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1 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詹事

詹事,太子卿,掌太子家,统领太臣,秩二千石,詹事丞副之。属官有:

•太子家令,掌太子家刑罚、饮食、仓储、奴婢等事;

•太子率更令,掌漏刻、礼乐等;

•卫率,掌太子侍卫;

•中庶子,侍从太子;

•太子舍人,掌太子文书;

•太子洗马,太子出,则洗马为前驱;

•少庶子,掌太子诸庶务;

•太子僕,掌太子家车马。

秦朝虽然详细设置了太官,但确未正式册立过太子。

皇后诸卿

将行,掌皇后礼仪。

皇后卫尉,掌皇后卫队。

皇后少府,掌皇后私人事务。

皇后少僕,掌皇后车马。

武将官制

国尉

国尉为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免与考核。国尉在战国时期的晋、赵等国也有设置,职掌相类。秦朝的国尉职务与汉朝的太尉相当,但不列於三公,地位较低,与卿相若。

护军都尉

护军都尉,执掌军政,统领诸将。属官有中护军,领军史,掌禁军,参预武将的选补事务,遇将军率军出征时,则驻该军监督军政。

将军

秦朝仿周朝制度,设置前将军、後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位上卿,率军镇守边郡。

另置上将军、将军,为临时职务,有大征伐时选武将出任,军还即撤任。

地方官制

战国时期诸侯国普遍施行郡县制度,秦国设县始自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变法。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後来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咸阳是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位同九卿,得参预朝政。内史属官有:

•都水长、都水丞,掌水利;

•铁官长、铁官丞,掌冶金、制造农器;

•廪牺令、廪牺丞,掌粮食仓库和牧养祭祀用牲畜。

郡制

郡作为一级行政地方,军民兼治。郡设郡守、监御史、郡尉三个互不隶属的主要官员。

郡守

郡守,郡的长官,边地多为武将,内地多以郎官出任,银印青绶、秩二千石。秦朝的郡守权力非常大,除了由朝廷直接任免的县令县长、负责监察郡治的监御史、负责统领驻军与管理治安的郡尉三者外,郡的其他官员均由郡守自行任免。

监御史

监御史,隶属御史中丞,负责监察郡守与其他官员。

郡尉

郡尉,掌郡驻军,主管治安、侦缉盗贼,银印青绶、秩比二千石。郡尉直辖於朝廷,与郡守相抗礼。郡尉属官有丞,内地诸郡设丞一人、大郡则设两人。边塞诸郡则每百里置都尉一人,都尉辖士史、尉史各二,掌边塞卫戍;关隘之处置关都尉,均隶属本郡郡尉。

郡丞

郡丞,郡的次官,辅佐郡守综理郡政,铜印黑绶、秩六百石。郡守缺位或不能理事时,郡丞代行郡守职务。属官有卒史、主簿、牧师令等。边塞诸郡另置长史,管理兵马军政,与郡丞同秩。

县制

县为秦朝最低一级行政地方,秦朝的正式官职也仅仅设在县一级。

县令、县长

秦朝按县的人口多寡,万人以上的县置县令、以下的县置县长。县令铜印黑绶、秩千石至六百石,县长铜印黄绶、秩六百石至五百石。县令与县长都是县的行政长官。

县丞

县丞为县的次官,职比郡丞,铜印黄绶、秩四百石。

县尉

县尉掌治安、捕盗之事,职比郡丞、唯不掌兵,秩同县丞。

功曹

功曹,掌县吏的考绩等第升降。

令史

令史,管理文书档案。

狱掾

狱掾,县狱的典狱长。

文无害

文无害,所谓公平吏,掌巡查监狱,复查案卷,以防止冤狱。

厩驺

厩驺,掌一县车马之政。

仓吏

仓吏,县库的长官。

治狱吏

狱吏,县狱的狱卒。

乡亭

县以下置乡,乡以下置亭,亭以下置里。这些都是以宗族为核心的人民自治组织。

三老

三老,一乡德高望重者充任,掌教化,有所谓孝悌仁义之家可以申报郡县予以表彰,并可以推荐优良子弟出任郡县吏。

有秩,啬夫

人口达五千人的乡,由郡指派一人为有秩;不足五千人的乡,由县指派一人为啬夫。两者职责相同,都是调解邻里纠纷、帮助政府收取赋税、安排徭役。

游徼

游徼,为徭役的一种,掌巡察地方、缉捕盗贼。

亭长

亭长,吏职,也是徭役的一种,汉高祖在秦朝曾任此职。掌同啬夫。亭长之属为亭父、求盗两卒,前者负责本亭保洁、後者负责追逐盗贼。

作品相关上架前感言及更新重要公告

终于还是要在三月份上架了,先许一下诺言吧,努力保证每天都有更新,时间是中午的12点左右,第一天爆发将连发五节,每节3000字,第二天三节连发,以后每天争取做到二节连击。提供大家支持的话就用月票来砸翻老晶吧,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这家伙居然又爆发了,嗯,这个速度虽然不快,但对于已步入而立之年的老晶来说,几乎是极致了,希望大家谅解

小兵有今天的成绩,首先感谢一下所有喜欢小兵的书友。然后更要对一直在点击、推荐、投票、收藏的老书友,和忍受我一节一节更新的各位兄弟们,说声对不起,实在感激。没有你们点击、收藏、推荐的支持,小兵走不到这一步。

无以为报,只有不断的加油码字。希望我的一点一滴的努力,能够让小兵成为一部能让大家看得上眼的作品,能让大家在闲下来的时候有一个放松的港湾,小兵是一部写男人的,铁与血是主要的旋律,小兵也是一部写情感的,写的是男人与男人间的友情、相惜之情,当然也会有铁血柔情,小兵更是一部寄托了老晶对一些事物感悟的,在每每流露出的笔端,化成万千话语与大家叙说。

一直追看老晶的书的书友都知道,小兵不是我的第一本书,在这之前,新三国策是老晶心血之作,其中的主人公高宠也和傅戈一样,从小人物起家一步步走到了辉煌的顶点,这或许就是老晶在现实中的梦想吧

傅戈,这是本书中的主人公,大秦南方军临洮部正卒。在秦末大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他作为一个秦人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他是庞大的秦队中的一员,但他又不完全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小卒。

他的记忆来源于二千年之后,在经历过艰难的历炼后,傅戈拥有了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能力,这让他有可能和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去抗衡、去较量,也让他有机会实现和创造让大秦强盛的梦想。

好了,就这样吧,引庄子内篇逍遥游中一段话结束: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老晶已经准备好了。有月票的书友们,小兵的粉丝们。把月票准备好,等到连击爆发的时候,订阅吧,投票吧

2007年2月28日

作品相关汉匈百年战争

两汉与匈奴民族对峙了两百年,其间进行了大小战争数百起,使匈奴王庭从称霸一时到逐渐分裂、衰落直至全部并入中华民族之内,可以说是两汉王朝一系列重大的正确的方针战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我国已从农业社会走向了工业社会,从冷兵器时代走向了高尖端武器时代,但两汉对付域外强国的战略直到今天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不妨来为当时的战争划分出如下几个阶段,然后逐次来分析:

第一,和亲、绥靖时代

秦末,冒顿单于统领匈奴,兼并漠北各部,东灭东胡,西逐大月氏,南并楼烦,北服丁零,建立了一个国土广袤的游牧王国,有骑射部队30余万人,遂开始不断侵入自然环境优越的汉王朝。

当时的汉王朝久经战乱,民疲国穷,再加上连年对异姓藩王用兵,中央兵团的实力并不高。但这时,刘邦打算先给匈奴一个打击,以吓阻北人的进攻。因此,在高帝七年,趁匈奴南下之际,他亲率大军进行反击,结果被围困在白登山。为了脱险它采用了娄敬之计,开始了与匈奴进行和亲的时代。这一时代一直延续到了文帝和景帝的执政期间。

这一时期,的中国与匈奴的实力对比,正像当今中国与其他世界大国的对峙一样,打,没有足够的实力,而且中国的经济走上正轨不过二十年的时间,这正是韬光养晦的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试想连文景那样的繁荣时期,中国都谨慎的处理外交关系没有向任何一个国家用兵,因此现今的中国依然是处于这第一阶段,对外应以和为主,对内以安定和发展为主。这些决定了日后的整个局面,是最终取胜的基础。

第二,战略反击阶段

汉武帝时,国富民强,终于放弃了和亲政治开始了与匈奴旷日持久的相持战。其中著名的有“马邑之谋”、漠南之战、定襄之战等,这几次战役一方面向匈奴展示了汉王朝的强大,坐上了匈奴的锐气;一方面也不同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主力部队,当然汉王朝方面也是损失惨重,但它毕竟迈出了中匈正面军事对抗的第一步,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第三,争夺战略空间阶段

1。公元前127年,卫青,李息出云中,取得了河南之战的胜利,夺取了河套地区的大片土地,汉朝在这里设置朔方郡,开荒移民,后来在此建立了著名的军事要塞受降城。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歼灭浑邪王的部队,取得了河西之战的胜利,获得了陇西的大片土地,设置凉州四郡,从此这里永久的化入了中国的版图。

在中国夺取凉州之后,匈奴人哀叹:“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其实后果要远比这严重的多。

首先,河套地区与陇西地区是匈奴境内水草最丰美,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区,这里的丧失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国力。

其次,这两地的丢失,使匈奴在也构不成对汉都长安的威胁,失去了对中国发起攻击的最佳路径和战略要地,使得他们后来的每一次进攻都不能为中国造成更大的损失,相反中国的每一次出击就都有威胁王庭的危险了。

再次,凉州的丧失,打乱了匈奴联合羌部落对中国采取军事包围的部署,切断了匈奴与西域的交通,一下子使中国从被动的地位转向了主动。

可见,大国的对抗关键在于切断对方的发展空间,占领敌人的有利位置转化成自己的,这样就已经一脚踏入了胜利的大门。

2。张骞出使西域,在西域建立中国的军事基地。通过他的游说和军事打击,使敌对中国的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