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脚步匆忙,表情似笑非笑,显得有些奇怪。
王夫人忙道:“出了什么事”
那妈妈就看了傅庭筠一眼。
王夫人看那妈妈的表情不像是有什么噩耗的样子,也就不怕傅庭筠知道。道:“这里没有什么外人,你直管说就是了。”
那位妈妈就“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夫人,刘大人那里,打起来了”
王夫人和傅庭筠一时都没有明白过来。
那位妈妈就笑得更厉害了:“不知道为什么,冯姨娘刚从外面回来,刘大人就把冯姨娘叫到内室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骂得性起,还把冯姨娘给踹了一脚,冯姨娘哭着跑到厢房抱了儿子就要去跳河,刘大人追出来。一直追到了二堂,冯姨娘就坐在二堂的门槛上哭了起来,还道要不是老娘给你生了个儿子,你们刘家哪有继承香火的人。老娘尽心尽力地服侍你,你竟然为了一个外人骂我,我也不活了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总兵府的人一多半都在那里呢”
王夫人和傅庭筠骇然,隐约猜着这件事与冯氏说颖川侯私藏鲁指挥使有关。王夫人不免有些不安,傅庭筠却道:“我们既没有添油加醋,又没有捏造事实,坦坦荡荡,她就是来问我,我也是这样回答她。”
王夫人听了不由朗笑:“看来,还是我迂腐了”一时间释怀。
和王夫人、王家的两位小姐用了晚膳后,傅庭筠让郑三他们进来给王夫人行礼。
郑三夫妻王夫人曾经见过,只有阿森面生得很,加上阿森眉目清秀,眉宇间透着几分活泼,看着就带着团欢喜的劲儿,十分讨人喜欢,阿森给她行礼的时候,她就特别的注意,问傅庭筠:“这是”
傅庭筠想到那天伤心赵凌没有个祭祀他的人,略一思忖,道:“这是赵总旗的义弟。父母双亡,从小跟着赵总旗长大的。叫赵森。”
郑三夫妻和阿森都很惊讶,又怕傅庭筠这么说是有用意的,都垂了眼帘,掩饰着心中异样的情绪。
王夫人是做母亲的,见阿森这样乖巧,心里不免有些怜悯。给郑三夫人的打赏是两个五分的银锞子,给赵森的却是把樟木剑:“这是我从福建带过来的,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用来习剑,孩子大了,放在箱子里,可以驱虫。”
傅庭筠谢了又谢。
王夫人和傅庭筠说起她小时候在福建的事来。
王家二小姐就朝着阿森招手。
阿森想着傅庭筠说他是九爷的义弟,他就不能丢了九爷的脸,正襟危坐,用眼神拒绝着王家二小姐。
王家二小姐看着有趣,就一直盯着他。
阿森何曾被小姑娘这样盯过,渐渐的坐不稳了,脸上浮起一片红云。
一旁的王家大小姐就掩了嘴无声地笑。
阿森的脸越来越红,越来越红。
最后四小时粉红票~~~~>
正文 第九十章 教训
傅庭筠并没有注意到阿森的异样,她和王夫人相谈甚欢,直到亥时才散。八一看最新章节
回到退步,躺在床上,她想着冯氏的事。
因为做错了事被打骂,就抱着孩子扬言要去跳河,又坐在二堂的门槛上大哭大闹,像个泼妇一样,不管有没有吓着孩子,不要别人对自己的指指点点,不顾刘大人的官威,只要能赢了这次争执,只要让刘大人退让,她宁愿放弃慈母的怜爱,女人的尊严,男人的体面这样一个女子,她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她还有什么事不敢做
第二天早,她问王夫人贴身的妈妈:“刘大人那边怎样了”
王夫人禁止家里的仆妇说长道短,可说长道短是女人的天性,王夫人贴身的妈妈为着主家的体面和规矩,一直强忍着,傅庭筠是王夫人的贵客,又是主动问她,她再也忍不住,朝着四周睃了一遍,这才低声道:“那冯姨娘,自从给刘大人生了个儿子以后,略有不顺就会撒泼,又有些狐狸精的手段,他们常常白天吵晚上就和好了”话音未刚,想到傅庭筠还是未出阁的姑娘,知道自己失了言,脸上就露出讪讪然的表情,高声笑着掩饰着心中的不安,“刘大人贵为副兵总,怎么会和冯姨娘一般见识,纵然有什么不悦,也只会私底下说教一番。外面的人怎么看得出来”
傅庭筠却已明白。
四伯父的小妾们想让四伯父给她们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讨好四伯父,如果能让四伯父在她们屋里过上一夜,通常所求之事都能得到满足。她还知道,四伯母有时气忿不过叫了四伯父去商量。四伯父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可一转身,见了那些小妾就又变了卦。可见这位刘副总兵和她四伯父也是差不多的人。想他管束冯氏,恐怕是行不通的了
她思忖着,阿森过来了。
“姑娘,”他忐忑不安地望着傅庭筠,脸色胀得通红,吞吞吐吐地道。“我,我真的可以做九爷的义弟吗”
傅庭筠笑着朝他招手,让他挨着自己坐下:“阿森愿意给九爷做义弟吗”
“愿意,愿意”阿森激动地道,“我。我做梦都想”
“那九爷对你好吗”傅庭筠柔声地问他。
“好”阿森直点头。
傅庭筠揽了他的肩膀:“九爷的义弟可不好做哦”她笑道,“九爷常年在军营,你在家里,要好好读书写字,好好习武,学着接人待物,管理庶务等长大了,还要照顾我和郑三他们”
“好”阿森大声地道。八一看最新章节小拳头捏得紧紧的,“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们,不让冯氏欺负你的”满脸的稚气,也满脸的坚定。
傅庭筠笑起来,摸了摸他的头:“那好,今天把春晓抄十遍,还要把每个字的意思都要懂事,下午的时候我要检查的。”
阿森嘻嘻笑。拿了笔墨纸砚,端端正正地坐在炕桌上,自己了磨了墨,开始练字。
针线都丢在家里没有带出来,傅庭筠坐在一旁看着他写字。
王家的两位小姐过来了。
看见阿森在写字,王家大小姐眼睛一亮。
王家二小姐却跑到了炕桌前:“阿森哥哥,你在做什么”
王家大小姐就拉了妹妹:“你别吵阿森。他要做功课。”然后问傅庭筠,“姐姐,你告诉阿森读书吗”
“不过是认几个字。”学问深如海,傅庭筠自认为没有资格为人师表,她见王家二小姐手里拿着做针线的藤筐。笑道,“二小姐是来学绣花的吗”
二小姐点头。
大小姐已道:“妹妹说,姐姐会告诉我们绣花,所以我们把要绣的东西都带了过来。”说着,看了专心练字的阿森一眼,“没想到阿森早上还要功课,那我们下午来吧”说完,就要告辞。
“不要紧,你们小点声音就行了。”
有人陪着,气氛就会热闹很多,两姊妹并不是很想离开,听傅庭筠这么一说,立刻放轻了动作,傅庭筠低声让两姊妹把要绣的物件拿出来,见要绣的东西都已打好了画稿,大小姐绣的是两朵莲花,二小姐绣的是一枝梅花,都只有了了数笔,却栩栩如生,很见功底,又因简单,很适合年幼的两姊妹,不免有些惊讶,问她们:“这是你们母亲画的吗”
俩姐妹点头。
傅庭筠笑道:“可见你母亲针线也很好”
俩姐妹都带着些许的与有荣焉抿了嘴笑,二小姐就悄声道:“可我们要是绣得不好,母亲会不高兴的,我不想母亲不高兴。”
傅庭筠愣住。
王夫人远离父母,带着两年幼的女儿生活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吧
傅庭筠望着两个孩子的目光就得柔柔的了:“姐姐告诉你们绣。”
俩姊妹高兴地笑了起来。
傅庭筠细细地告诉她们怎么走针,到哪里换什么针法两姐妹认真地学,屋子里只有笔落宣纸的沙沙声。
她望着眼前三张粉嘟嘟的小脸,心里充满了安宁静谧。
那个一直徘徊在脑海里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下午,傅庭筠向王夫人辞行:“刘大人既然发了冯氏的脾气,这些日子冯氏想必会收敛一些,我想,明天一早我还是回后街去好了。”
王夫人非常的意外。
“这怎么能行”她眉头微蹙,“你是个通透的孩子,有些事,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冯氏此时正是羞忿难当之时,谁知道她会干出些什么事来。你还是安心在我这里住几天吧等魏石回来了再做打算也不迟。”她说着,打趣道,“你莫非是嫌弃靖潼和婧怡吵得你不得安静所以才急着回后街去”
“两位小姐活泼可爱。我喜欢还得不及,哪里有嫌弃的道理。”傅庭筠笑着摆手,“我是放心不下家里的东西。”
王夫人讶然。
“家里院里子还埋着一千多两银子,”傅庭筠推心置腹地道,“那是九爷的血汗钱,也是家里的积蓄。我要是不回去,这心里实在是不踏,万一有什么事。待九爷回来,我也不好交待。”
是钱要紧还是人要紧
王夫人话到嘴边又咽下。
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也许对傅庭筠来说,这一千两银子很重要。
她略略有些失望,但想到这世上知己能求。能有个说得上话的人就不错了,也就释怀了。她不再留傅庭筠,第二天用了早膳,她亲自送傅庭筠到了总兵府的大门口。
王家的小位小姐拉着傅庭筠的衣裳,一个问“姐姐还回来我们家吗”,一个问“我才刚刚绣了一个花瓣”,都是舍不得。
傅庭筠变下腰,笑着对两位小姐道:“等我把家里的事处理好了。就常来你们家串门。”
两位小姐笑盈盈地点头。
她又和王夫人说了半天的话,这才和郑三他们一起回了后街。
张掖的春天来的有点晚,此时正是阳光温暖,晓风和熏的时候,有些人家大门敞开,在晒被褥、晒棉衣。看见他们走在巷子时,或踮了脚观望,或点头微笑。只有戚太太。高声问他们:“这是去了哪里有几天没见着你们了”
傅庭筠和她应酬:“去王夫人那里晓住了两天。惦记着家,就回来了”
“哎呀,原来是去串门了”戚太太笑着,他们在自家门前驻足。
黄色的铜锁静静地挂在大门,有层蒙蒙的灰。
打开了门,两条大黑狗和几条小黄狗扑了上来,汪汪地一阵乱叫。
阿森笑嘻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