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八日,郭沫若。
原来是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所题诗刻,,粗看似乎与前诗都有些落魄情绪,但仔细看了,郭沫若文中“遗址”两字,足可理解为郭沫若只是在凭吊古人,也因为当时的他没有理由在这里留下负面的文字,而作为怀念性的文字当然更合乎历史。
杜纯义在面对石刻感怀古人时,马玉惠在身边同赏。对于历史和古诗词,马玉惠并没啥兴趣,她是因为喜欢杜纯义而喜欢这些的。
“为什么要在石头上写字”马玉惠好奇好问道。
“为了纪念。”
“什么是纪念呀”
“就是让我们知道他到过这里。”
马玉惠很幸福地走在登山道上,和杜纯义一起,因为杜纯义与马玉惠的忙碌,两人很少拥有这样的机会,当然,两人都是大忙人呀。
他们前面是一块巨大的青石,上面竖刻着四个很大的正楷字:其介如石后面的落款字体稍小,清楚地写着:民国廿三年,蒋介石“蒋介石把他的名字拆开了写在上面,说其介如石,是何等意思呀”马玉惠认识这些字,可不太明白其中内涵,于是侧转脸来询问杜纯义。
杜纯义业已明白过来,就对马玉惠说道:“这里的介应该是作耿直和有骨气的解释,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说他有如巨石般的骨气。”
“他还很有学问的。”马玉惠了句感慨。
赵军则在心里感慨,蒋介石当时身为民国总统,身边有陈布雷那样的高级幕僚,因此巨石上的题字完全为书面语言也就不足为奇。从客观上说,题字与巨石及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不失为鼓山一美景。当时的蒋介石执政能力有限,但对其幕僚或核心成员相当不错,有书上说其陈布雷母亲的生日他都记得很清楚,每年都有所表示。当然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溃败的命运。成大事者,必天时地利人和。从时间上推断,题字的时间为民国廿三年,公元纪年则为1934年,当时正是蒋介石军队对中国共产党红军进行围剿之际,想必当时的蒋总司令正取得了局部胜利处于欣喜万分之际,因而才能趁兴来云水游历鼓山美景,并留下这么如诗如画的题刻。但是,历史不能改变,最后的胜利属于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古话说的没错,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二卷
第o1章副省长被双规
溪南省旭阳市,姬咏在她实习的溪南卫星电视台,完成了第二篇论文开放、互动、自由谈全民共建和谐社会。这是姬咏自选题材而写的评论文章,思路源于当时她和张致远在云水携手相游的对话。
“何为有序和互动很直接地说:就是政府倾听民众声音,从民众的利益出制定政策、法规;民众呢,能够及时地向各级政府反映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通道,让民众敢于说话,并且是说真话,全面地表达其心声。集思广益,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够建设好全面展的和谐文明社会。”这是姬咏在她的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姬咏现在在溪南卫星电视台播音室实习,她与老师一起,主播当天的溪南午夜新闻。下了节目后,她花了一个小时整理她的这个论文。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大功告成。写文章很累人,要心血、要时间。
姬咏收拾好办公桌的东西,然后走回到电视台宿舍。姬咏照例打开电脑,登6国际互联网,接收张致远每天的问候。
姬咏的邮箱里,张致远从美国给她的电子邮件映入眼前:信纸是秋日晴空的淡蓝色,顶端是长而茂密的葡萄架,葡萄架上一颗颗马奶状晶莹透亮熟透了的葡萄,葡萄架旁边有一高一矮连成整体的桔黄色小屋,小屋门口,是两个模糊的人影儿,当然是爱的小屋的主人;小屋侧后有几棵不大的塔形绿树。
姬咏看着这样的信笺,心情特别的好,白天黑夜长时间工作的辛苦和劳累一扫而光。
姬咏的实习很快就要结束,实习结束后,姬咏即要返回云水师范大学,参加毕业考试并办理相关手续,之后就将正式参加工作。
吴端副省长对传播学的重视与知遇之恩,让姬咏接受了他的邀请。姬咏同意毕业后进入溪南卫星电视台。也正因为如此,姬咏六个月的实习时间全部在溪南卫星台进行。
姬咏欣赏吴副省长,包括他的经济管理能力以及他的为人处事。自从那天晚上在他的家里见面聊天之后,吴副省长的言行举止让姬咏意外和感动。吴副省长平等地以朋友的身份对待她,这多少让作为一个实习传媒人的研究生感到自己作为独立社会个体所受到的重视。
张致远从美国来的的电子邮件,姬咏看了内容激动不已。张致远在美国的考察因为延期,已经4个月,而现在他就要回国,很快就可以见到心上人致远了。
“咏,我至亲至爱的咏,我的情人,我的好朋友:张致远决定7月8日从美国纽约乘机回国。好想你,好想你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太平洋太浩瀚,想你只能想在梦里头。以后呀,我们就可以常常在一起。你决定在旭阳市工作,我支持你。不过,我们只好做牛郎织女了。好在飞机火车度都快,彼此想着念着了可以我去旭阳,或者你来广州,痛痛快快过几天,可能更象蜜月哟。”臭美,姬咏在心里和致远开着玩笑。
姬咏看完电子邮件,内心异常甜蜜地用左手撑着脸颊,梦幻般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信笺。终于,她醒过来了,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有花香,有也蜜甜。
姬咏结束实习,离开溪南省旭阳市的那天,心情是郁闷和压抑的,甚至可以说相当痛楚。临走前姬咏知道,她自己的决定,那就是毕业后不留在旭阳市工作了。人生太多意外,更大所谓世事难料。吴副省长被双规的事情,从短时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对于姬咏的前途注定会有影响,但更多的是构成强大的心理冲击,让人无法承受。
半个月前的一天,电视台为姬咏等几位在此学习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实习考核。考核采取完全实战形式,就是实实在在做一次节目。那天正好有一个吴端副省长与溪南省五个重要经济城市市长的访谈节目录制,姬咏被安排担当主持和播音两个任务以汇报其学习成果。
整个节目录制过程中,在吴端副省长的带动和启下,现场氛围非常活跃,台上当观众的是电视台各处室工作人员。整个考核过程中,他们不时地出那种对领导人观点无比赞同的笑声,以及对溪南省前景美丽的展望心声。
吴副省长在台上挥斥方遵、意气纷、神彩飞扬。姬咏则进入了主持佳境,分寸把握得当,何时灵活、何时稳妥,拿捏得滴水不漏。姬咏收放自如的主持风格,让所有在场的领导和台里工作人员记住了姬咏来自云水东南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
五位评分老师全部给了姬咏最高等级分“优a”,主管教学的溪南卫星电视台副台长在总结时更给予高度褒奖,称姬咏是主持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另外一个考核项目是播音录制,有了前面的出类拔萃的表现,这个项目对对姬咏说来就只是一个过程,没有了考核的意义,其主持节目之星光射,其光环之眩目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