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27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金先生:老师要我来,我只学了几个月的静坐。念佛号时很清净,非常舒服,下午听到筝声,眼泪下来了,第二次筝声,更悲痛了,老师让我到佛前痛快地哭。希望大家下山以后,行为方面换一个人。

杨管老:第一座,眼睛看着,耳朵听着,非常安详。第二座没有照,现混沌境界。下午差一点。

谢教授:念佛有哭声,觉得讨厌,下午定下来了,行住坐卧都能保持清净。

师云:我今天很累,给你们今日一天的总答:“莫将闲解,埋没祖师心。”

第五天习禅录影

第五天农历正月初六

早上六点半上香

今天是第五天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今天大家不要闲谈,身心要收拾起来,好好用功啊不要守在身体上,虚空就是你,你就是虚空,守个什么啊早晨起来,清清净净没有境界,虚空与我一体。把你的学问道理丢掉,身心放下,把你肚子里的渣子都放下,不要起贪嗔痴慢。什么是慢,觉得自己了不起就是慢。不要执著我的话,莫妄想这就对了。念念放下,目前清净亦不可着。年轻朋友更要注意,太老实的,我就叫你开放,你不听话,做人至诚就是道。当成骂人啊那才冤枉哩张拙秀才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家要珍惜这个会,珍惜这段时间,什么是道心空一念就是道。学问不可以骄慢,心性没有修养好,谈个什么学问。我的话不要听。过一会儿

莫妄想,才是真话。只有两三天了,好好用功啊。行香抬起头来,两手甩开,心胸开放,身心放下,道在其中矣。莫妄想啊要对得起自己啊六祖说:“但观己过,莫论人非。”世上没有完人,取其长而舍其短,没一个人不可爱,不要专看人家的错,要时时反省自己。“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此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一天没做善事,就不应该吃世界上的饭。要抱如此的心情,来处世做人,人人都能如此,人世间就祥和了。不要再打妄想了,这个样子对不起人啊大喝一声放下

八点十四分坐第二枝香

坐在那里知道有个身体,就是丢不掉,就是没有魄力。“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无欢喜也无悲。一心清净,一念不生,就是忏悔。再不要悲了,要是再悲,就着魔了。看看观音菩萨的面孔,这要你去效法的,无比的慈悲,无比的祥和。

佛经上说:“富贵心难,贫穷布施难。”

宋朝秀才张拙见禅师,师问他姓名,他说姓张名拙,师曰:“觅巧不可得,拙自何来”张拙因此有省。说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你懂了,你做到了吗懂有什么用啊“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真心无体相、无方所,“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一切皆如梦如幻,执著有个道可得,这就是魔。你到了吗没有到,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说什么不在座上,你没有到,少说大话。“我无知人之智,而有自知之明。”期望各位立志济世利人,自己没有成道,就没有本事入世救人。方法呢,放下即是。放不下所以要管理,如果真放下了,何须管理上座。

八点五十四分坐第三枝香

道还要加上德,德就是得。什么是正心诚意“一念不生全体现”,这就是正心诚意。人一天没有人管训就会跋扈,“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天到晚自己以为了不起,有什么了不起。刚毅木讷近乎仁,语言要少,富贵功名尝过了就没有意思了。想救世救人,要从道德身心性命上来。历史都是重演。学问之道在己,“达则兼善天下”,未尝不好,但是你得从“穷则独善其身”开始。

打七讲这个做什么古来禅宗大德都讲这个,岂是整天扭鼻子呢听了就过去了,不要用心去把他记在心里。放下放下放下就到了。就是你放不下,念放不下,身心也放不下。禅宗以般若为主,修般若者如冰棱上走,如剑刃上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未悟之人,如丧考妣;已悟之人,如丧考妣。

有所得之人为什么搞掉了呢狂妄嘛下山以后保任下去,心头放下,就是真放松。三三两两在那里闲谈,有什么用一切众生颠倒、痴狂。这下真醒了吧,一言惊醒梦中人了吧

十点四分坐第四枝香。十点三十四分下座。

万籁寂然,清清明明,就是这个。保任这个,空灵就是你的法身,但是不要执著空灵,执著就不是诸法空相了,不要守住身体呀“放四大,莫把捉。”守身体就是被感觉困扰。不理他,就摆下来了。

烦恼哪里来的妄念来的。妄念哪里来的真如本体所现的用。无断除之心,坦然而住。骨血都化了,脱胎换骨。人还要清瘦一点,长寿的人都是瘦的,“列仙之俦,其形清癯”。气脉没有归元,修个什么道注意啊“一念不生全体现”,就到了。放下呀只有两天了,快得很。“天地为炉鼎,身心为丹药。”把身体丢在那个大炉鼎里,让他受尽煎熬,这才叫做仙佛合参。心清净,一念不生,身清净,无障碍,这就是灵丹,你以为肚子里有个东西啊那不是生癌了吗参

十一点整坐第五枝香,十一点半下座。

如何是得道的境界呢听:“满目云山皆是乐,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不是悟了。而是身心都转变了的样子。

有一天释迦佛升座说法,文殊敲椎说:“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释迦佛就下座了。什么是法王法一念清净即是。儒家说穷理尽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格物之理,你也懂了,物理原则你也懂了,“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命,万劫英灵难入圣”。什么是丹神凝气聚,气住脉停。我这些话,都是对大众中笃信道家者而说。

下午一点三十五分行香

“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那么容易,就是办不到。气脉归元,元在哪里无所归,即是元。住在哪里哪里也不住。气不入中脉而得明心见性者,绝无是处。心修道,处处都是魔障,要跳出来就难了。邪正二道,不能相容,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是阴魔,道起不起是烦恼魔。一正压百邪,大科学家对宇宙的奥秘不可知,最后只好皈依宗教。像爱因斯坦,就是一例。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要战战兢兢,培德修业,古人说:“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富贵人家,穷人都恨你,你地位高了,无位之人都是你的冤家,“遽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什么叫魔外面境界,内在妄想。魔从心造,妖由人兴。一念不生全体现。放下放下

这些都是闲话,闲话听过了就算了。眼睛要管束起来,不要东看西看。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你们悟了没有你们不是睡了午觉了吗没有悟就白睡了。“有不有,空不空,笊篱捞取西北风。“门前绿树无啼鸟,庭下苍苔有落花。”“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他时若到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临济祖师曰:“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这是修行。“长伸两脚眠一寤,起来天地还依旧。”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参走

下午两点三十五分坐第六枝香。三点十六分下座。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没有妄想,心头清净就是一念不生吗那只是第六意识暂时停流。要放四大,把身心都放下,那才是一念不生全体现。“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

洞山问云岩:无情会说法,谁听呢答:无情听。问:为什么我听不到呢云岩竖起拂子问:听到了吗洞山答:没有。云岩说:我说法你都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