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现他做为帝王冷酷的一面。 秋读阁手机版其实段知仪这人真的很不错,她记得远兮曾经说过,段知仪对平安心仪已久,这几年下来,段知仪一定没少在平安身上下功夫,这个指婚可能还是段知仪到皇帝面前求来的。要是平安能有个幸福的归宿,她也会深感欣慰的,因此她答应平安有机会的话,会和皇帝提及此事,但是不知道是否有用。
平安走后,薛云卿反复思量这些日子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觉得甚是蹊跷,皇帝先是解散了秉笔尚仪,又一下子安排了这么多人的婚事,最后又决定对她放手,怎么有一点交待后事的意味,难道他这次出宫会有危险吗?所以他发回来的旨意,只有四个字。如果他真的有危险,又为什么认为她留下来这件事让他‘甚慰’呢?想起以前在太庙发生的事,皇帝和景王的手下的哈玛斗法,不也是危险至极,最后如果不是冥焰,谁又杀得了那个可怕的盅王呢?皇帝这次是否又去冒这种险了?她又不能对别人提起她的疑虑,那会扰乱了整个军心,让天瞾国在和曜月国的对峙中自乱阵脚。薛云卿心中突然产生一种不好的预感,可是现在谁也不知道皇帝身在何处,帮也无从帮起。她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稳住皇宫和朝堂,进而稳住京城,稳住整个天瞾国。
到了第五天的晚间,薛云卿有意带着东玉宫的人返回了自己的寝宫,给外人造成一种假象,就是皇帝病体已经痊愈,明日的早朝可以恢复正常了,给双喜留出充分的时间,以便布置出皇帝在第六日清晨突然离宫的场景。
第六日一早,双喜带着皇帝的第二份圣旨上了朝堂,当众宣读:皇帝出京前往曜月劳军,九王爷君千翌监国,罗太师,左丞相薛尉,右丞相,柳太尉苏御史辅政,满朝文武当各司其职,尽心尽责。一时之间,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早朝炸开了锅,百官们莫名其妙,议论纷纷,不解圣意,全都涌到双喜公公面前,探问详细消息。好在这么多年来,双喜大风大浪见得多了,没有被这些情绪激动的朝臣们给吓住。
薛云卿早就料到,那些大臣们如果在早朝上,从双喜嘴中得不到任何确切的消息的话,下了早朝,一定会涌到懿宁宫,去马蚤扰太后。所以早膳后,她就派人到尚书房,为大皇子和公主向太傅请了一天假,然后带着君允承、君欣洁赶往懿宁宫。
此时的太后宫中,简直就像一个菜市场,各宫各殿的嫔妃都到了,叽叽喳喳的向太后询问皇帝去向。薛云卿可不想卷入这个女人的战场,就拉着两个孩子躲到了一旁的偏殿。时隔不久,朝中的大臣们就到了懿宁宫,求见太后,那群娘子军不得已才纷纷散去。薛云卿知道,现在太后一定被烦的受不了了,赶紧拉着两个孩子走进了正殿。
一众大臣先向太后讲述了朝堂上的情形,然后纷纷表示对皇上前往曜月前线的担心,前线的情况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皇上的安危。当薛云卿带着大皇子、公主进去的时候,寿王爷正在代表一些皇族中人质疑九王爷的血统不纯正,不应该由九王爷来监国,并建议太后另选监国人选。听了寿王爷的话,薛云卿猛然醒悟,知道一定是九王爷与红日国明神家族的关系,被皇族中人知道了。她也立刻明白为什么皇帝要让九王爷来监国了,因为现在无论九王爷有多么出色,都不会再威胁到皇帝的地位了,整个天瞾国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不会接受一个与红日国有血统联系的人成为他们的君王的。皇帝此举表面上显示了大度和对九王爷的信任,实际上却可以让九王爷更清醒的明白,其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皇帝恩赐的,而九王爷也必然会用为皇帝和国家鞠躬尽瘁作为回报,因为一旦皇帝出了事,皇族中的其它人,很可能不会再如此善待九王爷,皇帝的这种城府和心机可真是无人能比。
大殿里的皇族和众大臣见薛云卿带着大皇子和公主进来,纷纷给他们见礼。太后一看到薛云卿进来,立马松了一口气,亲热地招呼道:“卿儿,快来,怎么今天承儿、洁儿都没有去上学?”
薛云卿淡定的笑道:“今儿,大皇子和公主要休息一天,是特来看望太后的。”
太后一听,马上就明白了,薛云卿是特意来给她解围的,连忙让他们坐在旁边。薛云卿在去年腊月二十五的盛宴上和这些皇族中人都照过面,她先带着君允承和君欣洁给两位辈分最高的寿王爷和俞王爷见过礼,才领着两个孩子在一旁坐下。
这时寿王爷不耐烦的催促道:“太后,刚才臣等所提之事,还请您尽快决断。”寿王是如今皇族里年纪最长、辈份最高的一位老王爷,虽说现下不管事儿,只是在京中养老,可是地位还是很高的。
薛云卿在一旁看着这个七老八十的寿王爷,心中揣测为什么这个一向不怎么插手朝政的老人,今天却领头闹起了事?难道是因为皇帝在两年前收回了其属地—辰州的实际管辖权,所以心怀不满,借机闹事?
这时太后说道:“皇叔,千翌曾被掳往红日国,被救回来之后,就传出了很多谣言,但是没有一个得到过证实。皇叔现在以此为凭,就要求解除千翌的监国一职,恐怕不够稳妥。”
俞王爷却在一旁说道:“太后,我国正在和红日国开战,如果老九真的和红日国那个什么神明家族有联系,那可是关系着前方数十万将士的身家性命啊!”俞王爷是皇帝除景王之外的另一位皇叔,被关在冷宫之中的那位尚妃娘娘就是俞王妃的内侄女。皇帝整顿吏治,尚氏家族受了前洛城太守尚可喜的牵连,被皇帝抄了家,不知那位俞王妃是否怀恨在心,因而鼓动俞王爷闹事。俞王爷看了一眼薛云卿,又说道:“贵妃娘娘的二哥薛云雷薛将军此时正在东海前线,想来贵妃娘娘应该比我等更加不安,听说上次薛将军就曾经中了红日国贼人的一只毒箭,还险些丢了性命。”
太后顺着俞王爷的话,转头看着薛云卿问道:“卿儿,你看此时该当如何呢?”
薛云卿转转眼珠,看着面前的几位主要的皇族中人,问道:“叔公,皇叔,你们认为皇上的才智如何?”
众人一愣,然后不约而同的答道:“当然是天纵英才!”还有人补充道:“皇上是雄才大略的圣明天子,千古一帝!”
薛云卿微微一笑,又问道:“那么,你们认为你们能想到的这些顾虑和隐患,皇上会想不到吗?还是你们认为皇上留下的圣旨是假的?或是皇上会拿江山社稷来开玩笑?我觉得大家只要信服皇上的判断力,认真执行皇上的旨意就行了。”
大殿里这些气势滔滔的皇族中人,被薛云卿几句话一说,立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霜打了的茄子,一点儿底气都没有了,只剩下了无言以对。
太后见这些人都没了话说,韭和的笑道:“既然如此,大家就散了吧,依本宫看,你们回去只要认真执行皇上的旨意就行了。”
众人一见情况如此,也只好告辞,向外退去,皇族中的人先走,朝中的大臣走在后边。
此时,薛云卿站起身来,淡淡地说道:“列为大人,暂请留步。”
结果皇族中的人都走了,那些朝中的大臣只好又退了回来。
薛云卿缓步来到这些人面前,发现这些人中,没有几个是皇帝平日倚重的栋梁之臣,她静静地说道:“皇族中人之间如果有了嫌隙,做朝臣的,做聪明的做法就是绝不介入,你们忘了‘疏不间亲’这句俗语了吗?尔等今日先是质疑皇上的圣旨,后又来质疑九王爷的操守,你们已经有了欺君之嫌,难道还不自觉吗?”
这些大臣们被吓得一起跪在了地上,连声说道:“臣等不敢!臣等罪该万死!恳请太后、贵妃娘娘饶命!”
薛云卿淡淡一笑,说道:“哼!量你们也没有这个胆子!”她的声音不高,语气却是严厉的,一时之间她身上原有的那种开国皇后的气势直逼眼前众人,跪着的那些朝臣在这种威严的威慑下,不禁开始瑟瑟发抖。薛云卿又说道:“皇上不过是去慰劳前方英勇杀敌的将士,往返曜月的时间最多应该不会超过四个月,你们完全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这皇宫中有太后坐阵,朝堂上有九王爷监国,五位朝廷重臣辅政,你们只要各司其职,想自己该想的事,尽自己该进的责就行了。”她转身又指着坐在一旁的君允承和君欣洁,说道:“看到没有,大皇子和公主可都在看着你们呢,你们回去应该好好表现才是。”
这些朝臣门终于明白了,薛家最厉害的不是老谋深算的薛相爷,也不是两位英勇无畏的薛将军,更不是那个精明干练的薛云尘,而是眼前这位薛家四小姐,看她这个架势,就是皇帝真有个万一,此女也有能力辅佐年幼的大皇子继承大统,维系君家天下,也难怪皇上如此宠爱于她了。
太后则在一旁欣慰地笑了,知道只要有卿儿在,就翻不了天。
众人走后,薛云卿让宫人带君允承和君欣洁到偏殿去玩耍,然后她和太后两人屏退左右,开始密谈。
太后笑着说道:“我就说嘛,卿儿你这丫头,凭你这份才智、气度,如果不当皇后,还真是可惜了。不过,姑妈可从来没见过你这么厉害的一面,瞧你把那些人吓得。”
薛云卿无奈的一笑,说道:“如果我不吓吓他们,他们很可能在朝堂上给九王爷找麻烦,万一朝堂上乱了,您想想,会给前方的皇上带来什么危害?”
太后悚然一惊,气愤地说道:“这个寿王爷和俞王爷,今儿也不知怎么了,竟然挑头闹事,平时他们都是不大理事的。”
薛云卿微微一笑,把她在洛城和辰州的所见所闻向太后转述了一遍。
太后恍然大悟地说道:“原来如此,他们这是在见缝插针,借题发挥呀!看来,今后还要提防他们一下才好。可是,卿儿,今天来的这些人中,可是没有你的爹爹和三哥。”
薛云卿猜测道:“我想三哥一定是跟在皇上身边,而爹爹不来,应该是为了避嫌,您注意到没有,自从我进宫之后,我爹娘就很少到后宫来了。”
太后想了想,说道:“确实如此!看来你知道是为什么了。”
薛云卿低声说道:“后宫里有姑妈阂,朝堂上有爹爹和三哥,军队中有大哥和二哥,薛家的权势已经达到了巅峰,我爹的行事却更加低调、小心了,我想他是为了避免‘外戚专权’这四个字。所以,我们最近就不要阂爹有公开的联系了,我会找时间私下出宫,去见我爹一面,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回来再向您禀报。”
太后拉着薛云卿的手说道:“唉!说实话,如果没有你们薛家,也许就没有我们母子的今天,难为你们一家如此深明大义,从来不给皇上阂找一点麻烦,而且还事事尽心尽力,姑妈这心里……。”太后的声音哽咽起来,说不下去了。
薛云卿握住太后的手说道:“姑妈!您忘了,我们可是一家人哪!”
太后含泪笑了,连声说道:“好!好!好!”
殿门口传来敲门声,大太监如意禀报道:“太后,九王爷来了。”
第3卷 八十五危情(上)
听到了禀报,太后看着薛云卿,疑惑地问道:“卿儿,你说这个老九真的会对国家有所不利吗?”
一听此言,薛云卿马上知道,虽然刚才太后在那些皇族人面前,表现的是一付笃信九王爷的样子,但是实际上还是心中存疑的。这些皇家人也真是的,每个人心里都有好几个弯弯绕。她想了想,最后还是把她对皇帝此举的揣测说给太后听了。
太后盯着薛云卿,半天没有说话,过后才微微笑道:“难怪皇上说什么也不肯对你放手,我看放眼天下,能真正看得懂他的人,也就只有你了,你们两个还真是绝配,虽说总是斗气闹别扭,但又最能猜到彼此的心思。”
薛云卿避开了太后的眼神,说道:“姑妈,您还是赶紧让九王爷进来吧,当此微妙时刻,还是不要怠慢了他的好。”
太后点点头,扬声对外边说道:“如意,请九爷进来。”
九王爷君千翌缓步走进殿内,他的一双眼睛仍然是那样的清清澈澈,宛若夜空里的明星,与皇帝颇为相似的面容上无情无绪。一身大红的朝服穿在他修长清瘦的身体上,飘逸潇洒,叫人看在眼里,不禁心旷神怡。
薛云卿转世之后,这是第二次见到君千翌,但是凭着前世的记忆,她知道这个九王爷绝对不是没有情绪的人,他现在这个样子倒是和皇帝更加相像了,也是一旦被激怒,脸上就变得面无表情。他一定是知道了,刚才那些皇族中人在太后面前兜了些什么,现在是特意跑来找太后摊牌的。薛云卿一直觉得君千翌的眼神实在是太清澈了,难以令人相信有这样一双眼睛的人,会是一个心机深沉的人。
九王爷进来,先给太后和薛云卿行了礼,口称太后、皇嫂。
太后温和的笑道:“千翌,你刚被皇上任命为监国,现在一定国事繁忙,怎么还有空儿到本宫这里来呢?”
九王爷肃容说道:“太后,千翌才疏学浅,而且操守遭人质疑,是不足以担当监国此一重任的,还请太后下旨,另选监国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