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79 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京都之中的百姓,对于齐楚之战的结果,大多都是持以积极的态度的。毕竟他们对楚国的皇帝,楚皇的朝廷还是挺有信心的。

而此时在朝堂之中,却整日在纠结一个问题。

齐楚大战,谁人可去北方掌控大局

楚国跟齐国开战,肯定是西疆和北疆同时开打,西疆和北疆的军队参战是必须得,而朝廷自然而然要担负起后勤的任务。除此以外,朝廷也会派出三十万大军参战,若不然只靠西疆和北疆的军队给齐国打仗,无论是朝堂的大臣们,还是西疆和北疆程楚两家人都是不会愿意的。

对于西疆和北疆来说,这有消耗他们军队,打击他们力量的嫌疑。对于朝堂来说,这样很小家子气,而且若西疆和北疆的军队,真得有什么战果,比如占了新的城池,然后怎么办谁占得是谁的还是都归朝廷的

楚皇登基以来,虽然一直在推行削藩之策,而且卓有成效。但此时剩余的三省总督,一个个却都非省油之灯。即使他们不用说法,朝廷也自会考虑到他们的利益。

尤其是如今国战在即,朝廷应以大局为重,更应关注三省总督的想法。

当然这些都是细务。朝廷自有人从各个方面分析问题,并为楚皇提供决策的选项,着实不算什么问题。

而今对于朝堂衮衮诸公,烦心的事情只有一个。

那就是三十万大军,谁人为帅

楚国虽然不说是武将如云,但有能力统领三十万大军的却不在少数,至少有五六位人选。

但是并不是能够领兵的便可以担任这个主帅。

因为这个主帅不仅要统领朝廷的大军,还要能够对西疆和北疆的大军有节制的能力,至少也得表面上能够压得住场子。

这就需要他不仅要有能力,还得身份地位比较高,至少得跟西疆总督和北疆总督相当才行。

这样的人,却着实不多。

大家讨论一会,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有臣子出列奏曰:“不妨再请卫老太尉出山如何”

说得正是如今已经无官一身轻的卫太尉。老太尉在楚国有军神之称,若他能够担任主帅,当真是很好的人选。

楚皇高坐龙椅,手指在椅子旁边敲了几下,说道:“老太尉年事已高,怕是不堪劳苦。”

楚皇说得也是实话,众人当然也体谅老太尉的身体,若是在出征途中身体有个差池,搞不好齐楚大战会引起极大的变故。

只是这样一来,众人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楚皇沉默片刻之后,开口说道:“朕有意御驾亲征,何如”

第一百三十八章楚老太君进京

第一百三十八章楚老太君进京

楚皇这话一出,满殿皆惊。提供无数的文武大臣黑压压跪倒一片。一个个如丧考妣,哭天喊地,仿佛楚皇说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御驾亲征,这的确不是一件小事。

帝王,乃国家的一切的核心,轻易闪失不得。一般的御驾亲征,只有发生在明知必胜或者不得已而为之的场合,因为御驾亲征,固然是对士气得极大鼓舞,但御驾所在,也必然是敌人的重点攻击所在。一旦有丝毫损伤,都必将是举国震动的大事。

所以一般不到事态紧急的时刻,没有臣子愿意容许自己的君王御驾亲征。

楚皇只淡淡说了一句,全场便再无反对意见。

“朕有何惧”

四个字如雷般的声音清澈得回响在每个人的耳边,声音似乎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里,带有某种说服的魔力,让所有人的心里都平静了下来。

只到此时,很多人想起来,这位坐在龙椅上十七年之久的皇帝,除了本身是一位卓越的帝王外,还是一位宗师。

天下四位宗师之一。

只是除了昔年北疆的出手之外,这十几年来,他便一直稳坐龙椅,从未有出手的机会。

这大达时机年的沉默似乎是很多人,慢慢忽略了他的宗师身份,而只主记得他的皇帝身份。

只道此刻,楚皇小露实力,无数人才如梦初醒。

不过仔细想想,楚皇的确是最合适的朝廷军队的统帅。

一方面他统军的能力,在楚国之中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从太祖到太宗,那是楚皇尚是皇子之时,曾经统领军队,攻城无数,立下过赫赫战功,若不是如此,太宗之后,他又凭何夺得地位。

第二,楚皇御驾亲征,对于朝廷军队和西疆、北疆的相互协调沟通,便再无问题。楚天伦和程以法只要不是想造反,便只能乖乖得尽力打完这场国战。

第三,楚皇亲临战场,对于军情急变,自然有全权和高效的对应决策,这对大局有利。

朝廷之上的诸君都是聪明人,顷刻间便大多都想明白了这几层。

既然此事议定,接下来便要讨论楚皇离京之后,朝政的安排。

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监国人选。只是楚国早立太子,而且已经立了十几年了,是理所应当的监国人选。

“朕自离京之后,有太子监国,军方事务,有叶重协理。便如此定了,退朝”

楚皇最后金口玉言,再下了一道旨意。

除了太子监国之外,叶重协理军务的旨意略略让众位大臣意外,但这些涉及到帝王对朝政的把握以及帝王心术,旁人也不敢说什么。

。。。。。。

转眼间,六月进入了下旬,快到了月底。

这一日是六月二十四,此时夏天已经到了,天虽然还没有到了很热的时候,已经不复凉爽了。

楚家大大小小,从柳夫人,到楚君武,这一天都来到了京都的北门外。

众人自早饭后便至,到了如今,却依旧在等待着什么。

虽然这样的盲目等待,让柳夫人等女眷略有疲倦,但大家都丝毫不敢懈怠。

因为一路上传来的消息,楚老太君会在今日前来京都。

六月中楚君凡和安宁公主的事情定下来之时,楚君文便写信到北疆,详细说明了这一切。

后来十天之后便收到了北疆的消息,楚天伦除了表示一切依圣旨而行之外,还说了老太君决定进京,主持楚君凡的婚事,并且暂且在京都住上一阵。

听到这个消息,楚府之人自然都是兴奋不已。楚氏兄弟,楚琳,甚至若若都觉得开心无比。当然说起来,楚君武自幼时便离开北疆,楚天伦几次进京之时,他还见过,楚老太君他早已没有丝毫印象了。

柳夫人更是在心里兴奋的同时也不住忐忑,因为楚老太君来了之后,楚府之中便再不是她独大,而且她还要竭尽全力以尽孝道,当然这只能算是甜蜜之中的小麻烦罢了。

“大哥,按着时间算,此时奶奶应该已经到了,不知为何还没看到啊”楚君凡站在高处,依旧没看到丝毫像是楚老太君一行人的马车或车队之类的。

“大概是路上耽误了吧。”楚君文说道,但自己也是担心不已。

楚老太君的车队的确是被耽误了。

这日大早,甚至在楚家众人还没有到达京都城门的时候,在距离京都北门的三里之外,已经有了两位同样等待的人。

一位老人,一位少女。老人者,满头白发,少女者,青春亮丽。

不是别人,正是卫太尉与卫蒹葭。

“爷爷,你说姑奶奶,会认我们吗”卫蒹葭问道。

“傻孩子,怎么不会。我不是跟你说过我们昔年只是有一点点过节么”卫太尉安慰卫蒹葭说道。

“是吗我怎么觉得爷爷你的手一直在抖啊”卫蒹葭有点不相信的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刚才站这等的时候,卫蒹葭便发现爷爷的状态有点不正常,似乎很是激动,又似乎很是期盼。

“我的手哪里有抖,早上天有点凉而已。”卫太尉嘴硬的说道。

“爷爷,你和姑奶奶多久没见了”卫蒹葭好奇得问道。

“我和她啊,差不多有。。。。。。”卫太尉在心里盘算着,然后说出了一个自己也没想到的数字,“四十年了吧”

卫蒹葭心神一惊,忽然莫名得心酸不已。

四十年,今年她才只有十六岁而已。四十岁,对她来说,实在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大概她活两辈子也还不够。

而爷爷和姑奶奶,他们亲生兄妹,竟然有四十年未曾见面

四十年,四十个春夏秋冬。卫蒹葭无法想象自己四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模样,但却可以清晰得看到爷爷这些年一天比一天苍老。

她忍不住心里更是好奇,除了这些年楚家和卫家在楚国的情势中不允许走一起,当初在最开始的时候,爷爷和姑奶奶究竟是为什么事情闹翻的哪

又有什么事情,让这一对兄妹,四十年后依旧愤恨难平。莫非四十年后,姑奶奶和爷爷的这份恩怨依旧还不能一笑至之么若不是如此,爷爷为何会如此紧张,他是不是在担心姑奶奶会不愿意原谅他啊

卫蒹葭的心中有太多的疑问,好多次看着爷爷欲言又止,但又害怕问到爷爷的伤心事。

正胡乱得想着,忽然卫太尉在一旁兴奋得喊道:“蒹葭,快看快看来了,真的来了”

卫蒹葭随着卫太尉手指的那边望去,正好看到一个马车,在几十个人的护卫下,沿着大路向着这边走来。

“蒹葭,怎么办怎么办”卫太尉有点语无伦次

等了半上午,终于等到了要等的人,可是此刻卫太尉竟然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卫蒹葭大概知道此时爷爷太过激动,便自己向着大路走去,准备替爷爷拦车。

第一百三十九章一笑四十年

第一百三十九章一笑四十年

卫蒹葭站在路上,正好挡着马车以及护卫的道路。提供

领头的护卫打马上前,问道:“不知这位小姑娘为什么拦着我等的去处啊”

卫蒹葭开口说道:“敢问这可是北疆楚老太君的马车”

护卫答道:“正是如此。车上乘坐的乃是北疆楚总督的亲生母亲,此次前来欲往京都省亲。”

卫蒹葭继续说道:“我姓卫,名叫卫蒹葭,想要求见老太君。”

护卫尚未说话,正巧那边老太君的丫鬟也过来查看,原来是楚老太君发现马车无故停下,派人来问。

护卫连忙上前把现在的情况说了下,那位名叫芳草的丫鬟温和着对着卫蒹葭说道:“不知你欲寻我家老太君有何要事”

卫蒹葭略略犹豫了下,说道:“我有一位亲戚是老太君的故人,特在此求见”

芳草看对方也不像是无理取闹的样子,便转身向着老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