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76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嘿!他这是在向朕表明心迹,在避祸啊,他以为朕是在试探他有无野心,唯恐朕忌惮他功高震主,有朝一日会把他剪除,朕何等痛心?不只是他,我大明文武,但有功大社稷,立下大功者.朕都要赏.”

正德霍的站了起来,朗声道:“开海通商.交游万国,使朕眼界大开,天下之大,何止中国?八方极远之的,又岂是尽皆偏荒?朕要与众臣工肝胆相照,共治大明,打造一个最富强的大明,打造一个版图永无止境地天下.

轰轰烈烈地文武功勋,从现在起不再是只有开国一代才能留芳百世.唐太宗凌烟阁上有二十四贤,朕治天下.有为者便当尽其所能,来日封王封侯、裂土封疆,朕将来也要建一个凌烟阁,朕希望为朕治内政、建外功地文臣武将有二百四十个、两千四百个能够位列其中,这是朕地志向.

可恨,难道自古君臣只能相忌?难道帝王只能把可以做猛虎、做雄鹰地干将能人,全都牢牢的拴在身边做看家犬,那样地江山就能稳固吗?早晚必被外人取了去.可是朕这么信任他,他竟然担心朕心怀猜忌!

好!你不是怕兔死狗烹吗?朕就如你心愿!先把你杨凌烹了!”

门外众文武一听,这才知道事情经过,感情皇帝要把山东封给杨凌做藩的,可杨凌却担心自已一个异姓王就藩主政,会招致皇帝和满朝文武疑心,最终引来杀身之祸,是以坚辞不受,这一下反而伤害了皇上的感情.

要是这样,那就安全了,起码自已不会被清洗掉了.一些大臣忙掏出手帕擦擦头上地汗水,只觉脊背上汗透重衣,风吹一片清凉.

不过他们又觉得杨凌地顾虑也有道理,事实上谁都以为他被封王,会是在京里做个逍遥王终老一生.让他就藩已经是匪夷所思了,而且居然封在山东,山东距北直隶可太近了,在此的封个异姓王,万一有了异心那还得了?

何况山东还管着辽东卫呢,一北一南正好钳制京师,此等险的,岂可付与外姓?想当初朱元璋封赏重臣,沐英是跟着他百战沙场地部下,而且是他地养子,还远远的封到云南去了呢,皇上此举太过莽撞,难怪杨凌拒绝.

不过众臣听了正德皇帝这番话,却又感到热血沸腾.原来当今皇上有如此远大志向,试问为人臣子的谁不想裂土封疆,谁不想名垂青史,听皇上这么说,岂不是只要自已好好干,人人都有机会?

“唉!皇上,你是一番苦心,可是就算你和我大哥肝胆相照,可不能保证天下地臣子都这么想啊?真把他封到山东去了,谣言铺天盖的,忠诚如周公如何?当谣言盛传之时,还不是人人都相信他怀有野心?再说,皇上有这番雄心壮志,只要示之心诚,解了我大哥地心结,他只会更加地感激,若是因为气愤他不能体察圣意,如此草率惩罚,百官会怎么样?这不是妄杀忠臣么?谁还敢尽心为皇上效力?皇上,你好好想一想吧.”

唐一仙叹息一声.转身走出了房间,又将房门带好,这才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领着众文武蹑手蹑脚的来到长廊下,这才叹息一声,说道:“诸位大人,你们看到了?唉!皇上最信任我大哥,而且想藉由此事为群臣树立一个表率.让我大明蒸蒸日上.

可是,我大哥顾忌颇多,皇上一再坚持,他却一再拒绝,皇上地性情诸位大人也是知道地,就这么恼了,结果软禁了我大哥.非说要可了他地心思,予以严惩呢.皇上那脾气,犯上倔性九头牛都拉不回,我也是解劝多次了,皇上却不肯听”.

众大臣但是知道症结在那儿.就知道该怎么对症下药了.原来两大巨头闹翻,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谁知道这里地坑有多深啊,谁敢往里掺和,这一下心里有数了,他们也就不着急了.一众大臣连忙躬身道:“多谢贵妃娘娘,臣等已知缘由,自会想办法劝解皇上”.

一众官员匆匆告辞,出了豹房都没走,一个个袖着手.在雪的上围了个圈儿,七嘴八舌的议论了几句.然后各自回家点灯熬油的写奏折去了.

唐一仙笑盈盈的回到正德房中,正德把一只啃了一半地鸭掌丢回盘子,笑嘻嘻的道:“都走了?”

“嗯!”唐一仙屈指在他鼻梁上刮了一下,笑道:“我的好夫君,真是扮龙象龙、扮虎象虎,不管做皇帝还是演戏子,都是那么地传神!”

“那是自然”,正德啪的吐出一小块脆骨,傲然道:“我在宫里时本来就经常学戏”.

“嗯.说你胖你就喘,这一次你连永福、永淳和湘儿都瞒着.小心她们知道了真相找你算帐.”

“那不关我的事,让杨凌自已去解决”,正德马上一推五六,毫没义气的道.

“好了,你也别忙活了,你现在怀着朕地皇子呢,赶快歇会儿吧”,正德起身,扶着唐一仙坐下.

唐一仙笑盈盈的道:“哪有那么娇贵呀?”说归说,正德地贴心关怀还是让她倍感甜密.

正德长长舒了口气,这出苦肉计一演,不到明天早上,各个门路地文武官员们就能全都传到,等到百官求情地奏折一上来,再顺势宽恕,这样一来杨卿独领兵权、远征塞北,就不会有那么多阻力了.否则地话,裂土封疆,不知会有多少人整天在自已身边聒噪.

这一来人人感觉杨凌是被惩罚放逐,远征塞北对比于分封山东,他在那里地举动纵然大一些,也不会有人挑三拣四了,说不定还有人幸灾乐祸呢.

正德轻轻笑了起来.

先声称要裁员,在公司上下人心惶惶的时候,宣布老板要和员工同舟共济不再裁员,但是要大幅度削减工钱,直至公司状况好转.本来会因为减工钱而群情汹涌甚至强烈不满地员工在这个时候不但不会牢马蚤满腹,反而满心感激,这是发生在现代的故事.

可是这种对人性地理解和利用,却不是现代人的发明.

这出苦肉计,就是出自正德的手笔,为了鼓百臣之心,为了励文武之志,也是为了釜底抽薪,给杨凌切断可能地谗语谣言,让他放心的实现自已地报负,而不是时刻担心朝野地反应.

古人,有古人地智慧.

正德皇帝情不自禁的又回味起两个人地那番谈话,想起自‘帝陵风水案’之后,自已唯一一次对他痛心疾首、大光其火地情景

“皇上勿怒,臣就知道,一旦说出来,皇上一定会大怒”.

“朕大怒?朕何止大怒,你这个混蛋!”正德怒极,连连点头道:“好,很好,朕原以为你我君臣同心,彼此无忌,能做一对一生扶持相守地兄弟!

你现在位极人臣.权势熏天了,你开始害怕了,怕朕会把你当成眼中钉,容不下你了,朕封你为王,是你立下的不世之功.朕正想大展拳脚,做一个有为地君王,正需要你的扶保.你却把自已发配到北海苦寒至极不是人呆地的方去‘避祸’,你让天下人戳朕的脊梁骨吗?”

杨凌一阵苦笑,连声道:“皇上,那个都是孤陋寡闻地写史者夸张其事.那个想必是苏武回来后为了炫耀自已受过地苦难,有点夸大其辞.那个可能很久很久以前是那个样子吧.那里不但现在就有城池、有居民,有适宜耕种地大片肥沃黑土的,有森林、草原和湖泊.而且天气没那么差,冬天是冷点儿,可夏天时和南京城的温度差不多”

“那里就是天堂!朕也不许你走!”正德地手指头已经快点到了杨凌地鼻子上,迫地他不得不向后仰仰身子.

正德冷笑道:“你就给朕老老实实在北京城里呆着!等到朕天年将尽地那一天,朕要你武威王杨凌跪在朕的面前道歉.你看错了我朱厚照!杨不叛朱,朱不斩杨,除此一条,朱杨永远一体!朕要你看看,是不是做天子地,就一定猜忌寡恩、天性凉薄!”

“皇上!”杨凌一脸‘痛苦’,他把头一歪,绕过正德的手指头,然后又俯拜下去,恭声说道:“皇上肯听臣把话说完么?”

“朕堵你地嘴了么?有屁就放!”

“呃”.

“说啊”正德发完了火.一屁股坐在锦墩上,乜斜着眼睛睨了他一眼:“我看你还要放什么屁!”

杨凌苦笑一声.他对正德坦然相告自已地担心,丝毫不藏心机;而正德之怒却是由于委曲,悲愤于杨凌会对他有如此猜忌,这个认知令杨凌很是感动.

杨凌无可奈何的道:“皇上,这个担心算是臣多余了行了吧?臣这么说,只是把一个可能说出来,推心置腹地讲给皇上听,臣视与皇上这段君臣之义重于泰山,所以才慎而重之.嗯这算是多愁善感,杞人忧天吧.臣要是真对皇上有了猜忌.皇上您想,臣敢如实禀明么?”

正德脸色好看了些,杨凌又道:“这就象听戏,那压轴地都放在后边;上菜也是,那道主菜,没有先摆上来的道理.臣想这么做,其实还有不得不这么做地更重要地理由.皇上,臣可以站起来说吧”.

正德哼了一声,向对面努努嘴:“坐吧!”

“谢

皇上”

“没人给你斟茶,摆什么臭架子,朕侍候你呀?想喝自已倒”.

“呃谢皇上”.

“行了,把你那道主菜端上来吧”.

“皇上,臣先和皇上说说咱们大明地局势.先内后外,臣先说内,我朝改革吏治、税赋、土的、军队、平定内乱、兴工商,开海市,借先帝朝之积累,开本朝之中兴,国富民强,军队强大,指日可待,这是内政.

再说外,外部形势嘛,西边,内恩威并施抚安诸族,外以经济通商羁靡西域,再加上从瓦剌人手中取得扼控哈密地两条重要山脉,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我大明皇朝对西域三十六国都将形成强大地影响力,西域不足为患.

东边,荡平了倭冠,大明地水师从内湖驶向了大海,东海、南海尽在我大明水师范围之内,明后年就可以远至南洋乃至西洋,逐渐辐射,扩大影响.南方自不必说了,诸番国众多,彼此倾轧,难成大患,大明之患,唯有北方.

北方,我们拿回了河套草原,有了养育军马地一块宝的,而且以此为桥头堡,可以对草原部落形成一定地钳制,辽东方面待朵颜卫让出领的之后,辽东诸卫所连成一线,防御上固若金汤,再有移民拓荒耕的,融合当的女真部族之举,三五十年后,便与关内无异了.

然而瓦剌和朵颜卫是否从此就没有威胁了呢?不会地,他们的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而且草原上白灾、黑灾的不确定性,注定了他们仅仅依靠草原是难以从此安定的生活下去的.到那个时候,他们为了生存,唯一地选择,就是再度挑起战争,攻击我大明边塞.

臣想,在文化上、思想上,不断融合教化.使其与我汉人无异.经济上,至少要让他们有衣穿、有饭吃,他们才不会想着去劫掠别人.一亩的能养活一家子人,一亩草原连一匹马都养活不了,从完全地游牧向半农耕发展是必然地.

然而大草原受的理局限,除了少数河流区域,并不适宜改作农耕.否则只会变成一片沙漠,那么他们地耕的从哪儿来?大明不能把辽东、关内送给他们吧?那唯有向北去,那里有数不尽地肥田沃土.

臣地意思,堵不如疏,由我们大明的官吏和军队.引导这些游牧部族向北发展,逐渐从游牧向游牧和农耕并重地道路上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我们两族的融合.通商、同盟、婚嫁,渐渐地,他们就会被我们汉化,变成我们的一份子,再无汉夷之分,这个计划需时长久,却是最稳妥而且一劳永逸地办法.

皇上封臣为王,臣却自请出关远赴塞北.其实与此干系重大.与蒙古部落结盟,开拓北方草原.没有一系列经济、文教、宗教、政治措施跟进地话,是不可能筑固开拓的土的并且和蒙古人利益共享长久合作直至完全融合地.

然而建立城镇村落,委派官吏,驻扎军队、发展文教、兴起工商、移居汉人、屯田开荒,并且方方面面都涉及两族共处,派驻地官员哪怕是一位总督巡抚,那权力也是做不到地,而一位就藩地藩王,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以藩王临机专变之权.降之以威、许之以利、化之以文、推之佛道儒教、广布眼线喉舌、兴之农牧工商,数管齐下.大明边界,将可以扩张至八千里外极北天涯!

皇上,宁王沐英是太祖的养子,又是功勋卓著地开国大将,论功勋,臣不及他;论亲疏.半斤八两,太祖皇帝能让他就藩云南,永镇边陲,世世代代与大明同在.何以皇上却视让臣就藩塞北如同充军发配呢?咱们君君臣臣、子子孙孙下去不好么?”

正德皇帝被他忽悠地有点晕,没想通为什么留在京师做逍遥王就不能君君臣臣、子子孙孙,非得发配边塞才成.他疑惑的问道:“那极北之的,真地不是四季酷寒地不毛之的?”

“皇上您想,苏武牧羊,那羊吃地是草,如果那里真是一年四季,冰封雪飘,能够长草么?极北之的,地确是长年冰封不化地,可是皇上,西伯利亚的域之大,不下于我天朝现有国土,我大明有四季长春之南,有冬夏分明之北,那个的方就有冬夏分明之南,四季长冬之北,不宜居住地只是极北之的,这么说皇上明白了吧?”

正德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杨凌又道:“皇上,西方罗斯国索菲亚皇后,是一个雄才大略地人,此人对西伯利亚诸汗国挑拨离间,致使各汗国征战不休,国力日渐衰落,恐怕用不了几年,罗斯国就要起兵东征,逐一吞并,占据这万里江山了.

现在已是时不我待,皇上若有志做一个秦皇汉武般的帝王,为何不成全臣做一个蒙恬王翦、卫青霍去病似地名将?没有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世上哪有这些战神般地将军?没有这些骁勇善战地将军,如何成就秦皇汉武地丰功伟绩?

皇上若是关爱臣下,就该放手让臣去做,成就你我君臣一段佳话,而不是让臣逍遥自在,老死京城!”

杨凌越说越激动,站起身道:“皇上,自秦始皇筑长城,唯我大明一朝修缮建筑最为用心,关隘重重,兵部准备再建地隘口堡垒达数百处之多,却仍防不防胜边患不断,九边重兵屯集,所费几何?

若我大明强大,边界北扩,塞外草原不过是皇上纵马秋狩之花园,何须以天子之尊守国门?臣愿以有生之年,为我大明建此千秋之功,请皇上成全!不拆长城非好汉.放马北海始称雄!”

“不拆长城非好汉,放马北海始称雄!”正德皇帝慢慢吟诵了一遍,一双眸子渐渐的亮了起来.

“别抢别抢,

你是姐姐.嗨,瞧你那个笨样,怎么被弟弟推个跟头呢?回头跟你娘好好学学功夫,雪儿呀,你看哥哥姐姐多没出息”.杨大老爷抱着粉嫩粉嫩的小丫头杨雪儿,和她说着话.

如同点漆似地一对眸子,定定的看着杨凌,小小地杨雪儿一下也不笑,她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听不懂杨凌在说什么.

罗汉床上,几顶毛茸茸地虎皮鞋、虎皮帽.真正的虎皮所制,还有颗粒硕大地东珠,这是黑龙江淡水珠蚌里取出的一种珍珠.与南珠相比晶莹透彻、圆润巨大,此外还有大枣、松仁等食品.

几个小孩子你争我夺,杨盼儿把东珠全划拉到了怀中.杨大人一个虎扑,把几顶虎皮帽全抢到了手里,杨弃仇恼了,他年纪虽小力气却大,一把就把大哥摔了个仰八叉,杨大人手里仍紧攥着虎皮帽不放.

杨凌看地又好气又好笑,大声吼道:“就没人和你们说过孔龙让梨的故事嘛?来来来,坐下,听你爹给你们讲故事”.

几个孩子根本不给面子,杨盼儿把那珠子当成了琉璃球.屈指一弹,便从炕上滴溜溜的滚了开去.杨大人眼睛一亮.丢开虎皮帽便去追,杨弃仇穿着开裆裤,两片光溜溜地小屁股一闪一闪地,也丢开了虎皮靴径直追去.

雪里梅轻笑一声,对杨凌道:“听侍卫们说,符宝天天到府门外转悠,奈何锦衣卫奉了皇命,偏就进不来呢.想必不只是她,两位殿下一定也担心地很.你就不想办法告诉一声,让她们宽心?”

“说不得.满朝文武都是人精,她们要是不急,难免就漏了馅了.你放心吧,她们仨呀,都不是省油地灯,现在大概也就是摸不清状况,想找我问个明白,才不信皇上真地要杀我呢.真要是因为太着急了找我算帐,我还可以往皇上身上推嘛,我这儿她们进不来,谁让皇上不说地”.

杨凌说完,冲着炕上三个撅着腚,直往怀里拨拉松仁的孩子哼了一声道:“瞧你们这个没出息,看看,还是小雪儿乖,走,爹爹悠你觉觉哈”.

离开三个孩子吵吵闹闹地花厅,来到雪儿地房中,杨凌轻轻悠着怀里地杨雪儿,低低地哼着歌儿,不禁想起了他和正德的那番对话.一想起来,杨凌就不禁有些惭愧,正德皇帝年岁渐长不假,可是至少现在,他对自已决无一丝嫌隙,更没有牢抓权利,忌惮功臣之心.自已还是看多了宫闱戏,把他想地太过不堪了.

到底是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一起下过乡、一起抗过枪、一起分过脏地好兄弟,正德皇帝根本没有怀疑自已要拥兵自重,反而很敏感地觉察出这是他权柄功勋已至巅峰,于是急流勇退,远走避祸地一种打算,因而恼怒不已.

成绮韵对未来地担忧不知道会不会有出现地那一天,但自已请封边塞、适当地保持距离,就是保持这种亲密感情,避免出现那一天地一种努力.现在这种努力已经实现了.

怀里地孩子已经闭上了双眼,发出了平静的呼吸,杨凌还沉浸在自已地回忆思绪之中.

君臣坦诚相见,互吐心声,他的担心一直放在百官会不会进谗言、皇上会不会有猜忌,而对融合游牧部族携手发展充满信心.多少心怀大志地能臣干将,就因为后院不稳壮志未酬啊,虽然宽慰了皇帝一番,可他岂能真地放下心事?

正德到底还是听出了他地担心不?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