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3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 ”这是一句不得已的话,不得已的法门。上乘法门,就是那么坦然而住,就对了。可是坦然而住,却很不容易把持得住啊。念头怎么死得了呢

宗师要有杀人刀、活人剑的手段,黄檗祖师说:“大唐国里无禅师”,“不道无禅,只是无师。”好好用功,自然有接引你们的办法。

你们把外形先弄正了,内心自然慢慢也会正;外形不正,内心怎么也不会正。要像昨晚那个样子;像阿弥陀佛那个样子,慈悲祥和,拿眼睛照着,心中无事,行忘其所行,外形很有关系,这才是经行。像这样庄严恭谨的经行半小时,心中无事,不成道也成道了。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生灭如何生灭当生的时候它就生,当灭的时候就灭,一步一步。生灭灭生,谁要你去灭它如果百事不知,才是学佛,学木石去好了。如片云点太清里,坦然而住,生灭又有什么妨碍呢就是这样,坦然而住。圆明清净,动静二相,一切了然,无挂无碍,你听鸡鸣狗叫,客人来叫门,听得清清楚楚,哪个挂碍你呢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谁无念,谁无生。”无念是你,无生是你,念佛的也是你。真无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无生无不生。木石人没有灵性,不能成佛。真正体会到清净圆明,就是我,不要求无相。所谓一念清净,如何清净没有清净之相可取。师击香板一下你看多清净啊,鸡鸣狗吠,清清明明,行住坐卧,都在修行。

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来不是静吗这一动一静之间的“这个”,要看清楚。

同安察禅师有诗曰:“问君心印作何颜,心印谁人敢授传历劫坦然无异色,呼为心印早虚言,须知本自灵空性,将喻红炉火里莲。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火里现莲花,自性如此也。

“真不立,妄本空。”师击香板一下,你看到个什么看到个“什么也没有”,认得清这个“什么也没有”就差不多了。“有无俱遣不空空”,你不求空自然空啊你向哪里去求空啊“第一义”在哪里呀在第九义上大家都被第一义捆死了,害苦了。爱昏沉时就昏沉,爱散乱时就散乱,就这样坐一枝香看。

不追寻,不修正,不调整。坦然而住。师击香板一下――

这是什么清清净净的,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就是这个,把握住这个“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夏医官好像美钞掉了找不到那个样子。干什么放松

下午两点半

佛法本来平常,就是这么一点,无边妙用百千法门,都从这一点出来。但是见到这一点很难。无始以来在轮回中,被尘劳烦恼遮住,透不过这一点灵光。一切智慧、神通、山河大地,都从这一点出来。 易学说:一画未生以前。数学上称之为零,不是数了,只是一个概念,代表开始未知数,也是代表无穷数。佛经上很多数理的概念,佛菩萨能通一切智,他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万事万物都从一而来,累积千千万万之一而成千千万万。见到了这个一,保养这个一,久而久之,神通具足。就是不容易信得过,信得过就是信自己,就是信我,就是信三世诸佛。后来习气太深,把这个一遮障了。没有见到这个一,一切学问都是假的。见到这个一以后,要大心,大愿,就是如此,其他皆不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一是个什么什么都不是。

华严经第八十卷,入法界品。什么是法界就是华严境界,也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一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奉命去参弥勒菩萨。一念专精,一念至诚,佛菩萨就和你光光相感。“信”――不是信佛,不是信他人,要你信你自己的心。本经经义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一个人修道缺少“信”字,心就狭隘,譬如你们都已经见到一点,因为对于佛法信心不足,虽然见到,却所得者少,所以也就“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着。”执着一个法门。“于少功德便已为足”,“不能善巧起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护,不为如来之所忆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门,如是境界。”“若周遍知圆融,若种种知,若尽源底,若解了,若趣入体会进去,若解说,若分别,若证知,若获得把握住,是你的,皆悉不能。”见道以后,才修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为神。

四点整

截断众流固然对;不截断众流也对。不打妄想对了,打妄想也对。就怕你放也放不下,挑也挑不起。师击香板一下你看一切鸡鸣犬吠,清清明明的就是。这个时候啊,心中你空空洞洞的,清清楚楚,不要加上一点力,这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样子也是,中间不是;有些人样子是,中间也是。放不下,挑起来。我所说的,听不懂也好,他生来世,会一闻千悟,获大福报。般若道场,十分庄严,“唯大英雄能本色”,此事要有大魄力,乃大丈夫事。

不要用心太过,放松空空洞洞。放四大,莫把捉不管身体,寂灭性中随饮啄。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由它去。

此事,至诚至敬的人,大忠大孝的人,秉天地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便可以过来。修行者千千万万,见道者能有几人见道而能成功者能有几人书生最不容易入道,满腹经纶,诗词歌赋,没有办法。

问法师--

和尚,心中有何疑处修行有无进步答:不见好。怎么不好答:心中尚不清净。清净不是道,道不在清净上,清净亦是道,但是那个清净不是道。参禅就是要起疑情,你多少年来修行,总是求清净,求定,要放开心来参这个能清能净的东西,不要参枯禅。当你在清净的时候,那个能清净的是谁赶快找出它来,不能入宝山空手而回。杨居士说清净心,其实清净亦无心。鲁居士爱护你,希望你成一个大宗师。你要努力去参啊。师击香板一下――

老子曰:“大音希声”,韩居士你想听法吗哼我已经说了半天了,可惜你听不到。这个世界上,找一人活死人还找不到,活死人才能大活啊师击香板一下――

你看哪就是这一下,万籁俱寂,无所谓清净,无所谓不清净,要在这上面看准了它。

晚上七点二十分

下午拈提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人有诚心,天有报应,人有善心,天有感应。不起此座,可以成佛。什么办法呢就是这样坦然而住,就可以成佛。和尚要参一个“谁”字。善恶之分只在一念之间,此心正,此理正,负尽天下人也没大患。此心不正,此理不正,作善事也有咎。

从理入者,如萧先生;从行入者,如杨管老。从理入者,就是坦坦然,没有事。此事必须要切实用功,“不遇明师莫强猜”。好好依止上师,把以前那些佛法都要丢掉,重新来过。一念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好好坐一枝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