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究竟是英王还是太子帮他最多,对周维而言没有什么两样,他除了惦记扶风,这辈子他最重视的就只有这一箱子手稿了。如今得遇知音,他原本那些伪装全然放下,心底重新燃起一丝渴望。
张琳琅趁热打铁道:“至于我在何处见过成品并不重要,我只是敢用人格担保,周大人这些设计图样绝非天方夜谭,如果认真实验一定能取得成功,有了这些新式战舰和武器,我军将在战场上掌握绝对主动。”
周维满面激动,却欲言又止,随后叹息道:“我在工部官职卑微,又因为犯了案就算圣上让我官复原职,影响力也大不如前,想参与这等国家机密的武器研制事务恐怕很难。再说我在北疆这五年也想开了,与其浑浑噩噩在京中混日子,不如辞官归故里,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137情谊比金坚
【求收藏】
张琳琅感觉周维话中有话,或者说周维太腼腆,不敢正面提关于扶风的事情。张琳琅以退为进,也不强留,假装谅解道:“周大人说的是,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只可惜那些精妙绝伦的设计图,如果没有周大人指点,别人就算照着原图也未必能做出成品。”
张琳琅观察着周维的神色,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要不这样,周大人的手稿可否多留几日,我想请人誊抄一份,仔细参详。”
“也罢,张大人既然如此看重这些手稿,又在战舰和武器设计方面颇有见地,我不妨将其赠与大人。”周维颓然道,“反正我已打定主意辞官,那些手稿随我入土实在可惜。”
张琳琅暗自庆幸,没想到三言两语就把手稿堂而皇之骗了过来,如果按照现代观念,这可都是高科技的知识产权啊,折合成钱财绝对不止五百两银子。她赶紧千恩万谢地接受,生怕周维反悔。事情都谈到这个份上了,周维居然还没有提过扶风的名字。张琳琅禁不住开始怀疑,周维难道真的可以放下对扶风的感情么?
看来还要进一步刺激一下周维。张琳琅对侍候在一旁的小丫环使了个眼色,那丫环假作添水匆匆离去。不多时,柔儿捧了一件缀了上等皮毛的外袍款款走到花厅内。
周维看她虽然也是侍女服色,但衣饰比刚才那个丫环要精细考究,只见她将手中外袍仔细为张玉穿戴,温柔体贴溢于言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她与张玉关系一定不寻常。
柔儿按照张琳琅事先交待好的台词轻声道:“老爷,夫人说花厅比卧房冷,天气晚了,怕老爷受寒,命奴婢送衣服过来。这件袍子是奴婢前两日新做的,虽然没有夫人手工精湛,但料子厚实,也不知道合不合老爷心意。”
张琳琅学着登徒子的模样,在柔儿脸上浅浅亲了一下,笑道:“柔儿,只要是你做的衣服,都合我心意的。”
非礼勿视,周维把头转向一边,可他心中酸楚。原来张玉已经娶妻,再看这送衣服的女子虽然自称奴婢,但与张玉公开打情骂俏,至少是侍妾身份,那么扶风对张玉而言又算什么呢?
柔儿离开后,张琳琅似乎心情大好,朗声道:“我与周大人相谈甚欢,有酒菜而无曲乐怎行。来人,叫扶风过来弹琴助兴。周大人过去可能也听过扶风弹琴,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听到“扶风”两个字,周维神色微变,此时他胸口莫名顿痛。按照当时的礼法,官宦人家宴会宾客之时弹琴跳舞助兴的就算是主人家的姬妾,也不过是玩物的身份,随时都会被转赠或者抛弃。张玉的口气,分明也是把扶风当成玩物炫耀而已。
这时有个仆从上前对张琳琅低声道:“老爷,扶风今晨身体不适,正卧病在床,恐怕不能献曲。”
周维就坐在张琳琅身旁,那个仆人说的话一字不漏被他听到。扶风病了?周维顿时慌了神,关心则乱的表情根本无法掩饰。
仆人那套说辞当然也是张琳琅安排的,看到周维满脸关切的样子,张琳琅偷偷坏笑,面上却一本正经道:“算了,让他先休息吧。”而后转头对周维道,“说起扶风,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周维颤声道:“张大人请讲。”
“听苏扬说,周大人原来也是扶风的恩客,他是不是一直对大人情有独钟呢?”张琳琅戏谑道,“他一个眼盲之人,不管自身境遇如何,五年来信守对你的承诺,尽心尽力保管你托付给他的手稿。你知不知道,他在每卷书册的装订线上都结了不同的绳扣,一一作了记号,定时将书册拿出来晾晒,施药防虫,又凭着绳扣记号将书册原样放回到箱中,生怕弄错顺序。你离京后,他在得月楼有很多机会可以赎身,却一直没有从良。随着年纪渐长他风光不再,日子过得清苦,这次若非为苏扬筹措银两准备科举的事情,急需钱财,他未必会同意跟我回府。当我发现手稿的价值,他不顾一切说出你的冤情,恳请我帮助。在得知你冤案平反后,他却说再无牵挂,愿终身侍奉在我身边。你说他真的能斩断旧情么?”
张琳琅寥寥数语,却在点滴与细节中透露出一个无法掩饰的事实,扶风对周维情真意切。周维是了解扶风的,那个重情重义,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的人,怎么可能忘记他们之间的感情?他口口声声说留在张府,恐怕只是为了报答张玉的恩情。周维明白,张玉或许爱扶风的只是姿容才艺,若论情,这世间没有谁能超过他对扶风的真心。他可以为扶风终身不娶,他可以为了不打扰扶风的幸福选择默默离开。那么现在,扶风在张府真的快乐么?扶风明明还是爱着他的,而张玉又显然不能如他一样对待扶风,他又怎能忍心抛弃扶风,懦弱地离开?
一瞬间,周维突然想明白了,他霍地站起来,诚恳道:“张大人,恕在下冒昧。实不相瞒我对扶风一往情深,我当他是唯一的知己爱人。这段时间我心灰意冷,也是因为他被大人赎身。我想请大人行个方便,让我见扶风一面。如果他觉得留在大人这里很开心,我绝对不强求,明日就启程离京。如果他仍然不忘旧情,不论付出怎样的代价,我都要把他带回到我的身边。”
张琳琅喜道:“真的什么代价都可以么?我为扶风赎身花了五百两银子,我将他转手给你叫价五百两金子,你也愿意么?”
周维毫不犹豫道:“没问题。虽然我一下子拿不出五百两金子,不过你开出价,我会努力达到。只要扶风愿意与我在一起。”
“我愿意。”扶风从花厅一侧的屏风后面现出身形,摸索着向周维走了过来。
张琳琅笑道:“刚才咱们这些话,他都听得很清楚了。”
周维快走两步,将扶风紧紧拥入怀中,惊喜非常,浓情蜜意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维,这些都是张大人特意安排的。他想考验你对我的感情。”在周维的怀中,扶风虽然言语柔弱,神态却不再卑怯,充满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喜悦与自信。
周维这才恍然大悟,傻笑了半晌又突然严肃地问道:“张大人既然存心成全,那五百两金子是否还当真?”
张琳琅认真道:“咱们可是公平交易,你刚才都答应的。不过五百两金子不是小数目,你一时拿不出来也可以谅解,先欠着。你不愿意在京为官,不如跟随我去西疆,英王在渝山道设藩,想要创建武器局,你正好可以一展才华。你我同为英王效力,低头不见抬头见,也方便还钱。”
☆、138西走渝山道
【求收藏】
张琳琅记得《大话西游》里的唐僧,曾经有一句经典的名言“走,天竺”,三个字,浓缩了去西天的决心愿望,无论前途有多少艰难险阻,也无法动摇他们的意志。现在她坐在马车里,想到的就只有四个字“走,渝山道。”
天佑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英王终于启程奔赴西疆封地,随行一批官员,除了朝廷从六部中划拨的人以外,还有不少自愿跟从的青年才俊。这些人虽然目前官位不高甚至是布衣之身,但是满腔热情,潜力无穷。这些人不仅有一腔报国热情,更希望能迅速展露头角,如果在强手如云的京城,他们能一展抱负的机会并不多;而西疆人才匮乏,随着英王封地建设,人才需求极大,能者居之,会有更多机会发展,比慢慢在京中论资排辈苦熬要少许多束缚。
英王封藩在外,雍都的王府却仍然保留。按照礼法,每年末英王可以奉诏入京,向皇帝请安,与父兄团聚,王府就作为临时休息住宿的行馆。宁浮萍权衡取舍,决定留在京中,为英王暗中主持京里的事务。宁浮萍原本是英王生母梁妃的女官,祖籍雍都,作为王府的代管家留下在京中养老,并没有引起各方势力的关注,一届女流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张琳琅也没有卖掉刚刚收拾好的府第,虽然她知道此去西疆,正常情况没有三年五载根本回不来。她不卖宅子除了舍不得,也因为现在不急着用钱,而且她害怕自己吃不了苦,如果将来有机会能提前回到雍都,她是不会放弃的,那时在雍都的宅子就是落脚的地方。
一开始张琳琅打算把文秀姐弟和柔儿都留在雍都,后来又放心不下,窦公公当初那些威胁的言语张琳琅记忆犹新。虽说现在英王与太子相处融洽,张琳琅也帮太子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日后会怎样谁都难以预料。如果文秀她们留在太子眼皮底下,终究是不安全。所以张琳琅趁着目前太子对他没有防备,决定将文秀她们带去渝山道。
当然这样做,对于张琳琅而言,短期内增加了负担,但是长远考虑利大于弊。
张琳琅和杜文秀,一如既往相安无事同行同宿,柔儿从旁帮衬,旁人倒也没什么疑虑。
萧纯不在身边,英王新婚与公主如胶似漆享受夜生活,只留下张琳琅一人实在无聊。张琳琅贪吃好酒,自律不强,曾经想过用练武功消磨时间,最终还是忍不住沦陷在杜文秀与柔儿的甜言蜜语美味佳肴攻势之下。
好在张琳琅的内力基础非比寻常,一般喝酒从没有醉过。这一路向西,比之从前压力小了,有的是闲工夫,又没有萧纯逼着她习武,她终于有了心思思考自己的问题。
然后她就发现了自己这个身体貌似还真有点问题。
她这个身体的年龄少说也有十五岁了,却一直不曾来葵水,xiong部的发育也很迟缓,倒是个子长了不少。以前她与文秀差不多高,现在竟与本就高挑的柔儿齐平了,眼看着还有继续长高的趋势。难道是“百日断魂散”和解药的副作用么?
意识到这个让她的身体很可能与众不同的问题之后,张琳琅再也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态。英王一行带了许多书册,张琳琅无事时就去寻医药相关的典籍翻阅,希望能够找出一两条可以参详的解释。
奈何张琳琅并非学医的材料,典籍中古文拗口,凭她的悟性和智慧独自钻研,几个月也未见得能有什么收获。
当然张琳琅卷册不离手,行路仍不忘读书的形象就这样不知不觉树立起来。张大人如此热衷学习,一路追随的学子们亦是有样学样,各个苦读,时不时还开展自发地学问讨论,形成了十分良好的学术氛围。
幸好英王又许多“正事”要张琳琅参与,她真正能闲暇的时间并不如看起来那么多,也基本没空参加那些自发学术讨论。否则她这个伪才子早就穿帮了。
英王一行浩浩荡荡,游山玩水,考察民情,走了一个半月,才到达渝山道。早有先头部队提前安排好一切。
渝山道几百年前是一个与如今徐国差不多规模的小国,后来被华国灭掉。在这里保存了当年那个国家的王宫,曾作为当今皇帝巡视西疆的行宫修整过一次。现在经皇帝亲封,这座行宫正式成为英王的王宫。以这座王宫为核心的城池更名为渝山城,作为英王藩国的行政中心。
随同英王到来的官员们在城中各置家业,朝廷给每一位正式派遣的官员都发放了数目可观的安家费。而英王还额外给近臣亲信发放了更多补贴。除此以外在张琳琅的建议下,英王特别划出王宫内闲置的一片房屋,容许贫寒才子免费居住。其实就是变相地收罗门客幕僚。
张琳琅在渝山城逛了一圈,发现这里果然是边疆,经济相对雍都落后许多,除了王宫的建筑还像样子,城里居然找不到另一处能被他看上眼的居所。张琳琅一合计,决定还是赖在英王身边,既省了安家费,又能享受相对舒适的居住品质。
英王当然不会拒绝张玉的要求,甚至是格外关照,亲自陪着她在王宫中挑选了一处绝佳的园子安置下来。按照宫殿最初的设计,这园子应该属于宫殿主人的宠妃的居所,规模建制不亚于皇后正宫。英王毫不在意,张琳琅更是不懂那套规矩,没有推辞,满心欢喜带着文秀她们住了进去。
通过这件事情,有心人更加相信英王对张侍读的宠信非比寻常。就算官位比张玉高的人,对张玉也不敢不尊敬。
借助这层微妙的“群众”基础,张琳琅的威信和影响力日益飙升。
一路西行,英王举行过几次大会,有意识地把张玉的高明政见一一展示出来,那些闻所未闻听起来却合情合理的创新理念,引爆了大家的思维,燃烧起他们的理想。很多学子在雍都的时候就因为象棋大赛的事情听说过张玉的大名,现在更清晰地认识到张玉是如此博学多才,敬仰与崇拜之情有如滚滚楚江之水延绵不绝。
英王妃吴瑕也很关注渝山道的建设问题。她不甘心只作相夫教子的“闲”王妃,所以刻意避免过早怀孕,打算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展现自己的才华。
吴瑕身为英王妃,虽然碍于礼教不能直接参与英王与众大臣的政务会议,却可以私下里为英王提供各方面参考意见。吴瑕惊奇的发现,英王并不像传统王侯一样避讳女子议政,反而主动虚心向她请教有关治理国家的经验心得,让吴瑕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特长。在越国的时候,吴瑕辅佐父兄治理国家,最擅长的就是民政建设,如今更是轻车熟路,提出了许多整合资源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英王能用如此开明的态度对待吴瑕,一是因为他自小受到宁浮萍教诲,深刻地认识到女子的智慧才华在某些方面比男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何况吴瑕在越国当公主的时候已有不少政绩作为;另外就是张玉对于吴瑕的能力评价很高,让英王觉得放着这么好的人才不用实在是浪费。
☆、139萧纯失踪了
【求收藏】
有了吴瑕主理民政建设,各路英才激|情支持,张琳琅的奇思妙想竟然稳步实施起来。无论是鼓励工商业、刺激金融业等等手段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张琳琅知道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
民政不愁,英王便可以将大部分精力转向军事建设。
英王选择在渝山城外一处隐秘的山谷设立了武器局的秘密试验场,由周维主管研发制造新式武器和蒸汽设备。另外英王在自己辖地内暗中征收了一处大型船厂,这船厂在楚江支流,位置相对隐蔽。长久以来造船业大半都被越国垄断,华国楚江沿线的大型船厂几乎都是勉强维持。所以英王以远低于预期的成本获得船厂的绝对控制权,用更多的钱投入技术研发,船厂表面上仍然打着民用的旗号,实质已经转变为军工厂,主攻方向是秘密生产试制可以安装蒸汽动力的新式战舰。
武器局和船厂的先期投入是十分巨大的,仅靠国家拨款和英王自己的私人金库是无法维持长久运作的。另外还有招募训练军队,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是花钱如流水的项目。
英王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钱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英王能支配的所有钱财,只能勉强维持一年的运营,如果下一年没有巨额财政收入填补空缺,武器局军工厂就无以为继了。
如何促进财政增收,吴瑕的常规建议虽然不错,但是收效甚缓。英王走投无路,终于在某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对张玉下手了。
说实话自从在王宫安家之后,张琳琅就打着考察民情的旗号,四处游山玩水,三五日不回家是常有的事情。张琳琅躲出去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来是她无心政治,英王的朝议对她来说无异于是变相的折磨;另外她的奇思妙想已经卖光了,具体的实施环节有大把的专业人才请缨去做,不必她动手,又有吴瑕最后把关,她不用费脑子;最后一点就是她无法以丈夫的身份面对文秀和柔儿的温柔攻势。
先不说文秀逐渐表露出对张琳琅的浓情爱意,为何柔儿会一反常态,对她越来越热情的状况也让张琳琅哭笑不得。原来这还要怪张琳琅自己,当初为了骗周维的人情,让柔儿演戏,张琳琅为求真实吻了柔儿的脸。原本柔儿就对她心生爱意,这一吻更是引发了柔儿的万种柔情。
柔儿在文秀的撮合下向张琳琅表白过,张琳琅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柔儿盈盈地站在他面前,低着头,羞涩地说道:“老爷吻过柔儿,柔儿便自认是老爷的人了。”
张琳琅慌乱地回答:“那不过是做戏的,事先咱们不是商量好了么?”
柔儿抬起头,一双纯净如水的眼睛痴痴地望着张琳琅,带着一丝自卑一点伤感却异常坚定道:“老爷,柔儿感激老爷的照顾,夫人的抬举接纳,自知容貌和身份都配不上老爷,也不奢望能获得老爷对夫人那样的爱,不求名份。柔儿只求能永远留在老爷身旁,为奴为婢都心甘情愿,那样就是柔儿的幸福了,希望老爷能成全。”
张琳琅不敢直视柔儿的双眼,温颜劝慰道:“柔儿,你何苦如此呢?我可以放你自由,以你的聪慧和能力,又练过上乘武功,有很多机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比我更好的男人白头偕老。西行这一众才子,你看上了哪个尽管说,我去求英王殿下为你做主,成全你为人正妻不是更好么?”
柔儿忽然笑了,幽幽道:“在柔儿眼中,老爷或许不是天底下最好的男人,却是柔儿最喜欢的一个。就算老爷给我自由,柔儿仍然会选择留在老爷身边,能服侍老爷就是柔儿最喜欢做的事情。老爷既然能够成全扶风和周大人,为何不能容许柔儿陪伴在自己所爱的人身边呢?”
张琳琅愣住了。她想起了网上流行的一篇的标题:我爱你,与你无关。
所以张琳琅选择了逃避。
所以英王费了很大力气才抓到张琳琅,与她单独碰面,深谈财政问题。
张琳琅不是学经济的,也不是理财能手,她所知道的能迅速敛财的方法很有限,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提出成立股份制联合银行或者叫官商合办财团,发行债券,用高利息吸收存款这样的招数。但是没有好的投资项目,没有专业人士打理生意,不能让钱生钱,就算能暂时获得一大笔民间投资,也无非是饮鸠止渴。
于是张琳琅又引入了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建议英王从民间征召有经济头脑擅长打理生意的人才,设立编外财政大臣。这个人受雇于英王操控的联合银行董事会,专职做生意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