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襄阳城中到处有乱子,张绣到处调兵遣将。但是对于城门附近地士兵却命令他们雷打不动,除了自己与秦风两人带队巡视,别人绝对不许靠近。绝了奸细们打开城门地任何机会。
关羽的大军潜伏了大半夜,却始终没有见城门打开。直到天亮了,关羽军只有退去,王威指挥另外一部分军队,开始了继续攻城,可惜他们没有什么机会了。樊城的援军源源不断的补充了上来,汉江之上已经是秦军水军的天下了。
“报,将军,中庐城被攻陷了。”
一听到这个消息,关羽是仰天长叹。中庐囤积了他大部分粮草,失去了中庐,他的大军没有了粮草补给,如何继续战争?只剩下退兵一路了。
“传令,全军准备,今夜退兵。”关羽无奈地下令,只有回宜城了。只有守住了宜城才可以,要不然江陵会直接暴露在秦军眼前,那是绝对不可以的。想不到我关某人一世英名就要葬送在襄阳之下了。
王威现在绝望了,襄阳拿不回来,他的命看来是保不住了。襄阳的丢失必然要有人顶罪,但是这个罪名却绝对不会在关羽头上,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替罪羊了。
“将军,末将无能,丢失了襄阳。断后的任务就交给我吧,定然阻挡住秦军,让将军安全撤退。”
王威主动出来接下断后的任务,关羽点点头。还算有救,所为知耻而后勇嘛:“好,这重任就交给你了,你以往的罪过,既往不咎。”
关羽带人撤退了,张绣自然派人追击,更何况,他早已经按照庞统的计划安置了一支奇兵,关羽想退,那可没那么容易。
不过唯一的遗憾是,为了保护高礼,法正,庞统这几位小祖宗,张绣将所有的骑兵都派去了中庐,到了中庐下马当步兵使用。若是手上还有足够地骑兵,追击起来,两条腿的人跑得过四条腿的马吗?
不过也没有办法,想一下就打垮关羽也是不可能地。若关羽这么面,也不可能在襄阳和他张绣对峙这么长时间,不过,老对手,现在你还是要输给我了。想到这里,张绣心情大好。不禁哈哈大笑,也让幕僚心腹们奇怪。这个胜利又不大,值得张绣这么高兴吗?
王威的断后军队阻挡了一段时间就被击溃了,不过总算是为关羽争取了足够的逃跑时间。最后连王威都受伤昏迷,被亲卫抬着跑路了,王威在怎么说也是大将,手下能没几个心腹?
关羽引军连夜急行,快到县了总算能喘口气了。后面没有追兵,大军停下埋锅造饭,派人去县让人送军需来。同时来接应大军。
结果还没出发,斥候跑来急报:“将军,大事不好,秦军水军已经攻下了县,现在数千军队正在向我军前进。”
一听县也被秦军占据,关羽心中大怒:“县县令是干什么吃地。怎么也没有通报。不过数千人便敢来挑衅,真是不知道死活。”
刚想出兵歼灭这些人,但是旋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旦和这些开战,也不可能瞬间就打完,后面的追兵可是穷追不舍。自己可不能陷在这里,可这些人不处理又不行,象苍蝇一样黏在身边,这可不是好事情。
更可怕的事情是,秦军地水军已经冲到县。那么宜城呢?还安全吗?宜城可是自己的退路,一旦宜城失陷,自己可就危险了。
最后只有咬咬牙:“朱明。你带人三千人去杀散这些人。大军在不停留,直奔宜城。”
忧心忡忡的关羽不在管断后的部队,这些人是弃子,一旦被缠住,后面张绣的追兵一到,他们的结局也是注定地了。偏将朱明也明白。什么话也没说,带领人就杀了过去,死亡是战士的归宿,将军应该死在战场上,不应该死在床榻之上。
关羽一路上连续被人骚扰,大大的延缓了他地行军速度。可是秦军越是迟滞他,让关羽越着急。这些人迟滞自己地目的是什么?就是想争取更多地时间去拿下宜城,断了自己后路,这些人真是可恶。
看着不断有掉队的士兵。关羽也是无奈。现在不是管他们的时候,就这样。两天的路程足足让关羽军走了三天。终于看到了宜城,而现在宜城也在受到秦军的攻击。
一看这个样子,关羽大喝一声,带头就杀了上去,主将的勇猛也激励起了士兵们的勇气。这三天可是让他们受够了,许多兄弟掉队了,他们的下场谁都知道,运气好点也许还能逃跑,运气不好的不是被杀死就是被俘。
而那些小股秦军,都是冲上来骚扰厮杀一阵,而后迅速退去,让他们不胜其烦。就那么点人也来送死,本来一个冲锋就能歼灭他们的,但是关羽却心忧宜城,不许他们追击,只是急着赶路。
雷铜正在亲自指挥攻城,一听关羽军杀了回来,只有无奈地叹息一声:“可惜啊,只差那么一点点,功败垂成啊。传令,全军收缩,向江边撤退。”
雷铜这个决定体现了他雷厉风行的一面,无疑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现在关羽军是哀兵,憋了一肚子火气,谁敢挡住他们回家地路,他们自然拼命,现在雷铜手上力量也不足,是挡不住关羽军的。若不及时撤退,雷铜的军队很有可能被击溃的。
杀退了雷铜军,关羽也不追击,急急忙忙的进入宜城。雷铜军虽然撤退了,但是他们实力犹在,关羽没必要和他们死磕,现在退回宜城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这是江陵前最后一道要塞了,在一过去,在没有地方能阻挡住秦军了,秦军将兵临江陵城下。
张绣现在总算安心了,他会合了高礼,庞统和法正他们。看着这三位小祖宗,张绣是哭笑不得,年青真好啊。这样勇于进取是好事,他也不想太苛责他们。
“士元,可惜差了一点,没有能留住关羽和徐庶,他们都跑了。计划没有达到目标啊。”
“将军,这个结果也可以了。虽然没拿住徐庶,但是徐庶已经没有机会了,刘备不会在信任他了。这次徐庶地计策是大败,刘备不是个豁达的人,丢失了襄阳必然要有人要负责,这个责任必然是不会让关羽来背的,而徐庶就成了最好的目标。”
“你的意思是刘备会拿徐庶开刀?”
“呵呵,杀了他倒还不至于,但是徐庶已经无法在发挥作用了。一旦失去了刘备的信任,徐庶又能有什么作为?”
“恩,士元,襄阳这里就要靠你了。庞统接旨。”
张绣话锋一转,却开始传达嬴啸的圣旨了,这个圣旨是老早就给他的,让他在拿下襄阳,庞统没有异动的时候在颁布给庞统。其大体内容就是委任庞统为襄阳郡郡守,安定襄阳,参赞军事,为后期地战争做好支援。
其实这个也在庞统地意料之内,嬴啸就是利用的他地身份。虽然现在大部分门阀豪族都被迁徙到江陵去了,但是襄阳依然有很多门阀,而他庞统本身就是门阀的人。嬴啸这么做,首先就是向门阀之人表态,只要顺从他嬴啸的统治,交出特权,门阀一样可以活的很滋润的。
庞统并不认为自己担任襄阳郡守就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他并不害怕。门阀交出特权是势在必行的,现在这里谁说了算?当然是张绣,因为张绣手中掌握这些门阀抗拒不了的武力。
在宣完旨意之后,张绣欣慰的看着高礼,这次的行动高礼表现的非常好,完全可以独挡一面,其实以高礼的战功,早该提升为偏将军了,但是他老子高顺一直不批准,现在高礼还是校尉的职位。
“高礼,你很不错,你今年才十七岁,比我当年强。现在本将给你一个重任,你带兵去拿下建平郡,断了张飞的后路,你可有信心?”
风起云涌第三百二十三章庞统请客
更新时间:2009…5…2810:14:56本章字数:5827
高礼是当仁不让,一声:“有。”便回答了一切。
“很好,你带领三万人马,去将建平郡拿下,切断了张飞后路,若张飞回军,你不必阻挡,退至中庐即可。”
高礼虽然不甘,但是也只有接受将令。张绣看他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又强调起来:“高礼,记住,要你放开建平郡,不是要放张飞回江陵,而是让他在建平郡吃个大亏,明白了吗?”
法正悄悄的拉着高礼解释到:“张飞回军,必走水路,长江之上,已经是我大秦的天下,一旦建平郡没有了敌人,张飞军的主力必然急着回援江陵。这建平郡内的水路很不好走,而张飞军登船必然在夷陵,届时又有我大秦水军忽然杀出,那么张飞的回援大军必然受到重创。”
高礼也不在说什么了,就是有点不甘心,自己刚去打下建平郡,又要拱手让人。他是不服输的性格,倒真想和张飞对阵一下,直可惜。
法正看穿了高礼的心思:“高校尉不必在意,他日江陵大战,张飞还跑的了?你有的是机会和这些人交锋。”
众人散去之后,庞统也开始了他上任襄阳郡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襄阳郡中领头的门阀主事人请来做客。
庞统自己作为门阀中人,自然知道门阀有多少力量,若是门阀不安分,那么后方根本不能得到保障。但是荆州门阀势力太过强大,牵连极广,又有诸多名士。即便强势如嬴啸也不能全然挥起刀子,要是把他们都杀光了,荆州百姓定然造反了…………
想起嬴啸临行前的叮嘱。庞统也觉得自己有必要来拯救这些门阀中人,因为那些话是:“士元,你此去南征,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好荆州的门阀。朕不希望这些门阀中有人来送死,你也清楚朕消除门阀特权的决心有多么大。
自朕起家后,这大秦地天下都是靠朕的士兵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少有举郡皆降者。为何,就是因为朕要消除门阀的特权,门阀的特权太大了,对地方的把持已经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想要有稳固的皇权,太平的天下,就必须要消除这些门阀的特权。
你知道为何朕这么多年东征西讨,却甚少为金钱发愁吗?就是有这些门阀在。他们可不愿意给朕提供钱财,不过从那些反对朕地门阀中抄没出来的钱财是何等的庞大。士元你自己也是门阀中人,应该清楚门阀的财力是多么地庞大。
为何汉朝国库会没钱?不是因为百姓穷苦。纳不起税。而是因为门阀势力太强大。国家本来该收到地税。却只能收到三成。为什么?其他七成都去了那里?都在门阀之中。官吏是门阀中人。自然会掩盖门阀们做地一些动作。
国库地钱都流向了门阀。门阀能不富有吗?朕地刀很锋利。若这些门阀顺服。倒还能做个富家翁。享受大秦国民地一切待遇。若他们顽抗。他们地人将消失。他们地财产将成为大军地军资。你让他们自己考虑清楚。是要生存延续还是要那些特权。
朕委派你去襄阳。不过是想少杀些人。更平稳地安定荆州。你地才能要在这里经受考验了。知道吗。朕治下这些门阀暗中地动作从没有断绝。你要面临地局面也很麻烦。前方大军在作战。后方需要稳定。而相比这些门阀。朕在荆州地影响力远远不如。这些都是你要替朕面对地。任重而道远啊。蒯家可以作为你地助力。好好利用。
士元。朕要地是一个繁荣地荆州。城池打烂了可以在建。人死光了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过对于不愿意交出特权地门阀。你也不要客气。那些不知死活地人自然有张绣去处理。你要做地就是说服更多地门阀降服于朕。”
其实对于荆州。嬴啸派庞统去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千金买马骨。想想看。荆州有多少人才。而他们之中并不为人看好地庞统。在入学宫一段时间后一样可以做到郡守地位置上。其他人会怎么想?只要给我机会。我自然比这庞统做地好。
更重要地是。庞统也是门阀中人。只要门阀顺服。放弃了特权。一样可以让自家子弟进入学宫。参与选官。难道门阀大族中地人还比不上普通百姓地子弟有优势吗?
嬴啸之所以这样做了一定地姿态,也是出于对荆州地特殊情况考虑。荆州少有战乱,门阀力量强大,一旦杀光了反抗的门阀,那么这些门阀下属地百姓就会造反。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对于依附于门阀的百姓而言,主家的命令可比圣旨管用…………
嬴啸从不怕杀人,但是杀人要有目的,杀鸡儆猴就可以了,难道要将荆州的这些门阀百姓都杀光?那他还不如不要荆州呢。荆州和江东的问题拖了这么久,就是因为这些门阀的关系,要不然嬴啸早就举兵杀过去了。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啊。
对于庞统这位新上任的襄阳郡守,父母官,荆州的门阀也只有派人来赴宴,而且都是各家有重量的人物,他们也知道嬴啸对门阀会如何,多少例子在眼前,他们可不敢怠慢。
现在局势很清楚,刘备很难抵御住嬴啸的南下了,这些门阀自然要考虑他们的位置,家族的延续是最重要的事情。等到人都齐了,庞统却一副衣锦还乡的父母官样子,很温和的说话,举行酒宴。让这些人都搞不清楚,他庞统今天请他们来,是为了议论门阀的事情还是他庞统个人的表演?惴惴不安的等待着。
“诸位,今天请大家来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想请大家配合本官在襄阳的行事。各位有什么难处尽可明言。”
众人心中都明白,这才是今天地重头戏。嬴啸会如何对待他们,他们心中也有数。大抵不过是交出手中的特权,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谁愿意放弃在自己手中的权力?
见众人一阵沉默,庞统却也不着急,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们,等待他们开口。现在在襄阳的门阀势力已经远不如当初了,现在襄阳最大的一家是蒯家,虽然刘备执政后蒯家受到一定的排挤,但是蒯家根基深厚,那里是那么容易打压的。刘备可没有嬴啸那么有魄力,敢动用武力。而庞家也在襄阳根深蒂固,现在襄阳郡守是谁?可是他庞家人。他们才不着急呢。
蒯良还是首先发话了:“庞郡守,现在前方将士还在作战,蒯家愿意献上一千金充做军资以劳大军。”
“子柔先生客气了,朝廷的行文马上就要到了。子柔先生马上就是朝廷奉常府的太史令了,本官先祝贺子柔先生了。”
蒯家早就和嬴啸暗中连接了,嬴啸大军一到,他们自然会飞黄腾达了。蒯良对于天文有研究。在荆州是人尽皆知地事情,现在看到蒯家一表态,尊奉嬴啸。便得到九卿府属官的位置,也让不少人眼热,只是他们现在没有底,可不好随意表态。只有纷纷祝贺蒯良。
蒯良也是一副感慨的样子:“多谢陛下隆恩。蒯家必然唯陛下之命是从。”
这一下可是震住了大家了,蒯家作为现在襄阳之中最大的家族,却首先表态愿意顺从嬴啸地统治,这让不少小家族立即动摇了。他们很多都是依附于蒯家的。自然得听蒯家的。
在庞统和蒯良的联合表演下,一场宴席就让大部分门阀至少在表面上作出了顺服嬴啸地姿态。当然有一些犹豫不决与不愿意放弃手中特权的门阀,庞统也不多说,在宴席之后又派人给他们送去一份行文,还犹豫不决的,那就轮到张绣上门去和他们“讲道理”了。
三日的期限。很快,让很多门阀中人也踌躇了三天。最后掂量了一下,还是顺从吧,要不然等秦军上门的时候,就该是随意找个理由抄家了。
现在消息灵通的人可也知道了,荆州刺史文聘亲提八万大军,已经向宜城出发。虎贲校尉高礼带领三万人马出中庐,向建平郡而去。一旦建平郡受袭,张飞的退路可就被断了。张飞是那么好受的?就算他张飞想退。他前面马超的六万雄兵可不是摆设。
当然这些都是远地,他们最大的威胁就是张绣驻扎在襄阳的两万大军。这是什么概念?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他们的家族血洗了。若是门阀团结一心,也许还能对抗一下,但是现在很多门阀已经投靠了嬴啸,他们拧不成一股绳了。
大部分家族是选择是顺服,还有一些不愿意交出特权的人。庞统遴选了一下,找出三家,告诉张绣,张绣的大军出动,只用了几天,就将这三家豪族连根剿灭了。庞统挑地这三家可是有一定实力的,可惜在大军面前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这一个杀鸡儆猴,让那些还没有表态的门阀立即表态,愿意交出特权,顺从嬴啸的统治,他们可不想和这三家一样被抄家灭族了。庞统也知道这些人只是表面上的顺从,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他去做呢。
合肥,赵云和郭嘉接到襄阳胜利的军报后,也讨论起来,他们这里也该动一动了。合肥停驻了整整二十万大军,一直如一把大刀一般悬在曹操头上,却迟迟没有动作。荆州那边已经打的热火朝天了,他们这边也该有一些动作了。
曹操正在处理公文,荀急急求见,进来急忙说到:“陛下,细作来报,合肥的敌人动了。”
“具体如何?”曹操也动容了,合肥地敌人一直是他严密防范地对象。
“赵云大军出合肥,一路向皖县前进。大军连天,估计兵力至少有三十万。”
曹操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三十万,那是什么概念,现在全江东满打满算才十来万人。不少还是临时拉起来的。对上这三十万虎狼之兵,不好打啊。
“敌人地水军呢?有什么动静?”
“秦军水军在也向皖县集结,已经和我军舰队发生数次战斗,互有胜负。”
“看来嬴啸要动手了,传令妙才,进驻虎林,竭力阻止秦军过江。若不能阻止,便撤退到临城,等待朕的援军。”
赵云这里的一个大动作,其实只出动十万部队。不过是虚张声势,现在还不是他们出动地时候。嬴啸的计划首先是拿下刘备的后汉,攻取江陵,将刘备彻底压入荆南。一旦到了荆南,刘备将再无胜利的本钱。
而曹操,不着急,嬴啸的海路还没有准备好。等全面发动的时候。曹操将知道什么叫腹背受敌。为了这次战争嬴啸整整动员了五十万大军。这是楚汉两国无法抗拒的力量。
虽然赵云这里是虚张声势,但是曹操却不得不防,毕竟实力相差太大了。对面领兵的又是赵云与郭嘉,这两个人曹操可不敢小看,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失败。
曹操和赵云在这里搞武装游行,却没有什么实际战争发生。可在建平郡就不一样了,刘备现在实在没有兵力去增援建平郡了,宜城那边大兵压境。刘备要全力抵抗,否则秦军将兵临江陵城下。
最后无奈之下,只有命令张飞回军,打退高礼的军队。不退不行啊,建平郡可是张飞的后路啊。可惜了,好不容易拿下进入巴蜀地道路。现在又要放弃,不甘心啊。可不甘心又如何,难道让张飞被困死在巴蜀?谁叫人家实力比你强大的太多了呢。
现在整个后汉的军队能调动的满打满算只有十四万,除开七万在宜城,两万在江陵,就只剩下积县地这五万大军了。其他地方的军队都快被调空了,没有军队驻守是不行的,就是少些也要留几百军队,要不然如何弹压地方?
所以张飞的五万大军不能被困死。宁愿放弃巴蜀地两郡。现在已经到了国家存亡的时刻了,不能在吝啬那一点领土了。
得到刘备命令的张飞。也是无奈,这也没有办法。建平郡是他的后路,一旦后路被断,他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建平郡是他必须要救援的地方,可刘备现在没有力量援救建平,只有让张飞退回来了,江陵是他们的心脏,不容有失。
张飞考虑了一整天,也只有退兵,军情紧急啊。叫来心腹吕功,吩咐吕功带领五千人马死守积县,张飞自己带兵回建平郡,杀败了高礼,回援宜都,扼守江陵西方屏障。
临走之前,张飞看着积县内的景物,心中也是惆怅。这里可是他花费了大量心血的地方,自己一走,吕功很难守住这里,太可惜了。只是事有轻重缓急,还是回救江陵为先。
张飞的兵马退走了,马超却没有什么动静,这个时候年青地马岱却跑来纠缠马超了。
“大哥,让我带人去追吧,定然杀的张飞片甲不留。”
看着年青的马岱,马超似乎看到自己年青时候的影子,虽然他现在不过才二十四岁。不过对于这个表弟,马超也是很看重的。
“胜岳,张飞可不是好打的。你可不能急躁,你初次上阵,不能小看了天下英雄。”
“可是大哥,我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张飞逃跑?”
“呵呵,别急,我军只要稳扎稳打,就是胜利。在绝对的优势下,只要我们自己不犯错误,敌人是不会有机会的。胜岳,既然你急着出战,那么明日的攻城战,就由你来吧,自己小心些。”
马超微笑着看马岱兴奋的离去,自己当年不也是这样纠缠着自己姐夫嬴啸求战的嘛。马家的男儿,骨子的好战看来是一脉相承的啊,希望过些年,马岱也能和自己一样吧。
第二天,马超给了马岱两万士兵,让他开始对积县发动猛攻。现在地积县虽然防御依然森严,但是兵力太少了,陷落是迟早地事情。面对马超军的疯狂进攻,吕功是竭力抵抗。幸好张飞给他留下地都是精兵,要不然真顶不住这样的攻势。
马岱在阵中看的着急,差点冲出去亲自参与攻城,还好身边的人眼疾手快的拉住了马岱胯下的战马。
“您不能去啊,将军那边可是下了严令的。若是您冲上去,小的们全部要被军法从事的。”
马岱也不好说了,出战前他可是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不冲上去的。要不马超不会放他出战,现在被亲卫拉住,他也不好说什么,这几个亲卫是马超专门派来的,就是看着他,不要让他冲上去。
看着前面攻击不顺利,马岱骂了一声,也放弃了亲自冲锋的打算。督促众军继续发动猛攻,城上城下,鲜血成河,生命在不断的消失,烈火熊熊燃烧。
直到马岱退兵下来,马超看着沮丧的马岱说到:“别沮丧,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你又不算败。若是一瞬间就能攻下一座坚城,那就不会有人修筑城墙了。去休息吧,明日再战,积县迟早是你的战利品。”
风起云涌第三百二十四章巨大丰收
更新时间:2009…5…2810:14:57本章字数:5938
不说积县这里的大战,张飞领军疾奔而回。现在宜城那边已经开战了,听说关羽抵挡的颇为辛苦。而建平郡也是频频告急,那里根本挡不住高礼的大
若不是因为这水路难走,张飞都想全军从水路而回,那样速度会快的多。但是这是那里,是三峡。
这个时候的三峡可不是现在的三峡,现在的三峡水流平缓,可以随意行船。那时候的三峡水流湍急、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以行舟惊险而闻名。或许一些熟悉的老船工可以驾船过三峡,但是张飞没有这个胆量,这可是大军,不是儿戏,一旦在三峡中遇险,损失太大了。
小船还好些,可运兵船都是大船。风险太大了,实在没有必要冒这个险。张飞也相信,高礼不是他的对手,他可以从容的收拾了高礼,在去构筑防线,抵御马超的进犯军队。
关羽现在虽然不紧张,但是也颇为踌躇,宜城这里已经被攻击很久了。虽然还顶得住,可他害怕的不是秦军的步军,而是水军,他已经得到消息,秦军水军有大量舰船沿着汉水下去了,一旦这些船只运载着大量军队,直杀江陵,那他该如何是好?
守卫宜城,就是为了江陵的北部的防御,若敌人绕开了宜城,直接去了江陵,他将陷入被动了。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很小,但关羽还是派人送去了消息,请江陵小心防备。
南方的战争如火如荼,北方大地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秋收了,今年没有什么大的天灾**。收成本就不错,更不要说现在许多种植了红薯土豆的百姓们,更是做梦都在笑了。
为什么?因为皇帝陛下命令他们种植的土豆与红薯给他们带来了不可想象地收成,当初嬴啸下令的时候,百姓们普遍对这没有见过的东西报以怀疑的态度,很多人都没有怎么上心,只有嬴啸的佃户们对皇帝的旨意很在乎。因为嬴啸不但是帝国的皇帝陛下,更是他们的这些佃户的主家…………
可随着丰收,所有人都惊讶了。在次等的田地中,土豆与红薯地收成也达到了千斤。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尤其是嬴啸的一些佃户们,更是无条件的信任嬴啸,在上等地好田中种植,照顾这些庄稼也很是上心。
事实证明。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据说最高的产量已经达到了亩产一千七百余斤,这可是相当与平时八亩的产量啊,开玩笑。这些一下,让那些没有好好种植土豆红薯地农人可是个后悔啊。
长安作为帝都。附近的百姓受到的影响最大,几个汉子在忙完一天的收获,晚上凑在一起喝酒聊天,这在以前可是个奢侈的事情。
“我说。老周。你家今年大约能收多少?”
“我不知道。这段时间才收了一半。我家只有三十亩地。我种了五亩地土豆。五亩地红薯。可看这样子。就这两东西就能收获上万斤。比其他二十亩地地收成加一起还多好多。今年可不怕自己会饿肚子了。”
旁边一个汉人一巴掌派到他肩膀上:“你老周会饿肚子?谁信。你家那媳妇贤惠啊。四里八乡地谁不眼热。不过说起来。你老周当初咋就这么上心?我可是后悔啊。就种了一亩地地红薯。现在看看吃亏大了。”
“我……我。”老周却红了脸。不知道是酒喝多了还是怎么回事。就是不说。
在旁人地催促下。他才说:“这些是俺家婆娘让弄地。我当初也害怕这新鲜玩意长不好。十亩地啊。我可是捏了一把冷汗。要是这东西长不好。今年我家可够呛了。可俺婆娘说。你个孬货。陛下地旨意你敢违抗?那可是咱们主家。在说。陛下什么时候亏待过我们。听陛下地。准没错。我拗不过她。也就这么种上了。”
众人皆是一片啧啧之声。夸奖老周娶了个好媳妇。自家婆娘咋就没这眼光啊。上万斤啊。那是什么概念。足够老周家一家五口人天天放开了吃地。现在很多农民由于收成地关系。农闲时候吃稀饭。农忙时才吃干饭。虽然嬴啸在大力改善百姓地生活。但是这也不是朝夕间就能完成地事情。
相比较前些年,有太平日子过,有口饭吃,已经是好的不能在好的生活了。现在因为土豆和红薯的出现,天天都能吃饱饭就在也不是梦了。
“唉……我可听说了,当初陛下为了找两样东西,那可是死了好几万士兵,损失了几千条船呢。这家伙,果然值得陛下上
“废话,要不怎么人家是皇帝呢,眼光就是好。别说,有了这两样东西,只要好好干活,总能吃饱饭不是。以前的日子可是受够了,饥一顿饱一顿的。要是早几年我从豫州搬过来,我家那几个娃子也就不会饿死了…………”
说到伤心事,大家也都沉默了,前些年历经战乱,谁家没人饿死,谁家没人受灾啊。
“得了,别说这些不痛快的事了。小山子,你现在地日子不也挺好嘛,这些年家里没人饿死吧。自从到了陛下这里,我家总算过上了太平日子。就是那些狗日地草原蛮子,上次我家兄弟几个都战死了,留下一大堆孩子,我看着真是心酸。”“呵呵,四狗子,你还别说别人,你家战死了三个兄弟,就剩下你了,可你现在是啥日子,陛下赏赐了你家整整一百亩地,还都是好地,要说在座的哥几个,就你家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