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盼却食不知味,一双眼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平安公主,这一看之下,却觉得她与那人生的足有五六分相像。
平安公主宛如最和蔼可亲的长辈,和顾盼闲话着家常,“这果子没有吃过吧?是南方供上来的,唤作荔枝的,我最喜欢这果子了,皇兄却也偏心,每年供上来的果子倒是有十之八九落了我这里,你们反倒吃不着了。”
顾盼侧耳倾听,心中隐隐地猜到了为何李祈正这么着紧这位姑姑了,至少在皇上面前,这个平安公主的身份非同一般。
平安公主见她拘谨,却是不耐烦地把李祈正轰了出去,叫他自去外边观景,留下顾盼与她说些私密话。
李祈正担忧地看了顾盼一眼,平安公主瞪着他道:“还不走,我还能把齐王妃吃了不成?”
李祈正只得讪讪地退了出去。
平安公主拉着顾盼的手,又把她上下打量一番,啧啧道:“果真生的秀丽无双,怪不得能把我那侄子迷得找不到北了。”
顾盼浑身一阵发寒,她见过那么多口蜜腹剑的,却也没一个当面夸奖她容貌秀美的,平安公主竟然能面不改色地说出这么与事实相违的话来。
平安公主赞了会儿她的容颜,顺势便对身旁的余嬷嬷点了点头,余嬷嬷双掌互击,却见外面款款行来一队侍女,人人手捧一个托盘,行到了二人身前,少女们齐齐半躬身,手里托盘微微下倾,以便让顾盼看得仔细。
上卷 从丫鬟做起 第十九章 撤掉任嬷嬷
荔枝般大小的珍珠,拇指大的祖母绿宝石,精细小巧的黄金手链……顾盼一时间看得眼花缭乱,长乐侯府也算是勋贵之家了,她的陪嫁里也不乏精品,毕竟是嫁入皇家,侯爷夫人也不好太过敷衍于她,甚至还私自从自己的陪嫁里翻出了几件精品填补其中。
乐妃赠与她的首饰也堪称上品了,明显高出她的陪嫁里的首饰一筹,现在跟这些少女手里捧着的各式首饰比起,却又如同垃圾一般了。
顾盼却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她逐一看过一遍后,便看向了身旁的平安公主。
平安公主却一直在观察着顾盼,她见顾盼查看那些首饰的时候,脸上完全是新奇,没有丝毫的艳羡,不禁又高看了顾盼一眼,满面笑容地道:“这些就算是姑姑给你们的新婚之礼了,你莫要嫌东西差,姑姑却是没什么家底的。”
顾盼愕然,若这还叫没什么家底,乐妃怕不成了路边的叫花子了?
东西实在贵重,顾盼便要推脱,平安公主看出她脸上的拒绝之意,面色一沉,身子一下就拧了过去,阴阳怪气地道:“我就知道,你瞧不起我这个姑姑,看不上我这个寡妇的东西。”
顾盼大是尴尬,只得支吾着应了下来:“我,我收下来就是了,姑母莫要生气了。”
话音刚落,却见平安公主身子立刻转了回来,脸上已经是一片*光灿烂:“这就对了嘛。”
顾盼眼睁睁地看着余嬷嬷领着那一队宫娥出去了,自己的手还被平安公主握着,耳边飘来她银铃般的笑声:“我还要留着齐王妃住上两天。”
顾盼一愣,未等她回答,李祈正的声音传了来:“姑姑留着她做什么,只怕会给姑姑添麻烦的。”
顾盼立刻抬起头,满是感激地看着李祈正,平安公主喜怒无常,她实在是招架不来,幸好李祈正及时返回。
平安公主以手掩唇,轻笑道:“姑姑这里太过冷清了,留着你这小娘子做做伴,怎么,这就舍不得了么?”
李祈正半低下头,嘴角扬起,满脸羞涩地靠近了顾盼,双手从后面按到了她身上,虽然没有说话,态度却十分鲜明。
平安公主一窒,随后若无其事地道:“那好吧,不过以后,可要齐王妃常常来耍啊。”
李祈正恭敬地道:“自当常来拜访姑姑。”
随后姑侄二人又随意说了些琐事,平安公主便命人摆了午膳来,三人一起用了些,李祈正便带着顾盼告辞了,自始至终,顾盼都没有再说过半句话,半低着头做出害羞的样子,平安公主又把她好顿夸,才放了二人离去。
二人上了马车,顾盼一时间竟然有再世为人的错觉,李祈正握住了她冰凉的手,在掌心里好一阵揉搓,顾盼回过神来,看着他,低声道:“平安公主好生厉害。”
李祈正点了点头,亦是低声道:“你知不知道,今日被沉湖的那少年,原本是姑姑为自己准备的面首。”
顾盼不敢置信地抬起头来,结结巴巴地道:“不,不会吧?”
李祈正却不再言语,一双眼睛深沉地看着顾盼,顾盼渐渐相信了他所说,又回想起平安公主的一举一动,只觉得处处都充满了诡异,再想起她和某人的相似,心中却嘎然而止,不敢继续深想。
顾盼心里却还有一根刺,那个唤作华云的女子,和李祈正是什么关系,华云虽然留在了平安公主府,她却依然存了一丝芥蒂。
顾盼沉默半晌,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那个叫华云的,是如何与齐王有旧的?”
李祈正诧异地看了她一眼,片刻后,伸出拇指和食指捏住了顾盼的鼻子,笑道:“你是不是打翻了醋坛子?”
顾盼怒气冲冲地看着他,李祈正却是觉得有趣,又笑了半晌,方道:“很多年前,她曾经救我一命。”
顾盼和他大眼瞪着小眼对视半天,闷闷地道:“没了?”
李祈正一摊双手,嬉皮笑脸地道:“自然是没了,难道娘子还希望有点什么不成?”
顾盼心神一松,随即又想到,李祈正贵为皇子,什么情况下会危及性命?又想起他无意中说过,自己曾经做过店小二的事情,她只觉眼前谜团重重,一片迷雾中,李祈正若隐若现,越发叫人看不清楚了。
回到了齐王府,李祈正却也不像是前几日那般避嫌,与顾盼并肩而行,看得出,他刻意放缓了脚步,却是要与她立威,所过之处,下人无不恭谨地避让,等他二人回到了卧所,齐王殿下和王妃如胶似漆的传闻已经在府里扩散开了。
二人回到卧室,稍事洗漱,任嬷嬷便来回禀事情,顾盼询问地看了一眼李祈正,却见他换了身雨过天晴色的长袍,一身清爽,悠闲地品着茶,漫不经心地道:“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叫王妃做主好了。”
任嬷嬷果然客气了三分,对着顾盼也不再端着一张老脸,笑的跟蔫掉的菊花一般:“王妃和殿下出去以后,府里却是收了几张帖子。”
话罢,任嬷嬷低着头把帖子奉了上来,顾盼一眼瞄到了她脸上一闪而过的幸灾乐祸,稍微一想,便明白过来,这任嬷嬷定然以为她不识字,要看她的笑话呢。
顾盼微微一笑,拿起帖子翻看了两眼,不急不缓地道:“嬷嬷是否老糊涂了?这成王府的帖子和晋王府的帖子下在了同一天,难道还叫我分身两人么?”
这却是不成文的规矩了,若是府里已经接到了一张帖子,下一张帖子时间相撞,便可以回绝对方。
任嬷嬷怎么可能不懂这规矩,明明是故意接了帖子来为难于她若是换了昨日,只怕顾盼还不能拿这老虔婆怎么样,现在她有了李祈正撑腰,自然不能容她。
顾盼轻笑道:“嬷嬷看来已经不适合再做这内府管事了,还是歇一歇吧,不如就去看看花园,伺弄些花草,怡情养性,颐养天年。”
任嬷嬷猛地一抬头,恶毒的视线投向顾盼,不错,她今日却是有些失策了,只是没想到新婚之夜宿在外面,又不肯陪齐王妃入宫,也不曾陪齐王妃回娘家的齐王殿下态度转变如此之快。
她本想着趁着王妃初嫁进来,赶紧把她揉捏在手里,谁曾想到,今日却出了纰漏。
任嬷嬷看着顾盼,一字一顿道:“只怕老奴若是歇息了,这府里上下没有人可以担此重任。”话罢,她环视左右,视线所及,丫鬟婆子纷纷避让,一个个低下头去,绝不敢与她对视。
李祈正眼睛一眯,手里的茶杯抬了起来,却在半空中被一双纤细的手拦了下来,顾盼不动声色地从他手里卸下茶杯,看着任嬷嬷平静地道:“嬷嬷只怕是忘记了,这府里还有两个嬷嬷资历并不比您差。”
转头对着站在一旁的柳芽吩咐道:“去把牛嬷嬷和沈嬷嬷请来。”
任嬷嬷便如同一直斗败的公鸡,呆立原地,只是她嚣张跋扈惯了,一时却放不下态度来哀求于顾盼,只得满心不甘地退了下去。
李祈正见顾盼办事老到,放了心,笑笑道:“你忙吧,我去看会儿书。”
顾盼想起他只抄了半本的西陵上人的游记,心痒难耐,催促道:“快去快去。”
李祈正讪讪地摸了下鼻子,一边向外行去,一边琢磨着,自己似乎很不受欢迎啊。
柳芽办事效率很快,牛嬷嬷和沈嬷嬷进来的时候,想是听到了前任的下场,两个人却比上次恭敬了许多,一起行了个大礼给顾盼。
顾盼见她们如此懂规矩,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下来,把桌上的帖子往前一推,笑道:“方才接了几个帖子,嬷嬷却是帮我看看。”
她心里自然有一番盘算,晋王妃和成王妃哪个都不好得罪,便只好抬出太子妃来压她们两个了,端看这两个嬷嬷是否机灵了。
牛嬷嬷显然在这二人里为首,她上前拾起帖子,看了两眼,一副公事公办地语气道:“王妃可从中择一赴宴,再与另外一家奉上礼物致歉。”
顾盼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微微失望,难道说她看走了眼,这两个嬷嬷在太子妃面前其实并不得力?
顾盼收回了牛嬷嬷递过来的帖子,偏着头想了下道:“你们两个以后跟在我身边办差吧。”却对主管内宅一事绝口不提。
她好不容易收回了府中理事之权,自然不会再轻易的放出去。
顾盼说完话,端起茶杯,掀起茶盖,似乎在吃茶,却用眼角余光观察着两个嬷嬷的脸色,只见沈嬷嬷一脸焦急地想要开口,却被牛嬷嬷用眼神喝止,随后牛嬷嬷恭谨地上前道:“老奴自当协助王妃,好生管理内宅。”
顾盼心中暗笑,却挥手叫二人退下了。
到了晚膳时,顾盼和李祈正用着饭,柳芽见外面伺候的丫鬟给她使了个颜色,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片刻后回转来,手里已经多了个帖子,俯身顾盼耳边,轻声道:“太子府下帖子了。”
上卷 从丫鬟做起 第二十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顾盼放下筷子,不动声色的拿起帖子看了两眼,却见时间上果然和晋王府还有成王府的设宴时间一致,如此一来,便有借口推掉晋王府和成王府的邀约了。
柳芽又低声道:“送帖子的人说,晋王府和成王府也一样送了帖子。”
李祈正见她主仆二人嘀嘀咕咕,忍不住问道:“你们说什么呢?”
顾盼轻轻一笑,举起手里的帖子扬了一下道:“太子妃邀请我后日过府游玩。”
李祈正一怔,随后若无其事地道:“那你好好玩。”
顾盼见他脸上一闪而过的不快,心知有异,轻声问道:“怎么,你不高兴我去么?”
李祈正放下手里的碗,叹了口气道:“你知道太子迄今无子,三哥有个庶子,五哥也有两个庶子……”
他余下的话没说,顾盼却已经明白了,她温顺地看着李祈正,乖巧地道:“你放心,我定然不会和她们过于亲近,也不会搅合进去的。”
李祈正看着顾盼一脸狡黠,再次端起了饭碗,笑道:“你既如此说,我便放心了,你仔细不要吃亏就是了。”
话罢,二人俱都不再言语,默默地用罢了饭,李祈正却还是回书房过夜,顾盼自留在主屋这边,只是她晓得李祈正就在隔壁,却也不觉得难过。
顾惜玉被她叫了过来,这几日里忙来忙去的,又是进宫参见,又是三日回门,还被平安公主唤去,她索性叫柳芽多多照看些顾惜玉,现在闲下来了,却觉得总叫她这么没名没份的呆着也不是个事儿。
几日不见,这孩子的下巴却是尖了许多,模样上和顾怜花越发相似了,顾盼挑了下眉毛,拉着她的手,轻声道:“这几日太忙,却是顾不上你,你在这边吃住可好?”
顾惜玉眼圈泛红,半垂着头不言语,顾盼一惊,看向旁边的柳芽恼道:“她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谁给她气受了?”
未待柳芽说话,顾惜玉抢先道:“哪个敢给我气受,只是几日没见到姐姐,心里难过罢了。”说到姐姐二字时,她小心翼翼地看了眼顾盼的脸色,见顾盼并无异常,才放了心。
顾盼叹了口气道:“以后你却是不要叫我姐姐了,若是被人听到,只怕会给你带来麻烦。”
顾惜玉神色一黯,顾盼有些不忍心,轻声道:“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顾惜玉抬起眼睛,泪光盈盈地看着顾盼,低声道:“只要能在姐姐身边就好了。”
顾盼也不去纠正她的字眼了,耐着性子给她分析起来:“你在我身边,算是什么?丫鬟的话我却是不忍心,不如寻户好人家,叫他们认了你做女儿去,等过几年,再选个合意的嫁过去,嫁妆什么的我都给你准备好,你看这样可好?”
顾惜玉低着头不吭声,顾盼便只当她答应了,又叫柳芽给她好生安排一下,说等过几日,便请来女红师傅教她绣活。
顾惜玉一步三回头地跟在柳芽身后,恋恋不舍地出去了。
柳芽和丽娘上前服侍顾盼洗漱,顾盼着了一身里衣躺下休息了,她今日也实在是乏的很,在平安公主府里一直神经紧绷,现在松懈下来,很快就睡了过去。
第二日却是自她嫁过来以后头一次无事的日子,这几日却也习惯了早起,睁眼的时候天刚刚亮,柳芽已经穿戴整齐的来伺候她了,一边给她穿着衣服,一边轻声道:“牛嬷嬷和沈嬷嬷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顾盼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柳芽,漫不经心地道:“她们两个倒是积极。”
话罢,顾盼却吩咐柳芽快些动作,毕竟昨日里她一个小小的暗示,这牛嬷嬷就悄无声息的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牛嬷嬷没有当面应承她也很是理解,牛嬷嬷纵然是太子妃的心腹,也不可能说代替太子妃发起号施令。
顾盼收拾妥当,又用了点早饭,问起李祈正,却说他一早已经出去了,顾盼想了片刻,便置之不理,她现在的日子甚是舒心,没必要管东管西的给自己添堵。
沏上一壶新茶放在手边,顾盼便叫柳芽把牛嬷嬷等人都叫进来,却见整整两排管事规规矩矩地站在了她面前。
未等诸人回事,柳芽先捧来两本账册:“这是任嬷嬷交上来的。”
顾盼伸手接过账册,顺口问道:“任嬷嬷人呢?”
柳芽扫了一眼管事嬷嬷们,低声道:“称病不出了。”
顾盼微微一笑,故意提高了声音道:“等下叫人把昨日里平安公主送来的荔枝取上一盘给任嬷嬷送去,叫她好生休养,莫要劳神,府里的事情无需她担心。”
又是施恩,又是杀鸡儆猴,便是柳芽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再看一众管事,莫不又恭敬了三分,自家的小姐,却是越来越厉害了。
柳芽干脆地应了一声,风风火火地便安排小丫鬟去办事儿了。
顾盼低着头翻起账本来,看了两眼,眉头紧皱,她一把合上账册,端着脸扫了一眼一众管事嬷嬷,沉声道:“你们平日里如何做事,今日里自去忙活吧。”
一众管事嬷嬷互相望了望,却觉得一头雾水,方才见王妃不动声色地便把任嬷嬷打入了冷宫,永不叙用,转眼间,又对家事束手无策起来,一个个心里却起了怀疑,这个王妃,难道是纸扎的老虎,只会乱叫的恶犬?
面上却不敢露出半点疑窦,一个个恭敬地退了出去,只有牛嬷嬷和沈嬷嬷两个人留了下来,顾盼此时心情不好,扫了一眼,板着脸道:“我方才说的话,两个嬷嬷没有听到吗?”
牛嬷嬷扫了一眼顾盼手上的账册,却没有多少什么,行了个礼,安静的退下了。
顾盼心中气愤更甚,牛嬷嬷方才那一眼明明就在暗示她看得懂这账册。
顾盼不服输的狠劲却被激了出来,高声对着柳芽喝道:“铺纸,研墨”
话罢,顾盼不信邪地再次翻起了手里的账册,却见上面依然宛如天书,明明记录了各种收入支出,看着却杂乱无章,又有许多字,稍微复杂便用简单些的同音词代替了,比如鸡蛋,便被写成了几旦。
诸如此类的用词太多,一时之间看得人头昏脑胀。
顾盼吃了一大口凉茶,心神稍稍安定,却是一板一眼地开始把这账册眷写一遍。
首先把支出列在一处,收入列在另一处,同时把各种同音字校正过来,有些字实在猜测不到含义的,便唤来柳芽丽娘一起。
到了近午之时,总算将将巴巴地把这收入支出都整理清楚了,接下来却是要核对收入支出是否平衡。
顾盼草草抓了几块点心吞了,又咽了几口茶水,便又埋头苦干,到了近晚,终于把满满两大本的账册核算完毕,之后她呆呆地看着结果,有些不敢置信,重新扑上去再次核算,结果却依然如故。
顾盼歪着头,毛笔在手指中松松的握着,颠倒过来,毛笔的末端在纸面上来回敲打,柳芽看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出声问道:“主子,可是账目不对?”
顾盼一下趴在了账本上,垂头丧气地道:“对,怎么不对,实在是太对了。”
柳芽愕然,不解地追问道:“那主子为甚么不高兴?”
顾盼叹了口气,两眼无神地道:“资不抵债啊,这账上好多东西竟然是赊欠得来,算了下王爷的俸禄,今年的刚好够换上去年的欠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