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反复确认了稚奴没大病,才稍微的放心下来,听见是中暑了,皇帝就想把稚奴移到清凉殿去,稚奴一听见这个话,一脸忧郁的说:“耶耶关心儿子,儿子感激不尽。我没什么能耐不能做出来点大事情帮着耶耶分忧国事,但是君臣分际,儿子不能住在清凉殿去。”
李二凤陛下看着自己儿子的脸色和神态,又想起刚才晋王妃和满宫奴仆的表情,李二凤陛下觉察有点不对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争就是坐以待毙,稚奴也要大呼狭路相逢勇者胜了!
☆、很傻很天真的二凤
佳芝赶紧起身,带着一众伺候的仆婢们悄悄地退出去,把空间留给了里面那对相顾无言的父子。环山和若为见佳芝出来,忙着上前一左一右的扶着她,若为担心的压低声音说:“娘子,还是歇一会。今天娘子除了早上吃了一点东西,到现在还是滴水未进呢。若是真的煎熬坏了身体怎么办?”
哪里还有心思吃东西,佳芝几乎把全身的重量全放在两个侍婢的身上,她虚弱的对着浣纱道:“都是什么时候了,我就是现在对着那些东西也要有能咽下去的心啊。王福生呢?”王福生立刻过来躬身领命。佳芝想一下对着王福生说:“跟着圣人来的宫人们你要好生的款待,这个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叫厨房把煮好的荷叶汤拿给他们喝。还有你带着人好好地守着寝殿的前后,不要叫人靠近了。”王福生立刻领命而去,这里佳芝坐下来,她的心里堵得很,一点胃口都没有。
浣纱看着佳芝的样子实在是看不下去,端来一碗梅汤给佳芝,碗里面绛色的汁液很浓稠,浓稠的质感叫佳芝心里似乎被蒙上一层东西,好像是一个阴沉的下午,一切都浸在粘稠的油漆里面。就连空气都带着粘糊糊的感觉。浣纱小声的在佳芝耳边:“娘子可是身子不适,要不要叫太医来看看。”
佳芝挥手止住了浣纱的话,正在佳芝要讲话的时候,外面的小内侍进来通报:“长孙司空来了。”长孙无忌来了?长孙无忌这是来看自己生病的外甥呢还是身负军国要事需要立刻请示皇帝?不管是哪一样,佳芝都需要殷勤的招待这位决定着李治未来的舅舅。
“快请舅舅进来。”佳芝示意一边的侍婢们拿来镜子给自己整理仪表。长孙无忌跟着王福生的身后嫩走进了淑景殿,他还是第一次来晋王住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即使长孙无忌权倾朝野,还是晋王的亲舅舅,但是君臣分际摆在那里,作为一个外臣是不能随便进入皇帝的后宫瞎溜达。长孙无忌悄悄地打量一下淑景殿,心里暗想着自己的妹夫还是真的心疼小儿子的。淑景殿修建的小巧精致,花木繁盛,虽然现在空气中的暑热渐渐地散去,别的地方还是燥热难耐,只有淑景殿里面却是清新宜人的。空气中还带着浅浅的清凉气息。
原来佳芝特别在庭院中种植了好些的香草,像是薄荷,紫苏,等等都有驱赶蚊虫的功效。唐朝的窗子在夏天的时候打开的时间多,关上的时间少,因为屋子里面的采光很是问题,这样难免会进来一些虫子。但靠着熏香是没办法把蚊虫驱赶走的,因此佳芝一边督促着宫人们打扫宫苑的每个角落,还特别的种植香草。
长孙无忌一抬眼就看见正殿的帘子掀开,出来两个穿着浅绿色襦衫的宫女,身后紧接着转出来一个温和的女子,身上的衣裳并不见特别奢华,但是一身整整齐齐的,神色柔和笑意盈盈的对着自己微笑着福身:“齐国公安好?”
唐朝也是封建社会,有身份的女子是会见外人的。长孙无忌其实说起来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外人,而且今天情况特殊,晋王生病躺在床上,也只有佳芝出来应酬了。好歹是王妃,长孙无忌向来也不是那种飞扬跋扈,仗着自己的身份和权势做出来骄横之举的人,长孙舅舅胖嘟嘟的一躬身:“王妃安好。”
佳芝以前并没见过长孙无忌,她一边还礼一边悄悄地打量着这位朝中重臣,只是一眼,佳芝就要忍不住感慨长孙无忌真的是朝中重臣啊。长孙无忌和佳芝想象中的精干的中年人完全不符合,好像是面团的长孙无忌看起真的像是个可爱的舅舅。佳芝明白了稚奴的圆脸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外甥像舅舅还真有几分道理。
佳芝亲自把长孙无忌迎进去,长孙无忌坐在客座的第一位子上,佳芝亲自端来一杯浅绿色饮料放在长孙无忌的面前。就在佳芝悄悄地打量着长孙无忌的时候,长孙无忌也在悄悄地打量着佳芝,评估着自己的妹夫给稚奴找的媳妇是怎么的样的人。
刚才一进来淑景殿,宫舍整洁,宫人们也都是安分守己并没有什么喧哗乖张的举止,更没有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在这个溽热的气候里最难得的是淑景殿的宫人们都是整整齐齐的,并没有什么生病或者是萎靡不振的样子。听说圣人给庶出的陈王加封,王妃王氏也是没有露出来不满愤懑之色,王家的女孩子果然是贤惠大度。
接着长孙无忌又见佳芝对自己恭敬有加,一点都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进了正殿里面的陈设雅致朴素端庄大气,窗子上也只是糊着宫内常用的浅色绢帛,并没有和时下一些人那样,使用上好的红色细纱糊窗户。其实那是佳芝认为天气已经够热的,还要把窗户糊上红色纱,这不是给自己招麻烦么?又不是特种营业的地方,搞得那样暧昧干什么?
谁知道因祸得福,成了长孙无忌认为佳芝节俭的证据之一了。佳芝对着长孙无忌也是不断地调整着态度,对于长孙无忌,佳芝要是上赶着奉承,在这个敏感的时候,这样做的穆迪太明显了,也丢了品格。但是也不能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毕竟长孙的辈分和资历摆在那里。即使不提舅舅关系这一层,皇帝身边的最信得过的人,凌烟阁上第一功臣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佳芝对着长孙无忌道:“天气暑热,这是早上采集了太液池上荷叶上的露珠加上解暑的药材烹煮出来的。齐国公为政务操劳,可要珍重才是。儿已经禀告圣人,还请国公稍后。”
长孙无忌端着白玉杯稍微尝尝,一阵沁凉从嘴里一直渗透到心里,长孙无忌问了晋王的病情,佳芝还是和刚才面对李二凤陛下的态度一样,又是一副千言万语到头来只能是无语凝咽的样子。佳芝模模糊糊的说都是因为早上散朝的时候,稚奴被魏王给拖着出去一趟,可能是中暑的缘故。接着佳芝叹息一声:“太医们说郎君的脉象似乎是内心郁结。遇见了暑热才会成了这个样子。”说着佳芝拿着绢子压一下眼角。
长孙无忌坐在客座的第一位上,离着主人的位子还是很近的,佳芝坐在主位下手,虽然是比客座要高一点,但是光线根本没有办法从窗子直接照到佳芝的身上。她坐在阴影里面,长孙无忌当然不会确切的看见佳芝脸上的表情。而且长孙无忌也不会没谱到盯着外甥媳妇看的地步。听着佳芝的语气和欲言又止的神色,长孙无忌内心却是有了点希望。
皇帝的心思他很了解,太子被废掉,接下来的当务之急就是重新立太子,皇帝的心思,长孙无忌也能猜出来,在承乾没有被废掉之前,自己这位雄才大略的妹夫就对着太子的种种行为表示了不悦。太子的行事荒唐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叫自己妹夫不能容忍的,就是太子与日俱增的势力和承乾那种跃跃欲试的神色。李承乾做了十几年太子,年纪渐长,阅历逐渐丰富起来,太子被教育的确实很好,他好像是羽毛刚长全的小雏鹰,迫不及待的要脱离父母的束缚。可惜整个帝国只能有一位决策者。
接下来弟通过对魏王施加恩宠给太子敲警钟,可惜皇帝想要的穆迪没达到。皇太子并没有收敛,反而是认为自己处境危险,皇帝有废黜自己的意思,干脆是孤注一掷要发动政变。结果承乾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魏王却在这场**中逐渐羽翼渐丰,对着太子的位子生出来志在必得的心思。
长孙无忌却从心里不喜欢那个把心思全写在脑门上四处招摇的魏王李泰,这个孩子的性格也不知道像谁了。自己的妹妹温柔和顺,却眼光独到,文德皇后的眼光和见识就是一般男人也赶不上。长孙无忌很奇怪,如何皇帝和妹妹生出来一个心无城府,锋芒毕露的儿子呢。这样的人不适合做皇帝,因为皇帝是天下人都在猜测你的心思喜好,但是一个很容易被猜出心思的皇帝是危险的。
看晋王妃的样子,魏王是对着晋王发出了威胁,等一会自己见了皇帝可是有的说了。长孙无忌也不追问晋王的病情了,只是摆出长辈的样子,和佳芝亲切的拉家常,等着通传消息的内侍出来,佳芝已经称呼长孙无忌为舅舅了。
皇帝一出来,佳芝忙着退出去,皇帝看看长孙无忌,没说什么只是嘱咐了佳芝要好好照顾他的宝贝儿子就走了。佳芝很恭谦的送别了皇帝,在李二凤陛下要离开的时候,她特别的奉上了号称是稚奴今天一早上就预定好要在中午的时候送给耶耶的消夏小点心。看着这些精美的点心,李二凤陛下更难过了,对自己最孝顺的儿子,却要被自己辜负了。
正在李二凤陛下要预备着离开的时候,兕子蹦蹦跳跳的跑过来,看着精神很好的女儿,李二凤心里高兴,兕子好些天没见着耶耶了,扯着袖子和皇帝撒娇。李二凤陛下当然是不会立刻就走,他高兴地和宝贝闺女说起来闲话。一边的长孙无忌和佳芝听的很黑线。皇帝对着兕子傻笑兮兮的,竟是问的都是每天吃什么东西了,还在喝药么?刚才干什么去了,都玩的什么啊,兕子的字写的很好了,反正都是些毫无营养的傻话,最要命的是皇帝陛下一句话颠来倒去的问三遍,兕子不厌其烦的说,李二凤陛下傻呵呵听着。
“你九哥生病,你却是一个人跑出去找新城玩耍。白费了你九哥疼爱你,还把你接来这里住着。”李二凤陛下很满意晋阳公主被照顾的很好,他开玩笑的弹一下兕子的脑门。
“耶耶这话错了,我九哥虽然疼爱我,但是他是男子如何能照顾我嗯仔细呢。都是嫂子尽心照顾,还有今天我出去找新城妹妹,就是因为嫂子担心我被传染了,才叫我出去的。等着太医们确诊了已经无事了,嫂子才叫人告诉我可以回来了。我这不是立刻赶着回来了么?”兕子一副我过得很好,才不要跟着你回去的样子,把李二凤陛下看的又是想笑,又是感慨。稚奴夫妻两个都是孝顺仁厚的人,可惜耶耶要叫他们失望了。
皇帝很满意嫩兕子被照顾的很好,和颜悦色夸奖一下佳芝,又问了那个孙子的情况,佳芝叫来李忠的||乳|母,||乳|母所说的话和佳芝的话一样,李二凤陛下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媳妇很贤惠,没有刁难自己的孙子。其实李二凤陛下并没有特别的喜欢李忠,他只是高兴佳芝的态度。孙子就是庶出的,也是他们家的孙子,儿媳妇不能虐待。
皇帝一高兴给了晋王夫妻不少赏赐,才带着一队人浩浩荡荡的走了,兕子扯着佳芝担心的说:“九哥病的怎么样了?我进去看看他!”
“我好得很,不必劳烦妹妹进来了。”稚奴一脸平和披着件袍子很随意的踱步出来,佳芝看见自己的丈夫还是摇摇欲坠的样子忙着上前搀扶,一边叫人请太医再看看。稚奴却扯着佳芝的袖子,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汤药和太医还是算了,我饿了!快点叫人摆饭!”一副我能吃下一只猪样子。
佳芝这才想起生病的前因后果,一边暗自嘲笑自己刚才太入戏了,一边对着稚奴说:“郎君中午还没吃东西,饿到了现在,也不适合捧着胡饼大啖,浣纱你去看看厨房还有什么清淡的东西。郎君先垫一点,一会晚饭再说。”佳芝看着稚奴饿的眼冒绿光的样子,心里暗笑刚才他那副气息奄奄的样子都是饿出来的。身为皇子还要挨饿,说出去谁信啊!
浣纱没一会就回来了:“回禀娘子,娘子早上看着他们新制出来的各式点心都送到甘露殿了。只剩下娘子吩咐熬得银耳粥了。”
稚奴听着无奈的哀号一声,猛的抓着佳芝的手咬一口:“那些点心啊!寡人饿了!”你不叫我吃,我就吃你!
“扑哧,九哥你可要小心了,你真的把九嫂这回吃进肚子,等一会就要后悔了。”兕子托着下巴,一双眼睛饶有趣味的看着佳芝和稚奴。很不厚道的笑起来。
比起来淑景殿这里的轻松气氛,皇帝那里可是阴云密布,雷声滚滚了。李二凤陛下还是认为稚奴太年轻幼稚,好李泰比起来总是有点经验不足。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啊,将来总是要治理国家的,李二凤实在不敢确定自己能不能把这副担子交给李治。
皇帝立储是大事,和上次皇帝立李承乾为太子不同的是,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那是态度激烈,坚决反对皇帝立李泰做太子。例如正面面红耳赤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的褚遂良还有一副岿然不动,虽然不见情绪激动,但是我就是跟你死扛的长孙无忌。
李二凤陛下也是一脸无奈和委屈,选太子不是发好人卡,我总要对大唐的江山负责,论起来能力李泰强于李治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惜长孙无忌竟然很流氓的说:“陛下的儿子都是金枝玉叶,人中豪杰,晋王资质聪慧,只是年纪小,陛下正值盛年,如何不愁教不好未来的储君呢?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长孙舅舅对着魏王就是看不上。
李二凤被噎一下,眼看着一边的褚遂良还要接着出来开始车轮战,皇帝果断的开口:“昨日青雀来我面前,投我怀里,许诺若是他为储君,百年之后定是会把皇位传给稚奴。他宁愿杀了自己的儿子。”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听见皇帝的话又看看李二凤的表情,差点闪瞎了钛合金狗眼,陛下啊,一个为了皇位能杀自己儿子的人,你还相信他会真的善待兄弟们?你是得多傻多天真才相信啊。
作者有话要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二凤又要抽了。幸好有长孙舅舅。为了保住小命,小九还要在腹黑的路上狂奔了
正在小九感慨着绳命入刺井才的时候,小武要出来鸟!
PS:长评加更啊,长评换分啊!亲们把拿着长评把丝丝的双更砸出来吧!
☆、最佳表演奖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被皇帝一脸我很相信青雀的样子给恶心着了,其实李二凤陛下在处理政务,掌控国家大方向的时候的确是个难得的贤明君主,可是为什么一到了牵扯上皇子的事情上,就成了个毫无原则的傻爸爸呢?
长孙无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上前把抓着自己妹夫的肩膀使劲的摇晃着,最好把皇帝能一下子摇醒了:“陛下你这是肿么了?虎毒不食子,魏王连自己的儿子都能豁的出去,他真的能甘心情愿的把皇位给弟弟吗?那个时候你反正是两眼一闭,我妹妹的儿子可是开始自相残杀了!”可惜啊,长孙舅舅即使再生气也不能真的和皇帝动手啊。就在长孙无忌被皇帝气的倒仰的时候,褚遂良出来了。
褚遂良这个时候顶着皇帝我就是相信我的宝贝儿子的目光上前深深地一躬身:“陛下,李承乾谋反是不赦之罪,还请圣人裁决李承乾自尽。”这是那跟着那里啊,长孙无忌听褚遂良的话一阵伤心。你小子整天埋在书堆里面写字是不是糊涂,这是在和陛下讨论立太子的问题,你没事提废太子干什么呢?
李二凤陛下一听当时不愿意了,李承乾再不是东西也是自己的儿子啊。当初接了太子要谋反的消息,皇帝是生气了,自己对承乾寄托的希望最大,谁知到头来这个被当成眼珠子的宝贝儿子想要老子的命。李二凤陛下当时对着承乾是恨之入骨,但是事情经过了这几天,很快的皇帝对李承乾的恨就慢慢的淡了。如今被褚遂良给嫩提出来,皇帝可是不愿意了:“承乾已经废为庶人,终身不能回到长安,如何还要逼他如此?”这是朕的儿子,要杀要剐的反正你们不心疼是不是。
长孙无忌忽然明白过来,他上前步步紧逼:“圣人对李承乾的心才是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心思,魏王狡诈,伪善,世界上哪有疼爱弟弟超过自己儿子的?还请陛下三思。”李泰要真的能狠心把自己的儿子干掉,这个世界上还有他什么不敢做的?皇帝还在鼎盛,没准哪一天李泰也是按捺不住,也来一次玄武门之变什么的。或者等着魏王坐上了那个位子,不管是已经成了庶人依旧享受着亲王待遇的李承乾还是软乎乎的小胖子稚奴都要成了魏王剪除的目标。
李二凤陛下还是不肯相信,他不甘心的对着长孙和褚遂良进行着最后的挣扎:“这些事情总是虚妄,爱卿们多虑了。”眼看着皇帝你们都对青雀有偏见的样子,长孙无忌只好拿出来杀手锏:“陛下可以问问晋王,魏王究竟是如何对着自己的弟弟说的。”
接着褚遂良出来,语气沉重地说:“宫内都以晋王为人仁孝敦厚,若是立晋王为储君,则天下之心安矣,陛下一片慈父情怀,若想抱保全三位嫡子,只有立晋王为皇储。”
两位大臣跟着皇帝告辞离开,李二凤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里面,其实要是李二凤是个独断专行,和他的倒霉表兄隋炀帝一样,是个不听别人说话的,皇帝完全可以拿出来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