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抢词俏褃狼笾さ模大丈夫的精神,即使上当,也不过这七天的功夫n乙你怎样做,你就听我的,连上当的精神都没有,还能做成什么救世界救人心的事情吗?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很多人借口做革命的工作向他要钱,他明知其伪,仍然照给不误,或问其故,他说:“他们一次两次骗我的钱,不做事,三次、五次,甚至九次十次以后,到有一次良心发现,总要做一点工作罢s蝗巳绱耍多人如此,合起来这个羇烤涂晒哿恕蹦忝强矗因为他有如此肯上当的伟大精神,所以才能做出这么伟大的事业,你们只要少讲理论,理论是说不完的№论说到现在到底救了些什么人?我今天连吃奶的羇慷寄贸隼矗大胆地,打你一记棒子,还不是软棒子,更不是硬棒子br >
朱教授:老师说完了,我想讲一句,我不知道是自己不了解自己,还是老师怕什么我是最容易接受人家的意见的,也许当时有些冲动,但事后非常感激的。
师云:不是你非可造之才,而是你第二句话对,真是怕你,你晓得今天我说这话,是要多大的勇气,对他们要打棒子就打棒子,要骂就骂,但对你,我是犹豫再三,再三地犹豫,但总算示辜负我的良心。
朱教授:就是这一点我不满意老师。
萧先生:今天情形很不错。
师笑曰:大家都这样坦白,很好很好
禅修开示2习禅录影
在二乘罗汉、声闻谓之幻有,菩萨谓之妙有,本来性空,由心生起一个有来。如此修为,是要定慧到家了以后,才能自在无碍。要空要有无不由心,不然都是理论边上的事。有许多人,一明了理,没有加以痛彻的修持,认为自己就对了。像我们同参中巫xx一样巫xx当时正在座中。非要大死一番,痛彻的修持不可,理你是搞对了。对了不是你的事,是佛的理,天台宗所谓“理即佛”。你非要由两腿好好地磨练一下。
为什么要磨这个腿、要打坐呢此乃苦行之一也做不到的姿势硬要你做到,先要把这个身心勉强过来,变化这个气质,苦行也。多吃一点苦,多修一番苦行,多消一分业力。硬把它变过来,此之谓变化习气。你要改变谁呀你两条腿都改变不了,又如何改革其他呢但是如何改变呢不要去注意腿,不要去管它,心一境性,定生喜乐。从理上明白,由理上透入,是靠不住的、不行的;必须要从事上熟,事上熟呀,真正真正下过苦功来,一步一步地求证。算了,这些话提它干嘛呢
见道的人,他自己会晓得变更习气的。平常琐琐碎碎的人,自然而然会变成慷慨激昂;平常骄狂的人,自然变成谦下。就是说,言语、举止自然而然变得合乎中庸之德呀也是中庸之“道”。 调正,都是自然而然的,此所以道之可贵也。真正见得,没有不变的,懦夫立,顽夫廉哪所以说,自己的习气,主观依然坚固没有变的,就要警觉自己,那是见地不真呀王阳明先生因此而懂得知行合一之理,他见道见到什么程度姑且不管他,这个改变气质功夫是懂得了,充其量他摸到第七识边缘,第八识还未亲证。所以说见道与不见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何是自知的事参
我们要了解佛道只在平常日用之间,平常日用之间念念觉即是佛,念念迷即凡夫。这个古来祖师语录经典上都那么说。念念觉,觉个什么啊起心动念处,自己观照得清清楚楚,义所当为,所不当为,无一不合于理,无一不合于礼,这就是行履。大家都是讲禅宗,看了些公案、语录、机锋、转语,就当成禅,都没有好好研究一个真正的大禅师,他生平做人做事的行履是如何值得效法的。所以在没办法中常常叫大家多看看禅林宝训这本书。那么你可见到这些禅师的行履,做人做事,整个就是一个出世而住世的大儒家之风范。这些不去研究,光看了一般机锋、转语、公案,这就是禅宗了真是天大的笑话。而且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只是记载其中几段在上面,你想他一生就是这一两串戏吗一生数十年,他数十年中间的行履如何这几段机锋转语的记载,根本不能窥其全貌。
你看,指月录上也提到,也记载了一点。指月录,它是选集的汇书,选出来某个禅师一生中某一点点而已。例如它选出欧阳修见到一个古寺里的老和尚在看经,欧阳修问他,古人生死都可来去自由地做主,现在的人怎么就做不到呢那么这个和尚答复他,古人念念在定慧中,现在的人念念在散乱中,怎么做得了主呢念念在定慧中,每一个起心动念处都在定慧中,能吗你要注意“念念在定慧中。”嗯有些朋友说他一天打两次坐,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好像便宜给我占了似的。我早晚打两次坐,打三次坐,好像已对得起祖宗父母似的。这谓之学禅了真可笑之至。不晓得念念要在定慧中。每一起心动念处,动静云为,都在这个定慧的境界里,才可以谈学佛参禅。
依我们平常做人来讲,精神不统一,不仔细。为什么不能仔细为什么精神不统一就是没有定力嘛例如现在此刻,你以为我在琐琐碎碎讲世俗的事情吗殊不知一片婆心,望诸位先我而成就。从这里就看到定慧的行持,但这是凡夫的定慧,普通人做事都要如此呀你看那个法师,在我家里,要到基隆去请老先生看地,我说请他带一封信去,讲了三次,走的时候仍然没有带,以他出家人,不应该有那么多的事,我如此再三提醒的小事,他也搞忘了,可见凡夫的定慧也相当困难。何况二乘的定慧,何况菩萨的定慧,要念念在定慧中。凡夫的定慧,就是平常事业成功的基础。你看那个萧先生,我经常以他的为人处事告诉你们,他随时随地,都是端容正坐,走路规规矩矩,这是他的定慧,哪怕你告诉他一件事,他忘了,有的,但是他等一下就想起来。啊这件事忘了,很遗憾。这是他做人做事的定。一个人稍有成就都是不容易的啊,都是要有定慧,由凡夫的定慧开始,进而修持二乘的定慧,再进而菩萨的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