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比如说过去的杨无敌杨露蝉,他学武,前前后后,学了十年,从二十多岁学功夫,当他去打杨无敌名号的时候,他已经三十多了。
蒙天都现在的营养,他的体能,完全可以让他狠狠的教训一下刘郁。
两人的体能在一起比较,刘郁反落下风。
真正计较,他怕也就是在恢复力上占些便宜。
但就是这也保不齐,他毕竟打过十虎,那之后,还未过半年,休养还没够,刘郁现在,顶多只有自己身体全力的十之捌玖,而非全部。不过,这样也就够了。
两边,都这样觉得。刘郁觉得自己这样就可以打蒙天都了。打完就收工,以后陪爹爹娘亲还有师父过安生的平静日子。幸福美满的小日子呵呵这是刘郁的想法。
蒙天都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吃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他也许厉害,但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只要自己手下不手软,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打败他,是不成问题的。
他觉得,自己现在就是当年的刘峰,而这个小子,反是当年的自己。
当年的自己,是稳打不过刘峰的,正规的拼杀,刘峰可以很正常的击杀他。哪怕不用豹胎发劲术,也都在那地方。可是,现在情况调过来了,他反过来占据上风,有什么理由怕呢。
“比拳脚”他再度说:“我们比拳脚”
刘郁冷哼一声,道:“掌门怎么说”
李钧烈知道,自己有点拉偏的态度让这个小子不爽,他退一步道:“布雷你怎么说”
刘郁道:“好,比拳脚,我就和你比拳脚一句话,我们就打三招”
这是当年刘峰的话语,也是他的意思,更是刘峰一直以来,教给刘郁的国术功夫态度。
国术功夫,只杀敌,不表演。
什么是真正的国术功夫就是,见面分输赢,三招定生死。想要打出个胜负来,三招够了。孙春绮在边上听了,忍不住轻叹:“又是这句话,何必呢,何苦呢”
董荷贞道:“师父”
孙春绮道:“不要说话,你好生看着,这样的功夫,真打,才是我们华夏功夫的真正奥义。只可惜,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一家人打生死拳”
董荷贞也和同门较量过,但,那是形意门后来发展出来,武于舞的教育策略,培养出来的,打架势花套,没有问题,何层见识过真正的生死之拳。
那是真把人每一招,都往伤、往残、往死、往生不能自理上打啊
若,一般的功夫,还好说,但,这是形意门啊,形意门的功夫,一年打死人,出手最重。
两边既然放出这样的狠话,动起手来,谁个会轻。蒙天都也是怒了,这话,三十年前,你爹在我面前说还差不多,你哼了一声,蒙天都退后一步,摆出了虎拳的起手势。
第二百四十三章 :后发致人
看到蒙天都摆开了拳,刘郁冷冷一笑,他要为老爹出头,就要打出名堂来。提供
二话不说,一个野马分鬃。
这一招架子拳,打出去后,看到的人,心里都是一惊,再叹不是一般的叹,而是,赞叹是的,这一招,如果有武术的教科书,那么,就可以入其内,成为基础招式了。
完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千锤百炼,亦不外如是
看到这样的一招,蒙天都一惊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他看刘郁小,总有一种感觉,小小年纪,纵然学几个必杀,基础牢些,但,根器毕竟是不足的。
似这样的人物,你很容易,就可以从他的身上,找到不足,然后一举击败。
少年人就是这样的。
他们看似,很厉害,发起威来,一些老败,往往可以暴出黑马。
但发挥不稳定,亦是他们最大的缺点,只要抓住这一点,小心的利用,以他的经验,智慧,和功夫底子,总也是可以搞定对方的。
自古以来,面对这种少年高手,只要不是你自己粗心大意加上对方人品暴发和运气暴棚,总是可以解决的,姜嘛,还是老的辣,可不就是这个理么。
只是,现在一看对方的这一招开门拳,蒙天都知道,他过去的计算,全失误了。
这个小子,已经把拳,炼到了家,至少,这一招开门拳,打得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不要说蒙天都了,哪怕是那些抱丹大师来了,也休想从中,找到破绽。
对这样的架势拳,想要以技破之,不可能,想要以巧破之,不可能。
最好的方法,就是彻底的,实力的,一力降十会。这才可以。
要不然,拖下去,行成长打,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有点赖皮了。
再说打拳,打成长打,也要有那个条件,比如说你身手比对方灵活,你轻身功夫远远的高过对手,那么,你的确是可以打长打,别人打不到你,你在别人身边慢慢磨,这么的,把对方打败,抓住对方体力不支或别的什么原因犯下的错,一击打死。
可是蒙天都自己知道自己的事。
他的功夫不错,虎拳也很老道。但,这绝不是说,他在轻功上面,就有多好。
形意门,轻身功夫,从来不是强项。
打拳的时候,形意门的功夫也许会形随势动,势随劲走,一打起来,直行直进,走亦打,打亦走。 如黄河之决堤。让人根本没得挡,没得防。正应了形意拳的拳经:不招不架,就是一下。此拳,本就是用在战阵之上。
那话怎么说的
八卦横走。
太极中定。
形意直进。
这种直行直进,却并不是什么闪转腾挪的轻身功夫。没有这轻身功夫,和人打,只能硬着来,碰上去,强者胜,不是你哥们打死了别人,就是哥们你被别人打死。要不,怎么说不招不架就是一下呢。这就是形意拳,哪怕,形意虎拳,亦是同理。形意虎拳,打得是虎威,虎势,虎猛,虎劲,却不是什么轻身功夫,没了这层轻身功夫,你让蒙天都拿什么,和刘郁比长打
以卵击石,也不是这样来的。
看到对方的功夫这样,蒙天都深吸口气,他运气,虎拳三劲,他亦明其理。
当下,就身子骨一展,把劲力布在身上,内开合转外开合,身上身下,无一处,不有劲感。那气劲布于身,一种强大的气势,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同一时刻,蒙天都的身子伏了起来。
人伏走狗惧。
虎伏万兽危。
这句话,是说,人一弯腰,那些狗啊什么的,以为人这是要捡东西砸它们,都会害怕。
虎伏起来,往往就是它们要猎食的时候,别以为老虎就是玩堂堂之师的。它一身的条纹皮毛,就是为了伏起来隐匿偷袭的。以万兽之尊,伏袭万兽,是为万兽之王者。这就是老虎。
而在老虎里,伏起来的虎,最是可怕,随时,都有可能,暴起伤人。
对峙
又是对峙
可是,这种对峙,才是危险,也是国术精髓所在。
在今用的书剑恩仇录里,有这么一个情节。
上面说,朝庭要搞什么天下掌门人大会,用以来控制天下的武林人。
在这种武林人的比武中,有两个高手,进行很沉闷的比武,他们的比武,毫无精彩可言,打得是,那叫一个沉闷。结果,当时观武的朝庭大佬看得发闷,直打哈欠。
但,那两个上台的人,却是货真价实的真正高手,他们两个之所以打得沉,打得闷,就是因为他们两个,打得小心,谨慎,一个大意,一方就要完蛋,怎么可能轻乎
就好比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一战。
也许,很多人看到这段历史,会被四十万人的坑杀案而震惊,觉得这好了不起,太厉害了。可是,他们不知道,在此之前,这是一场多么沉闷,无聊的对峙。在长平之战开始后,秦赵两国军队,从初步的一批兵力,一步步的对峙,到最后,双方集结的总兵力,超过了一百万。
整整一百万人,就在长平那个地方。
秦国,远赴国外作战,他们为了这五十万以上的秦国军队提供了整整三年的粮秣。
赵国好点,有四十多万人,他们居于守方,不过,这种对峙,也是很吃力的。
但先撑不住的,是秦国,他们长年供应五十万大军粮食,他们拖不下去了。
这才有了后来,秦国施离间计,诱使赵国,以赵括,替换了廉颇。
关于赵括,这个不大好说,很多人说他是纸上谈兵的废柴,其实不是的。在当时,赵括要负起赵氏家族的一切,而赵王身边又无将可用,整个赵国,可以比拟廉颇的,也就是赵括了,所以当赵王决定不用老廉的时候,就只能换赵括这个人也是唯一可以换使的人。
同样,赵括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他选择了出战,一是对自己有信心,他的确有才,二一个,是他要让赵氏继续他父亲的威望,成为赵国的累世名将世家。故此,他出任了统领。
在赵括任将后,由于赵王罢了廉颇,所以老头子留下的方略,明显是不可以再进行下去的。赵括更清楚,赵王以他来替廉颇,有两个原因,赵国同样在支付庞大的军费,粮食同样的紧张,只不过,这一点上,秦国更难过,另一个,赵王想尽早的结束这种沉闷的对峙。
所以赵王需要一场胜利,赵国需要结束这场看不到尽头的两国对峙。
正是这种种的前提,赵括不得不出兵,当然,他的确是中了计,导致四十万大军被坑。
而大军被坑,还是由于,秦国把粮食用尽了,他们俘虏大军,却根本无力供养,只能一屠了之。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说这有些离题了,正解是什么是两边的对峙,看似沉闷,其实,这决定生死的战斗,是怎么也不可以小觑的。
刘郁和蒙天都对峙,嘴上不说,但刘郁的心,和蒙天都的,都一样。
两人都有一种出重手的想法。
或许,蒙天都并不是真的要打死刘郁,如果他占到了足够的上风,会手下留情,也说不定。可是他不知道刘郁是存了要活活打死他的心的。
“那个小孩真那么厉害”这是吴洛茜再次问孙春绮了。
老公的厉害,别人不知道,和蒙天都一起过过日子的吴洛茜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寻常十几个人,他蒙天都都不放在眼里。
拿着枪,在他十步之内,都等于没用,蒙天都可以轻易的从对方的手上把枪给夺了。
他的功夫,一个人,打十几个,二十个,那都是轻而易举的。
他是一个真正的高手。正是如此,从小喜欢拳脚功夫的吴洛茜才会被这个男人迷住。两人才会而现在这个在自己眼里,从来没有过对手的强者,男人,却面对那个少年,这么的小心,这么的谨慎,再以她微薄的武功见识,到底还是感觉到,那强烈的紧张了。
孙春绮怎么说她只能苦笑一下:“放心,该是没事的”
她说了一个该那就是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