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87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阿常果然没有食言的找来了彼岸花的种子,黑色的种子很细小,又有些纤长,和一般的花种倒也没什么差别。锦甯仔细问过了,这地方还没人种这个,佛教典籍中有所提及,多数人认为是不详之花,不过这时候还没有图画,多数人还不认得。

锦甯想着佛教本源出自域外,这种子多半是打域外得来的,只是阿常没有说,她也就不问了。说不准人家是通过某些特殊途径的来的呢?

种子的量不少,大约能有半斤,锦甯仔细想了想,把庄子上的李大个找了来。让他另外辟出一亩田地来,单种这花。这花在她和阿常眼中极其寻常,在一般人眼里,可就不同了。生长规律本就反常,再加上那血一般的红色,太过打眼。尤其在大户人家眼中,事有反常即为妖,哪能随便就种了?而庄子上都是她的人,只要事先说明白了,他们也不会多想,到时候种出来了,再一点点潜移默化就是。如今大梁所众的晚稻不就是如此?

李大个糊里糊涂的过来,却发觉只是为了一包新种子,不禁觉得主子有些小题大做。等锦甯跟他说明白了,才晓得其中的缘故。说起来倒也没什么,不过就是个新鲜物种,怕人家不习惯见了害怕。不过他如今已经习惯了,冬日都能种出新鲜蔬果来了,这养点花又算什么?当即拍着胸脯打了保票,保管叫锦甯来年能看到庄子上的彼岸花田。

安排完这事,又问过庄子上这一季的农作物状况,锦甯便放他回去了。

如今锦甯这庄子可是京畿里的大热门,反季节蔬菜和晚稻的出现让庄子一举成名。庄子上的几个老农也应此得益,时不时有别人家的庄户来请教,为何他们家的蔬菜庄稼就是种的比旁人的好。老农们得了上头的吩咐,也乐得不必掖着藏着,那些人来求教必定会带上一些随礼或是塞些散碎银两什么的,年纪这么大了还有外快赚,不用担心无钱花用还能顺带补贴家里,连带着儿女都孝顺了许多,只觉得因在地里操劳半辈子而佝偻的脊背都挺直了不少。

锦甯也随他们去,不担心庄户或者佃户会转投别人家。一则她从不会在银钱上面斤斤计较甚至短缺他们的,二来,在她的庄子上总有新鲜的玩意出现,大伙心里惦记着,自然也就不愿意离去。其实就是走掉个把庄户又能如何呢?这世上总是不缺贫苦又老实的农人的。

蓝正杰父子如今成了京畿里的大热门,每天总有几个来访的人。任谁都知道蓝家这事恩宠不绝了,哪怕是老爷子得罪了宸帝,人家非但没被问罪,皇上还下了安抚的诏书。这富贵权势滔天的人家,旁人哪有不巴结的道理。

蓝正杰辗转反侧好几宿,终究是想明白了。固国公的名头还是会落到自个的头上,只不过提前了几年罢了。正好他也能跟老爷子取取经,学着怎么当好一个国公。只是这户部尚书是当不下去了,宸帝已经问了他的意思,想要找个合适的人选出来,如今他也只是暂代着。

考虑了许多人,蓝正杰都觉得合适,又各有千秋。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只是他终究是有些犹豫,若是自己推荐的人出了错,他也难辞其咎。

户部说重要比不上兵部,说不重要京畿里许多事都要经过他们,经手的又是国库的银钱,人选还真是个但难题,也不怪他如此多虑了。

本来他觉得自个的大儿子倒是个有能力的,可他却不想举荐锦华。锦华还年轻,如果被束缚在这个位置上,便有些得不偿失了。他也算看出来了,儿子们一个两个的都比他强上许多,日后光耀门楣还要看他们的。

只是,固国公府还要怎样光耀门楣?

想了好几日,最终敲定了一个为人老实忠厚的户部侍郎。这位侍郎大人姓沈,年纪已有五十多了,倒是比他还大些。这侍郎的位子,沈侍郎已经坐了十来年了,早就歇了往上爬的心思。听见皇上召见的时候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战战兢兢的去了,却被这个消息震惊了半晌,差些在君前失仪。

出了皇宫,沈侍郎心知是尚书大人推荐了自己,对蓝正杰那是感激不尽。

蓝正杰只笑一笑,扶了他的手臂,对他道:“我向皇上举荐沈大人,只因你这些年在我手下做事,从未耽误过任何事。但望沈大人日后能自省己身,如从前一般兢兢业业。”

沈侍郎心中一怔,知道这是在提点自己。蓝正杰如此年纪便能做到户部尚书,不就是因为他不贪且仔细?虽然人家不贪是因为家中有钱,但也确实因为这个缘由才被宸帝所信任。当下明白了,竟是执了学生礼道:“学生明白,多谢国公爷提点。”

蓝正杰也没有阻拦,受了他一拜,邀他上了自己的马车亲自送了他回去。

日后沈大人果真直到告老都没有出任何岔子,宸帝很是满意,赏赐了许多让他衣锦还乡。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回到家中,蓝正杰笑着对王氏道:“这样一来,我x后倒也多了时间陪你和孙子孙女。”

王氏知他心中不舍,这些年夫妻同心,蓝正杰常常与她说起当年旧事。读书只为了求个出身,好让母亲面上好看些,当然自己也有抱负,想着既当不了武馆,便要在朝堂上一展长才,让父亲瞧瞧自己并不是个无用的庶子。这些年他做到了,然而身生父亲的看法却已经并不重要,母亲也在那个家里站稳了脚跟,再不用他担心。

好似心愿已了,可毕竟他还年轻,不过四十出头罢了。

心底的喜悦激动便退了许多,总觉得他有几分强颜欢笑,便宽慰道:“看你说的,日后还不是要上朝?锦华也再朝中,还需你多多提点,怎么就没事做了。”

“你别多想,我这不是高兴么”蓝正杰知道妻子是担心自己,便笑道。心中些微遗憾也扫了开去,毕竟,他如今说话可比从前有分量多了,只要建议得当,还是能报效朝廷的。

想着这些年宸帝对自己的提拔,蓝正杰心中大定,看了眼妻子道:“过几天是岳母寿辰,不若等我下朝回来陪你一道去。”

王氏一怔,随即激动的点了点头。这些年他忙着户部的事情,少有空闲。父母几次寿辰,自己都是带着孩子们去的,心里难免也有失落的时候。如今当了国公爷,只一下朝就能回家,这样看来,倒真是件好事。

过得几日,王母寿宴上,锦甯见父亲穿上了自己送的衣裳,不禁漾起一丝笑意。带了阿常给老太太请了安,和府里的嫂子妹妹们一道坐了。

王老夫人知道锦甯不是自己孩儿亲生的女儿,因此对她总是淡淡。为这事,私底下王氏不知与她说了多少次,只是王母心里犯者拧巴,总也亲热不起来。不过到底是名义上的亲祖孙,王老夫人对她也算尽心,就如同当年为锦甯找偏方,他们也出了不少力。

王太傅这个外祖父倒是很看得开,左右不过是一个女儿,又不分家产,不过多贴些嫁妆罢了。再则锦甯素来比旁的女孩子要乖巧一些,看着就是个好性子,时日久了,也就真拿她当亲生的孙女儿。

因此,锦甯与外祖家的关系倒也还好,虽不至于很热乎,但府里的嫂嫂妹妹们俱都认得她。

王家的女儿不多,只得两个女孩子。一个大些的已经远嫁了,老太太寿辰也赶不及回来,一个年方十四,唤作王兰若的,正与汝阳王府的庶出哥儿议亲。

王家的哥哥一向疼妹妹,众位嫂嫂们对她也好,这会子正拿这事玩笑于她。

说的多了,兰若脸皮薄,自然也就不依了。众人也不好惹急了她,便说起了旁的,说着说着,便道那庶出哥儿有一位嫡出哥哥,却是纳了固国公府的庶出姑娘做妾的。

锦甯晓得她们在讲蓝瑟,却没有出声。对这位姐姐的做法,她不敢苟同却也无话可说。当初是她自个看上的人家,厚着脸求上门去的。为这蓝正杰还放出了与她断绝父女关系的口风,闹了好大一阵笑话。

如今她生了女儿抬了侧妃,好歹也算是站住脚了。不论她过的快不快活,终究是趁了心,如了当年的意。

王兰若这个大家闺秀却是从没听说过的,便有些好奇的问道:“甯表姐,真有此事么?”

锦甯也只能点点头,却避开重点道:“庶姐的确是小公爷的侧妃。”

王兰若点点头没有出身,脸上却是一派憧憬之色。

锦甯看的奇怪,却也不好多问,见旁人撇开了话题,暗自松了口气。

等离了宴席,妇人女儿家都去了后院闲谈,却不料兰若偷偷拉了她在她耳边道:“甯表姐,瑟姐姐过的可好?小公爷与他是真心相爱的吧?”

锦甯不禁一愣。。.。

367.寿礼

王小姑娘却仿佛完全没有看到她脸上震愕的神色,一脸憧憬的道:“瑟表姐和小公爷就好像话本上的金童yu女一样,瑟姐姐冲破世俗的阻碍嫁给了小公爷,兰儿真的好佩服她”

锦甯猛的打了个寒颤,这小姑娘,不是公子小姐的话本看多了吧?

“甯表姐,你怎么不说话?”兰若小姑娘这才发觉身边的表姐竟一直都沉默着,不禁问道。

说什么,难道要告诉你,蓝瑟是自己巴上小公爷,认为那样才能出人头地。而人家却压根对她不上心,否则也不可能这么多年了才得了一个女儿。凭着蓝家庶女的身份,如果是嫁进汝阳王府,怎么也有个侧室的身份,又何至于煎熬到如今……

任何女子心中都做着爱情的美梦,希望被喜欢的人捧在手心里,会幻想那样的爱情童话最最正常不过了。就是当年的自己,又何尝不是那样想的?

只是她终究是明白,爱情这种东西,只是生活的调剂品。也许你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但那是在两人的家庭条件平等的状况下,就算差也不能差的太多……千金小姐与落魄书生的童话,也就是话本里才能见到一二罢了。

君可见,前世那些嫁入豪门的所谓灰姑娘,有几个幸福到底?

她真的不知道该和王表妹说些什么才好。

“兰表妹,有些话,说不得。”她轻轻瞥了她一眼,看着小姑娘的面皮由红变白,再由白变青,心底无奈的叹了口气。教孩子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他们自家大人来处理的好。她再怎么亲近也是外人,就算担着表姐妹的名分,她也不好直接朝人家泼冷水,更何况……她们之间的关系不过泛泛,若兰被父母兄长保护的太好,而她的名声……可说不上是赞誉有加,人家不肯让她们太过亲近,也是极正常的。

因此她只是点出她这话说的不合时宜,毕竟蓝瑟做了侧室也只是妾,更何况将将才被抬为侧妃,实在说不上是什么光彩之事。

兰若虽然对外头的事情一无所知,但母亲和嫂嫂们还是教过一些基本常识的,想到自己竟在表姐面前大赞另一位做妾的姐姐,心中又羞又恼。

她只是单纯的羡慕蓝瑟的勇气与爱情,但自己却并不想做妾的。

只是……甯表姐又何必这样直白的点出来,旁边人都听到了,又会怎么看她?

她大约是忘了,自己讲话的时候那声量也不小,好在都是家里人,这才没开口说她。直到锦甯点了那一句,这才瞅了她两眼——也正是因为这几眼,让小姑娘多心了。

便有人接口道:“兰儿,今儿是祖母生辰,莫要乱说话。”

若兰咬了咬自己娇嫩的唇瓣,头低得看不见脸:“是,大嫂。”平日里,除了母亲,就属长嫂与自己最亲近。她说的话,若兰还能听进几句。

“甯表妹,兰儿年轻不知轻重,说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被若兰称呼做大嫂的女子见她听话的应了声,便满意的笑笑,又转头与锦甯道。

锦甯扬眉看去,只见她二十来岁,有一双丹凤眼,高鼻梁,看着是个爽利的女子。便回以一笑,道:“大表嫂严重了,兰儿表妹娇俏可爱,说话天真了些,不碍事的。”

这是说她们把她教得太过单纯么?大表嫂一愣,下意识的看了王若兰一眼。方才没注意,现下仔细瞧了,才发觉兰儿眼中似乎隐隐有些倔强,似乎很不服气。

心里暗自琢磨着一会要跟婆婆好好说说,兰儿这丫头,果然是单纯了些。这要是这么嫁去了汝阳王府,还不得给那些心机深沉的女人拆了骨头吞吃入腹?

好在兰儿年岁还小,留在家里慢慢教,还来得及。

应景吃了些东西,就到了给老太太拜寿的时候。先是王家几位舅父给母亲献礼,倒也不拘一格。王老夫人年岁已高,早已不看重那些虚礼,只要是儿女的心意,自然高高兴兴的领受了。再就是王氏和几个姐妹,如今俱都是做了祖母的人了,可在自家母亲跟前,还是显出几分女儿娇态来,逗得老太太乐呵呵的合不拢嘴。

再接着便是王家的少爷小姐们,孙儿们也就罢了,年长懂事的送上贺礼恭恭敬敬的祝老太太福如东海,年幼的太小,拿着爹娘给准备的东西说些场面话罢了。倒是王若兰献上一副老寿星贺寿图,惹的老夫人直夸,搂在怀里心肝宝贝似的好生亲昵了一会。

寿礼做不得假,王若兰的确女红出众,这在京畿闺秀里也不是什么大秘密。观礼的宾客们围着赞叹了一番,小姑娘很不好意思的臊红了脸。

锦甯不禁有些羡慕,或许正是因为她这份单纯,才得了全府上下的一致宠爱吧?

最后才轮到他们这些外孙。

锦华带着妻儿一道给老太太贺的寿,梁微绮身份高贵,老太太自然不肯受她一礼,当即免了,又让人赐了坐。前边的孙媳妇们可没这个待遇,锦甯仿佛听到有几声窃窃私语似的,也只是怡然一笑罢了。身份如此,再羡慕嫉妒又能如何?

锦华送的是亲手写得百寿图,他书法极好,又从小得蓝正杰教导,很是下了一番苦功,这些年是越发出类拨萃了。梁微绮送了一套头面,却是按着王老夫人的品级送的,也很贵重。

锦奇和孙慧茹送的是松鹤延年画卷,却是张古画。老太太笑道:“这怕是给我家老头子的吧?”

众人皆知前太傅王大人最喜爱收集古画。

锦奇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外孙是个莽夫,也不知道外祖母喜欢些什么,只想着这松鹤延年的寓意好,便巴巴的送了来。外祖母可是不喜欢?”

王老夫人顿时笑了起来:“喜欢,怎会不喜欢?奇儿真是有孝心。”这个孙子刚从战场上回来她也是知道的,如今可是堂堂侯爷,想想自个是侯爷的外祖母,真是里里外外都有面子。

真是……她女婿还是国公爷呢

锦奇和孙慧茹退了下去,锦甯伸手拉了一把差些神游太虚的阿常,送上贺礼。

“这是什么?”王老夫人稀奇的瞅着锦甯着人送上的玉盒,眼底闪烁着好奇。倒不是她眼皮子浅,只是她从没见过用玉盒来装得礼物。

打开一看,却是一只白胖的白玉瓶子,光看外观很是寻常,不过就是个很讨人喜欢的瓶子。里边却仿佛装了东西一般,王老夫人拔出塞子,一股清洌的药香便飘了出来。

整个人的精神都仿佛为之一振。

锦甯这时才道:“也没什么,就是一瓶延年益寿的丹药,是韩真人当年留下的。外孙女想着用不着,便拿来借花献佛,还望外祖母不要嫌弃。”

话说,韩真人真的是个很好用的借口……

哪个老人不希望长寿?王老夫人真个的欢喜起来,看这个便宜外孙女儿也越发顺眼:“怎么会嫌弃?甯儿快快起来吧……”这才注意到她身边还跪着个男子,长得俊逸不凡,却不知为何方才她竟忽略了过去。王老夫人暗道自己是老糊涂了,忙接道:“世子爷也请起。”

延年益寿啊屋里不管是主人还是宾客都不进倒抽一口冷气,再加上锦甯说是韩真人赠予,更加添了可信度。韩真人可不是寻常人,不似那些招摇撞骗的假道士,先帝当年病重时就从那位手里求的一粒仙丹,硬生生熬了两年,才到了大限。若非如此,这大梁还不知该姓什么呢……众人望着瓶子的眼神都热切起来。

“祖母,这丹药一瓶共三十粒,一人最多可服两粒,多服无益。用时,只需用温水吞服即可,头几日多会有些腹泻之状,却不要紧,多多喝些温水即可。”

锦甯带笑说道,旁边人暗自计算,一人最多两粒,也不知道能不能多下,又或者,靖王世子妃手里或许还有?

锦甯仿佛是看穿了众人的心思,继续道:“韩真人当年予我许多丹药,只是这养生丸却只这一瓶,祖母切不可多用。这玉盒之中孙女儿写了注意事项,祖母不妨看过再用。”

王老夫人慎重的点了点头,这可真真是一份大礼。

再来就是锦曦与锦睿,两个孩子一道献上贺礼,只是有锦甯的重礼在先,大伙也就不怎么注意后头是什么人又送了些什么了。

儿孙献礼完毕,大家便又各归各位,只是与原先各自为政,几个人聚在一起的情形相比,大家似乎都有了一种默契,频频的看向还抓在老夫人手中的玉瓶。

王老夫人也察觉了众人的目光,有些不舍的将玉瓶放回玉盒之中。见玉盒上竟还贴心的挂了一把小锁,不禁暗叹这个孙女的细心。

锁了玉盒,又让人寻了一根红绳来,串了钥匙,却是打算贴身带着了。

后头众人索然无味的吃了些,再无心看那精心安排的节目了,就是特意请来的戏班子唱了些什么,众人都没有印象。。.。

368.诱饵

离开时,王老夫人拄着拐杖亲自送了女儿女婿,又转过头来拉着锦甯的手亲切的说了好些话,这才依依不舍的放他们离开。

回了靖王府,阿常瞥了一眼挥退丫鬟之后就显得有些疲惫的锦甯。

“想说什么就说吧,又没有外人。”他的目光她自然感觉的到,没有责怪没有疑问,只是那么平静的看了她一眼,却让她心里暗暗苦笑。

她似乎什么都瞒不过他,只是一个举动,他便能领会她所有的意图。

如果有这样一个敌人,无疑是可怕的。

“你帮的了一时,可棒不了一世。”阿常一阵见血的道:“的确你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他们惦记,可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开。”不论是离开京畿……还是离开这个世界。

以锦甯的个性,是绝对不会突兀的拿出这种招人眼的东西来的。连蓝正杰一家子都没有想到她会送这样一份“寿礼”给王老夫人,可见她藏的有多深,连这个世上最看重的家人都没有知会一声。阿常知道,她是故意谁都不告诉,甚至连他都瞒着。他原先准备的贺礼已经原样装了回来,被他悄悄吩咐人拉回库房,也没人让人拆封,今年太后寿辰的时候还用的上。

没错,她就是故意的。

蓝家太招眼了,宸帝一步步的将蓝家推上众所瞩目的巅峰,也不知道到底是存了什么样的心思。按理说老爷子已经完完全全退了下来,他大可安心。锦华锦奇再出色也不过是毛头小子,暂时成不了气候。蓝正杰是个中庸的,固国公府在他手上,怕是到老死也就那样了。

他在顾忌什么?

如果说是武郡侯那边,老爷子确实一直没断了心思。那毕竟是蓝家子孙,是他的亲儿孙,哪能是轻易舍弃的了得?可老爷子明白,自己不能插手,不然那边就真的没有活路了。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冷眼旁观,即便是斗得再凶,他也没开过口,插过一句话。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