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话
禅宗又叫心宗、达摩宗、般若宗。般若经是禅宗的要典。般若经替三藏十二部的佛法做了十个比喻:梦、幻、泡、影、水月、空花、露、电、芭蕉、阳焰。梦,我们做的梦,你说有没有真实不真实在做梦的时候,真实得很呢醒来以后,才晓得梦是假的。在做梦的时候,梦是有,并不是空幻,就是你们现在打坐所看到的各种黄的蓝的红的影像,当你看到幻的时候,幻是有的。等幻过了,你才晓得是假的。水月,水里的月亮你说没有吗却有个月亮的样子,但不是真色月亮。空花,在虚空中的花朵,虚空中哪里有花朵。当你生了眼病的时候,前面有点毛毛的花,你说有没有呢有哇但实际上没有。露水,不能说没有,可是,一下子就干了。泡,空气进入水里所起的水泡,你不能说没有,可是,一下子又没有了。影子,太阳底下的影子,是有,但是假的。电,不能说没有,但电子根本空。芭蕉,是空心的,把芭蕉一层一层往里面剥,剥完了,里面没有东西。阳焰、海市蜃楼,太阳在沙漠上所引起的楼台风景,假的。但是,当你看到的时候,不能说没有。这十个比喻很美。你看我们心中的色相,六根六尘都是如此,过来过去,如梦,抓不住的;如幻,不实在的。例如你们气机动了,不是动,狗屁那是讲好听的,哄你们的。我一讲,你们也流行起来,这个动,那个动,什么动马达动吗我们的身心境界,都是梦幻泡影,水月空花,如露亦如电。所以,你用不着去妄念,妄念本空。知道妄念起来的时候,妄念就跑了嘛你还去管它干什么所以,圆觉经告诉你:“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佛经都跟你说明了。什么密宗、净土、禅宗都给你说明了。在任何时间,不起妄想。妄想来了,怎么办呢来了就来了,来了它会跑,用不着去赶它。“嘿我把妄想扫掉了。”“糟了这又是妄想。”所以,不要再加上另一个东西,就自然清净。在清净的时候,你不要想这是不是清净这是不是空不要再加这些。佛经把入道和修行的方法都告诉你了。可是,后世人读佛经,当成学问去研究、去注解。
本来如此
刚才,跟你们讲了金刚经和圆觉经的要点。现在,再跟你们讲个简单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学佛学得蛮好,不算顶好。他把佛学的要义变成文学,作了一诗,这是文字禅哦他自己并不见得到了这个境界。但是,的确作得很好,这是属于文字般若。他说: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无余是无余涅槃。若有个空的境界,已经不空。“言下忘言一时了”,懂了这个道理,马上把这个道理也丢开,当下就了了。“梦中说梦两重虚”,人生本来如梦,还告诉人家人生如梦,这不是在梦里面说梦话吗“空花岂得兼求果”,妄念就是空花,偏偏要拿妄念去做功夫去求果,这不是惨了吗“阳焰如何更觅鱼”,心中的妄念,一切境界都如阳焰一样,是空的。看到一塘水,好象是水,哪里是水这里面哪会有鱼呢“摄动是禅禅是动”,“把万缘放下,不动心,这叫禅。”好这又在动了,这还不是从妄想里跑出来的。“不禅不动即如如”,既不求静,也不求动。本来如此,很坦然很自然就在这个境界中,就是如如不动。
梅子熟了
唐代有一位大梅和尚,言下顿悟。他是怎么悟的大梅和尚求道求佛法,去见马祖,问:“什么是佛”马祖说:“心即是佛。”大梅和尚从此就悟了道,走了。才不罗罗唆唆,什么气功、大手印、小手印的。禅宗就是如此,言下顿悟。大梅走了,跑到大梅山去。他这个大梅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马祖听说,就派了一个弟子,到大梅山去勘验这个和尚。那么,这个弟子就去到大梅山,告诉这个和尚说:“你受骗了,师父以前说心即是佛,可是,现在他不是这么说了,变了,他说不是心,也不是佛。”大梅和尚听了,笑一笑:“管他那个老和尚怎么去骗人,我总是心即是佛。”这个弟子回来报告,马祖高兴极了,说:“梅子熟也。”就是说他成功了。
了个什么
好再来给你们讲一段。唐代六祖的弟子永嘉大师,这和尚年纪很轻,不过,他先学天台宗的大止观,看了维摩经而大彻大悟。后来见六祖之后,作了一证道歌,全部的佛法都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