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谜语
上午等于我们这次打七的预备工作。可是,上午玩一下,下午睡过午睡起来一看,还坐得蛮像样,蒙殿里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加庇,都坐得不错,好有办法
上午所作的,是先纠正你们的外表坐相、坐姿。外表有什么重要呢很重要。“行端表正”这是千字文上的话。外表端端正正,就影响内心,身心内外互相影响。这也是道家密宗所谓气脉的关系,气脉也是外表。不要把气脉当成佛法,当成道。不要搞错了。可是,“行端表正”不能说没有关系,大有关系。所以,上午是做这种事。后来,你们不是要学禅吗听到禅,就想到“参放头”。这是毫不相干的事。禅并不完全是参话头,但是,也不离参话头。参话头也不见得就是禅。已经给了各位一个很大的话头。假如真的参通了,不成个佛菩萨,也成个阿罗汉。恐怕不容易参通。什么话头“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
什么叫“参话头”大慧杲禅师的语录,讲参话头讲得最清楚,可以参看指月录第四册,他说“不用搏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手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领略处,不用掉在无事甲里。”不准你用思想,为什么不准用思想你用中国哲学西洋哲学的理论来作注解,没有用的,跟生死不相干,所以不准思量,不准忖度,就是不能够猜猜看。不能用古人语句佛经来下注解。哦生是这个样子,死是那个样子,这个哲学是怎么讲的,宗教又是怎么讲的,庄子是怎么讲的。结果,搞了半天都不相干。也不要在心里头念,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生从这是干什么的这不是参话头,变成了你心里在唱歌。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这是唱歌。唱了半天,有屁用参话头就是心里有这么一件事,一件没有了的事摆在心上。
真破了生死的疑团。什么戒呀定呀慧呀什么九次第定呀什么十地菩萨的功夫,一起都到达了。成了佛,也不过是了生死。谈何容易啊一个凡夫众生就想达到佛境地,就想了生死但是,此事非了不可,不了的话,“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向人间走一回”。
现在,话头已经给了大家,但是,怎么上路呢问题来了,这又是一个话头。话头里钻出一个话头。我现在坐在这里不好,心里又乱,腿又痛,怎么办你说么办从何说起呢我想想看先走吧走
莫名其妙的禅
啪静默
对,屹然不动。
静默
这就是禅宗吗“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一说了这八个字,已经不是禅。只有这一香板,其他都不说,蛮好转头一看黑板,更不是禅,那是黑板。
先跟你们声明,先订好契约。不要七天过了,下了山以后:“哎唷我跟南某人学禅宗唷”千万不可以那么讲,我也没有讲禅宗,你们不要以为这就是禅宗。那是糟蹋古人,同时也丢了你们自己的脸。若拿真的禅宗法门来,就没有办法打这个七了。所以,唐代招贤景岑说:我接引后生没有悟道的人,从来不用禅宗。“我若举扬宗法,法堂里草深一丈。”为什么说门前草深一丈因为用禅宗的方法来教化人,不要说人不敢来,连鬼都不敢上门。没有人吃得消,没有那么高的般若智慧的人可以上得了门。所以祖师说我这里都是用方便法门啊没有办法,没有办法中间想办法。同我们这次打七一样。
那么,什么叫作“打七”呢为什么加上一个虚字“打”呢就是要你把自己的烦恼、妄想、杂念打死。“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这是楞严经上的话。只要你把妄心打死了,真心就显露了。本性的清明自然在前。这不是禅唷但是跟禅有绝对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禅你看那个傅大士,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是在家人,没有出家。你说他没有出家,他比出家人还厉害,戒定慧一切奉行。梁武帝时代的人,据说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谓大士,就是菩萨,中文叫做大士。梁武帝请他讲金刚经,皇帝坐在下面听,他上去了以后,就把戒尺“啪”往桌上一拍,下座。一部金刚经讲完了。梁武帝也是精通佛法的唷当然,他这个花样也只能对梁武帝玩,只能对行家玩。所以,什么是禅禅宗之禅,以无门为法门。可是,真的很难吗不一定。也不能说我们这里没有禅味,是有那个味。
什么味呢有一点我告诉你们。我随时都在改,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非改不可。但是,大原则不变。过去的禅堂,你坐在那里几十年,也没有一个老和尚像我这样婆婆妈妈的苦口婆心的,随时给你讲,随时管着你,随时给你改正。你坐死了,他都不管你。所以,我看到那些老参们老油条,坐了几十年,一点屁用都没有。我看了蛮可怜。如果,真正的丛林禅宗,真正心求学的人,和真正心慈悲布施法布施的人,配上这种随时随地都在提醒的方法,我想一块石头都可以磨出光的智慧。可惜,当年的禅宗,那么一个伟大的教育场所,那么一个伟大的教育方法,就是没有那么一个人。可见天下事“魔从心造,妖由人兴”。都靠一个“人”。所以,像唐代禅宗鼎盛的时候,马祖的大弟子黄檗禅师就讲“大唐国里无禅师”,人家说:“师父啊很多人都在那里盖庙子造禅堂,都有几千人学,那些不是禅师吗”他就笑了:“不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