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不可少的话题,科举更成为京城茶馆的热点,赢得广大学子的关注。 浩瀚书屋 如此,很快便得到全国读书人的关注。

平民学子自然支持科举,“清流”便召集未出仕的寒门子弟在文人集中之地讲解科举的公平之处,更召集平民书生签写“万民书”恳谏皇上重开科举。贵族自然不肯罢休,四处打压平民学子,引得更激烈的反抗。“清流”步步进逼,老顽固死不松口,如此僵持不下近两年,直到太子及冠也未分出胜负。

二月,卜筮择定十八日为吉日,恰巧是太子生辰。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择出主持冠礼的大宾为云大学士,并选薛太傅为“赞冠”协助冠礼仪式。

二月十八,太子燕瑞的冠礼于皇家宗庙内举行。

始加缁布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授以皮弁,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授以爵弁,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加冠之后,燕瑞拜见母后孟淑兰之牌位。再由云大学士为他取字,为“良周”。最后向叔伯长辈行礼,几位亲王郡王皆受半礼。礼成。

待行至宗庙外,那里聚集了许多年轻书生,想来是听闻太子冠礼前来观看,自然被阻在外面。燕瑞拱手对燕北道:“父皇,今日儿臣及冠成|人,可否向父皇讨个恩准?”

“你说。”燕北笑看刚满二十的长子。

“父皇您看!”燕瑞指着那些围观的书生,道:“他们都是我大燕饱读诗书之士,却因官员选拔制度的限制不能为国家效力为百姓做事,岂不可惜,岂不是大燕的损失?”

“你道如何?”燕北笑意未退。

“儿臣请求父皇试开科举,为天下学子提供一个公正的机会!”说罢,眼见几位老大人又要上谏,忙抢先道:“几位大人不必着急,本殿只是恩求父皇试开一次科举,若真是弊端太多再废除也不迟,我堂堂大燕国竟连一次尝试都不敢么?”

宁王随即接道:“皇上,太子所言甚是。科举之制已有先例,如今全国读书人皆关注此事,大多赞同重开,朝廷不妨试开一次,若有利便沿用下去,若弊端太多就如太子所言废除便是。我大燕民盛国强,即便是科举失败也不足以动摇朝政影响民生!”

燕北点点头,道:“云大学士可有异议?”

云大学士回道:“臣赞同宁王所言。”

“‘三公’也在此,你们如何说?”

薛太傅满不在意地笑道:“臣自然同意太子之言!”

张太保面无表情道:“‘试开’可行。”

李太师一脸笑意道:“两位大人既如此说,老臣自然也无异议。”

“众卿可有异议?”燕北高声问道。

庙外守侯的“清流”一派自然赞成此事,老顽固们即便不满,但宁王已经摆明态度,“三公”及云大学士也明确表示赞同,他们怎敢得罪这几位?况且还有许多学子正看着这里,若再反对只会不得好,只好摇头表示无异议。

燕北见众臣皆赞同,便道:“就按太子说得办吧。”

燕瑞闻言,对围观学子高声道:“众位皆是读书人,如今皇上同意重开科举,具体事宜不久之后朝廷会公布,众位且先温书备考,万不可辜负皇上厚望!”

众学子大喜,跪下高呼:“谢皇上恩典!皇上英明!”

文帝二十一年,文帝重开科举。四月,朝廷发榜,将科举制度公示全国。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各郡县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考期在八月,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城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为三月初一。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皇上,各地乡试结果已经出来了,全国参考人数一万有余,取得明年会试资格的有千人。”礼部尚书何苍遥禀道。

“嗯。”燕北满意地点头。

“皇上,多数平民学子对科举的公正性尚有疑虑,臣以为皇家可以派出皇子参与会试,若考中可不占名额,但却可大大鼓舞学子!”礼部郎中祝清辉谏道。

“祝郎中言之有理!”

“父皇,儿臣愿作天下学子之表率,参加科考!”燕瑞坚定道。

“太子殿下贵为太子,大可不必降尊!”薛太傅笑道:“臣在上书房多年,众皇子中二皇子才华最为出众,可担此重任!”

燕北颔首,燕瑞参加科考虽可增加威望,但若不得第一恐怕留下不好名声,待他继位之后更可能为人诟病。“传朕口谕,即日起二皇子专心温书,以备会试。”

“会试结果可出来了?”

“回皇上,出来了,臣等正遇到难题,想请皇上定夺!”礼部何尚书回道。

“难题?”燕北有些诧异。

“皇上,臣等无法定下会元人选。”何尚书苦恼道。

燕北挑了挑眉,道:“为何?”

“有二人才学不相上下,实在难以抉择!”

“哦?”燕北起了兴趣:“哪二人?”

“一位便是二皇子殿下,一位是李太师之孙李晏,此二人才华出众非其余考生可以相比,只是二人才学相当,臣等多次探讨皆未能定下结果。”

“李太师之孙?”燕北看向面色如常的李太师,笑道:“李太师,朕记得你的孙子还未及冠吧?”

李太师正色回道:“臣孙李晏年十六,与二皇子同岁!”

燕北笑道:“真是英雄出少年!李太师当年年仅十五便从军,十九岁便封为大元帅,可惜独子不愿出仕,朕至今还有些惋惜,如今孙子终于承祖父之风!李太师瞒得可真紧哪,朕都不知道你的孙子如此出色!”

李老狐狸明明笑眯了眼,嘴上却谦道:“皇上谬赞了!”

燕北心中生怒,面上却不动声色,笑道:“既然不相上下,就同为会元吧。二皇子本就不占名额,待殿试再分高下!”

“是!”

“父皇,结果如何?”殿试一过,燕瑞便来询问。思及当年李太师赠剑之举,至今还怀疑他有定亲之意,燕瑞心中对李晏并无好感。

“可要让你失望了。论文采二人确实不相上下,论时政老二却差了李晏些许,不愧是老狐狸□出来的。”燕北叹道。

“当真如此出色?”燕瑞拿过李晏的考卷一看,当即默然。

燕北沉思片刻,突然道:“瑞儿,朕将李晏赐给你做伴读可好?”

“父皇!”燕瑞一惊,随即明白了燕北的意图,只得点头道:“父皇安排便是!”

“殿试一甲头名:李晏,为状元。二皇子燕静得第二名,因不占名额作罢。二名:宋甘泉,为榜眼。三名:赵瑟,为探花。特赐三日后三鼎甲于京城骑马游行,以示嘉许!”

高高骑于马上,面色冷峻的状元郎李晏,虽只是少年之姿,但因容貌俊秀颇得京城女子的拥护,其余两位远不能及。可惜他因年少只被赐予侍读一职,仅正六品,其余两位却被任命员外郎,从五品。不但如此,皇上还命李晏为太子伴读,只需跟随太子,帮太子处理事务,不必理会属官职之事务。看似李晏这状元吃了亏,明眼人却看出来皇上不但是为太子笼络李太师,也在为太子选择身边人,实为重视。

自举行科举以来,全国上下增开许多学馆,尤其是京城,甚至还增开了女子学馆,只是女子学馆多教习礼仪、琴棋书画歌舞之类,无疑是以培养贵族夫人为宗旨。京城贵族纷纷将自家女儿送入女子学馆就读,就读的名媛中最为出名的便数宁王的孙女颜若郡主、吏部侍郎秋隐秋大人家的四小姐秋琼蕊、吏部侍郎陆朝陆大人家的大小姐陆湘。年后全国各地听闻女子学馆之事的富贵人家皆带着女儿上京,看是否能托关系将女儿送进去,连南郡王妃也带了云生小郡主来到京城。

南郡王妃一行到京城的那日正是三鼎甲游街之日,大街上人潮涌动,南郡王府的马车根本无法前行,只得停下等游街结束。忽闻外面人声鼎沸,南郡王妃也有些好奇,掀起车帘看去,原来是头甲三名骑马走过这里,那为首的少年姿容出众、风度卓然,不禁心生好感,出口问道:“这是谁家的公子?”

“回王妃,这是头甲三名在游街呢,最前面的想必就是状元郎了,听说是李太师的独孙。 ”车外的管家回道。

“原来是李太师的孙子,家世如此之好!”南郡王妃不禁笑道:“与小郡主倒是相配!”

“娘亲,您说什么呢,这可是在京城,别给人听了去!”云生郡主急道。

“是,是,娘亲失言了。”王妃看着小女儿,慈笑道。

待人群散去,已至正午,南郡王妃一行才得以赶去驿馆用了午膳,稍作梳洗之后再进宫拜见太后。

太后正与几个嫔妃品茶,南郡王妃带着云生郡主行礼请安。

“起来坐吧。”太后淡笑道:“许多年不曾见过你了,前些年你父亲也告老还乡了,想必是去南阳郡了,他身体可好?”

“谢太后关心,父亲身体尚好!”南郡王妃笑道。

南郡王妃罗氏,其父便是告老还乡的兵部侍郎罗简,罗氏当年也是京城里出名的美人,太后本看中她想立她为太子侧妃,阴差阳错她竟被当时还是三皇子的南郡王抢先娶走,太后只得选了许氏。南郡王封了郡王之后,罗氏便随南郡王去了封地南阳郡,只有皇家盛事之时才随南郡王回京,七公主满月礼之时她也来了,只是那时太后没有回京,故有多年未见过她。

“这个女娃可是你的闺女?”太后看着站在罗氏身旁的云生问道。

“回太后,正是小女云生。”

“过来让哀家瞧瞧!”太后招招手,罗氏忙将女儿推上前去。

云生走近几步,细声道:“太后娘娘安好!”

“好!好!”太后笑着点点头,道:“你父王也算是哀家的儿子,叫哀家皇祖母!”

“皇祖母!”云生顺从地甜甜叫唤一声,喜得太后一把将她搂进怀里。

“小郡主真是好相貌,可及笄了?”一旁的云贵妃笑问。

“回贵妃娘娘,已经十五了,生辰在十月,还未举行笄礼。”罗氏回道。

“既然来了,就别回去了,改明儿个就在京城里寻个世家的青年才俊,总比在地方上选的好。”太后笑道。

“这次来本就是想将云生送进女子学馆的,郡王宠她,上哪儿都喜欢带着她,养野了她的性子,臣妾便想送她进学馆磨磨性子,也学些东西,省得找不到婆家!”罗氏笑着说,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意。

“王妃说笑了,得父亲宠爱是福,少见有男子这么宠爱闺女的!”宁妃有些黯然地说道。

“姐姐错了,咱们皇上可不是忒宠爱七公主吗!”萱贵嫔插嘴道。去年年末,她终于抄完百遍《大燕律制》,得以出萱语宫。此话一出,太后的脸色却有些不好了,萱贵嫔也知道自己的话有些不妥,有些尴尬。

“谁说非得疼闺女,宁王可是跳过儿子来宠爱颜若郡主这个孙女呢。”云贵妃笑言。

“贵妃姐姐说得也是!”萱贵嫔笑着对罗氏道:“王妃提到的女子学馆,颜若不是也在里面读书吗?云生郡主进去也可与颜若做个伴儿。”

“怪不得颜若那丫许久不来长德宫了,原来是去学馆读书了,哀家还以为她嫌弃哀家这个老婆子没趣不愿意过来了呢。”太后笑道,大家也跟着笑起来。太后抚抚云生的手,夸道:“云生的容貌与颜若相当,性子却是比她恬静多了,颜若那丫头虽得了个好相貌,性子却野得很。”

“姑奶奶!”正说着,一个年轻女子进来,福了福身,跑到太后跟前,笑道:“姑奶奶近来可好?”

“正说你呢,你就来了!”太后放开云生,拉过颜若坐到自己身边,点点她的头,责道:“你看看你,满头的汗,也不慢点!”

“刚下学颜若就赶过来了,姑奶奶,您说颜若什么了,不是坏话吧?”颜若嘟着嘴道。

“说你性子野!”太后故意板着脸道。

“我就知道!看来颜若还是得常来看着您,省得被您说坏话儿!”颜若调皮道。

众人又笑。

“臣妾今日在街上刚好遇着三鼎甲游街,那状元郎可真是好相貌,听说是李太师的孙子呢。”罗氏提道。

“是么?哀家还没见过呢,明日宫里头有宴会,三甲都会来,也有女眷,你们也跟哀家去看看有哪些青年才俊,也好介绍给亲戚家闺女。”太后笑道。

众人皆笑。

今日这宴会叫“玉林宴”,在御花园举行,既是为三甲举办的庆祝宴,也算是将三甲引入上层社会的引渡宴,宴会上并不拘谨,也有许多官员女眷,多是来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家闺女的才俊的,所以也可称为“相亲宴”。

云生郡主与南郡王妃是跟着太后来的,颜若郡主却是跟着宁王来的,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想来是见惯了这样的场面。不一会儿,皇上到了,众人皆跪下行礼。燕北笑道:“平身吧,今日不必拘礼,别吓坏了青年才俊!”众人皆笑。

云生看向皇上,却一见注意到皇上身边的少年,看他的年纪想必不是太子,太子应该是另一边那位着明黄|色衣裳的年轻男子,不知是哪位皇子。萱贵嫔注意到她的视线,笑着解释道:“那位便是七公主了,七公主喜穿男装,看起来像个少年。”萱贵嫔面上笑着,心中其实对无双又恨又怕,只得讽刺无双不像女子。

可惜云生并未注意到萱贵嫔话中的讽意,她看着无双,有些移不开眼。在南阳的时候人人都说云生郡主高傲,她也自恃身份尊贵,不免带了些傲气,可今日她才知道何为真正的“傲”。那七公主举手投足皆有一股气势,自成威仪,这才是真正的皇家公主!可身为女子,遇见更为出色的女子,云生心中生恼,对无双生了几分敌意。

再说那状元李晏,从进来之时起便一直被那些自称“同窗”的及众女眷围住,皇上驾到之时他一眼就看见无双腰侧的佩剑,想上前询问一番,却不得移步,正有些心急之时,却闻一夫人问道:“状元郎可定了亲事?”

一向稳重自持的李小公子终于生恼,冷声道:“定了!”

“啊?是哪家闺女?怎么我们都没听说过?”几位夫人皆惊。

李小公子长臂一挥,指向皇帝身边,道:“七公主!”

这一声落下,众人皆惊,刚好给了李小公子可趁之机,他立即突出重围,大步走向无双,却被一人挡住,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大燕国的皇帝陛下,皇帝陛下面色微沉,已然不悦。李小公子猛然惊醒,忙跪道:“微臣失礼,请皇上恕罪!”

“哼!”燕北冷哼一声:“朕怎么不知道七公主与你定了亲事?”

若是常人,在皇帝面前妄言还被皇帝发现,肯定拼命求饶,可咱们李小公子不是凡人,他面色如常,丝毫不见惊慌,正色道:“当年祖父曾赠予七公主贴身佩剑,那把剑本就是我李家打算做为祖传之物传给后代的,意义非凡,祖父赠给公主也是存了定亲之意!”

众人之中知晓“赠剑”一事的人皆惊呼,小声议论。

“果然如此!李太师当真存了定娃娃亲的心思,被我料中了!”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把佩剑送出去了,原来是为孙子定亲。”

……

燕北已经完全沉了脸,冷声道:“当日李太师不曾与朕说起此事!”

“祖父以为皇上明白信物之含义!”李小公子毫不惧怕。

“李太师呢?朕倒要问问他到底是何意!”燕北怒道。

“祖父身体不佳,正卧床养病,近日恐难以上朝,托了微臣向皇上告假!”李小公子有问便答,面不改色。

此时正在家里喝茶逗鸟的李太师明明康健如常,却被孙子说是重病卧床。其实他是有意不参加宴会,想锻炼锻炼孙子,谁知孙子一番话让他少不得未来半月不得出门以及遭受众多干扰,这是后话了。

燕北正怒火中烧,恨不得将这个胡言乱语的小子拖出去砍了,一旁的燕瑞心中也甚为恼怒。只有无双面色淡然,仿佛他们方才所说与她无关。众人皆盯着这位传闻已久的七公主,不由在心中揣测她会如何处理此事。

静默了片刻,无双没有让他们失望,她蹙了蹙眉,走至李晏面前,出人意料地,一把抽出宝剑架到李小公子的脖子上,冷冷道:“想要回宝剑,凭能力来取!”

燕北见状,心中愤怒顿消,大笑道:“无双儿好气魄,李家小子,你敢不?”

李小公子丝毫未露惧色,伸出两指夹住剑身将剑挪开,缓缓道:“谢公主成全!”说罢,便要站起接受挑战,岂料无双突然将剑重重压在他肩上。剑身放平并不能伤到他,可是这七公主的气力实在是大,他使了几次力,却未能站起来。直到此时,他面上才闪过一丝惊色,拱手道:“微臣技不如公主,甘愿认输!微臣回去定当刻苦练武以待他日能胜过公主,到时还请公主将宝剑赐还微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