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管的不错,二来王府人口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他闲散惯了也就没那么多应酬,库房满满的。 就锦甯这样安排,还觉着是不是添两个鎏金漆彩的宝瓶?最终还是顾着儿媳妇的面子,点点头表示满意了。
锦甯可没费多大心思在这两位头上,反正他们点头认可了就行了。和阿常恭敬的请王爷王妃上了前头的车架,然而自己跟阿常一辆。车夫吆喝一声,滚辙走人。
王氏和蓝正杰亲自出来迎了,锦华和梁微绮笑盈盈的跟在爹娘身后看着妹妹妹夫。锦甯也没嫁多久,不过小三个月罢了,说起来还是新媳妇,不是这样的日子,根本回不得娘家的。
往日她在的时候倒也没觉得,等她嫁了,忽然就挂念起来了。情谊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因为梁微绮开始跟着王氏系统的管家了。
梁微绮是公主,可生母身份低,蓝贵妃虽然接受了她,却也没怎么管过。虽说有宸帝宠着,但宸帝还能跟她说些内宅里的事情啊?左不过是多过问两声罢了,显得荣宠。如此下来,当梁微绮还是公主的时候,是压根没怎么学过管理家宅的。
不是她不受重视,只是谁家的公主学这个啊?多半都是招驸马盖了公主府自家过日子,驸马还得一天三次的给她请安,内宅静得不能再静,一个管事的宫女嬷嬷就足够了。可谁能想到梁微绮会嫁给锦华呢?怕是她察觉自己喜欢他的时候,也不敢这样奢侈的去想。
招驸马和尚驸马不同,招来的驸马完全是公主的附属品,当然人家也能有家眷,只是跟人公主顶多是个脸缘,连请安立规矩都是反着来的。尚驸马就是公主嫁人,做人家的媳妇儿,得伺候公婆服侍夫君。大梁的公主从来就没几个愿意这样的。
所以说,锦甯为啥跟梁微绮亲?就是因为小七公主没有那份高傲劲,腰能弯,膝盖也可以软。
锦甯还在家的时候,梁微绮基本上没啥事情做,其实王氏也没事情做,大半的事情锦甯一个人就可以解决了的。就是做事,王氏也喜欢问一问她,为啥?这姑娘考虑的周全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锦甯的对策一拿出来,王氏满意准可了,这事也就完了,完全不用闹心。
对下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因为老爷子的关系,锦甯在仆妇眼里那就是头一等不能得罪的主子,还让人服气,因为她不会乱罚,也不偏袒。哪怕是她屋里的丫头,犯了错也一样罚。
当然,得照着她屋里的规矩来。
按说这么一来其实还是会有人觉得她偏心眼,不服气。可不服气不成啊,人家有老爷子撑腰,有王氏信任,您有么?
固国公府本就没什么多余的人,自然就和谐了,无非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可自打她嫁了,梁微绮便有些焦头烂额。
王氏闲惯了,再接手就有点不乐意。不是忙不来,是不喜欢了。过清净的日子多好,偏要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折腾,有意思么?年轻的时候还爱争,跟金氏争,跟大房三房争。可如今没人跟她争了,就觉得没意思起来。想了想,甩手把家世分给大媳妇二媳妇和眼看每两年就要出嫁的小女儿。
锦曦还好说,从小跟惯了锦甯的,怎么处理事情都不回避着她,看了个眼熟。虽然刚接手时有些手忙脚乱,没半个月就好了。再者,王氏也是觉得还有些早,便只挑了些轻省的事情给她做。
孙慧茹还是新媳妇,对王氏这个婆婆来说,还处于观望阶段。虽然儿子迎亲的时候满心欢喜,但到底只是成了婆媳,还隔着一层,没办法轻易信任,于是大半的事情都交给了梁微绮。
(从这里大约也看得出来,其实陈氏真没把锦甯当外人,只是抹不开面子,才成天想找碴。)
梁微绮自打进了蓝家的门,就没经历过这么忙碌的时候。每天天刚亮就有管事婆子等着禀事儿,吃个早饭也没办法按部就班——人家巴巴地杵在外头候着你呢,你能安心吃下饭去?
上午和婆婆聊聊天谈谈心,感慨感慨人生。好不容易能歇会,就得起来安排午饭的菜色等等一干杂事。下午陪儿子女儿玩会儿,培养培养母子感情,再安排晚饭和明儿早饭的事情——按说她不必那么累,可她是个半吊子,虽然锦甯说过一些,但纸上谈兵谈何容易?还是得实战演习啊也是不过二个多月,生生瘦了五六斤。
终于慢慢开始习惯了,才发现原来当家不是那么简单的。总有应酬吧?总有亲戚吧?就像这回老爷子生日——和办皇家宴席不一样,规格等等通通推翻重来,好在不过是修改,她还应付的来。就是真不行,王氏这个婆婆是当假的?
双方见过了礼,蓝正杰王氏应了亲家去厅里喝茶,梁微绮迫不及待的拉了锦甯诉苦。锦华冲着阿常世子无奈的笑了笑,哥俩找锦奇玩儿去了。
“你婆婆有没有刁难你?家里事情多不多?”梁微绮还是关心锦甯的,上来先问的她。
锦甯笑了笑道:“不曾,也就和在家差不离。公公是不爱理事的人,韩姨也能帮上手,倒是比在家还清闲些。”
“你是好命啊”梁微绮感慨了一声,开始埋怨自家公公怎么就没个能干的姨娘?一想又觉得不对,如果姨娘都能管家了,固国公府还能像如今这么安宁和乐?自己真是个傻子,又笑道:“我知道堂弟待你极好的,可是那位有那么好说话?”
锦甯道:“许是木已成舟,当婆婆总不能挑拨了咱们去,自然就千好万好了。”
这是她的心里话,纵然陈氏看她不顺眼,却从没做什么让人恼火的事情。所以锦甯也敬着她,她是长辈,是阿常的母亲,这是应该的。
但这话梁微绮是不信的,当婆婆的能跟当**一样?想着锦甯性子好,不愿意编排婆婆,也就不说了,又开始抱怨管事:“……总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说,几个铜子的事情,怎么就值当他们争成那样?你瞧瞧我,都掉了好几斤肉了。”
“家事无小,国事无大。”锦甯笑了起来,梁微绮只是嘴巴上说说罢了。她人倒是瘦了,可是精神却很不错,想来这些日子分明是心满意足:“连微末处都做好了,还能有什么担心的?难不成你还巴望着家里出点大事不成?”
“哪里就那样想了,不过是顺嘴。”梁微绮一想也是的,又想到锦甯拿家事跟国事比,笑了起来:“父皇可不就跟咱们似的,成天跟大臣们算计些许小事?真是可乐。”
梁微绮是不敢去想皇帝成了家庭主妇是什么样子,但一想那些大臣就跟仆妇似得碎嘴,便乐不可支起来。
锦甯也笑了起来,其实她明白那不一样。大才治国,小才理家,说那话不过是打个比方。不过也不去跟梁微绮分析这些,她们之间说笑罢了,不用太认真,便也跟着一同乐呵。
正乐着,外头守门的丫鬟道:“小少爷和小小姐来了。”
正是翔儿和婠儿,家里只这两个宝贝疙瘩,也不用排行,直接小少爷小小姐这样喊起来了。
本来按照规矩,是该喊孙少爷和孙小姐的。不然辈分有些乱,若再有个孩子,就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不过是在梁微绮屋里,也就没那么大规矩,毕竟叫梁微绮听自己儿子是孙少爷,也挺怪。
两个小猴子睡了午觉起来的,还有些迷糊。一见了锦甯,便立时醒过神来,欢天喜地的扑过来了。
“姑姑,婠儿好想你。”婠儿扑进她怀里,吧唧一口亲在锦甯脸上,脆生生得拍着马屁。
翔儿也不甘示弱的抱住锦甯一条腿——他个太小,锦甯坐在椅子上,他够不着胳膊,只能退而求其次了——眼巴巴的望着她:“翔儿也想姑姑了。”
“姑姑也想你们。”锦甯真是有些吃不消了,怀里塞着一个,腿边巴着一个,多可乐啊?可脸上还是笑眯眯的,她就是喜欢小孩子,纯真可爱的小孩子。回亲了婠儿一口,又揉了揉翔儿的脑袋,柔声道。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你生的呢”梁微绮在一旁吃干醋,叹了口气:“真是白养他们了”
锦甯也不劝,故意闹她:“侄子侄女和姑姑亲,不知道啊?”
(很久没和亲们打招呼了,貌似这就开学了?还在上学的亲,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没在上学的亲们,和冬雪一起努力奔小康吧~~那个,“晴子”这个算是咱得昵称么?怎么想滴?)。.。
299.闲谈没一会孙氏也过来了,锦甯与她并不亲近,只起身唤了声“二嫂”便继续逗两个小的玩。倒是梁微绮与她妯娌一场,锦华锦奇两兄弟素来和睦,二人也就好了起来,彼此有说有笑的,也不冷清。孙氏本就觉得自家与大姑奶奶不亲,她是个谨慎细致的人,学不来那没话找话的做派,看锦甯和两个孩子玩的热闹,也就松了口气,专心与梁微绮说起话来。
梁微绮笑意盎然的道:“可是锦华把二弟叫去了?只妹夫那怪脾气,也就他们兄弟两个能说的上几句话了,你可莫要不乐意啊”
“哪里就不乐意了。 ”孙慧茹脸微红,娇嗔的看了她一眼,“大嫂莫当着姑奶奶的面消遣我。”
锦甯在一旁听得直笑,故意道:“大嫂,你妹夫如何怪脾气了?惹得你这样嫉恨。”
“合着你们两个如今欺负我一个?以为我没人帮啊秀芹、夕霞,快过来帮本公主掌这两个丫头嘴板子。”梁微绮一边说着,一边就笑了。秀芹、夕霞知道梁微绮不过是作怪,压根就没当真,只在一旁低头笑着,齐齐道:“启禀公主,女婢们不敢。”
她们是从宫里跟出来的宫女,再过一年就满二十了。本来宫女二十五岁才得出宫,梁微绮从前没在意过这事,但自打嫁了人之后,对这方面也多有了解,也晓得到了年纪才放出去的宫女难嫁好,便早早的允了她们,二十岁便可以回家嫁人。
左右是她身边的人,宫里也不能来讨要,早一些晚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梁微绮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她们:“真真是,一个两个都是怕事的,哎,气死我了”
孙慧茹年纪本来就小,哪里架得住她这样真真假假的生气,忙劝道:“大嫂默契,妹妹和姑奶奶不过是说笑的。”
锦甯则压根不理会她,对着两个小的道:“你们娘生气的模样可丑,不如跟姑姑会王府如何?”
两个小没良心的马上叛变,兴高采烈的迭声答应。
“真是白养了”梁微绮又感叹一句,这俩小白眼狼啊,平时好吃好喝好伺候的,他姑姑一两句话就给勾去了,这娘当的失败啊又无所谓的看向锦甯:“我倒是乐意的,只怕爹和娘惦记。这两小东西平时闹腾的很,最近我又忙的陀螺般,不如真个替我带两天吧?”
“成啊”锦甯笑着应了,点点两个小的,笑道:“晚上就跟着姑姑一块儿到姑父家去,可不许吵着要娘亲”听两个小东西开心的应了,才笑道:“去玩吧”
“听说奶奶也会来?”目送了小家伙们出门,锦甯才笑着向梁微绮问道。
“好像说是要来的,还有乔乔那个丫头。”梁微绮点了点头,想起那个小女孩,又有些无奈起来。才几岁的孩子,却被那个家里的人一同的漠视了,爹不亲娘不爱的,相比起来,自家的两个宝贝可真是幸福多了。“那孩子挺懂事的,就是有些怕生。”说完,还叹了口气。
“乔乔是谁?”孙慧茹好奇的问道,她还没见过乔乔。
锦甯转过脸,二嫂脸上单纯的好奇让她松了口气,看来是真不知道:“是我三叔最小的女儿,小名就叫做乔乔。”至于大名,据说蓝侯爷被老爷子教育过后回家关心了一下小女孩,起了个名字就叫蓝乔,还真是俭省。
孙慧茹下意识的道:“就是那个番邦公主的……生的那个孩子吗?”
锦甯和梁微绮都知道她话中未尽之意,乔乔就是武郡侯府的污点啊,大概也没几个人不知道的。这事被人当笑话看呢,堂堂武郡侯家的嫡子被那个没脑子的波谷银铃算计,竟然还算计成功了乔乔就是证据啊……也难怪人家不待见这孩子。这个世道,三叔没把她溺死就算善良了,更何况还让她平安长大,虽然从前没少受欺负。
锦甯道:“总归是三叔的孩子,从前也太不像话了,如今养在奶奶身边,总算叫人放心些。”
除了不用担心乔乔被人欺负,也不用担心她被波谷银铃那个傻女人教坏了。有祝氏护着,乔乔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再加上她生的讨喜,虽然跟亲爹还是不亲,倒是让蓝侯爷挺喜欢的。当然,这种喜欢也是很相对的,比起嫡子嫡孙来,不过尔尔罢了。
大房三房的孩子都和祝氏不亲,自然祝氏对他们也就淡淡的。自家孙子孙**秀着呢,一点也不眼馋,就是平日里看着金氏那佛堂里热热闹闹的,自己这边就格外冷清起来。三房对乔乔不在意,却也不会愿意让祝氏来带,只不过是侯爷发话了,只好照做罢了。真的抱了过去,也就撒手不管了,渐渐的简直就忘了有这么个孩子在,如果不是祝氏常常带出来露个脸,或许蓝正齐都不记得有这么个女儿在了。
祝氏对乔乔好,乔乔感受到了,自然也就跟她亲近了。小孩子的喜恶很简单,谁对她好,她就喜欢谁。如今这一老一小两个,倒真像是亲祖孙俩了。
孙慧茹觉得大嫂和大姑奶奶似乎都对那孩子没什么恶感,倒不禁有些奇怪。自己想了想,估摸着大概是觉得如今进水不犯河水,便没那么在意,也容易生出些同情心来。只是心里又好奇,便巴巴的望着二人。
梁微绮便简单的说了乔乔的事情,引得孙慧茹惊呼连连。她家中人口简单,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还好,爹娘也很少跟她说起这些大户人家之中的阴司事情。本来她出嫁前,她娘是想提醒两句的,不过被她爹阻止了。人家固国公府一家上下和美的很,你教女儿提防人家做什么?里面的哪一个她都惹不起,还不如不知道的好。她娘想想也是,便什么也没说。
所以听见发生在乔乔身上的那些事情,便不自觉就叫了起来。
她是个聪明却简单的人,一直过的很好,也一直被保护着那样过下去,所以那些黑暗的一面,是她没机会接触的,才会格外的觉得吃惊。
“原来大户人家也不是什么样都好的……”孙慧茹有感而发,忽然恍然面前两个女子可都是大户人家出身,而且还是超级大户——一位是公主,蓝家的媳妇儿;一位是郡主世子妃,固国公府的眼珠子——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低下头嗫嚅道:“我……我不是说你们……”
“知道知道,没事,皇宫里的阴私事儿更多,只是从来不摆在明面上罢了。”梁微绮知晓她并无恶意,也就一笑了之,还拿宫中之事说起笑来,只是她笑的有些勉强罢了。
这样的话也就这种私人的地方能说说了,哪怕她是公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锦甯对她们笑了笑,安慰道:“普通百姓家里还有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呢,人越多越是如此,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你吖,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万事不放在心上。”梁微绮笑起来,顺手捏了她的脸一把。本只是随意的玩笑,一捏之下却起了兴趣:“看这皮肤嫩的,简直能掐出水来,跟婠儿有的比,可是有什么秘方?”
但凡是女人哪有不爱漂亮的,孙慧茹下意识的便望了过去。先前还不觉得,仔细一看还真是的,白嫩嫩的脸,透着点点儿红润,极是可人。
眸子闪闪的亮了起来。
锦甯也是一怔,好好的怎么说到她身上了,就是想岔开话题也不带这样的不是?无奈的道:“咱这是天生丽质……”
两个人便笑着上来闹她,挠痒痒等等小招数梁微绮是无所不及其用。孙慧茹不敢这么有样学样,只笑眯眯的拦了她的退路。锦甯躲不过,只好气喘吁吁的讨饶,脸都憋红了。
“也没什么的,不过就是多喝水,兑点蜂蜜最好。”锦甯平复了一下呼吸,才慢慢说道,看着两人专注的眼神,有点不好意思的闪烁。这哪里是她的“秘方”,不过是前世一些基础保养的法子,此时拿出来显摆罢了。那句“天生丽质”还真不是谎话,虽然有先天鬼气的助益才能有如此功效,但确实,她这个身子本身体质就很不错。“青条瓜(黄瓜)切成薄片,每隔两日在脸上敷上一刻钟,可以美白,牛||乳|其实也是可以的,不过有股子味道,得看你们习惯不习惯了……”
长篇大论的说了几个知道的,看着二个嫂嫂越来越亮的眼,锦甯那个汗啊其实她前世还是用护肤品居多,毕竟那时都用这个,有钱的谁还贴黄瓜啊?都有黄瓜精华面膜了……
两人怕记不住,还让丫鬟拿笔记了下来。
“夫人请大少夫人,二少夫人和大小姐入席。”
和美容有关的话题一说起来,就没办法停下了,等到丫鬟脆生生得声音传来,三人这才发觉竟已经到了午膳的时候,彼此都有些讪讪然。
“蓝侯爷和侯爷夫人到了么?”梁微绮第一个站起来,装似随意的问道。
“已经到了好一会了,侯爷夫人带着孙小姐正和夫人说话,侯爷被老太爷叫去了。”。.。
300.漂亮的乔乔武郡侯府来的人不多,除了蓝侯爷与祝氏这个二夫人,大房和三房的两个媳妇也都跟着来了,因着有言在先,一班重孙重孙女也就没到场,只祝氏带了乔乔一个人。
老爷子端坐在高堂上,看着地下的儿孙依次给他贺寿,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先是侯爷夫妻,然后是大房三房,再由蓝唯真带着二房行礼。等靖王夫妇带着阿常锦甯上前祝完寿,便大手一挥,让大家随意吃喝起来。
看着都是自家人,可彼此间还是很客气。尤其大房和三房,对待蓝正杰和王氏的态度完全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前可说是趾高气昂,面对二房时总有一种优越感,盛气凌人的,叫人觉得不舒服。而如见,他们面上都是笑盈盈的,说着谦和恭维的话语,彼此之间的气氛真的很像是客人,而非一家人。
老爷子其实心里也许并不希望造成这样的结果,但他也明白,二房和大房三房天生气场就不合,就算留在武郡侯府里,也不会比如今好多少。他还在的时候或许表面上还会掩饰一下,当然当着他那不成器的儿子,孙儿孙媳妇也不会给二房明面上的难看,但背地里就说不定了。
把二房摘出来,是不想白糟了孙子孙女的好人才。如此聪慧灵秀的孩子,早熟又懂事,好好培养定然是栋梁之才,如今锦华锦奇也没辜负了他的期望;而若是像那时候那般长久下去,在他们心里种下怨恨的种子,对蓝家何尝不是一场祸事。
如今的武郡侯府,早已大不如前,比起自己在时,可说是天差地别的,门庭冷落了许多。不过这样也好,别让他们总是仗着是蓝家的子孙便盛气凌人。学学退一步海阔天空,未尝不是一种历练。
譬如老三蓝正齐,不正是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而成熟了许多。比起从前那个做出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人来,如今能定下心来镇守戍边真是叫人欣慰。
活在老鹰羽翼下的小鹰永远学不会飞翔,当年是他管的太多,如今再不会犯这种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