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意,佗心领了。 ”
说完后,华佗不愿意说话了。
王灿眉头微皱,又说道:“华先生,我是这样考虑……”
话刚说出口,华佗直接打断了王灿的话:“王大人,夜深了,老朽年老体弱,精神有些乏了。”这番话一出口,无疑是让王灿离开。虽然华佗对王灿并无恶感,但王灿是抱着让他留在益州的想法,这不符合华佗的意愿。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华佗不愿意和王灿过多的纠葛,直接让王灿离开。
王灿见华佗态度坚决,怏怏然的站起身,拱手揖了一礼,然后才转身走出茅屋。虽然王灿暂时遭到华佗的拒绝,却没有放弃。
他要打造全新的益州,华佗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王灿走出茅屋后,典韦立刻迎了上来,问道:“主公,谈得怎么样了?”
王灿摇头道:“谈崩了,被赶了出来!”
说完后,王灿心中却仔细的回忆刚才说话的场景。
王灿认为应该是他提出修建医馆让华佗不高兴了,以华佗的性子,肯定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恩赐。况且以华佗的能耐,主动替他修建医馆的人并不少。可以说,王灿一开口就落了俗套,不可能成功的说服华佗。
王灿没有成功,但他觉得不是自己不行,而是方式不正确而已。
典韦听王灿说被赶了出来,火气冒起三丈高,大声道:“主公,我这就去将华老头抓回成都,到时候想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
典韦捋起袖子,召集士兵,立刻准备行动。
王灿脸色阴沉下来,喝道:“站住!”
一声大喝,典韦只能停下来。
典韦怏怏然的走回来,叹息道:“主公,您是堂堂的大汉益州牧,睥睨诸侯,称霸天下,这样的大人物邀请那名不见经传的老头子,很给华佗脸面了。他不识抬举,俺就把他抓回来,让他反省反省,这不是很好么?”
王越听了后,也是点点头。
一个普通的医者罢了,何足挂齿!
不得不说,这就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即使华佗在百姓中有很好的口碑,但华佗的身份决定了王越和典韦都不认可华佗,毕竟天下行医的人多了去,又不是只有华佗一个人有能耐。但王灿不这么想,有华佗在,王灿的实力能再上一层楼。
古代的医学不发达,军中士兵因为伤患死去的人不计其数,若是有华佗这样的人坐镇成都,对王灿麾下的士兵绝对是天降福音。
故此,王灿才千方百计的想要拿下华佗。
即便华佗不出诊,但华佗教导出来的学生可以啊!
王灿心中的想法自然不会说出来,他看向王越,吩咐道:“子武,你去找一处人家,我们就在村中落脚。记住,不要扰民,我们在此住下也要给予一定的钱财,否则会在百姓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王越说道:“主公放心,卑职明白。”
说完后,王越便吩咐几个下属去寻找落脚的地方。
一刻钟后,几个人回来了。
不仅如此,还带着一个村中的百姓过来。这个百姓正是先前和王灿顶撞的魁梧汉子。他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说道:“大人,我家的房子多,足够大人和其他的大人休息,大人随我来。”说完后,汉子在前面带路。
一行人,在村中落脚。
王灿躺在床榻上,虽然闭着眼睛,但心中仍然考虑该如何劝说华佗。这件事情不处理好,王灿心中就不踏实。迷迷糊糊中,王灿逐渐进入了梦中,当村子中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时,天已经大亮了。
王灿刚起身穿衣服,屋子外就传来轻微的敲门声,旋即传来王越的声音:“主公,不好了,听村子里面的百姓说华佗要离开村子了。”
“轰!”
王灿脑中轰然炸响,如堕深渊。
他穿好衣服,打开房门,连早饭都顾不得了,直接带着人朝华佗居住的茅草屋跑去。王越和典韦带人跟在王灿后面,一行人抵达华佗居住的茅草屋,周围的百姓自动让开一条路来。王灿吩咐典韦和王越带人在外面等着,他又往草屋中行去。
进入茅草屋,只见华佗已经在收拾药箱,准备离开了。
华佗见王灿进来,拱手道;“见过王大人!”
王灿拱手回礼,说道:“华先生有礼了,敢问华先生接下来又要去何处?”
华佗说道:“老朽来益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益州的百姓生活安定,安居乐业,已经不需要老朽留下。接下来老朽往东行走,给荆州的百姓治病。”
王灿眉头紧皱,若华佗去了荆州,就难以把握住了。
王灿在屋子中坐下,正色道:“华先生,灿心中有几个问题,想要请华先生解答,等灿的问题问完后,华先生若是还要离开益州,灿让士兵护送先生离去,不知华先生以为如何?”王灿目光灼灼,紧紧地盯着华佗。
这时候,必须要镇住华佗,否则华佗去了荆州就是鱼入大海。
华佗听了王灿的话,也停止了收拾行囊。
他撩起衣袍坐下,点头说道:“王大人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只要老朽能回答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华佗不想和王灿交恶,便耐着心思。
毕竟,王灿问话的时间并不长,只要他用点时间就能解决了。
王灿问道:“华先生的志向是什么呢?”
华佗脸色一下严肃起来,正襟危坐,缓缓说道:“老朽年幼从医,立志要救治天下百姓,让百姓有病可治,不用忍受病痛折磨,这就是老朽的志向。”
王灿沉声说道:“华先生的志向令人佩服,但华先生想过没有,纵然华先生长命百岁,活上一百年,而且华先生每日都替人治病,又能救活多少人呢?天下百姓不可胜数,华先生以一人之力,终究难以达成目标。”
华佗一捋颌下长须,说道:“王大人是否听说过愚公移山,老朽一人虽然力短,但老朽还有子孙,子孙后代都从医,总能救治天下百姓。”
涉及华佗的志向问题,他也有了好胜之心。
王灿笑说道:“华先生,汝之言谬矣!”
顿了顿,王灿继续说道:“华先生能保证你的子孙都愿意从医么?愚公移山是因为他的子孙后代都被大山阻隔,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华先生的子孙可以做官,可以入伍从军,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不是必须从医的。”
华佗闻言,嘴角微微抽搐,顿时哑然了。
王灿说的话他立刻就明白过来,知道王灿说得有理。他愿意学医治病救人,但他的子孙却不一定愿意学医。
Ps:四更之二,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77章 说服华佗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7 本章字数:2852
“呼!呼!”
屋子中,静谧无声,只剩下华佗略微急促的呼吸声。
王灿一番话驳得华佗难以辩驳,他不停地转动脑筋,想要反驳王灿,却难以找到反驳的话,无法辩倒王灿。
良久,华佗直接说道:“王大人,老朽一生行医,与人为善,俯仰无愧与天地,无愧于百姓,无愧于祖宗,能救死扶伤,已经很满足了。至于老朽能救活多少人,只要老朽还有一口气,就会竭尽所能治病救人,此生此世,无愧于心!”
华佗避开了刚才的话题,不和王灿讨论救人的事情。
王灿笑问道:“华先生,以你一人之力和万人之力想比较,孰强孰弱?”
华佗干脆的说道:“自然是万人之力!”
王灿摊开手,理所当然的说道:“既然有万人之力救助百姓,为什么不选择万人之力,反而去行走天下呢?华先生可以留在成都以万人之力救治天下百姓,却非要一个人长途跋涉去救治少数的百姓,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灿眼眸圆睁,沉声说道:“莫非是华先生在乎虚名,想让天下人皆知华佗千辛万苦的救治百姓,想要让天下的百姓称赞?”
这句话,可谓是诛心之语。
王灿一番论调,将华佗定义为好虚名之人。
当然,王灿明白华佗不慕虚名,但王灿要让华佗留下,就必须震慑住华佗。此时,王灿就是一步一步的让华佗失去游历的心思,留在成都。
华佗听了后,连连冷笑,带着皱纹的脸上更是浮现出不屑的表情。
华佗虽然一把年纪了,却声如洪钟,朗声说道:“王大人,你这番话虽然是批判老朽,实则心机暗藏。老朽若是答应留下来,那就成了你麾下的人,只能救治益州的百姓,而无法去救治天下各州的百姓,王大人心机如此深沉,令人佩服!”
王灿听后,心中咯噔一下。
华先生老当益壮,丝毫不落下风啊。
这时候,王灿是不可能后退的,一旦认输就难以收服华佗。王灿心思转动,蓦地哈哈大笑,脸上也露出不屑的神情。
突如其来的笑声在屋子中响起,让华佗眉头皱起,露出不愉之色。
华佗冷喝道:“怎么,王大人不同意老朽的话?”
王灿立刻说道:“华先生之言大谬,当然不同意。”
“哦?”华佗白眉一挑,表情变得非常严肃,挺直了腰杆,沉声说道:“老朽倒要听听王大人的高见。”
他眼眸凌厉,瘦削颀长的身体竟有着一股莫名的气势。
王灿缓缓说道:“敢问华先生,你知道我的具体打算是什么吗?”
华佗不屑的说道:“不用猜也知道,何必知道。”
王灿说道:“嘿,既然华先生不了解,我给华先生讲解一番。按照我的打算,要请华先生,还有名医张仲景,以及天下的名医汇聚成都,集合天下医者的力量,编纂出一本医书,这是我的第一个打算。”
这个打算,是王灿临时想出来的。
他用道经拐骗了左慈,为何不用医书拐骗华佗呢?
你华佗要准备著书,好,我让天下医者配合,看你动心么?
王灿瞥了眼华佗,虽然华佗的表情古井不波,没有变化,但王灿却发现老先生眼神闪烁,心中有其他的想法。
王灿轻咳一声,继续说道:“第二个打算,在成都划地一千亩,修建专门的医学院。这医学院相当于当今的太学,太学中的教导出来的是太学生,医学院教导出来的自然医学生。这些学生愿意留在益州的便留在益州,愿意周游天下积累经验的就去治病救人。如此一来,岂不是学医的人多了,力量也远胜于华先生治病救人。”
华佗听了后,脸色立刻发生了变化。
一千亩地,简直是天大的手笔,让华佗砸吧砸吧嘴。
正当华佗回味王灿的话时,王灿又接着说道:“华先生一个人游历天下,救的病人有限。然而,华先生可以教导出无数的学生,等这些学生学成后,又可以教导出无数的学生,这才是无穷无尽之道,是救治天下伤病百姓的良药。”
“唉!”
华佗叹了口气,脸上露出迟疑的神色。
此时,华佗的心开始动摇了。
诚如王灿所言,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但只要在成都开办医学,对普通的百姓无疑有着巨大的帮助。医者多了,普通的百姓才能看得起病,能不受病痛的折磨。华佗左思右想,又觉得还是局限于益州,太狭隘了。
王灿见华佗迟疑不决,心中却高兴了起来。
不管如何,华佗动心了。
王灿轻声说道:“华先生,我还有第三个打算!”
华佗对王灿已经没有成见了,反而为王灿的大魄力感到惊讶,打心底的佩服。王灿敢于划出一千亩地作为医学院的地址,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算是太学和儒学也没有过这样宽敞的地方。
华佗想法改变,说话的语气也随之变化,说道:“王大人请说,老朽洗耳恭听。”
王灿说道:“我有这样的一个打算,将成都修建起来的医学院当做是大树的主干。等主干能顶天立地,医学院中有了足够的医者,再派出医者在全国各州建立分支。如此一来,医学院将惠及天下百姓,不知华先生以为如何?”
华佗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担心的就是这个,可王灿又说出了这样的想法,不可谓不厉害。
华佗仔细想了想,说道:“王大人,其余的各州并不属于益州,王大人若是在其他州郡兴建医馆,恐怕是替他人做嫁衣啊!”
这句话,说得比较委婉。
但华佗的潜意思是说王灿哪会这么好心,不可能去其他州郡兴建医馆。
王灿笑说道:“华先生,你恐怕又误会了。我所说的在其他各州兴建医馆并不是像成都这样动辄几百上千亩地的修建。仅仅是像县城中的药铺,有一个坐堂医生,再有几个药童就足够了。这样的小药铺才能真正的惠及百姓,让百姓看得起病,也不会吸引人的注意。我的这番解释,应该让华先生明白了吧。”
华佗听了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站起身,双手合拢,长揖了一礼说道:“王大人忧国忧民,华佗佩服。华佗愿意留在成都,供王大人差遣!”
说完后,华佗心中说不出的轻松。
或许,这才是新的开始,他将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王灿站起身,走上去伸出双手托起华佗,笑说道:“华先生留在成都,不仅是益州百姓之福,更是天下百姓之福。”
华佗摇头道:“王大人过誉了。”
顿了顿,华佗又说道:“既然王大人已经有兴建医馆的打算,想必也有了对于医者的安排,不知道王大人是如何打算的?”
Ps:四更之三;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78章 新安排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7 本章字数:2922
华佗突如其来的询问,王灿顿时噎住了。
他心中有说服华佗的腹稿,但没有关于以后的安排啊!
王灿看着华佗清澈且期望的眼神,嘴中哪能说出不知道的话。无奈之下,王灿只能赶鸭子上架,当场准备。
王灿点头说道:“华先生,关于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我的确是有安排的。”
华佗大喜,急忙问道:“王大人有何安排?”
王灿想了想,说道:“关于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的安排,我是这样打算的……”说到这里,王灿却骤然停了下来。他思路卡壳,无奈之下,只能继续装神秘,拖延时间,慢慢的组织好逻辑,考虑好该怎么说。
华佗身在局中,非常迫切,忙说道:“王大人,您倒是说啊!”
王灿神神秘秘的说道:“华先生,这是机密,你可不能透露出去呀!”
华佗连连点头道:“王大人放心,没有王大人的吩咐,我不说透露一个字的。”
王灿笑了笑,缓缓说道:“医学院出来的学生,凡是愿意留在益州的,都给以官身,纳入益州的官场中,成为益州的一份子。”他说着话,语速非常慢,但就是这样慢慢的说话,王灿的思路却逐渐的开阔起来,有了新的想法。
华佗听王灿说要安排医学声进入官场,顿时着急了。
他摇头说道:“王大人,学医的人有了权力,不是好兆头,不可行!”
虽然大多数的医者有医德,品行非常好,但华佗却不能保证没有人会沉迷于钱财和权势当中。故此,华佗为了杜绝学医求财、求官的心理,不愿意学医的人进入官场。
华佗慷慨激昂的说道:“王大人啊,人在官场,就会逐渐的被官场同化,而且有了权力的诱惑,学医的人还是医者么?不是,一旦医者没有了医德,这个医者就废了,老朽希望王大人杜绝学医的人进入官场。”
王灿听后,心中暗暗称叹。
他原来生活的时代虽然科技发达,但人心浮躁,欲-望-横-流。然而,华佗遇到这样的好事却主动辞官,这样的人让人可敬可佩。
这样的医者,才是真正的医生。
王灿说道:“华先生,你且听我说完。”
华佗有些激动,但听了王灿的话,逐渐的平复了心绪,说道:“王大人请说。”
王灿沉声说道:“常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人活在世上总有一个盼头。正如华先生希望振兴医术,拯救天下饱受病痛折磨的百姓,这是华先生的追求。说到底,这也是一种-欲-望,是促使华先生前进的动力。”
华佗听了后,暗自点点头。
他说道:“王大人目光如炬,老朽佩服。”华佗不得不承认,振兴医术,拯救天下得病的百姓是他的目标,也是他的动力。
王灿接着说道:“华先生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人呢?”
顿了顿,王灿又说道:“这世上的人,有人求名,有人求权,有人求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追求。医学院培养的学生也要生活,也要过日子,他们不是默默无闻奉献却不求回报的人,毕竟连家中的妻儿都养不活,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所以对于进入医学院学习,最后又愿意留在益州做事的医者,有必要给以一定的奖赏,给以一定的优渥待遇。有了目标,有了奔头,他们才会努力,才会奋发。”
王灿眼中闪烁着道道异彩,说话时露出来的睿智让华佗非常钦佩。
此时,华佗觉得留在成都,的确是选对了人。
华佗说道:“王大人言之有理,但我还是担心医学院的学生进入官场后,立刻发生了变化,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啊!”
说话时,华佗的语气也发生了变化。
王灿笑说道:“华先生不用担心,我已经有了打算。”
华佗说道:“请王大人明言!”
王灿侃侃而谈,语速不缓不慢,说道:“医学院的学生虽然身具官身,但我给他们的并不是权利,仅仅是一种荣誉。每一种荣誉都会有相应的俸禄,相应的待遇。如此一来,医者有了荣誉,有了物质保证,却没有权利,并不会变质。”
华佗听了后,灵光一闪,说道:“王大人,每个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若是留在益州,他们享受的荣誉和官阶都必须以自身的贡献而论,贡献越大,获得的好处越多。这样就能形成良性的推动,促使每个医者都努力的治病救人,钻研医术。”
王灿暗自点头,华佗年纪虽大,但脑子却灵活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