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之下,纵然不喜欢,也挑不能推的几家,去了四五次。
这时候便怨怪上阿常了,没事做什么世子爷啊,让她成了靖王府独一无二的当家少奶奶。
阿常只能苦笑着摇头,他要不是世子,能娶上这么个固国公府的宝贝疙瘩啊?
锦甯心里也明白,所以就只是嘴上抱怨两句罢了,看阿常一脸无辜的样子,还觉得挺可乐。
其实那些丫头也挺好应付,端着笑脸往那一坐,偶尔开个金口插上一两句话就行了。倒是没人敢去招惹她,就是京畿中几位风传刁蛮的世家千金,在她面前也得规规矩矩的不敢生事。
这些闺阁女子再张扬,也不过是拔了牙的纸老虎,在富有“盛名”的蓝锦甯面前,就如同小猫一样温顺乖巧。纵使背地里有什么不满的,也只敢私底下说说。
只是李家的某位大小姐,偶尔遇上了总要刺上她一两句。初时锦甯也不知究竟,后来才偶然得知,这位竟然一直对自家妹夫念念不忘。就算锦曦已经与梁和儞完婚多时,这位也没能消停了,一直在蹦跶着想要做皇长孙的侧妃。
坦白说,锦甯倒是不讨厌这个女子。虽然张扬,但张扬的直白,可比一些背地里捅刀子的人好多了。就算嫉妒,也只是明面上的,看起来不像是会使心计的女孩子,倒是不足为虑。
锦甯知道,梁和儞与阿常不同。阿常说了不会纳妾,就是拿圣旨吓唬他,他一样能撕了当没看见,指不定宸帝还拿他没辙。可梁和儞呢?身为皇长孙,他自小接受的就是宫廷教育。三妻四妾什么的他或许不会主动要求,但也绝对不会拒绝。能再大婚前不纳妾,是他对锦曦的保证,却不是对日后不娶侧妃的承诺。
有时候,他们这些皇子、皇孙,也是一种政治的工具。为了皇帝的需要,就算自己再不喜欢,也会娶上几个侧妃妾氏,以拉拢官员和世族。
李大小姐成为皇长孙侧妃,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如今梁和儞新婚燕尔,这事至少要一年后才能见分晓。就算到时候她真的能入府,锦甯也丝毫不担心。不说梁和儞对锦曦如何有心,就是锦曦自己,也足够拿捏住这个脑子有点单纯的娇蛮丫头。
“世子妃,明儿就是立夏,王妃让您准备过节的一应事宜,您看让谁去办?”如画捧着几匹各色绢布走进屋子,放在桌上,对卧在榻上装美人图的锦甯问道。
开了春,人就容易困倦,可锦甯又确实睡不着,只好想了这么个法子。稍躺一会,虽然不是睡死过去,却也能解法。留了如书一个在屋里伺候,如画方才被靖王妃叫去了,湛青芮梓两个丫头轮休,已经回家了。小丫鬟们都在屋外,倒也清静。
“这么快就立夏了?”见是如画回来了,锦甯睁开假寐的眸子,一抹慵懒之色浮现。坐起来伸了个懒腰:“让如书去办好了,她一直都做的不错。拿的什么过来?”
如画瞅着世子妃懒散的样子,抿了抿唇笑道:“是给奴婢和小丫鬟们做今年夏衫用的布料子,韩侧妃娘娘说去年没做,今年多做两身,奴婢顺便就到库房把料子领了回来。”
如书闻言,欣喜的抬头看了一眼。终究是小女孩家的,听到做新衣裳,自然欢喜。
锦甯似笑非笑的瞅了她一眼,见她不好意思的低头,才罢了。
这丫头,在固国公府的时候太老实,总是被打压着,难免有些小家子气,对吃穿这些特别上心。不过她是个忠心的,该拿的少不了,不该拿的白给也不要。就是这两眼放光的模样,着实上不了台面。如画都说她好几回了,她却满不在乎。
按她的话说,就是自己该得的,高兴一下又不会怎么样。
“恩,你拿下去分了吧……这两天天气不错,明儿把箱子里的衣衫都拿出来晒晒,免得潮了。”又要换季了啊,她这日子过得,真是无知无觉。想起箱笼里还有这几年积压的旧衣裳,不禁头痛的揉了揉额头。她真的觉得自己已经很少做衣裳了,可还是一年年的堆积了起来。有许多衣裳因为是公中定制的,她并不很喜欢,都不曾穿过。抬眼看了看如画的身量,因为年纪大了,发育的极好,倒是有几分窈窕之意:“如画,你今年多大了?”
如画一怔,也不知道世子妃问这个做什么,便老老实实道:“过了七月,就十九了。”
“快十九了啊……”锦甯不由感叹了一声,自己也都快二十一了。
当初的四个陪嫁丫鬟,如棋是最大的,比她还要大上两岁,原本是王氏打算给她第一个开脸的。但因为阿常不需要,她更不想要,所以打发了回去。如书是后来顶替上来的,年纪却是要比如画还小一些。而芮梓、湛青也是后来才从王府里挑的,今年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放在前世,不过是高中刚毕业或是才上大学的年纪。可再这时候,却已经能算是老姑娘了。
不过给人做丫鬟的,年纪倒不显的那么要紧了。主子们总会安排好她们的后路,不会真叫她们当一辈子姑娘。
她身边的四个丫鬟,除了如书,都已经到了该放出去的年纪了。
“如画,你母亲……有没有给你物色好中意的人家?”锦甯眨了眨眼睛,问道。
如画面色一红,蓝锦甯当面大大咧咧的问她这个,不脸红才怪了,急忙摇头:“奴婢的娘说,既然做了陪嫁丫头,婚事就由主子安排。”
锦甯恍然大悟,也是,做了陪嫁丫鬟,自然就不能算固国公府的人了。就是她老子娘也没办法越过她去给如画安排亲事。她一直都觉得丫鬟们年纪都还小,却是没上心。这么突然的,让她从哪里挑几个合适的人把这三个娃给嫁了?
顿时觉得头疼起来。
“那……那你的意思呢?”锦甯想问问如画的想法,看看她有没有中意的人选。但转念一想,自己这么问好像有些太唐突了:“我是说,你有没有想过要嫁什么样的人?”
如画连脑袋都恨不得埋起来:“但凭世子妃做主。”
就是有,她也不敢说啊做丫鬟的背着主子和别的男人私相授受,她不要命了么?
锦甯也发觉自己问的不大对头。
这是古代啊,哪有问人家姑娘家,你喜欢谁的?
一旁的如书噗嗤一笑。
锦甯瞪了她一眼,对着如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我说错话了,如画你别放在心上。”
“奴婢不敢。”如画忙摇头,飞快的抱起她刚放下的绢布:“奴婢这就给大伙分布去,奴婢告退。”
得,把人给吓跑了,锦甯心里一阵懊恼。。.。
390.立夏(二)
没过几天,韩侧妃把锦甯找了过去。
才踏进院子,就看见韩侧妃的小院里人来人往,都是一些半生不熟的面孔,锦甯看了一会,隐约想起来是靖王府的一些大小管事和颇有脸面的一些嬷嬷们。不过这些人平常都各司其职,很少有这样集中到一个院子里的情形。他们都是隶属于各位主子屋里不同分管的,平常少有交集。锦甯估摸着自己大半人都见过,只是不怎么熟悉。
这些人脸上各种表情的都有,复杂的、高兴的。看起来像是在为了什么事情而忙碌,想想韩侧妃如今管着府里大部分的庶务,偶尔忙碌一回倒也不算奇怪。
见了锦甯,众人都挺守规矩的请安。如今自然没有人敢小瞧这位世子妃,不说皇上皇后的赏识,淡淡是靖王爷和王妃娘娘对这位的重视信赖,也足够他们将她的地位提升好几个等级。要说这王府里,敢在她面前倚老卖老的人还真不多。主要是,大伙心里都清楚,这位的那位太爷爷可是连皇帝都敢当面辱骂的人,谁知道小姑娘有没有遗传老爷子那糟糕的性格?
他们可不是皇上,被给身份高贵的小姑娘指着鼻子一通骂,指不定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锦甯倒是挺冤枉的,她可不是那种乱发脾气的人。再说那一次老爷子这么做,何尝不是经过宸帝授意的?老人家年纪大了,早就不想干了,可是没办法啊,他声望太高了,想退下来总得有个理由吧?没办法,只能让皇上当梯子,借坡下驴了。
韩侧妃屋里也是乱糟糟的,账簿摊了一桌子,屋里堆了好几个箱子,好些难得一见的布料、古玩珍品,就像地摊货一样散乱的摆着。
锦甯目不斜视,脚下却自动自发的放轻了许多,已经有婢女向韩侧妃通报过了,不过她一向拿锦甯当自己人看,犯不着折腾那些客套,便也就没有特意起身。
“甯儿来了?”许是听见锦甯的脚步声,韩侧妃方才抬起头来,对她笑了笑。
那是怎样一张脸哟,锦甯眨了眨眼睛,才勉强抑制住笑意。平常韩侧妃也是个很注意打扮的人,今儿却是素面朝天。她年纪也不算老,不过三十岁,虽然添了些岁月的痕迹,但看起来更有成熟的风韵。加之做了母亲,从前那个刚强女子的棱角也软和了许多,很是温柔。只是……兴许是账册许久没被动过,她脸上沾了好些灰尘,瞧上去灰扑扑的。
“韩姨耳力真好,我这么轻的脚步声您也能听见。”锦甯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递了块帕子过去,韩侧妃愣了一下,才恍然似的擦了擦脸,瞧见洁白的手绢上顿时黑了得一块,不由的尖叫了一声:“啊,怎么这么脏”
锦甯咳嗽了声,掩住嗓子眼里的笑意,道:“这些册子放的久了,总是会沾上灰尘的。韩姨怎么不让人拿去捯饬干净了再看,身上都脏了。”
“哎,这不是忙么,谁知道王爷怎么突然想到要查账了。”韩侧妃蓦然住了嘴,想起靖王爷吩咐过最好不要让旁人知道。不过一想,锦甯可算不上旁人,自然就释然了,只是也没有再说下去,而是笑道:“你忘了,你韩姨从前也是学过武功的,这些年虽然落下不少,可也没全丢了。”
锦甯捂了嘴笑道:“要是韩姨不说,甯儿还真忘了,您还当过打抱不平的少侠来的。”
“臭丫头,”韩侧妃闻言瞪了她一眼:“你也来取笑我。”面上隐隐有一丝红润。
当年在街上救下遭纨绔调戏的王氏那一段,可是她少有的得意时候。只是莫名其妙的被王氏爱慕了一阵子,着实让她尴尬了不少年。按理说,王氏才该是最不好意思的那一个,可偏偏她丝毫不放在心上,也不觉得自己爱慕“某少侠”的纯情有什么错,时常拿出来给几个孩子当故事讲,就连蓝正杰也听过这一段趣事。
要不是她是个女儿身,又嫁给了靖王爷做侧妃,指不定蓝正杰还要找她算账呢
按王氏的说法,她是大姑娘坐轿子头一回看上一个少年侠士,被触动是难免的。谁让韩侧妃的男装扮相颇为不俗呢?她也只能摸摸鼻子认了,笑就笑吧,咱丢脸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好歹也能用年少轻狂不懂事迷糊过去不是?
所以面对锦甯的打趣,她也不着恼,只是有些无奈罢了。
锦甯笑了几声,才问道:“韩姨找我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被她方才那么一插科打诨,她差些都忘了正事。韩侧妃忙肃了肃容,只可惜脸上还沾着灰,看着总觉得有点灰头土脸的,引得锦甯好容易才没失态:“还真有件正事,今年咱们王府要放出去一批丫鬟小子,我方才看过名册,你屋里好几个丫鬟已经到年纪了,打算好了没有?是想配给府里的家生子还是外嫁?有没有想出府的?”
王府放人是惯例了,每隔几年总有这么一回,主要是给贡献的家生子的府里。有些人在王府里做了一辈子了,虽然当惯了下人,可总有那么一两个心气高的,不想自己的子女继续当家生子的。看祖辈对王府的贡献,只要合情合理,就酌情放一些人出去。这样既提高了王府家人做事的积极性,也让众人对未来的生活有个盼头。
锦甯虽说嫁过来两三年了,却还是第一回碰上,听韩侧妃这么一说,一时之间不觉怔了一怔。慢慢才想起来,以前侯府也有这样的事情,只是因着和她自身没什么关系,也轮不到她插手,便没怎么关心。固国公府倒是没碰上过,不过那却是因为固国公府时新建的,带过去的仆役也说不上什么贡献不贡献的,日后年限长了,只怕也是会有的。
“我先前不晓得,也就没问过他们。不如等我回去问问再说?”锦甯想了想,便说道。她是选择性遗忘了,毕竟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出府的。虽然不再是卖身为奴的下人,可到了外头一切都要靠自己,没什么家底的人家连想都不敢想,好好依附着王府过活也挺好的,想出去的也只是少部分。
锦甯考虑过自己几个贴身丫鬟的出嫁问题,却没想过这一遭,也是因为这个。大部分女孩子都是不会自己想出府的,想出府的多半是有点志气的年轻小子。
韩侧妃却有些吃惊:“世子也没跟你提过?”
他哪里会关心这些?锦甯心里腹诽着,面上却是有些困惑的摇摇头:“没听他说起过。”
“也行,你回去问问也好。”韩侧妃笑着点了点头:“年纪不够的就不用问了,就是想出去也未必能轮的上。那些做事懒散的,正好趁着这回敲打敲打,别总惯着他们。”
“是,我知道了。”锦甯吐了吐舌头。
靖王府里谁都知道世子爷屋里是最清闲的,只要做好了本职工作,想干什么都行,当然,是在不闯祸的前提下。有些年纪小玩心重的,已经被别院的嬷嬷抓到好几次了,只可惜蓝锦甯却不想说她们。小丫鬟们爱玩是天性,何必一个两个都拘束的死板板的?她屋里的丫鬟,最小的才十一二岁,平时也就是做个洒扫的工作,指望她们有上进心?
当然,出挑的也不是没有。只是看着还稚嫩的小女孩,满肚子的小心思,锦甯也觉得腻味。自己是这么过来的,深知那并不好受,能宽些就宽待着,只要不出格就好。
“你屋里的如画芮梓和湛青,都到年纪配人了,你要是不好意思替他们做主,就跟我说一声。咱们府里好些小子还没娶亲,看到外头那些人没有,一大半都是来我这里讨恩典的。”韩侧妃见她听进去了,满意的点点头,又说起让自己头疼的事情来。
别看当主子的说一不二,可遇上这种事情,还是很为难的。这婚嫁的事情,最是不好说,一个弄不好,喜事就成了糟心事。各个主子屋里出挑的丫鬟被人瞧上的不少,还有些是一家女几家求的状况,配了哪一家别人都有话说。虽说都是小事,再怎么也不能为了这点事闹开,但万一底下有了怨言,人就不好管了。要让人人都满意,还真是不好处理。
这不,想着锦甯屋里的几个大丫头都不错,反正世子瞧着也不是打算收房的模样,正好拿出来堵住那些人的嘴。那几个丫头可都是一等一的模样,说话做事也都伶俐的很,要说起来,嫁给小厮还真有些委屈了。
可府里的管事,多半是上了年纪的,做填房或是小妾也都不合适。不过往好了想,谁知道各人往后有什么样的造化呢?
锦甯笑道:“芮梓湛青是府里的家生子,倒是无妨。不过如画是我带进来的,要配人得经过我同意。”
韩侧妃又是一个白眼甩过去:“行了行了,如画的婚事你自个做主。”
人嘛,总有个远近亲疏各不同,湛青和芮梓再懂事乖巧,也比不上如画不是?
当然,她也不担心,韩侧妃心里有分寸,不会胡乱拉郎配的。
391.立夏(三)
出卖了两个水灵灵的大丫鬟,总算换得一个自主名额,锦甯叹了一声,这笔“生意”,不知道是赚了还是亏了。按道理说她没必要心虚,可想起芮梓和湛青期盼的目光,还是免不了叹息,这事在固国公府自然好办,只要她开口,王氏没有不允的。
谁让她屋里有三个丫头都到了年纪,如画已经算“过期”,只不过她是陪嫁丫鬟,这才没人说什么,再留,可就留不住了。
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想了想,还是回屋知会了三个丫鬟一声。不当家虽然清闲,但有时候也身不由己。芮梓湛青表示可以理解,只是还是有些落寞。
如画倒是欣喜,如书看了她一眼,也泛出淡淡的笑意。既然如画的婚事世子妃可以做主,那么过上两年,她的婚事也不大成问题。
谁让她们都是陪嫁丫鬟呢?
想当初被拿来做顶替,如书心里也有几分忐忑。毕竟不是从小到大相伴的,在世子妃心底要留下好印象自然很难。如今想来,却反倒是得了好处。留在固国公府,纵然轻松些,但如她这般资质平庸的,想要往上爬却是极难。小姐们身边的大丫鬟都是满员的,夫人也有器重之人,她想要出挑,几乎不可能,做到头也就是个二等丫鬟的命,日后配个小厮已经是大体面。
可现在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世子妃带来的陪嫁陪房就这么一些人,只要自己努力总有出头之日,纵然比不上如画姐姐,可比靖王府的丫头总来的可亲些。
湛青芮梓虽然失望,却还是犹犹豫豫的问起,若是有中意的人家,可否优先考虑?
蓝锦甯淡淡瞥了她们一样,捻动手上的碧玉珠串:“府里可是禁私相授受的……”
两个大丫鬟松了口气,齐齐道:“奴婢明白。”世子妃话里虽有警示之意,又何尝不是告诉她们,只要不曾私相授受,而是通过正经渠道,也并非不可能?
蓝锦甯笑起来,提点道:“韩母妃素来好说话,你们让老子娘去求一求,未必不行,只是人选不能太突兀了。”
两个丫头点头不止。
家里人为这事已经问过好几遍,身为大丫鬟,府中想要求取的人家自然不少,已经有好几户上门提过,爹娘察看过人品,自个也找机会偷偷瞧过,心里都有满意的对象。
虽然不如如画姐姐那样好运,但若能嫁给中意的人?br />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