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110 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管是城里还是城外,尸体堆积如山,夏天的蚊蝇在渐渐腐烂的死人身边翁翁的叫着,然后将疾病传播到其它地方。

瘟疫随时会爆发,只要给它机会。

相比这自然的法则,人类的争斗实在渺小的可怜。

死死的盯着临洮夯土城墙上那面秦北方军团的旌旗,指挥这场大战役的匈奴老上单于稽粥不禁暗自泄气,在里应外合的情况下,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的匈奴骑兵竟然三天还没有夺占临洮城。

就在一天之前,须赤虎已经带人登上了临洮的城头,但很快,秦军的援兵就上来了,一顿令匈奴兵士躲无可躲的雷石雨,密集得让观战的匈奴将领直感到天昏地暗,待到稽粥他们再睁开眼时,见到的就是一付地狱场景。

随着须赤虎冲杀的二千余匈奴精兵一多半被落石砸死在攻城的半道上,而幸存下来的也尽多重伤呻吟,至于上了临洮城的须赤虎,稽粥只瞧见在一刻钟之后,在秦人的旗杆上,一颗血淋淋的头颅正扬威似的挂起。

须赤虎完了

“大单于,秦狗出动了石炮部队,现在各部士气低落,这仗打不下去了”与须赤虎搭挡攻城的匈奴右大将哭叫着抢到稽粥跟前,目睹三千精兵在一瞬间化为乌有,这样的震憾场景任是谁看到了,也会心胆俱丧。

“今日攻城就到这里吧”见此情景,稽粥也只能无奈的下令停止毫无意义的送命举动。

“中行说,你还有什么主意,都拿出来吧,别藏着了。”回到临时军帐内,稽粥终于再也按耐不住心头怒火,冲着跟进来的中行说怒吼道。

“大单于息怒,这秦狗的石炮部队虽然厉害,但也并非全无克制法门,据属下所知,装备这种抛石器械的部队虽然威力强大,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移动不便,只要我们能避开正面,迂回到秦狗的背后,那石炮再强也不过是摆设罢了。”

中行说不愧“败类”的称号,在里应外合的计谋遭到惨败之后,心情极度沮丧的他立即想出了另一条毒计。

“你有什么法子只管说来。”病急乱投医,在付出了前后将近二万人的重大损失之后,稽粥也需要一次放出胜负手的机会,否则的话,他这个新晋单于的位置可就不稳了。

“大单于,匈奴与秦两国边境长达数百里,除了临洮这一处关隘之外,还有河南塞、肤施等多个可以南下的隘口,我们若是能够选择一处秦人防守薄弱的地方突破,那临洮城里的秦狗就是再强,也只能眼睁睁的瞧着我大匈奴的铁蹄扬鞭而去了。”

其实,中行说早有弃攻临洮而打其它关隘的想法,只不过在稽粥和一众匈奴将领矢志复仇的压制下,他不敢说出来罢了。

现在,匈奴大军进攻连连受阻,中行说的这一想法再提出来正是时候。

“秦人防守薄弱的地方,最靠近临洮的地方是哪里”稽粥眼睛放光,一把伏到羊皮绘制的粗糙地图上。

“河南塞,就是这里”稍臾,稽粥一掌狠狠的拍在地图上,头上两根狼氅也因为激动而颤动起来。

河南塞,如果这里的土地老爷有知的话,一定也会睡不着觉的,因为它已经被两个敌对的势力所盯上,再也不可能有安稳的日子了。

“大单于,为吸引秦狗的注意,我们在临洮正面还要保持相当的攻势,不然的话,被秦狗瞧出异常,进攻河南塞的部队就会有麻烦了。所以,属下以为可以让燕王的部众替代我大匈奴的精锐。”中行说见稽粥采纳了自己的主意,脸上更是心情欢畅。

燕王臧荼的部属一共约有一万五千余人,当然其中真正能战的估计是一万左右,当然,这些人的战力可就不敢恭维了。

如果放在三天之前,匈奴想用臧荼的这些被秦军吓破了胆的燕地士兵攻打临洮城,就算稽粥有这个想法,臧荼也不会答应,因为那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但若是佯攻的话,一切可就不同了。

作作样子,摇旗呐喊若臧荼再不会的话,那他这个诸侯王就不用混了。

以硬碰硬,这一场秦匈之间的大决战注定会火光四溅,察知增援临洮没有大的收获的李烈率军转向河南塞,希望包抄匈奴人的后路,给敌以致命一击。无巧不巧的是,受困于临洮城下的老上单于稽粥和中行说也抱着同样的想法。

一场骑军之间的大决战由此拉开序幕。

谁将是最后的胜利者,没有人能预知答案,就算是来自于后世的傅戈也不能预知分毫,因为在他来的那段历史中,根本没有相似的战例可以参照。

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是全新的。

傅戈在引领新的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历史,而他注定将成为一段新的传奇。

在古代的各种兵家史籍中,对于战事之前的准备有着相当详尽的描述,首先就是兵贵神速,然后就是切勿以疲兵远击,这二条至理名言听起来相当的有道理,只不过放在李烈所处的境地,却又是那样的矛盾。

若是慢腾腾的行军,当然可以让军队保持相当的战斗力,但却可能耽误战机,尽管从来回的战报里,李烈已知晓临洮城得到了赵拓部队的增援,暂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若是快马加鞭,固然可以抢在敌人来临之时抵达战场,但一支累垮了的部队其战力又能发挥出几成。

自古战场就是矛盾的载体,考验的是双方统兵将领的智慧与勇气,在这二个方面,已经在关东战场上显现出无敌霸气的李烈并不缺乏与匈奴人较量的底气。

“这世上,也只有傅帅,才能未雨绸缪,想到匈奴人会发兵南下”作为被傅戈一力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李烈对傅戈相当的崇拜,在他的心里,已经没有什么秦王,只有傅戈一个人存在。

因此,当巡骑斥候急奔回来报上发现匈奴大队骑兵的消息时,李烈的第一反应就是匈奴人改变目标了。

现在,已经不是他想要奔袭匈奴人后路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怎样在接下来的骑军正面交锋中赢得胜利了。

“要是傅帅在的话,会怎么办,会怎么去做”这一刹那,李烈心中闪现过无数个念头。

注:中行说在史书上的出场时间为汉文帝时期,按此推断当为公元前180年至前157年之间,本书稍将其出场时间提前了约二十五、六年。

正文 第三百零二章长城保卫战

第三百零二章长城保卫战

傅戈会怎么办

就在李烈为迎上匈奴单于的主力而且喜且忧时,傅戈这位在大秦将士心目中一力挽国家于危亡的英雄正如风似火的行进在由咸阳往北方边境的直道上。提供

从函谷关至咸阳,他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不过,精神还是保持得不错,这倒要感谢秦始皇征发民力大兴土木工程的举措。

二千年前,秦国的高速公路直道的存在能够让秦军迅速的调动,而由北方的九原一带通向咸阳的这一条正是为了应付匈奴大举来犯所建,籍着这一条大动脉,傅戈在短短的三、四天内,已经在二线聚结起了十二万之众的可观兵力。

为了保卫家园,关中一带的父老再一次无私的贡献出了他们的儿子、孙子,这一次,他们的态度比以往更加的坚决。

这其中,不只是因为宣传鼓动,不只是因为他们相信在傅戈的领导下,秦军一定会胜利凯旋,还因为匈奴人的残暴让他们惊醒。发生在河套平原上的杀戮事件已经被南迁关内的牧民大肆传播开来了。

这不是一场同民族间的内斗,而是两个不同民族之间为了生存而展开的决战,是农耕与游牧,中原文明与匈奴原始文明的交锋。

直道上,烟尘滚滚。

数支秦军正在疾速向北开进中。

旌旗飘飘,带着猎猎无敌的气势,撑旗的秦军士兵脸上稚气未脱,但却骄傲得挺着胸膛。

傅戈的议事中枢已经换到了马车之上,军情紧急,他也只能这样边走边议了。

“哈哈,匈奴人在临洮吃了亏,就想在河南塞找回面子,这回他们可想错了,碰上李烈这个疯子,可有稽粥好受的。”

“是呀,我大秦骑军天下无敌,这次正好给匈奴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匈奴人不是吹嘘是马背上的民族吗这次都让他们瞧瞧谁才是真正的马上王者。”

接到李烈派回的飞骑禀报,正为临洮城下匈奴人攻势倏减而纳闷的秦军参谋人员一个个作恍然大悟状。

“军师,你怎么看”聆听着车帘外参谋外发出的既盲目乐观又无意义的吹捧,傅戈微皱了一下眉头,在关东战事结束之后,秦军上下的自信心已经膨胀得了极点。

在有些年轻的参谋人员心中,除了秦军之外,这世上没有哪支军队能放在他们眼里,这种苗头若是让他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造成相当的危害。

聪明的人会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在这一点上,傅戈是这样,坐在他对面淡定的张良也一样。

“傅帅,单单李疯子的一万骑军和守卫关隘的部队,在有备的情况下,虽然能和匈奴人斗个旗鼓相当,但却不足以让稽粥尝到苦头,傅帅,是下决心的时候了,老是被动挨打这仗可打不赢。”相比其它喜形于色的参谋,张良无疑谋划的更加长远。

“军师是说,把重兵全部压向河南塞,与匈奴人来一场决战”傅戈闻言,扬眉一挑低声说道。长痛不如短痛,对于匈奴这个时时威胁秦国腹地的大患,能一下子挤除掉自是最好,只不过,这中间的风险也着实太大。

为了平息关东诸侯叛乱,秦国可以说倾国之力而战,虽说在傅戈持掌咸阳朝政之后国力有所恢复,但也无力连续支持又一场大规模的战事。

若是与匈奴拖成持久战,或者被匈奴人所败,那刚刚稳定下来的统一大局就会另生变故,说不定叛乱势力又会死灰复燃,就是南方依附的赵佗势力也会再一次游离中央的管辖。

“傅帅,决战万万不可。我大秦内乱方平,国力衰微,现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若全力兴兵北伐,万一”已渐成傅系另一中坚的陈平迟疑了一下,终于开口谏道。

万一后面是什么意思,陈平没有说下去,相比张良,陈平看到的是问题的另外一面,而这一面也正是历史上汉初三代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未强大之前不和匈奴人反目动武的原因所在。

“陈平,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有一点我们更要清楚,与匈奴一战,关系着国家的荣辱存亡,保家卫国也是我辈军人的责任,若不能击破匈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