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82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欣慰是觉得韩氏如此大度,不愧为韩将军之女,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子大气,也看的开。而感慨,却是对自己。虽然知道儿子只怕是占不住这世子之位了,却还是忍不住泛酸,心里七想八想的就怕韩侧妃起什么心思。如今人家直言不讳了,她也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反倒不如人家想得开,都到这地步了,竟然还恋栈权势。

是啊,左右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只要孩子过的幸福安康,是不是世子其实并不重要。况且……自己儿子的情况,也确实不适合做这个世子了。

只是自己这样开了口,难免会让韩氏多想,今后只怕更不好说了。陈氏一方面是自责自己多心,一方面又觉得给儿子日后添了麻烦。终究那事是不好开口的,难不成还要儿子自揭伤疤,落了面子才能退了?到时候人家心里未必感激不说,还落了埋怨。到时候叫固国公府知道了,必定觉得女儿受了委屈,想想当初她还跟锦甯过不去,就是下定的时候脸色都不好,心里就觉得惴惴,一阵一阵的难受。

横了心,干脆将这事跟锦甯私底下说了,却不知道她原本就是知情的。锦甯有心宽慰她,却也不好将自己的事情也跟陈氏说。若不是这次陈氏不知不觉的给自己下了套,她也不会跟自己说这些事情的,能瞒过一时就是一时。当然,总瞒着也不好,看陈氏那么内疚,锦甯也心软,只想着寻个好点的机会,把事情在两家都说开了。

“至于韩姨那里,母妃大可不必担心。韩姨为人豁达,未必会放在心上。乐瑾日后也要喊您母妃的,有他孝顺着您和父王,我和世子也能安心些。”

陈氏看她面上并无勉强之色,只眼神略显黯然,心道也是个心宽的。只是不好再说,安慰了两声,就告辞离开了。

阿常回来了,锦甯便想起这事,说起来跟他商议。

“只怕父王那里还不知道,”阿常沉吟了片刻,才舒展了眉头,对锦甯道:“你明儿回家一趟,跟岳母通个气,你的事情就不要再说出来了,这个世界原本就对女子不公平……父王那边,我会寻个由头跟他说的。其实有些事情父王心里未必不知晓,只是不说罢了。”

锦甯怔了怔,莫非靖王爷知道?所以才会对乐瑾的出生如此期待。

终究……还是自己的孩子更好些吧?

锦甯安慰的对阿常笑笑,搂了他的腰靠在他怀里。阿常却丝毫都不在意似的,捏了捏她的脸颊:“偏你想的多,早些歇了吧,我这两日可真是累着了。”

“嗯。”锦甯呢喃一声,才依依不舍的离了他的怀抱:“我叫人来铺床,要不要吃点什么?”

“也成,给我下碗海鲜面。”阿常傲娇的点点头,一脸理所当然。

锦甯捏了他一把:“还海鲜面呢小心长青春痘。”

阿常咧了咧嘴,也不知是笑呢,还是痛得。

还是亲自去给他亲自下了面。

.。.。

346.加冠礼(一)阿常行加冠礼的时候,小乖乖梁乐瑾已经能口齿清晰的吐字了。一溜圈的叫人都不带打顿的,喜的靖王府上上下下都爱极了这个小家伙。或许是锦甯从前逗弄她逗弄的多了,小乖乖还真个的就和她亲,白日里成天嚷着嫂嫂嫂嫂的,让韩侧妃吃醋不已。不过还好晚上还是要娘的,不然韩侧妃真是连痛揍她一顿的心都有了。

想起一个月前陈氏提起阿常行加冠礼这件事时,锦甯还愣了一下。在她心里,只怕阿常都是个老怪物了,哪里还能想起这档子事儿来?而阿常也从来不提,她自然也就没上心。听陈氏提起来,才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原来阿常如今,也不过是个毛头小子。

这古代就是不公平,女子十五岁及笄便算作成年,自那之后便一天天开始老了,要是这年纪还没嫁人或是定亲,到了十七八岁可都是老姑娘了。再看看男子,二十岁方是“弱冠”,表明才看看踏入青年期。这个年纪就算没娶妻,人家也会认为是“先立业后成家”,有志气的表现,跟看待女子可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锦甯倒还不至于为了这点子不平而气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则,又何必去强求什么。

陈氏似是有意让锦甯帮着操办,她自然也没什么异议,只是没什么经验。她大哥那年加冠礼她并不在家,因此也没有参与过,便向陈氏虚心请教。陈氏很满意她的态度,做起事来也就更干劲十足,力求不出一点差错,好好让这个“能干”的媳妇瞧瞧婆婆的手段。

不得不说,陈氏不愧为世族贵女出身,即便多年不掌家事,对这方面做起来依然很有两把刷子。锦甯看着她从下人的衣着开始置办,到定下请帖的样式、敲定人家分发出去,最后选定邀请来替锦甯加冠的上人,中间几乎是没出一点遗漏的。

请得上人,倒也并不陌生,正是汝阳老王爷的嫡子,如今的汝阳王。

作为阿常的妻子,这种场合再避到一边去未免就不合适了。好在太叔祖母早就过了七七,锦甯的孝心尽全了,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作息。待她穿着绣着大朵金线菊的月白正装出现在众人眼前,笑盈盈的待客时,许多人都下意识的瞥了身上的衣衫一眼。

不是她们妄自菲薄,只是比起这世子妃来,她们的穿戴虽然喜庆端庄,却少了那一份清雅高贵,不落俗套。虽然素了些,却半点不让人觉得落了面子,反而让人眼前一亮。

她头上戴了配套的汉白玉头面,越发映衬的整张小脸白皙光洁,一缕淡淡的红晕飘在两颊,带着一份青涩**的柔美感。

连许多夫人都忍不住拉着她问起是哪家绣坊的手艺。

陈氏原本是属意她穿大红色的,白色在一般人眼里都不喜庆吉利,这色儿又最是挑人,因此除非是服丧,少有人敢这么穿。

锦甯天生皮肤就白,与其说是白皙,反倒像是苍白。这和她小时候时常生病待在屋里不见阳光不无关系,又或者是心理因素,锦甯本身也不怎么喜欢晒太阳,因此就算身子“好了”,也只是愈见白皙。

金线菊却是富贵人家的女眷才能绣在衣物上的花样,就是一般富人,都不能随意绣了。身无三品以上诰命,在衣物上绣了它,被捉住可以是要送到大牢里去的。而这花样也极难配色,大都是黑色才衬得出来,只是没有哪个女子会愿意穿一身黑摸摸的衣裳在身吧?像锦甯这么大胆用白色配上金线菊,也少有人会用,只是没想到效果竟然出人意料的好看。

围着锦甯的大多也是三品下得命妇和各家未出嫁的小姐,从她们眼中的欣羡来看,未必是羡慕她穿的衣裳好看,而是羡慕她的出身好吧?

锦甯前世嫁人前是千金小姐,嫁人后是富家太太,大学虽只是本科毕业,念得却是服装专业,本身就对这一块比较有研究。后来嫁了人,整天闲着没事,偶尔也出门应酬应酬罗烈那些生意对象的太太们,一起出个门逛个街,买买衣服什么的。她本身底子在,眼光自然独到,到后头她倒是成了香饽饽。不过这种应酬的日子没过几年,勒家和罗家就彻底闹翻,她也落得个身死车轱辘的下场。

“是家里绣娘的手艺,也不过寻常。”

锦甯笑着应对了七嘴八舌的太太小姐们,面上笑盈盈的,一一答话,不见一点点不耐烦之色。这衣服不是一般绣坊可以接受绣出来的,自然不可能在外头定做。像靖王府这样的人家,也鲜少在外头定制衣物,都有从宫里调教过的绣娘在呢,哪里还需要外头的来锦上添花。

当然她也无意显摆这些,因此并不说明原因,反倒落得个谦虚谨慎的映像。

一旁几位自持身份在边上观望的夫人们暗自点头,果然不愧是世家女,就算心里不耐,面上却是这样接人待物的风度,说话做事又不骄不躁滴水不漏,既不高傲也不会失了脸面,更不会下了客人的面子。只这一点,蓝家女儿就可求娶为大妇。

可惜如今的蓝家只剩下一个蓝宜可盘算了,那孩子年纪还小,却听说处事极有大将之风,为人稳重机敏,小小年纪能得到这样的赞誉可不容易,就可惜了是个庶出的。听说先前一直在前些日子在蓝家宗祠去世的太叔祖母跟前侍奉,也是那位教大的。京畿中得老人,多半都听过那位的贤名,她教出来的孩子必是不会差的。只可惜了她遇人不淑,连子孙也给教坏了。

几位夫人已经盘算起家里几个庶子来,有不错的孩子,说给自家做孙媳妇也是不错的。家里地位不那么高的,想着拿的出手又年纪合适的嫡子,虽说是庶女,可只要人家教得好,以固国公府的门第,一样是低嫁了。

蓝锦甯不知道自己竟然还对妹妹的婚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一定会觉得十分可乐。

等到固国公府的人到了,锦甯便告了欠,招呼自家人去了。

父兄在前院自有靖王爷和阿常招待,王氏带着锦曦和锦睿还有宜儿在身边。锦睿看着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却还是一团孩子气,见着白白胖胖的乐瑾便稀奇的不得了,拉着韩侧妃问这问那的,不时戳弄小乖乖两下。乐瑾平日里哪里会有人这样待他,不等安抚便大声嚎哭起来,吓了锦睿一跳,不过立马又觉得好玩,反而变本加厉起来。韩侧妃不在意,只是笑笑抱着乐瑾哄起来,王氏却有些不好意思,拉住了锦睿,瞪了他一眼才老实些:“都当哥哥的人了,怎么还欺负弟弟?”

锦睿也不曾被自家母亲这样呵斥过,有些惴惴的,这时听了,却忘了那份害怕仰脸问道:“母亲,这是我弟弟吗?”家中的孩子,出了两个侄儿,都比他大,这一辈里,数他年纪最幼,早想当哥哥了。

王氏噎了一下,笑道:“这是你大姐夫的弟弟,自然也是你的弟弟。”她与韩侧妃是手帕交,即使没有这份姻亲,她们的孩子互称兄弟也是可以的。

锦睿顿时欢呼起来:“耶小睿有弟弟了”开心的模样让众人都挂上了笑容,又一路小跑跑到韩侧妃边上,伸手拉拉韩侧妃的衣角:“韩姨姨,你把小dd抱低一些。”

韩侧妃不明所以,见他满脸渴望,也不好拒绝,便俯下了身子。

乐瑾早不哭了,只是脸上挂着泪痕,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满是好奇的望着锦睿。

“弟弟,你叫什么名字啊?我是你睿哥哥”锦睿却不管这些,自顾自的介绍起来。

周围人噗嗤一声便乐了,纷纷笑起来。锦睿却似眼里只有乐瑾似的,只顾着跟他说话:“母亲说你交瑾儿是不?瑾儿,刚才是哥哥不对,不过那时候睿哥哥不知道你是我弟弟。以后你就归我管了,我不会欺负你了,也不会让别人欺负你。”

童言童语惹得众人大笑出声。

锦曦却是带着温和的笑意,走过去拉了弟弟的手,问道:“睿儿以后可要做个好哥哥。”

锦睿大力的点了点小脑袋:“大姐你放心,小睿是男子汉,说话算话”

八成是跟锦奇学的,锦甯眼底的笑意深了几分。

想起锦奇,这都快一年半了,还没有回来。戍边的战事打打停停,消磨了许久,看样子,是东盛国粮草有些跟不上了。宸帝这段期间处置了好几个准备贩卖粮食的粮商,好不容易得来的粮食不是让他们拿去给敌国打自己人的。好在大部分商人还是比较爱国的,在弄明白要大批量高价买粮的人是东盛的J细之后,是宁可烂在粮仓里,也不会再卖了。

只要东盛坚持不住,二哥也能回来了。锦甯如是想着。

咋然听见外院来传话,说是加冠礼要开始了。。.。

347.加冠礼(二)陈氏便起身领了头,锦甯扶了她的手臂走在旁侧。众女眷们便都一道跟着,不再大声说笑,只小声与身旁的熟人闲谈一二。等到了地儿,自都噤了声。

今儿是梁乐祥人生中的“大日子”,无论如何都不能马虎了去。只见他头戴紫金冠,一身月白金线莽服,蹬着小牛皮的软靴,一个俊俏小郎便跃然眼前。锦甯不知为何想起了那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扮相,虽说那不过是个风流倜傥的混人,却也是高门贵子,若真有其人,未必就输了眼前人……额,阿常和那个长不大的败家子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了。

阿常本就生的好,这样的打扮更显得他面如冠玉,俊逸不凡,引了许多侧目。盯着他看的多半是未嫁人的女儿家,也有几个**和几位夫人,暗暗打量着他。

那些或是倾慕或是羞涩的眼神让锦甯的心里升起一股不舒服的感觉来。

仿佛属于自己的东西被旁人觊觎了,哪怕明知抢不走,却还是难免心生不悦。

她从来不是小气的人,有女人喜欢代表阿常有魅力,可她却发现自己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这是古代社会,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就算婆婆不强求,阿常不接受,还是会有人千方百计的给他塞人。

锦甯忽然明白为什么一个男子的加冠礼,会有这许多未出阁少女来参加了。

这万恶的妻妾制度。锦甯心里腹诽了一声,随即也抛开了去。别人心里如何盘算终究是别人的事情,过好自己的日子即可。只要阿常不乐意,旁人想什么也是白搭。

她信他,胜过相信自己。

她是会屈服于制度的人,如果不是阿常,她也许会和其他人一样,给自己的夫婿纳妾,做个贤良淑德的妻子,安安顺顺的过完一生。可是她从阿常那里感受到了旁人给不了的东西,她也不想辜负他的心意,硬要他循规蹈矩的生活。

说到底,她其实还是不甘的,所以才在确认了阿常的出现之后,做了那许多看似理所当然,实则出格的事情——因为她知道有人会成为她的依靠,即使什么都没有,她还有他在。

锦甯晒然一笑,自始自终她都在依赖他,却还一直理不清自己的心绪,实在有够笨的。

“甯儿,来。”汝阳王刚为阿常行完加冠礼,司仪才喊了礼毕,该他向众来宾致谢了,便却顿了顿,反而笑着朝她招手。

众人疑惑的看了看靖王世子的举动,下意识的再去瞧蓝锦甯,心中莫名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先前分在两个屋子里还没人发觉,方才又一时被世子的荣光镇住,感情这小夫妻俩,今儿连身上穿的都是一对儿。

陈氏扬起嘴角,他们这样穿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察觉了。一开始还以为是锦甯的主意,后来问过伺候儿子的丫鬟,才知道是儿子常常问起锦甯的衣着,看她穿什么样什么色儿的,便跟着换一样的或是相近的。

衣物未必是一起做的,款式却总是差不离。她儿子和儿媳妇的喜好,还真是有志一同。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迎着众人复杂不解的眼神,锦甯微笑着走近了阿常身侧。侧头对着他笑了笑,才和他一起向众来宾道谢——阿常这是在向所有人表明他对她的看重,她没道理不配合。

有好几位夫人的眸中略略闪过失望之色,而待字闺中的小姐们却是一脸欣羡的偷偷瞅着。

外头传言靖王世子与世子妃感情并不如何好,锦甯嫁入靖王府快两年了,却一直无出,分明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再加上这小夫妻两鲜少同进同出,自然就勾起了许多人的猜测——皇上对靖王府是愈发倚重了,若是自家女儿能加进去做个世子侧妃,得了世子的欢心生下嫡长子,蓝家那个丫头也不过就是个挂名的世子妃。

心里都是打的好盘算,偏生阿常这番举动硬生生的打破了他们的美梦。世子与世子妃感情不好?感情不好还在加冠礼上穿着一样的衣裳,共同进退?

念头淡了许多,却也不是完全没了。夫妻两个感情好,却没能怀上,莫是世子妃身体有什么问题?虽说并没有这样的传言出来,但毕竟靖王府的脉案都收在宫中,自然不可能流落出什么消息来来……

靖王府这样的人家,总归是最看重子嗣的。

阿常与锦甯也不管这新人心里转了多少弯弯绕绕,通都笑脸相迎。

安顿了众宾客坐下吃酒席,阿常扯了个换衣裳的借口拉着锦甯去了前院的书房。

“怎么到这里来了?”他不在前头待客,却带着她来书房做什么?锦甯心中疑惑,问了一声。

“太子殿下来了,在书房等着呢”阿常也有些无奈,不过是过个生日,偏偏折腾的这样厉害。他们一大早就起来折腾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

锦甯一怔,想起今儿怎么说也是梁乐祥的好日子,宫里那位不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只是有必要这样偷偷摸摸的么?

推开书房的门,太子正坐在椅子上百无聊赖的看书。见到他们进来了,不禁笑了起来,道:“可算来了,让孤好等。”

阿常和锦甯对视一眼,就要跪下请罪,太子忙拦了:“别别,孤就是那么一说,快起来,孤就是个送礼的,不过和旁人比那是走了后门的。”

锦甯和阿常顺势站了起来,冲他笑了笑。太子看起来心情不错,也并非是等急了的样子,大约也只是玩笑话。只是就算心里明白,这大面上的事还是要做一做的,若是日后落人口实,那就不好了。只听阿常道:“殿下能来就是乐祥的荣幸了,怎么还能收礼?”

太子殿下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其实吧,不是孤送的,是父皇赏赐给你的。孤来的匆忙,把孤的那份忘在家里了。”

太子是从后门进来的,通报的时候也不是拿太子府的名帖,是靖王爷察觉不对才亲自去接的人。太子也不愿意去前院,他一露面只怕所有人都该诚惶诚恐了,也越发坐实了靖王府圣眷浓重的猜测——皇叔并不希望如此,他也不想给皇叔惹麻烦。更何况来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