换代了,担心被追究与报复才远离帝都吗儘管大家都无法断言,如果真是如此就再好不过──对于强悍的远东军而言,能对帝都那群沉溺于酒色、又会随意删减自家军费的傢伙出手,本身就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事情。
倘若又是带给帝都人心惶惶的狠角色,那么就算是来远东军躲灾避难也无妨。
更何况索可萝皇亲并非只是一味逃避,而是在此建立起新的部队。
说不准加入其战队还有可能与腐败无能的帝都势力交手……想到这儿,热血澎湃的官兵们不禁为没能获选一事所扼腕。
这支编制相当特异的战队在翌週正式成军,军官三百名、士官兵五百五十名,兵种构成为轻装步兵、狙击步兵以及空中骑兵;除了索可萝皇亲领少将军阶外,跟随皇亲自帝都而来的十二名校官都上任准将。
虽说现阶段准将们所担任的几乎是虚职,这项安排仍引来诸多猜想,并使索可萝皇亲在西伯利亚至远东一带声势喊涨。
就在大家津津乐道地谈论皇亲殿下会怎么对抗帝都势力之时,暂驻海参威的索可萝战队接获了出击命令。
战队首次任务的目的地并非本国几个热门下注点,反而是这些官兵当初所奋斗的地区:大韩境内,最前线。
由索可萝皇亲亲自率领、泰西娅准将担当副指挥官的这场行动,动员的部队人数是为──八百五十名。
全员出击。
英勇慓悍的战队全体此役乃是少将殿下亲自争取来的立功良机咱们不光要攻佔坚固的敌军要塞,并且还将持续深入打击、一举撕裂敌军命脉打到哪就是哪诸位立下的功劳越大,咱们就越早结束在这鬼地方打滚浪费生命记住和中央相比,此地只是诸位扮家家酒的游戏场现在都给我绷紧神经、跟美利坚的走狗玩泥巴去吧
强袭猎兵团随我莎尔洛塔护卫殿下
参谋步兵团尔等将与我泰西娅同在
空中骑兵团我莉吉娅将带领各位杀入敌阵
远东之熊啊为了索可萝殿下而战
以艾索妮雅与索可萝之名──全军出击
激烈异常的战斗爆发于中韩边境的惠山市。
驻扎于此的共和国军足足有一个战斗旅加上一个工兵旅,乃是支撑北方战线的重要枢纽。
俄军和共和国军尚在东面缠斗,防线的进退据平壤方面推演最少也要一週后、东面据点全数沦陷才会触及本地,因此当俄军借道中国领地发动大规模空袭时,平壤指挥部着实吃了一惊。
倘若只是单纯的空袭不打紧,毕竟陆上补给线随时可以更换,利用一个高替换率的补给据点消耗敌军飞弹也是划算。
问题是,接连数波的空袭还夹杂近千名空降部队,而这支部队几乎没受什么伤害就顺利降落于要塞各处,随后与驻守部队发生激战。
诚如前述,共和国军的战斗方针是有限度的抵抗,指挥部也在本地遇袭的当下准备好第二条补给线,作战重心并没有放在区区一座据点。
索可萝战队却不一样。
泰西娅队据瞬息万变的战况向各部队下达战术指示,莉吉娅队依照指示逐步扫荡各区敌军,莎尔洛塔队则一边进击一边在各个险要留下守军、确保道路。
从装备到战术再到斗志皆佔上风的俄军不消多久便取得优势,共和国军防线萎缩速度更甚其它据点的战斗。
惠山沦陷的当下,来不及撤退的共和国军尚有六百馀人,她们无一例外选择投降。
然而,惠山要塞接邻的地区不是中国领地就是共和国军支配的据点,要人数相当的俄军在敌军后方看守这批俘虏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她们并不打算在此停留。
于是──泰西娅。
是
泰西娅准将步向负责看守战俘的军官,看了眼被解除武装、双手抱头蹲在地上的俘虏们,当众交付道:根据作战记录,本次行动并没有俘虏任何一名敌兵。
残存的敌兵全部遭到处决。
伴随空援而来的首批友军在惠山建立起防线,后续尚有总数近五千人的空降部队等候输送。
这支部队目的是朝东面夹击腹背受敌的敌军,和战队目标不一致,因此她们透过空援补给完毕后便直接攻向南侧的三水郡。
攻夺惠山的战斗使战队损失了一百四十七员,儘管如此士气并未动摇,泰西娅等人的激励亦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仅有一个营队驻守的三水要塞全然无法抵挡,后头那些连级单位负责的岗哨也相继失陷;战队势如破竹地作战至深夜,几乎打下半座三水郡。
俄军半日内投射到敌军后方的兵力已达三千人,即使都是些轻装部队,面对同级对手仍是游刃有馀。
清津至惠山一带战况逐渐明朗化,虽然共和国军依旧努力和俄军争夺据点,实际上平壤方面已将绝对防线向后移往咸镜南道。
究竟是该按原计划等待盟军抵达,还是调动更多的火箭部队支援前线防线后移的事实着实令青瓦台深感不安,然而多数意向还是停留在原桉。
深知此行每两人就有一人死亡、一人被俘的下场,士兵们仍然持续不断地被送往前线,只求远在后方的亲人们能够撑到盟军上岸。
多一天是一天──如此卑微的愿望,却没能反映在青瓦台与白宫之间的热线上。
西太平洋。
被美中两国瓜分为东北亚及东南亚的海域。
美国海军拥有稳健的海路直通日本与大韩,常时执行侦察任务的航母战斗群为三个,日本加上大韩两国海军亦拥有可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抗衡的实力。
情势简单明快,不容一丝模煳空间。
然而,为何开战至今却从来不见美军航母来援那远在青瓦台的高层们无不知晓的答桉,想必不会是开赴前线的士兵能够接受的理由吧。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