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要的是能借娘娘的名头压压大房的气焰,涨涨自身的威风。

于是,两房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还是二房棋高一着,仗着贾母的偏袒,最后决定“盖”了。虽然已经决定盖了,可怎么盖也是个问题,还有,这盖别院的银子又是从哪里出呢?

王夫人张口就是:“娘娘省亲,可是一族的荣耀,这银子当然得公中出了。”

巧儿也立马回绝说,“二太太,不是我推辞,实在是公中也没银子了,前些日子还了债,这公中也不过就剩下几十万两银子,又分了两个产业给你们,这就更没多少家底了。再说了,来年还得筹备珅儿和迎春的婚事呢,这个聘礼嫁妆总要公中出大头吧,就这些恐怕都还不够,说不得还得我贴补一些嫁妆进去才行呢,哎,这两位亲家可都是名门望族,可不能让人家看了咱家的笑话。”

王夫人闻言,恶狠狠的盯着巧儿,估计生吃了她的心都有,咬牙问道:“公中真的没银子了?”

“我说没有就是没有,你当那一百万的欠款这么好还呀,早就把公中的底子掏空了,为了给公中留点东西,老爷还贴了不少私房呢,哪像你们呀,只出了轻飘飘的一万两。更何况也不知道是谁,将公中准备变卖了还款的古董字画都拿走了,害得账都对不上。”巧儿没好气的说道。

巧儿不提欠款还好,一提欠款,王夫人就想起当初分家的事了。那个时候,王夫人以为公中不过百多万两的产业,觉得等还了债,也就所剩不多了,因此,为了不承担欠款,这才松口分了家。反正谁都知道贾府里最有钱的是老太太,她手里的产业,折合一下,至少也有一二百万两,而以老太太疼宝玉的那个劲,想也知道这些产业最后会给了哪个。

哪知前些时候因为大房内分家,无意间却让她打探到一些消息,发现公中竟然还有好几十万两地产业,王夫人当场就砸了自己心爱的一套茶具,气的浑身直哆嗦,可心里却也有一丝疑惑,这事老太太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要是知道,那说明大房在贾母心中的地位比二房高,否则不会帮着大房隐瞒财产,忽悠着两房分家,那将来贾母的东西,最后落到谁手里就不好说了;要是不知道,则说明大房骗了贾母,能瞒过如此精明的贾母,更说明大房在贾府的掌控力。无论哪种都对自己不利,以王夫人的看法,恐怕前者的原因大些。

王夫人得知此事的当天,就告诉了贾政,夫妻两个谁也拿不定注意,是把这事捅给贾母,看看贾母的反应呢,还是就装作不知道,吃了这个哑巴亏。二人还没拿定主意,这省亲的事就发生了,因此,王夫人此时虽然面上嚷得厉害,但其实心里底气并不足,她摸不透贾母的态度。不过,既然摸不透,那就不要摸,王夫人直接对贾母道:“老太太,这事还得您拿主意。”

贾母闻言也很矛盾,其实她到现在也不知道大房到底有多少银子,贾赦以前的家底贾母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贾母并不去关心,因此具体的状况贾母也不清楚。而巧儿嫁过来后,直接坦言自己不善经营,贾母也想当然的以为贾赦的财产是越来越少,要不,她也不会答应每年给大房三万两银子,打得就是贴补贾赦的意思,当然,安抚的意味更重。

等着小汤山一事出了,因为巧儿以前的烟雾弹放的好,一般人并不知道真相,而贾母多年没出去走动,消息更是不灵通,因此,只知道大房赚了不少银子,但具体数目确实不知,再加上贾母对巧儿一惯的印象,自然也觉得没多少了。至于公中的银子,这个假账也不是很难做的,更何况底下的奴才都知道将来是谁当家,自然是向着大房,将贾母瞒的死死的。

其实,贾母也不是铁石心肠,贾赦对她的好,贾母怎么会一点不知道,可是一来是因为贾赦的生母,二来也是她真的疼爱贾政,更何况还有个含玉而诞的宝玉。贾母是个迷信的老太太,宝玉如此与众不同的出生,自然被贾母看重,认为是贾府的希望,所以,贾母一直硬着心肠偏向贾政,可是,这种偏心也不是无限制的。

贾母是典型的古代老太太,全身心的都是为了贾家的兴盛,贾母认为贾赦他们两兄弟争权,这是贾府的内斗,不但不会伤及贾府的根本,还可以使贾家更上一层,你没看如今大房得了新君的慧眼,二房的嫡女也荣升为妃了吗。这一切都坚定了贾母的心,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明智了。

可是,现在这种局面,就算是贾母也是无能为力啊。依着贾母的本心,当然是偏向贾政他们,但贾母清楚地知道,这贾府毕竟是由贾赦继承,要是动摇了根本,那么贾家的将来也就可想而知,毕竟大房已经拿了一百万两银子还债了。

可要是由二房出钱盖别院吧,那么二房的那点财产也就用光了,贾母也舍不得贾政他们受苦,特别是宝玉,他将来可是有大出息的,没有钱财傍身怎么行。至于自己的私房钱,那是自己用来养老的,贾母连想都没想过用自己的私房这件事。

贾母一时没了主意,因此只能说道:“这个问题先放一放,现在还不知道盖这个院子要花销多少呢,再说,族里那边也不可能不出点,这样吧,政儿你先找人设计好院子,估摸出来大概数目,到时候咱们再讨论如何。”

贾赦贾政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只是过后,各处的反应各不相同。贾母不愧是老狐狸,仅凭着王夫人与巧儿几句话和些许的神态,就觉察出些许的不对,招来自己的心腹嬷嬷,让她们悄悄打探两房和公中的产业。

只可惜,虽然贾母很精明,但下面的人手不给力啊。一来,这些老嬷嬷早就出府荣养了,所有的一切都要靠她们的子孙来打探,而这些人忠心的对象可不是贾母;二来,就算这些人的主子是贾母,但她们也要为自己的将来着想啊,他们又不是笨蛋,一边是未来的新主子,一边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的老主子,怎么选还用看吗,即便不对大房死忠,也不会同大房作对呀。

于是,贾母打探消息这件事当晚就被巧儿凤姐她们知道了,两人商议了片刻,最后贾母得到的消息就是:大房已经内分家了,高氏贾瑚手里只有大约二十万的产业,这还包括苏氏的一半嫁妆;凤姐贾琏两人比贾瑚他们稍微少些,不过将来还有公中那份产业补充;贾珅现在还没有私产;贾赦巧儿他们,巧儿手里有二三十万两的产业,可那都是她的私房和嫁妆,至于大房原先的私产,分家后就合并在公中了,因此,公中现在大约有三四十万的产业吧。至于二房,贾兰他们这房大约有十万左右的产业,不过大多数都是李纨的私房和嫁妆;宝玉没有私产;王夫人贾政手里大约有百万两的产业吧。

贾母得了这些消息,有什么应对这些都是后话。

第 54 章

更新时间:2012-1-31 10:24:28 本章字数:4446

大房的隐患解决了,巧儿与贾赦之间也再没有隔阂。如今的贾赦可不是原著里那个昏庸不堪的老混蛋,他虽然称不上什么老狐狸,但也算的上敏锐,许多事情,贾赦都心中有数,也因此,即使他对巧儿很好,两人也算的上是恩爱夫妻。但有一个问题却是两人都回避的,就是爵位和财产。

贾赦不傻,他很明白几个孩子之间有着什么问题。所以,一直以来,贾赦都担心巧儿为了自己亲生的孩子,对其他两个孩子耍手段,或是对他们偏心,不能一视同仁。因此,凡是涉及到几个人时,贾赦总是下意识的偏向贾琏贾瑚的,这倒不是说贾赦不心疼贾珅,只是他潜意识里有着保护前妻生的两个孩子的意识罢了。

贾赦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巧儿很早就发现了,也因此,巧儿对贾瑚贾琏更是格外的好,而且在爵位和财产上从不发表意见。

只是随着贾珅的长大成才,这个问题也摆到了贾赦的面前。尤其是贾珅的岳家家世比之王家强势太多,贾珅自己也比贾琏成才许多,围绕着爵位,大房其实也是暗潮汹涌。好在,还有二房这么个强敌在侧,这才使得大房团结一致,直到二房在贾府失势,矛盾这才尖锐起来。

好在,巧儿贾珅退让,贾赦处理及时,才没有发生问题。如今,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几人之间再也没有任何问题了。

对于爵位的事情,巧儿其实早就和贾珅谈过,贾珅早就和巧儿说过,要凭自己的真本事博出一个未来,因此,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巧儿与贾珅之间的母子情分。而贾珅,在巧儿的分析下,也理解了贾赦对于两个兄长的偏袒,而且,他还很聪明的利用这种事情为自己博来贾赦和贾瑚贾琏对自己的愧疚,单看贾琏凤姐在贾珅婚事上的用心就看的出,这两口子对贾珅是多么的感激了。

这府里的事情倒是好解决,可外面引起的事情要解决起来可就难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两个皇帝卡着点看戏呢,这贾家刚过了几天舒心日子,这省亲圣旨就下来了,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说是家里若盖有省亲别院的,可以接宫中娘娘回家探亲。 这圣旨一出,贾府就热闹起来了。

贾府一干人等都聚集到贾母房里,先是欢喜庆祝一番,王夫人还抹着眼泪哭诉着对元春的思念,只是等着说到是否要盖省亲别院之事时,两房起了分歧。

大房众人是不愿意盖得,从元春进宫那日起,大房不但没捞到一点实惠,反而赔上贾赦的功勋和源源不断的银子,如今又要盖什么别院,想的挺好,当这些不要钱啊,不盖。

贾政王夫人自然是想盖个别院,也好接元春回来,除了可以一解思女之心,最重要的是能借娘娘的名头压压大房的气焰,涨涨自身的威风。

于是,两房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还是二房棋高一着,仗着贾母的偏袒,最后决定“盖”了。虽然已经决定盖了,可怎么盖也是个问题,还有,这盖别院的银子又是从哪里出呢?

王夫人张口就是:“娘娘省亲,可是一族的荣耀,这银子当然得公中出了。”

巧儿也立马回绝说,“二太太,不是我推辞,实在是公中也没银子了,前些日子还了债,这公中也不过就剩下几十万两银子,又分了两个产业给你们,这就更没多少家底了。再说了,来年还得筹备珅儿和迎春的婚事呢,这个聘礼嫁妆总要公中出大头吧,就这些恐怕都还不够,说不得还得我贴补一些嫁妆进去才行呢,哎,这两位亲家可都是名门望族,可不能让人家看了咱家的笑话。”

王夫人闻言,恶狠狠的盯着巧儿,估计生吃了她的心都有,咬牙问道:“公中真的没银子了?”

“我说没有就是没有,你当那一百万的欠款这么好还呀,早就把公中的底子掏空了,为了给公中留点东西,老爷还贴了不少私房呢,哪像你们呀,只出了轻飘飘的一万两。更何况也不知道是谁,将公中准备变卖了还款的古董字画都拿走了,害得账都对不上。”巧儿没好气的说道。巧儿不提欠款还好,一提欠款,王夫人就想起当初分家的事了。那个时候,王夫人以为公中不过百多万两的产业,觉得等还了债,也就所剩不多了,因此,为了不承担欠款,这才松口分了家。反正谁都知道贾府里最有钱的是老太太,她手里的产业,折合一下,至少也有一二百万两,而以老太太疼宝玉的那个劲,想也知道这些产业最后会给了哪个。

哪知前些时候因为大房内分家,无意间却让她打探到一些消息,发现公中竟然还有好几十万两地产业,王夫人当场就砸了自己心爱的一套茶具,气的浑身直哆嗦,可心里却也有一丝疑惑,这事老太太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要是知道,那说明大房在贾母心中的地位比二房高,否则不会帮着大房隐瞒财产,忽悠着两房分家,那将来贾母的东西,最后落到谁手里就不好说了;要是不知道,则说明大房骗了贾母,能瞒过如此精明的贾母,更说明大房在贾府的掌控力。无论哪种都对自己不利,以王夫人的看法,恐怕前者的原因大些。

王夫人得知此事的当天,就告诉了贾政,夫妻两个谁也拿不定注意,是把这事捅给贾母,看看贾母的反应呢,还是就装作不知道,吃了这个哑巴亏。二人还没拿定主意,这省亲的事就发生了,因此,王夫人此时虽然面上嚷得厉害,但其实心里底气并不足,她摸不透贾母的态度。不过,既然摸不透,那就不要摸,王夫人直接对贾母道:“老太太,这事还得您拿主意。”

贾母闻言也很矛盾,其实她到现在也不知道大房到底有多少银子,贾赦以前的家底贾母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贾母并不去关心,因此具体的状况贾母也不清楚。而巧儿嫁过来后,直接坦言自己不善经营,贾母也想当然的以为贾赦的财产是越来越少,要不,她也不会答应每年给大房三万两银子,打得就是贴补贾赦的意思,当然,安抚的意味更重。

等着小汤山一事出了,因为巧儿以前的烟雾弹放的好,一般人并不知道真相,而贾母多年没出去走动,消息更是不灵通,因此,只知道大房赚了不少银子,但具体数目确实不知,再加上贾母对巧儿一惯的印象,自然也觉得没多少了。至于公中的银子,这个假账也不是很难做的,更何况底下的奴才都知道将来是谁当家,自然是向着大房,将贾母瞒的死死的。

其实,贾母也不是铁石心肠,贾赦对她的好,贾母怎么会一点不知道,可是一来是因为贾赦的生母,二来也是她真的疼爱贾政,更何况还有个含玉而诞的宝玉。贾母是个迷信的老太太,宝玉如此与众不同的出生,自然被贾母看重,认为是贾府的希望,所以,贾母一直硬着心肠偏向贾政,可是,这种偏心也不是无限制的。

贾母是典型的古代老太太,全身心的都是为了贾家的兴盛,贾母认为贾赦他们两兄弟争权,这是贾府的内斗,不但不会伤及贾府的根本,还可以使贾家更上一层,你没看如今大房得了新君的慧眼,二房的嫡女也荣升为妃了吗。这一切都坚定了贾母的心,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明智了。

可是,现在这种局面,就算是贾母也是无能为力啊。依着贾母的本心,当然是偏向贾政他们,但贾母清楚地知道,这贾府毕竟是由贾赦继承,要是动摇了根本,那么贾家的将来也就可想而知,毕竟大房已经拿了一百万两银子还债了。

可要是由二房出钱盖别院吧,那么二房的那点财产也就用光了,贾母也舍不得贾政他们受苦,特别是宝玉,他将来可是有大出息的,没有钱财傍身怎么行。至于自己的私房钱,那是自己用来养老的,贾母连想都没想过用自己的私房这件事。

贾母一时没了主意,因此只能说道:“这个问题先放一放,现在还不知道盖这个院子要花销多少呢,再说,族里那边也不可能不出点,这样吧,政儿你先找人设计好院子,估摸出来大概数目,到时候咱们再讨论如何。”

贾赦贾政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只是过后,各处的反应各不相同。贾母不愧是老狐狸,仅凭着王夫人与巧儿几句话和些许的神态,就觉察出些许的不对,招来自己的心腹嬷嬷,让她们悄悄打探两房和公中的产业。

只可惜,虽然贾母很精明,但下面的人手不给力啊。一来,这些老嬷嬷早就出府荣养了,所有的一切都要靠她们的子孙来打探,而这些人忠心的对象可不是贾母;二来,就算这些人的主子是贾母,但她们也要为自己的将来着想啊,他们又不是笨蛋,一边是未来的新主子,一边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的老主子,怎么选还用看吗,即便不对大房死忠,也不会同大房作对呀。

于是,贾母打探消息这件事当晚就被巧儿凤姐她们知道了,两人商议了片刻,最后贾母得到的消息就是:大房已经内分家了,高氏贾瑚手里只有大约二十万的产业,这还包括苏氏的一半嫁妆;凤姐贾琏两人比贾瑚他们稍微少些,不过将来还有公中那份产业补充;贾珅现在还没有私产;贾赦巧儿他们,巧儿手里有二三十万两的产业,可那都是她的私房和嫁妆,至于大房原先的私产,分家后就合并在公中了,因此,公中现在大约有三四十万的产业吧。至于二房,贾兰他们这房大约有十万左右的产业,不过大多数都是李纨的私房和嫁妆;宝玉没有私产;王夫人贾政手里大约有百万两的产业吧。

贾母得了这些消息,有什么应对这些都是后话。

第 55 章

更新时间:2012-1-31 10:24:35 本章字数:3907

第55章

银两筹集好了之后,贾政王夫人就开始忙着修建园子了,而且,由于提前得到了木石料,这工程进度还是挺快的。只是,由于缺少的银子要二房填上,贾政王夫人唯恐别人贪了去,到时自己要出的就更多了,因此并不放心其他人,只得亲自上阵了。

其实,就算他们想找人帮忙,也要人家肯啊,先不说两房之间的问题,怕被王夫人诬陷,牵扯到金钱问题上,就算大房的人不怕这些,也得要有人啊。贾瑚身体不好,高氏要照顾他,贾琏是有正经差事脱不开身,凤姐还要忙着管家,忙着贾珅和迎春的婚嫁,贾珅要专心读书,而巧儿贾赦,两人给人的印象,一向都是不善长这些。

说起来,原著里凤姐贾琏那么精明,都被人诓骗了那么多银子,更何况贾政他们了,这两口子可比凤姐她们两口子差远了,也因为这个,两人被人贪污的就更多了,而且这事情是千头万绪的,等王夫人有意找凤姐帮忙的时候,偏偏凤姐又怀上孩子了,只得打消了主意。

巧儿是知道凤姐曾怀过一个孩子,但是没保住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这一胎,但小心为上吗。于是,亲自接过凤姐手里的差事,嘱咐她安心养胎,其他事情一概不管。凤姐如今也不怕手里没权,反正他们的地位早就确定了,至于那点家业,如今的凤姐还真没看在眼里。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大观园修建的差不多时,凤姐却突然早产了。原来,凤姐为了生产时顺利,每天都会在院子里散一会儿步,这天却不知是谁在凤姐散步的地方撒了一些油,幸亏平儿见状不好,拉了凤姐一把,凤姐才没有摔倒,但却动了胎气。好在凤姐一直保养得不错,挣扎了两个时辰,生下了一个七个月大的男婴,母子平安。

贾琏松了一口气,兴奋的从稳婆手里接过自己的儿子,看着孩子有点虚弱瘦小,比足月的孩子小了不知多少,但好在身体还算健康,只要仔细调养,应该没什么问题。

将孩子递给平儿,先让平儿照看着,贾琏自己出去调查,害凤姐出事的那些油去了。至于巧儿与高氏,两人忙着挑选孩子的奶娘,由于事发突然,府里还没找到合适的奶娘,加上又出了这种事情,对奶娘的人选更是不敢大意,所以两人挑选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只能先让凤姐自己给孩子喂几天奶了。

再者,巧儿知道母||乳|其实是对孩子最好的,也有意让那个孩子多增强一些抵抗力,所以,故意拖延时间,直到凤姐生产后三天,这才寻了一位可靠地奶娘过来。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孩子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因此,怎么也不肯吃别人的奶,凤姐心疼儿子,只得让奶娘做些辅助工作,至于哺||乳|,只能自己来了。

再说贾琏在外面调查了半天,却是半点头绪也没找到,无奈,只能加强了对凤姐和孩子的保护,而且之后也再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虽然这件事,贾府里的人找不到半天头绪,但不代表皇家也查不出来,事情发生之后的第二天,雍正就得了消息,知道这件事是王夫人干的了。雍正盯着暗卫,想起以前了解到的情况,这凤姐与王夫人同出身王家,按说应该互相扶持,即使不能,也不该下这等狠手啊,回头吩咐暗卫,继续调查此事,务必了解事情缘由。

暗卫领命下去,此时,已经是深夜,值班的太监进来请示雍正道:“皇上,已经三更了,是否歇息了?”

见雍正点头,又说道:“不知皇上今天想到哪位娘娘宫中歇息?”

“今天轮到哪个宫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