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第五章“西欧决战”#7
神圣俄罗斯帝国,波兰佔领区,华沙。
玛丽安娜四世甫一抵达,旋即召来军议中的索菲亚及塔吉雅娜,协同弗拉德莲娜召开会议。可是对索菲亚而言,这场会议形同前任皇帝的任性揉合家族的压力所构成的单方面命令,丝毫没有反驳余地。
西方军对大英联军採取的策略是紮实的正攻法,以短时间、极大幅度的物资消耗战拖垮联军中经济实力或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国家,一步步将大英本国军诱导至前线加以毁灭。这项策略的计算中包含双方拥有的空中舰队、装甲步兵战力在内,亦囊括新旧两帝在梦魇中设下的伏兵;换言之,“台面下的战力”亦是支持正攻法的一大助力。
但是,玛丽安娜却否定了西方军的战略基础。
“母亲大人,您的佈署毫无章法可循,我实在无法同意。”
关键的否决点在於那脱离了僵持的战线、深入敌后的佈阵图。
“我不能冒险让您的直属部队空投至柏林。”
其次,则是那犹似三流笑话般的佈署兵力。
“……更何况只有您一人。”
然而玛丽安娜并未兴高采烈地拍起掌、将这项命令化作恶作剧华丽地收场,反倒是挑起眉头询问道:
“你为什么会觉得这项作战行不通”
──不,这并不是询问。
克莉丝汀娜……又称为“白翡翠”的女人,已告知她们玛丽安娜与一干仿系统管理员而生的未知团体联手;塔吉雅娜则向她报告了白翡翠造成的拟似空间移动情报。姑且不论那是否为单纯的幻觉,能够一瞬间将整个人的感官进行全盘操控,在没有精密器具辅佐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总而言之,“那群人”所拥有的力量绝非常识足以衡量。在这前提下,将玛丽安娜投射到敌军后方的行为就不得视之为自杀,而是超乎常理的战术概念。
也就是说,这句问话应该这么解读──
你不愿意阻止系统管理员对我的干涉吗
以这番话为契机,索菲亚曾经深信不疑的王道思想陷入了两难。
在无法判定白翡翠所言为真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的只有各方立场。白翡翠选择的对象非为大英、而是俄罗斯西方军这点,也让她隐约感受到箇中含义──那条缺乏实证支持的忆测之线,指向的是摆在众人面前的现实──近乎完美的政治力。
神圣俄罗斯帝国。
历代皇帝尽管多有争议、尽管多与邻国磨擦不断,最终仍稳坐世界五强的宝座,百余年来未曾败於来自欧亚美三地的经济及军事威胁。即便是在统一阵线巅峰时期、面对美中两国暗中操盘,亚历珊卓二世强大的外交手腕仍然顺利化解与大英爆发全面战争的危机。当然,能够让祖国无所顾忌地斡旋於国际,稳固的内政功不可没。
帝国重建以来,优秀可靠的施政使国力蒸蒸日上的同时,亦避免使这个国家重蹈历史的覆辙。虽说国内仍有一小部分团体坚持回归联邦制、回归民主政治,其支持者比例日渐降低,时至今日已丧失发声力量。
克里姆林宫的皇帝政权、圣彼得堡的皇务院、莫斯科的辅政女爵团──三者
合一的精英政治并未如国外各种政治体系那般严重失常。即使不能说是完美,也以兼顾国家利益及人民期望的水准走到今天,成就现今帝国。
但是……未免太顺利了。
人类有着利己的本能,人与人的接触正是利益连锁的开端。而人类对於利益的欲望是无止尽的──无止尽的。因此,由人类参与的政治,永远无法成就完美,甚至於连接近完美都不可能办到。
那么,何以我国能做到这点
何以在相对概念的世界总能夺得最稳当的一面
这个国家所经历的“失败”,压倒性地避开了“重大”两个字……以往认为那不过是“强大的必然性”,或许根本不是这样啊……
“母亲大人。”
尽管应该对这个国家提出质疑。
“为什么,白翡翠……”
尽管应该向身为知晓些什么的前任皇帝问个明白。
“会是克莉丝汀娜……”
无限膨胀后再次集束起来的那句话,却将索菲亚的思绪全盘导向克莉丝汀娜的身影。
“问为什么,你那不是猜知一二的表情吗”
然而玛丽安娜并未把女儿的疑惑视为笑话。
“系统管理员──那些人,每一位都和这个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反地,
“俄罗斯是被选上的国家。 ”
她以不曾在女儿面前摆出的虔诚者面容,
“在这个有我们所在的世界。”
以名副其实的守圣者仪态,
“对世界来说,很不幸地,这正是……”
对万般疑问集束成的美丽身影做出了答覆。
“献给她的輓歌。”
§
有那么一瞬间,索菲亚深知自己很可能会舍弃过往累积的一切、全心全意投入玛丽安娜的命令中。
诱因很简单──玛丽安娜所选之路对人类来说是合理的结果。
人类统一。
众人嗤之以鼻的一句话,却是每个进步国家必然产生的使命感。无论是基於和平进程、区域共荣、民族主义还是国家利益,各项目标最终都将遭遇非一国之力足以突破的瓶颈,唯一的解药全部指向压倒性的经济力。非为一洲联邦、非为跨洲帝国,而是更进一步的全球经济实力。
诸国竞争时代产生的最大效益已经过去,沉寂百年而无重大突破的科技现况正是瓶颈当头的最佳写照。即便如此人类仍然分裂成太多个群体,每个群体又陷於各自的经济困境,无论是合作抑或竞争都无法全力以赴、带来应有的效益。
说穿了,分裂形态已经不适合这个发展到相当水平的文明。
必须寻求突破。
不能是联合国那种参杂各国利益之争的东西。
不能是全年开会还无法统一步调的联盟。
n能地降低利益分配的複杂性、尽可能地减少诸国竞争时代那充斥帐面的
无意义开支,唯一的办法就是──人类统一。
那并非空口白话。对於世界五强中的四个领先国而言,都是有可能办得到的事情。或许几十年,或许上百年,统一的进程终究会完成。
毕竟──日积月累下来的国力差距,不就是为了结束这个早该成为历史名词的时代
基於人类统一的大前提,玛丽安娜的命令就有了非常强大的吸引力。接受高於人类次元的助力、加速倾斜的天秤一鼓作气往俄罗斯的方向倾倒,统一进程伴随而生的牺牲便将大幅压缩;甚至只要展现出压倒性的武力差就能瓦解许多的阻碍──对於低廉的爱国心和愚昧的意识形态所带来的对抗意志,也能予以无情的压制。而压倒性的力量当真降临於世界战场,有志一同的精英分子想必会有所响应。到了那个时候,新秩序将引领人类迅速穿越过渡期、进入新的时代。
神圣俄罗斯帝国正是新时代的试验品,其稳当的施政正是为了支配未来的人们──哪怕这一切都和“那些傢伙”有所牵扯,对於全人类而言何尝不是件好事
诱因,太大了。
相较之下,白翡翠那以世界而非人类为主的立场就显得毫无魅力可言。
但也正因如此……正因迎来新时代的代价过於渺小,才令索菲亚在茫然中依旧保有最后的理性。
“恕我拒绝接受这项命令,母亲大人。”
人类,是需要在错误中学习的生物。
生来就享有便利产物的多数人,并不会去理解伸手可及的物品是经过多少次的试验洗炼而成的产物。同样地,对於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件,多数人是倦於从明确的文献或者零碎的证据加以学习的。
这些人,在他们不屑一顾的精英眼中称之为无知者,背负着罪孽的无知者。
何谓罪孽
不负责任地投入利益与歧视构筑的意识形态、摇旗呐喊却从来不明白自己为
何而战的罪业。
要想让不可能被消灭的无知现象随着人类一同步入新时代,适当的牺牲是必要的。
因为痛,所以避开。
因为战争带来伤痛,所以我们要避开战争。
不能只是二战层级的规模,必须一次撼动所有超级大国,并且──加以吞并。
如此,对於无知者的教化方才完成,新秩序才会落实,新时代才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