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盛君谦没有过来的意思,风绝羽只能点了下头算是打了个招呼,心里还觉得奇怪,前阵子盛君谦见到自己的时候会过来打招呼的,今天怎么一副有所忌讳的样子。
不解、不明,摇了摇头跟着苏长河等人下了山。
大约两炷香过后,众人来到了灵锦洞,走进洞内,面朝南方的洞口洒进了明媚的日光,将洞中三分之一的地面照的几近白昼,比较靠里面的位置相对阴暗了一些,不过早就被人点上了烛火,那是一种特别精致的烛台,分作三十六盏半圆状的插在四周的洞壁上,格外的明亮,想来也不是普通的东西,要不然就凭三十六根蜡烛根本不够干啥的。
洞中的一切如久,只是在中间的水也玉台的三块石床上多了些蒲团、药瓶之物。
苏长河走过去拿起一个白玉瓷瓶,告诉三人里面装的是一年份的延黄丹,共三十六枚,每个人每个月一枚。
延黄丹的作用与清心理气丸相若,大抵上是服下之后可以保证修炼者在修行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走火入魔、清心理气、通脉顺络、清除杂质的作用,只不过相比清心理气丸,延黄丹一个月就只能服下一枚就足够了,多吃也没用。
琰古又是一番感激,余后苏长河叮嘱了一些事项,譬如不要轻易去云剑峰,有什么事可以在山下找云剑天门弟子通报,也不要轻易离开灵锦洞,间屿山的地势中藏着很多阵法,是为了避免有人打进云剑天门的外部防御,灵洞之争那天阵法被刻意的关才了,现在又开启,很多地方都是危险的,但是只要不走出灵锦洞里地范围之外,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关于饮食的问题很好办,洞的后面有一个天然的池潭,里面的清水就可以饮用,至于吃食,苏长河拿出了一瓶辟谷丹。
风绝羽对辟谷丹既不陌生又心感好奇,前世的时候辟谷就不是一种为人不知的说法,有很多修道中人都会在得道之后拥有辟谷的能力,但是所谓的辟谷也就是几天不吃饭而已。
而宏图大世的辟谷丹却是服下一枚就可以保证十日不进食也能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宏图外围没有辟谷丹,也就是说,会炼这种丹的人很少,也有可能是各方面原因,导致丹方并不外传,所以风绝羽也是第一次见到。
留下辟谷丹之后,苏长河便扬长而去了,并在离开之前说过会经常他看他们的,如此四人作别。
云剑天门拜访一行足足花费了半日的时间,三个人才算正式接手了灵锦洞,从此可以在这里居住上的三年。
苏长河走后,琰古方才笑吟吟的回到了洞中,三人围聚一坐,他把瓷瓶堵子打开,倒出了所有的辟谷丹,这丹丸呈以黑色,二纹,乃是正经的黑焰二品丹药,药力不见得有多强,但贵在实用,总共有六十枚之多,足够风绝羽三人服用大半年不进食也饿不死。
三人把辟谷丹一分,每人服下一枚,风绝羽并没有什么感觉,不是饱也不是饥,反正是那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总算是实用的,心里不由一喜,管琰古又要了一枚,试图用神识分解一下里面的成份。
琰古笑着看着他说:“别忙了,没用的,辟谷丹没有丹方,炼制的步骤不同是没办法烧制出来的,这一点你可以问知兄。”
知勿才点头。
风绝羽这才想起来,知勿才也是火灵法神力的精深修炼者,每一个掌握火之本源的人都会对炼丹、制器颇有心得,这是宏图大世武道的通性。
知勿才说道:“风小兄,你要是对炼丹感兴趣,我这里还有几部丹方,可以拿去钻研一下。”
风绝羽感激莫名,丹方这玩意向来都跟不传之秘挂钩,有的是众所周知的,但每一个会炼丹的高手手里都掌握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丹方,珍贵性无以言表,知勿才说的就是那些普通的丹方。
可是想了想自己这几年荒废的丹术,风绝羽心里也没什么底,心想着找个时间把丹术提升上来再说,也就没有马上索要丹方。
三个又聊了一会儿,风绝羽才问道:“琰古兄,今日见到的三个外门长老是云剑天门中的什么人?”
琰古这才想起来风绝羽对云剑天门所知颇少,拍了拍脑门,感叹道:“瞧我这记性,到人家的地盘来,就应该云剑天门的底细,我跟你说说吧。”
琰古顿了顿,整理着思绪说道:“云剑天门分为内门外门两个部分,先说这外门,外门由三大长老也就是今天咱们见到的白过寒友、红焚、紫云三人打理,其下负责外门琐事的就是苏长河,这外门三大长老都是神道境的高手,他们的实力远远在朱于之上是肯定的了,而且据我们听说,三位长老在入尘境已经修炼了长达五十多年,实力最强的便是白眉白寒友,此人早在百年前就达到了神道入尘境,听说他已经开辟了多达四十处丹窍,实力绝不可小觑。”
“四十多处丹窍。”风绝羽露出惊讶的表情,其实不考虑他自身进去,四十处多丹田也的确够多了的,那个朱于也就是开辟了十几处的样子,这还是多说,弄不好也就是十处左右。
而白寒友却开辟了四十余处丹窍,显然不是朱于可比,至于另外两人估计也差不到哪去。
琰古又道:“外门诸事都有三名长老打理,所以基本上在云剑天门的管辖之内,他们就是天一样的人物,我们在南境行走,且要给足了他们的面子才行啊。”
风绝羽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内门呢?”
知勿才接道:“内门主事是云剑天门的门主,不过真正内门还有一个叫做供奉堂的地方以及一个内门祖殿,这两个人地方一个是云剑天门招揽的高手,平日里不作任何事,只有在门内出现大事的时候,才会出动,而内门以及外门都解决不了的大事,就会有门主以及祖殿的众多宗老群策群议的解决了。”
说到这,琰古把话接了过来说道:“云剑天门跟我们这些小打小闹的不一样,一个门派数万弟子,内内外外的事太多了,光是平日里负责打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云剑天门的内部构成也相当的繁琐,不过云剑天门立派这千多年内能够一直执一方牛耳,跟门派内部的管理却也分不开关系,总之就是一句话,云剑天门的人不能得罪。”
风绝羽恍然大悟,却又不解道:“既然云剑天门又有供奉堂又有祖殿,想必神道高手会很多吧,为什么外界传闻他们只有六到七个神道高手呢?”
琰古和知勿才相觑一笑,这才说道:“风小兄你有所不知,这神道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云剑天门的神道高手确实不少,但真正远近闻名的也就那么几个,这里面有个说法,便是神道达到入尘之后修炼的年月界定的,入尘境百年是一个跨度,一般的神道入尘只要修炼了百年以上,基本上就可以真正的登堂入室了,被称作“道基”,所以在宏图大世当中,能够被人关注的就是百年以上的入尘境高手,这样的人云剑天门也就那么六、七个,比如那白寒友,便是其中之一。”
“原来如此啊。”
第1008章 第五本源
宏图大世武道、玄道被一些不世出的高人视作基础,真正登堂入室只有神道入尘才是门坎,跨入了这个门坎之后就有更多的说法了。
这其中有几个关键风绝羽问过才知道,入尘百年为一“道基”,十个道基称为“道果”,十个道果便是万年的修为被称为“道心”,这个世界上拥有道基者无数,拥有道果者也有不少,但若是可以拥有道心的人,恐怕就是凤毛麟角了,据琰古所说,龙皇都未必拥有道心。
想想也符合情理,道心是万年修为,恐怕修炼那种程度,估计都可以成神了。
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名词说法之后,三人各自进入了修炼状态当中。
而这时,苏长河也回到了云剑大殿。
白眉白寒友三人并没离去,一直等着苏长河,见他回返,才自笑道:“人送过去了?”
“回大长老,已经安顿妥当了,他们三个的性格还是不错的。”
“哦,那依你之见,倘若拉拢,有几成胜算?”
苏长河想了想,直口不讳道:“暂时还不好说,不过据观察,琰古和知勿才的问题不大,到是风绝羽这个人有些让人捉摸不透,适才弟子与其交谈,他并不怎么喜欢说话,弟子实在不敢确定。”
红发红焚闻言不满道:“那你就跟他直说,我看他不答应。”语气当中有着不可一世的威胁之意。
白寒友摇头道:“不急,此人虽是本门急需的人才,倒也不能急于一时,先让他好好体会一下灵洞的好处,再行招揽想必会容易的多。”
紫云看了一眼白寒友,忧心忡忡道:“大长老,你说此人三年之内能否再行精进。”
红焚笑了,接过话道:“二长老,你杞人忧天了吧,三年的时间太短了,即便他惊才艳艳,也不可以在三年之内强的无人可挡,除非他不是人。”
紫云呵呵一笑,道:“我就是说说而已,不过此人倒是极有个性的,刚刚就能看出来,一般南境的修炼者到了这里,哪有几个不战战兢兢的,只有风绝羽处变不惊,像是见惯了大场面。”
白寒友笑道:“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呢,总之暂时不能招揽,先观察观察再说,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动不迟。”
……
太阳很快的落下了西山,月色很快的笼罩了大地,这一天的经历完全可以用波澜不惊的来形容,只不过第一天在灵锦洞里渡过,风绝羽三人的心情却是比翻起了海啸的大海还要动荡不安。
灵锦洞内的天地灵气实在是太浓郁了,浓郁到让人有种疯狂的念头,三个人呈以三角的位置盘膝而坐,全力运转玄功吸收着天地灵气,渐渐的感受那,天地灵气竟然如同潮水般向他们的涌来,神识之下的天地灵气在他们的意识和视野当中完全实质化了起来,犹如一股股飞扬的无色彩带沿着全身的汗毛孔钻了进去。
短短的半个时辰,三个人仿佛镀了金漆一样光芒万道,尽管他们一直克制着灵法神力的波动不要传出体外,但实在抵挡不住灵气受到牵引产生的绝佳异象。
此一刻,风绝羽贪婪的吸收着外界天地灵气,不断压缩到千丹窍岤当中,近千枚丹窍仿佛被裹了一层又一层面粉的元宵,不断的膨胀、不断的被压缩。
周天运转的目的就是将灵法神力中的糟粕通过孜孜不倦的压榨之后排除体外,将精纯的本源留为已用,这个过程与修炼真气没有差别,只不过当修炼者由玄道踏入神道之后,随着真元气劲的转化变成灵法神力,就会无端端产生大量的杂质,这样的杂质就是糟粕,需要不断的分解和排除,否则积攒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修炼者的进境,更甚至可能会导致内息不调而走火入魔。
三人当中,风绝羽和琰古都已经站在了神道境门坎外面,仅差一步就可以入尘开辟丹窍,所以排除杂质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知勿才可以充分的吸收炼化,毕竟灵锦洞的天地灵气格外的浓郁,而他还没有成为神道境的高手,从物质本身的优越性来看,他可以吸收很多天地灵气,而少量的排除杂质。
所以按照修炼进度看,知勿才的速度要比风绝羽的琰古快上不少。
二人看着知勿才乐此不疲中,风绝羽和琰古羡慕的笑了笑,想起彼此间的修炼过程,的确没有知勿才运气好,假如当初有灵锦洞这样的地方,恐怕风绝羽和琰古早就可以达到神道境了。
三人修炼自然是各取所需,修炼的目的性也不一样。
知勿才是准备厚积薄发,一举冲破玄道进入神道;
琰古则是小心翼翼,巩固神道境的修为;
至于风绝羽,他的目的也逐渐单纯起来:修炼第五本源。
他之所以最终有这样的决定,还是因为生死无常神功的缘故,生死无常诀达到了第四重,恰恰差了一种金之本源才可以真正的登堂入室,而且风绝羽在修炼方向上也钻研许久,实在没有什么比得到金之本源更加有胜算的办法了。
于是,他拿出了玉髓。
最终,风绝羽还要依靠玉髓中半数金之本源引领,朝着五行齐备的方向迈进的。
坐在洞中运行了数大周天,将状态调整到最佳,风绝羽才把玉髓拿了出来,双手合什将玉髓夹在掌心当中,充分的感受着其中庞大而充沛的金之本源,旋即两手一松,掐着指诀慢慢的放在了双膝之上。
而这时,玉髓正悬浮在他的面前……
老实说,风绝羽对这次尝试性的突破并不寄予厚望,毕竟通过他的了解,打开本源空间大门需要的本源力量绝不是一星半点就可以起到引导性作用的,当年打开土之空间的时候,那可是恒海沙漠里的异象风沙才让自己在不明就以中打开了土之本源空间,而打开木之本源空间的时候,差不多抽干了琰古的贴身玉宝,那可是经过了长年累月本源之力滋养的存在,绝非一般的玉髓可比;还有水之本源空间,那可是整整一块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的玉宝;
所以不管怎么说,打开本源空间绝对是十分困难的,不过未必就不能试一下。
想多容易造成困扰,风绝羽说做就做,生死无常神功法诀运起,一股澎湃的吸扯之力在神识与玉髓形成沟通之后将一缕至阳至阳的金系本源灵气从玉髓中抽取了出来。
这个过程就仿佛在一团乱线中抽出个头一样,开始的时候金系本源灵气十分细小微弱,但却不耽误风绝羽抽丝剥茧,伴随着神识与玉髓通过金系本源之力形成了联系,他开始引导着金系本源灵气沿着生死无常神功法诀的运行路线游走了起来。
一个周天之后,风绝羽变换了个手势法诀,将通过经脉中的金之本源引入洪元空间当中。
本源空间的大门都是出现在洪元空间里的,这次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大杀手按部就班的将五成灵气都引领了出来,这是玉髓中所有的金之灵气了,跟着后面的四种本源灵气也相继出现,风绝羽特别注意了一下,倘若不用神识控制引导的话,尾随着的金之灵气出来的其余四种本源灵气没有任何的变化,而如果不将金系灵气引入洪元空间,就这样不断的引领下去以周天之势运转,很快,四种本源灵气就会慢慢的被金之灵气所改变,去除一些根本无法消化和改变的灵气,慢慢变成少量的金之灵气。
这正好跟琰古的说法一般无二,通过周天引导,不加外力的运行规则,配合玉髓纯朴天然的灵气特性,可以达到完全转化为一种本源灵气的目的,但如果在总量上衡量,肯定是没有玉髓所拥有五行灵气总量多的。
但是这也没什么,风绝羽要的就是利用金之本源灵气囤积到一定的程度直接撞开那天,然后从窟窿里面进去弄两个金之本源玩玩。
可是他幻想的不错,结果却是差强人意,当玉髓被抽干到变成一块普通的灰色石头的时候,金之灵气基本上已经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