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得力的丫头,但自己的烦恼不能随便说,因此越发觉得胸闷不已,看什么都不顺眼。

正巧李氏跟了进来,问道:“昨儿庄上送来几只野鸭子,要不要腌着吃?”

豫康公主懒懒道:“你做主就行了。”

李氏心中有鬼,不由多打量了婆婆一眼。可惜豫康公主连眼皮都没睁,面上更是看不出喜怒,惴惴不安中,赔笑道:“那我先去吩咐午饭了。”

片刻后,豫康公主缓缓睁开眼来,望着晃动不已的水晶珠帘,轻轻叹了口气。

到了码头,顾明淳反反复复交待道:“三妹妹,无事可不要站得太靠边,外面都是江水,那可不是好玩的。”又道:“听说船上夜里寒凉,三妹妹记得多加件衣服。”说一千道一万,到底还是不放心,索性跟着上了船,打算亲自检查一番。

结果一会儿嫌床太窄,一会儿又嫌帐子的料子不好,再者浴桶又不是黄花梨木的,茶盅也不是白玉瓷的,总之嫌这嫌那,说得好像都没法住人了。

方嬷嬷拿他没办法,只得催道:“回去吧,马上就要开船了。”

顾明淳全不理会,只朝玉仪叮嘱道:“三妹妹是小时候坐过船的了,如今也不知道还习不习惯?我让人找了晕船的丸药,要是难受了,就叫彩鹃给你服一粒。”

彩鹃好笑道:“表少爷,你都说了三遍了。”

“大表哥,你就放心吧。”玉仪也笑,“还有方嬷嬷跟着呢。”

顾明淳搓了搓手,又道:“船上的饭菜不好,三妹妹你将就着些,吃清淡一点,千万别在路上闹肚子。”凝神想了想,“还有还有,夜里千万把窗户关严实一点,免得水面上的寒气进来,秋凉最容易伤了身体。”

玉仪连连点头,“放心,都记下了。”

外面已经来人催了好几遍,问到底几时开船,方嬷嬷只说再等等,回来跺脚道:“我的小祖宗!你就别在这儿唠叨了,行不行?”

顾明淳把能说的都说了,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交待的,只得恋恋不舍告辞,临到门口又回头,郑重嘱咐道:“三妹妹,回去后记得给明芝写信。”

到底是想让玉仪给谁写信,只有傻子才不明白。

屋里的丫头都是好笑不敢笑,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要不是怕臊着玉仪,恐怕早就笑出声来了。

方嬷嬷无奈道:“走吧,走吧,不会忘了的。”

顾明淳只盯着玉仪看,待她亲口答应了,方才松了一口气。

玉仪怕他耽误时辰,只好道:“大表哥早点回去,免得外祖母和舅母担心,记得替我向舅舅辞别,再跟二表姐问个好儿。”

顾明淳点了点头,怅然道:“三妹妹一路珍重。”

这回终于是真的走了。

方嬷嬷送了人回到侧房,让香彤倒了碗茶,饮毕问道:“累死我了,嘴皮子都快说干了。”又问:“小姐歇了没?”

香彤回道:“没有,正在看书呢。”

方嬷嬷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思绪却早已飘飞远去。

眼下自个儿领得这份差事,还真是一个烫手山芋。若是那阮氏和善还好,守着表小姐过几年,只等京城公主府的人来提亲,一嫁一娶就算完事。可那阮氏……单看孔家二房内宅的景况,就知道里面的水不浅,将来还真不好说。

还有一点,夫人似乎并不喜欢这门亲事。

李氏不喜欢自己做儿媳,这一点玉仪也看出来了。

原本就是两世为人,心理年纪远远超过实际年纪,况且又在公主府长大,见多了京城的淑媛贵妇,这点小小见识还是有的。

舅母以千金之礼相赠,怎么看都不像是随意出手,倒像是在给自己添嫁妆。可是她若认定自己这个儿媳妇,又怎会如此早早给了?等到将来下聘礼时,不是更加名正言顺?

若真如此,那这门亲事可就玄了。

自己是长公主的嫡亲外孙女不假,可惜母亲不在,父亲又没有官职,即便祖父是苏州知府,却也只是外省官儿,在京城里说不上什么话。

假如舅母一心望子成龙,当然希望娶一个能帮得上忙的儿媳。

玉仪心中五味陈杂,除了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感慨外,还有些为公主府担心。舅母家人口简单,再加上她育有一子一女,舅父又身边没有侍妾,平日生活太过舒心,遇事也就很少多想一层。

当今天子年富力强,吴氏一门正春风得意,吴太后又跟外祖母不大对盘,岂会愿意看到顾家崛起?即便舅母真的看不中自己,也希望她眼界别太高了,免得到时候贵亲没结成,反倒碍了他人的眼。

再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

倘使明淳真娶了一个权贵人家千金,面对公主当然不敢放肆,可是面对六品京官之女的婆婆,又岂会真的放在眼里?

当初外祖母怕吴太后忌讳,故而选儿媳时格外谨慎。之所以选了舅母,看中的就是她家世清白,父亲官职不显,不然京城名媛多了去,何以轮得到她?说起来,舅父乃长公主嫡子,表哥只是长公主嫡孙,这身份可差多了。

那天跟外祖母说了首饰的事,也是想提个醒儿,免得外祖母一厢情愿,到时候弄出尴尬的局面来。至于最后会不会嫁给明淳,玉仪反倒不是太操心,因为这不是自己能做主的,多想也是无益。

再说彼此是表兄妹,从现代遗传学来说,玉仪并不是太愿意这门亲事。

况且嫁人是结两姓之好,若是婆婆十分不情愿,纵使自己勉强嫁过去,也不会有什么舒心的日子。这个时代,可是要求儿媳绝对服从公婆,否则就犯了七出,落个不孝父母的罪名。

那种整天被人戳脊梁骨,甚至还有可能被丈夫休弃,一辈子都苦巴巴的日子,想一想都浑身发冷。再说自己回到孔家,婚姻大事还得看继母的意愿,若是她不愿意,这件事就更没希望了。

前景不容乐观,玉仪心里暗自苦笑摇头。

罢了,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原本大画舫留了孔家人的位置,但二管家舍不得让来的船白白空着,又觉得跟公主府的人搁一块儿不自在,所以领着人还坐原来的船。

开船后,一个姓汪的婆子凑近笑道:“二管家,怎么咱们不跟三小姐在一处?”艳羡的看着远处的大画舫,“瞧瞧,多气派啊。”

“气派倒是气派。”二管家往前面眺望了一眼,摇头笑道:“只是那边的人已经够多的了,咱们何必去挤那个热闹?再说了,大伙儿只是来接人的,回去后又不跟着三小姐过,可别落得两头不讨好。”

此言一出,那些一样艳羡的人都熄了心思。

三小姐那边固然热闹非凡,身边的人还都出自公主府,可是离了京城,到了苏州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所谓人离乡贱,公主府的人再气派不过是在京城,到了苏州孔家,强龙还能压得了地头蛇?况且二太太也不是吃素的,嫁进孔家十来年,生下一堆儿女,早在孔府里站稳了脚跟。二老爷又是不管事的,内宅的事都是二太太说了算。

此番三小姐回去,还不知道是谁降服了谁呢。

汪婆子连连点头,“没错,咱们还是别淌这趟浑水的好。”接着咂了咂嘴,又道:“不过三小姐到底是养在公主府的,那通身的气派,可真是没得说,把府里几位小姐都比下去了。”

“可惜啊。”二管家摇摇头,不看好道:“没了亲娘做依傍,将来谁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一个姑娘家长得美不美,人聪不聪明倒是次要的,最终还得看命好不好。

有句话叫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哪怕你没出阁时是个天仙,只要一朝嫁错了人,这一辈子便算是毁了。

这话不便深说下去,再说就要涉及到孔府主子,几个人心神领会一笑,转而丢开说起闲话来。汪婆子是个嘴闲不住的,又道:“方才送三小姐的那位公子,听说是公主府的大少爷,看起来可是个念旧的人。”

另一人笑道:“要是咱们三小姐再嫁回去,那可是亲上加亲。”

二管家闭着眼睛打起了瞌睡,汪婆子仍是兴致勃勃,说道:“果真如此的话,那公主府的聘礼不知道多丰厚。”

“算了吧。”前头那人摆手道:“若是聘礼气派,那嫁妆也就不能寒碜了。”压低了声音,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可不是割了这位的肉了。”

汪婆子会意一笑,“也对。”

“行了。”二管家睁开眼睛,不快道:“别以为现在是在外头,就满嘴胡沁,忙了一天不嫌累?还不都歇着去!”

汪婆子回到下房,却还是不住的起身往前面探哨,看了半日,回头问道:“赵荣家的,咱们真的不用去三小姐那边吗?”

赵荣家的是阮氏的陪嫁丫头,才刚三十出头,肤色白净,打扮甚是干净利落,闻言笑道:“汪妈妈想去便去,问我做什么?”

“我是怕三小姐身边人手不够,有要帮忙的地方。 ”汪婆子有些讪讪,咧嘴笑道:“你也知道,我那五小子快要娶亲了。”

赵荣家的有些不屑,面上却不显露,只道:“汪妈妈且先坐下,便是要去帮忙,那也得等船靠岸了。”她是阮氏身边得力的人,并不稀罕几个赏钱,不像汪婆子年迈,一点蝇头小利也不放过。

汪婆子尴尬笑道:“也是,那等晚间补水时再说吧。”

到了晚饭后,汪婆子果然溜到了大画舫上。

“小姐。”问棋在外面拔高了声音,“汪妈妈过来请安。”

玉仪一怔,继而朝彩鹃看了一眼,方才让人进来,笑道:“汪妈妈请坐,你是太太身边的人,不用如此多礼。”

“早就想过来的了。”汪婆子陪笑谢过,方才斜着坐了小半边杌子,“只是我人又老手脚又笨,没得给三小姐添乱,只是礼数不敢废,好歹也该给小姐问个安。”

先前在公主府时,豫康公主不耐烦一大堆人说话,便只见了二管家。除了刚上船远远看了一眼,汪婆子这还是第一次见着玉仪,若说是专门来请安的倒也没错。

玉仪笑道:“汪妈妈有心了。”

汪婆子没话找话,说道:“太太听说三小姐要回来,高兴的什么似的,提前半月就开始收拾屋子,通通换了一遍新的。”赞了一回,又道:“五小姐更是盼星星盼月亮,说是等着三小姐带稀罕物儿呢。”

汪婆子口中的“五小姐”,乃是阮氏唯一的女儿玉娇。

古代没有相片,玉仪只知道这位妹妹年方九岁,生得娇憨可人,很得父亲和继母的喜爱。这汪婆子赞完主母,还不忘夸夸小主人,更把自己说得多受欢迎似的。只是不知这是阮氏授意,还是她在尽忠仆之职。

汪婆子有的没的扯了一大篇,估摸口水都说干了。

问棋在门口眉头微皱,进来却是笑盈盈的,手上捧着一大碗温热的桂花甜汤,递到汪婆子面前,“汪妈妈尝一尝,这是小姐上月亲手做的桂花蜜。”

“三小姐就是心灵手巧。”汪婆子赞了一句,方才一勺一勺的喝了起来,每喝一勺都要停一停,仿佛在细细品味一般。环视了屋内一圈,赞道:“瞧瞧这屋里的布置,即便仓促在外,也能看出不一样的气派来。”

玉仪微微一笑,只问:“汪妈妈觉得这桂花蜜如何?”

“真是又香又甜。”汪婆子赞不绝口,咂嘴道:“一股子浓浓的桂花香味儿,喝着也不絮烦。”

玉仪侧首,吩咐道:“去给汪妈妈装上一瓶。”

“那怎么使得?”汪婆子谦辞了几句,忽而一眼瞥见床头的绣活,赶忙走过去瞧了瞧,然后取到玉仪跟前,赞道:“好鲜亮的活计,三小姐的手怎么这般的巧?到底是公主府里能人多,请的绣娘师傅也不一般。”

玉仪对自己的针线有数,充其量也就一般般,实在当不起什么手巧的赞誉,闻言只是微微一笑,“汪妈妈过奖了。”

彩鹃见她喝了汤还不走,不由皱了皱眉。

这边问棋会意,取了五钱银子的赏封过来,笑眯眯道:“辛苦汪妈妈过来一趟,这是一点茶水钱。”

汪婆子这回总算明白过来,笑着接了道:“那三小姐先歇着,我就回去了。”

等人走后,彩鹃长长的吁了口气,“可算是走了。”

问棋更是捧腹大笑,比划道:“那么大的一碗桂花甜汤,居然喝得一干二净。”

有句话叫做“迎客的茶,送客的汤”,偏那汪婆子浑然不知。屋里的丫头也是好笑不已,都道:“可惜了那碗好汤。”。

方嬷嬷亦笑了笑,又打量了房间一圈,见没少什么东西,也没多出什么东西,方才放下心来。继而神色一正,道:“小姐此番回去不比在京城,你们都管好自己的嘴,切忌背后议论他人长短,给小姐惹出是非,让我知道了决不轻饶!”

“是。”众人收敛了笑容,一起齐声应了。

意外

古时交通不便,从京城到苏州要花上小半个月。

玉仪自打来到这个时代,就一直养在深闺,如今好不容易出来透透气,感受一下没有污染的清新空气,不由觉得心旷神怡。

只可惜,方嬷嬷坚决不让下二楼。

玉仪只好隔着纱帘,每天坐在窗口看外面的风景,腻了就翻翻书、绣绣花,再跟丫头们说笑几句。

“你们瞧。”问棋扑在窗口有一会儿了,朝屋内招手道:“那个汪婆子也太贪心,这几天总朝这边张望,难不成还要再来请安不成?”

彩鹃啐道:“少胡说,你整天盯着别人做什么?”

问棋撇了撇嘴,又笑,“小姐你评评理,难道我说错了不成?”

玉仪正在桌边绣一朵牡丹花,闻言过去看了看,回来笑道:“兴许人家只是出来透透气,四下看看罢了。”

问棋撇了撇小嘴,嘟哝道:“行行行,算我多事。”

“没规矩。”彩鹃笑着嗔道:“也是我们小姐脾气好,换一个主子,就你这胡乱淘气的毛病,早不知道挨了多少耳刮子了。”

问棋赶忙低下头,“小姐,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行了,你又吓她做什么?”玉仪毕竟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人,骨子里有着人人平等的观念,平时只要下人不犯什么错,素来都是十分宽和。

彩鹃叹道:“不是我想多嘴,只是怕她回去后还口没遮拦,一不小心得罪了人,到时候给小姐添麻烦。”

丫头里面彩鹃年纪最大,素莺稍小一点,其余四个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其中问棋最小,才得十一岁。因她生得一副讨喜的模样,人又机灵嘴巧,很合玉仪脾气,平日里不免性子有点跳脱。

以前在公主府还无碍,只是回了苏州……

玉仪觉得彩鹃的有道理,也就没再多说,吩咐道:“时辰不早了,去让厨娘准备几样爽口小菜。”

外祖母怕阮氏乱给自己丫头,不仅不得用,还免不了会添点乱子,所以才精挑细选了这几个。甚至连彩鹃和素莺的人家都订了,分别是陪过来两房下人的小子,免得阮氏胡乱配了人,自己没有得力的使唤。

只是扶琴、问棋四个,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纪。如果不出什么差错,等将来自己出阁之时,她们便是陪嫁丫头,很有可能共用同一个丈夫。

按照外祖母的说法,反正男人大都是三妻四妾的,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自己安放几个,只要把卖身契拽在手里,又听话又省心。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不错,而且玉仪也相信,问棋她们会比外人更好控制,没准还能帮自己固固宠。万一自己生不出儿子,正好抱过来养着,反正都得管自己叫母亲,面对生母却只能叫姨娘。

可是一想到这儿,玉仪就好像吞了一只苍蝇似的。

晚饭上了素拌三丝、清炒小菱藕、拌海蜇,主菜是富贵一品锅,再配了一个素面片莼菜汤。玉仪因为心情欠佳,胃口也不好,草草吃了一点,再喝了半碗汤,便道:“你们几个端出去吃吧。”

彩鹃等众人都走了,方才问道:“小姐是不是觉得我多嘴了?”

“不关你事。”玉仪笑了笑,握住她的手道:“你跟在我身边最久,算是我最为放心的人了。如今你的婚事也定了下来,有了好归宿,等你为曹家添了后,我自然还要让你回来的。”

彩鹃不防听到这么一番话,羞红了脸啐道:“小姐才多大年纪,就说什么归宿什么添了后,真真也不害臊!”

玉仪笑道:“我为什么要害臊?说的又不是我。”

心下却是微微黯然,像彩鹃和素莺各自嫁了人,夫家又同样是自己的下人,将来也算是两处助力。可像问棋她们,假如真的成了自己丈夫的侍妾,甚至再生儿育女,又该怎么相处呢?彼此有了利益冲突,即便自己肯念旧情,人家为了子女也未必愿意,想想真是叫人头疼。

这么一想,还是陪嫁一些新买的丫头最好。

玉仪托着腮,自个儿胡思乱想了半日。

“小姐?”素莺走了进来,问道:“热水已经烧好了,这会儿要不要用?”

“去准备吧。”玉仪还保留着前世的习惯,每日必定一浴,即便寒冬腊月也依然不变,好在公主府还不缺这点柴火。

可到苏州后,怕就不能这么恣意了吧。

玉仪抛开那些没有意义的遐想,舒舒服服泡了一个热水澡。正要叫人来揉头发,突然脚底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一阵钻心刺痛涌来,不由“哎哟”道:“快瞧瞧,地上是不是有虫子?”

问棋素来比旁人胆大,冲进来问道:“虫子在哪里?”

因房间里水气腾腾,视线甚是模糊,只隐约看见一个小东西在动,等到问棋蹲下身去抓时,那虫子早已钻到木桶后面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