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0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狼,随时都可以露出锋利的獠牙,杀死敌人。

“铿锵!”

王灿陡然拔出腰间汉刀,锋利的汉刀银白透亮,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战刀凌空,王灿吼道:“刘焉发兵攻打汉中,挑起战争,不顾百姓安危,视益州百姓的性命如草芥,此为不仁;刘焉无故发兵攻打汉中,不顾朝廷纲纪,无视天子,此为不忠;刘焉为益州牧,本太守为汉中太守,虽然本太守是刘焉下属,却也是同朝为官,互为同僚,刘焉攻伐同僚,此为不仁。”

“如此不仁、不忠、不义之贼,人人得而诛之。”

“刘焉人老为贼,不思报国尽忠,却一心想割据益州,意图自立。如此藐视朝廷之人,这样的人本太守与之誓不两立,是要和刘焉对抗到底。”

“今日,本太守兴大义之师,讨伐刘焉,为国除贼,剪除J佞,诛杀刘焉。”

王灿握紧的战刀猛然劈下,挂着一股尖锐的呼啸声在空中响起。同时,王灿洪亮的声音也在校场中来回的回荡着。校场中的士兵听后,都兴奋不已。这群士兵不是被王灿的誓师之言感动,而是因为战事再起,又可以沙场建功。

“诛杀刘焉!”

裴元绍站在最前排,猛然挥起手中的狼牙棒,大声吼叫。

“诛杀刘焉!”

紧接着,周仓、吕蒙和严颜也是大声的呐喊。刹那间,校场中的士兵也跟着大声喊‘诛杀刘焉’,所有的士兵都嘶声呐喊,扯开嗓子大声吼叫,如炸雷般的声音在校场上空不停的回荡着,同时一柄柄汉刀在空中闪耀,映衬出一道璀璨的光线,照耀得人睁不开眼。

王灿见火候已到,手中战刀凌空劈下。

只听见一道尖锐刺耳的锐啸声响起,王灿旋即大吼道:“出发!”

一声令下,严颜、裴元绍、周仓、吕蒙都率领大军开拔。与此同时,还有无数的普通士兵也跟在大军后面,开始离开校场,往成都的方向赶路。王灿走下高台,翻身骑上乌骓马,将灵宝弓挂在马腹上,朝前方跑去。

大军行进,严颜策马跑到王灿身旁,拱手道:“主公,颜有事禀报。”

王灿笑道:“希伯(严颜字),有何要事?”

严颜神色严肃,道:“主公,大军离开南郑后,南郑势必空虚。而且刘焉派来攻打汉中的大军共有三路,其一是末将,其二是庞羲,还有一路尚未可知。但能够知道的是这一路大军肯定是直奔南郑,若是主公率领大军离开,恐南郑危矣。”

此时,严颜家眷都已经被带到南郑,自然是要为王灿着想。

王灿灭亡,刘焉也断然不可能接纳他。

而且,严颜也不想做墙头草,一会儿投降王灿,一会儿归附刘焉,既然已经投靠王灿,就一条道走到黑,彻底的击败刘焉,成为王灿麾下的一员大将。

王灿听闻严颜说话,心中笑了笑。

严颜能出言提醒,便已经证明严颜已经彻底归顺。他笑道:“希伯,尽管放心便是,刘焉第三路大军屯在大江之上,已经被发现,不日就将要灰飞烟灭,不用担心。再者,南郑有伏义率领的陷阵营,足以保卫南郑安全,无须担忧。”

“是!”

严颜点点头,便策马离开。

对于严颜来说,他要做的只是提醒王灿,如何决断那是王灿的事情。

……

汉水,穿插在汉中境内,穿过褒城县,也穿过南郑县,通过汉水可以直达南郑。

某处大江之上,屯着一艘艘战船。

这些战船都没有在汉中境内,是以一直没有被王灿遍布在汉中的探子发现。正因为如此,才显得隐蔽,其中最中央的一艘大型战船上,插着一杆黑色的大旗,大旗上绣着斗大的刘字,这艘战船是大将吴懿乘坐的大船。

周围稍小的战船上,则插着属于吴懿的大旗。

总之,其余的战船上,各式的大旗很多,足以看出有许多将领参战。

中央的战船船头,吴懿身穿银色铠甲,头戴银盔,望着碧波江水,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三路大军中,最数吴懿的一路大军轻松,只需要屯兵江上,静待其余两路大军取得进展,再与三路大军并进。其中原因,则是因为吴懿的妹妹吴氏是刘焉爱子刘瑁的妻子,因此才得了便宜,担任大军主将。

此时,吴懿意气风发,瞥向身旁的斥侯,问道:“主公有何命令?”

斥侯回禀道:“将军,州牧大人命将军尽快出击,攻打南郑。”

吴懿问道:“主公不是说等其余两路大军并进,怎么只让我一路大军攻打南郑?”对于王灿,吴懿还是有些了解的,若是让他单独攻打王灿,吴懿心中觉得太难,毕竟张鲁率领三万六千大军,粮草无数,兵马无数,眨眼间却被王灿灭掉。

他自问没有张鲁的能耐,因此不想单独领兵攻打王灿。

斥侯神色恭敬,说道:“将军,其余两路大军受阻,尚未取得进展。因此,大人命令将军出击,打开局面。”

吴懿一阵无语,这是什么狗屁道理,竟让他打开局面。

想了想,他又不敢明确的拒绝刘焉的命令,说道:“好,本将已经知道,你返回成都,就说本将明日领兵前往南郑,攻打王灿。”

“诺!”

斥侯得了消息,转身离开。

吴懿站在船头上,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他选在明日开拔,往南郑方向赶去,无非是拖延一点时间。然而,吴懿却不知正是这一夜的时间,使得吴懿几十艘战船的士兵全军覆灭,士兵一个不剩,连他自己也是成为阶下囚。

PS:三更之二,求收藏、鲜花。

第七卷 占据益州 第389章 甘宁逞威(上)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7-24 6:50:53 本章字数:4072

黑夜,月满拦江。

一轮圆月挂在天际,圆圆的月亮映照在水中,随着江面上的一丝涟漪晃动着。

江面冷风吹拂,一艘艘大船静静的停靠在江心,矗立在江面上好像是一头头巨兽停靠,非常吓人。战船上,一个个三叉架子撑着一口铁锅,铁锅中是烧得通红的黑炭,炭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漆黑的夜晚,将战船周围映照得一片通红。

战船上,士兵们都已经休息,巡夜的士兵也只有十多人,非常少。

究其原因,是因为吴懿屯兵在大江上,不惧怕敌袭。

因此,吴懿才敢用这么少的人巡夜,不仅如此,即使是十多个巡夜的士兵都是靠在船舷内侧,眯着眼睛打盹,并没有凝神戒备。士兵们睡得着,可吴懿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都难以入睡,原因是刘焉传达命令明日就要进兵,攻打南郑。

吴懿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起身穿好衣服,往船外走去。

来到甲板上,江面的冷风一吹,吴懿登时清醒过来。

他望着周围打盹儿的士兵,并没有苛责,因为他也认为并不会有敌军来袭。吴懿望着迷蒙的江面,脸上露出沉思之色,心中盘算着如何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往南郑进军,攻打王灿。

他站在船头上,望着迷蒙的江面,怔怔出神。

不知何时,天色突然暗了下来。

“咦!天怎么暗下来了?”吴懿忽然惊醒过来,抬头望去,看见闪烁着星星的天空突然浮现出一簇簇乌云,将挂在天空的圆月笼罩,星星也都是消失不见。

黑云密布,江面映照的月影也消失不见。

转眼间,已经是黑云压城城欲摧,黑压压的夜令人心悸。

“滴答!滴答!……”

一滴滴雨水落下,溅落在地板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正闭目打盹儿的士兵感觉脸上凉凉的,睁开眼看见大雨倾盆而下,急忙拿起放在一旁的长矛,往大船内走去。然而,吴懿浑身被打湿,却依旧怔怔的站在雨幕中,望着水花四溅的雨幕发呆。

雨势很大,他并没有因为大雨倾盆而下,就立刻返回船里面。

吴懿的侍卫见此,赶忙拿着一件蓑衣跑出来,给吴懿穿上。

士兵做完这些,便静静地站在吴懿身旁。

“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突然,吴懿朗声大笑,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他摊开双手在雨幕中,接着从空中落下的大雨,笑说道:“下得好,这场雨下得好!”说话的时候,吴懿又往船头走去,他站在船头上,伸出脑袋,打量着水花四溅的江面,见江水急促,水势湍急,更是乐不可支。

好在所有战船的锚都非常重,足够保证大船停靠。

“将军,雨越来越大,请将军返回船舱。”

吴懿的侍卫站在吴懿身旁,轻声劝说。

他大袖一甩,带起无数的水滴,笑道:“好,走,返回船舱。”这时候,即使吴懿穿了蓑衣,身上依旧被雨水打湿,发髻也有些凌乱。 他走进船舱中,一股热气迎风扑面而来,使得吴懿冷不丁的打了一个喷嚏,同时感到一阵冷气从脚底传来。

“快,立刻给将军准备姜汤,热水!”

吴懿的侍卫吩咐一声,便有士兵下去准备。

不多时,士兵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姜汤走到吴懿身旁,恭敬的递给吴懿。

侍卫接过去,递给吴懿喝后,又让吴懿洗了个热水澡,这才放下心来。吴懿是大军的统帅,若是吴懿出了问题,他们这些侍卫也得跟着遭殃,不仅是面对军法处置,还有面对吴懿妻子的恶言恶语。

因此,吴懿的侍卫格外的小心,以免吴懿身体出现状况。吴懿享受了三星级待遇,换上一身干净清爽的衣服,吩咐道:“立刻请众将到大厅议事。”

大厅,也就是大船上单独开辟出来议事的地方。

吴懿身穿锦袍,披着一件墨黑色披风,往大厅走去。

约莫一刻钟,所有的将领都聚集到大厅中。这些人朝吴懿躬身揖了一礼,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候吴懿说话。但是,吴懿却没有说话,反而是走到大厅门口,望了眼大厅外倾盆而下的大雨,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好半响,吴懿才返回坐席上坐下。

他扫了眼大厅中的将领,深吸口气,说道:“诸位,天降大雨,使得江面雾气朦胧,水汽弥漫,视线受阻,无法行船。而且大雨落下使得江水猛涨,水势非常湍急,四处都是漩涡,这种时候行船,非常危险,很有可能出现翻船的威胁,诸公有什么对策?”

说是翻船,其实是夸张的说法。

虽然江面水流湍急,可操舵的人熟悉风向,一般是不会出现危险的。

“将军,主公已经下令进军,攻打南郑,打开目前的僵局。即使水势湍急,可主公命令传达下来,我等就必须赶往南郑,完成主公的命令。即使有翻船的危险,那也不过是少数的一两艘船,不可能所有大船都遇到漩涡。再者,我们乘坐的船是大型战船,无惧风浪,将军不用担心大船的安危。”

说话的人,名叫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

董和在刘焉麾下,历任牛鞞县长、江原县长,现在担任成都县令,随吴懿一起出征。

他面相清冷,眼睛狭长,双眼上方的眉毛呈献一个八字,透出一股凶狠的意味。董和坐在坐席上,正襟危坐,神色冷峻,透出一股冷意,使得周围的同僚都觉得有些压抑,不敢距离董和太近。

演义中,董和并不出名。

但是提及董和的儿子董允却非常有名,和诸葛亮、费祎、蒋琬并称蜀汉四英。

其实,史书中,董和的权柄也非常重。

刘备入主益州,立刻就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一起署理左将军大司马府的政务(时刘备任左将军兼大司马),而且董和与诸葛亮也是相谈甚欢,关系非常好。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够得到诸葛亮的青睐,足见此人的能力非常强。

但是,能力强往往遭人妒。

尤其是吴懿,对董和的意见非常大。

其原因,是因为吴懿和董和的意见相左。

董和劝说吴懿抓住机会,趁王灿领兵离开南郑的时候,领兵攻打南郑,使得王灿首尾难顾。然而,吴懿却说等另外两路大军胜利后,再齐聚三路大军进攻南郑。因为有另外两路大军保驾护航,吴懿就不是孤军奋战,他率领的大军也更加安全,没有生命危险。

吴懿听了后,心中微冷,目光看向右侧第一人,眼中露出期待的神情。

“董县令,汝之言差异!”

说话的人,名叫费观,他坐在右侧第一位。

此人身穿大袖博领长衫,衣袂飘飘,唇红齿白,眼神平和,神色淡雅,颌下三缕长须微微晃动,端的是气度不凡,令人心折。

此人出身荆州大族,刘焉入蜀的时候,也跟着迁入蜀中。不仅如此,费观和刘焉还有着复杂的姻亲关系,刘璋的母亲,是费观的族姑,也就是说费观和刘璋是平辈论交的关系。不仅如此,费观还娶了刘焉的女儿,又是刘焉的女婿。

和吴懿一样,费观属于刘焉一系的外戚。

吴懿的妹妹嫁给刘瑁,是刘瑁舅兄。

费观的族姑嫁给益州牧刘焉,生下刘璋,是刘璋表兄;而且费观又娶了刘焉的女儿,又是刘璋的妻兄,关系非常复杂,但总归是外戚。

两人都有着相同的背景,也都是站在同一条战线的人。况且,吴懿的想法,费观也是认同的,他看见吴懿的眼神,立刻心领神会,站出来反驳董和,不让董和的计谋得逞。费观和吴懿一样,都想继续逗留江上,过逍遥日子。

董和听后,问道:“费大人,敢问您有何高见?”

说话的时候,董和透出一股不屑。

那眼神,令费观和吴懿都感到一阵不舒服。

但是,无论如何,两人的确比不上董和的资历。董和是草根阶层,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历任各级官吏,各方面能力都比两人强。两人唯一比董和厉害的就是背景,因为两人都有刘焉作为靠山,而董和却是草根,只能是靠自己的能力往上爬。

费观笑道:“董县令,您不妨去船头看看大雨的情况。若是您观察情况,应当明白按照目前的雨势,没有一两天是不可能停下的。大雨直下,雨势非常湍急,江面上雨雾朦胧,若是行军,对于大船来说,负载太重,阻力太大,很容易发生事故。”

说到这里,费观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冷笑,道:“董县令,您若是急于行军,想要建功立业,可以率领一军作为先锋,先行赶路,攻打南郑,您如何?”

说完,费观得意的望了眼董和。

吴懿听后,也是露出笑容,费观这番话说得太好了,太符合他的意愿。

大厅中,其余的将领都是默然不语。

这三位神仙相互掐架,他们站在旁边观看最合适。一旦参与进去,不管是保持中立,还是支持其中一方,都要遭到另一边的攻讦,或是遭到两边的围追堵截。因此,大厅中坐着的小将都是冷眼旁观,等胜利的一边宣布命令,出言附和便是。

最终,董和听见费观的话,大骂一声:“竖子!”

旋即,董和便不说话了,选择了沉默。

若是独领一军出击,他实力太小,势单力薄,根本无法立足。董和是精明人,看得清局势,当然不可能主动领兵出击。

吴懿和费观相视一眼,立刻宣布决定:等大雨停下后,再赶路。

然而,此时距离大船百米外,一艘小型战舰在大雨中乘风破浪,不停地晃动着。战舰上,一名精壮青年站在船头,望着远处迷蒙中隐约透出的一艘艘大船,眼中露出冰冷的光芒。

这一夜,注定不平静。

PS:三更完毕,收工,求收藏、鲜花。

第七卷 占据益州 第390章 甘宁逞威(中)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7-25 6:51:51 本章字数:4346

大雨滂沱,豆大的雨滴落在江面上,溅起无数的水花。

随着大雨落下,水势也变得湍急起来,小船行驶在江心,简直是风雨飘摇,随时都可能被湍急的江水吞没。然而,江面上的一艘小船却好似粘皮糖一样稳稳的贴在江水上,随着江水的翻滚而起伏跌落,并没有因为水势湍急,就一下被大浪打翻。

黢黑的夜幕下,江面上漆黑一片,除了战船船舱内隐隐透出的红光,已经没有其余的火源,整个战船周围都是一片昏暗。

战船上,十余个巡夜的士兵早就消失不见,回到船舱,躲入温暖的被窝中。

这样的大雨天气,非常凉爽,睡觉简直是一种享受。

因此,没有士兵愿意出来巡夜,再加上一艘艘战船连环紧扣,都是停靠在江心,又有大雨滂沱的恶劣天气,根本不可能遇袭。这种情况,陆地的士兵无法攻到江心,江上的水贼没有大战船,又非常容易在湍急的水流中翻船,因此所有战船的警惕性都非常低,并没有危机的感觉。

此时,江面上水雾迷蒙,天地间一片昏暗。

一艘小船逐渐的靠近大型战船,没有益州士兵察觉。

小船上,尖角型的船头上,站着一个虬髯青年。他长得虎背熊腰,赤`裸着上身,身上四处可见的伤痕,令人触目惊心。

光溜溜的膀子上肌肉坟起,一根根青筋似蚯蚓蠕动,遍布在手臂上,滴滴雨珠从身上流淌下来,汇聚成一条条小溪流。青年下半身穿着一截短裤,已经被雨水打湿,他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盯着静悄悄的一艘艘战船,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从太守府离开的甘宁。

甘宁站在船头上,手中拎着一柄七尺长的锋利大刀。这柄大刀的刀背非常厚,而且刀背上还打了九个孔洞,孔洞中穿有九个铁环,长刀挥动的时候,铁环和刀背上的孔洞发生碰撞,立刻就能发出叮叮叮的声音。

这柄刀,便是甘宁的随身武器横江刀。

“嚓咔!”

甘宁一把横江刀插在船头,眺望着湍急的江流,眼中露出急切的眼神。随着小船不停地前进,终于停靠在大型战船边缘。

此时,这艘大型战船上的争吵早就已经落幕,吴懿和费观联手,成功压制董和,使得本应该是明日进军南郑的时间延缓到大雨停歇后再赶路。不管刘焉的命令如何,两人都有滞留不前的理由,而且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更是让两人敢留在大江上不前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