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5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周瑞家的只能无奈离去,凤姐看着她的背影冷笑。早在省亲结束后,巧儿他们就考虑过园子的事情了,这么大个园子,要来有什么用?既不能吃又不能喝,还得不停地往里面扔钱,傻瓜才抢着要呢。

要说住,他们现在住的也挺好的,要是看景的话,就算不是他们的,他们也可以大大方方去看啊,难道王夫人还敢拦着不成?再说了,真要是把园子给了他们大房,以后还不知道要被二房那边说成什么了,再说还有元春在呢,还不如一开始干脆就不要。

巧儿很高兴,既然他们大房的人都能看清形势,不会被利益所迷惑,那么就算将来真的会出现抄家灭族之祸,他们也一定可以同心合力度过难关的,现在,他们只要看戏就好了。这么大个园子,光每年修缮就花费不少,再加上里面养着那些尼姑戏子之类的。呵呵,到时候就看王夫人的笑话好了。

再说周瑞家的回去同王夫人复命,将凤姐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了王夫人,出乎她的意料,王夫人并没有生气,反而十分高兴,再三询问了是否凤姐的原话,王夫人这才放下了,白。笑着对周瑞家的说道:“我说吧,娘娘回来一趟还是管用的,这不,将大房的嚣张气焰打下来了,这要是放以前,他们能这么老实。”

周瑞家的上前凑趣道:“那是太太的福气好,两个孩子都是争气的,不说娘娘这么大的福分,但看看宝二爷就知道了,二爷这么出息,将来肯定给太太挣个老封君。”王夫人听了微笑不语。

要说王夫人原先对贾母不过是羡慕的话,那么如今她对巧儿简直是妒忌了。贾母不过是因为嫁的好,再加上年纪辈分在这里,才有了现在的威风,要说子女的光,她可是没占到多少。可巧儿确是实实在在靠了儿子的光了,虽然贾坤不过是名进士,但贾家再加上刘家的势力,将来飞黄腾达是指日可待,到时候给巧儿挣一个封君的名头,那是十拿九稳的了。

王夫人每每想到这里,就想起她那短命的儿子贾珠了,这么多年,她早已忘记贾珠的真正死因了,或许是她故意的。在王夫人现在的意识里,只留下那么两个原因,一个是儿媳不贤惠,或者是贾兰克父,第二个就是大房见死不救。

王夫人认定大房必有救命良方,要不然的话,凭什么那个病秧子都能活下来,偏偏她的儿子却死了。珠儿身体一向挺好,怎么可能就这么年纪轻轻的去了,他的大好前程才刚刚开始啊。想到这里,王夫人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没好气的将周瑞家的打发走,自己到佛堂念佛去了。

第 60 章

话说巧儿他们主动将园子让给了王夫人他们,可王夫人只高兴了没几天,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不过短短的一个月,王夫人花在园子上的银子就有好几百两,将王夫人心疼的够呛,仔细一打量,确实哪样都省不得。

这里面有近百两是下人们的月钱,再加上他们吃喝花费,也得七八十两,还有那些个戏子,每月也得花费近百两,再加上还得时不时的补种些树木花草,买点观赏鱼什么的,这些就更没数了,这还没算上四时帘栊帐幔的重置费用呢。

王夫人在心里恨得直咬牙,怪不得大房这么轻易松手呢,原来这就是一个赔钱的货。王夫人无奈,只能去找贾母,想着看在娘娘的面上,怎么也得从大房手里弄出点银子。

王夫人到了贾母房里,只字不提凤姐说的以后园子归自家的事,只是口口声声说大房不肯拿银子维护大观园。贾母听了自是生气,直接将巧儿叫来,责令她拿出银子修护大观园。

其实贾母也知道王夫人的话里有水分,对大房将园子让给二房的事也有所耳闻,当然,她也知道二房在园子上面花销不少,只是这贾母偏心惯了,加上省亲时的荣耀迷昏了头,这才不给巧儿她们开口的机会,一上来就命令大房,拿出银子贴补二房,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哪知道却被巧儿一口回绝了。

“老太太,不是媳妇不听您的,虽说这园子各方都使过力,可这园子毕竟是给娘娘盖得,要是从公中出银子走账,那么这园子可就算作公中的产业了,这对弟妹这房好像不太公平吧,再说这娘娘怎么说也是弟妹亲生的,我看这园子还是给二房好了。”

“大太太说的什么话,这是给娘娘修的园子,就应该是娘娘的产业,那里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幸亏这屋里没外人,否则这话传出去,就能治你一个大不敬呢。”

“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啊,那也好办,以后这银子从那五千两里面出就好了,左不过都是应在娘娘身上,二太太要是不放心,就自己管着这事也可以。老太太,您看这么办可好?”巧儿说完不等贾母开口,又接着说道:“老太太,眼看着迎春的好日子就快到了,我哪里实在走不开,老太太要是没事,媳妇就先退下了。”说完,巧儿就径自出去了。

贾母被巧儿一番话堵了个正着,偏偏不敢发作。贾母能在贾府作威作福,凭借的就是朝廷以孝治天下,两个儿子对他孝顺,凡事都听从她的吩咐。不过如今贾赦虽然表面上和以前一样,但贾母自己心里清楚,这个儿子是指望不上了,真要惹急了他,指不定怎么对她呢。所以,对巧儿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再加上贾珅又当了官,迎春也嫁的好人家,更使得贾母软了三分,只能眼看着巧儿走了。

王夫人到贾母那里一番哭诉,没见到半分成效,回头脸色就有点不好,找了借口回了房,正看见贾政坐在桌边喝茶,不禁开口道:“老爷,你还有心思喝茶,我都快急死了。”

贾政放下茶杯,没好气的问道:“你又怎么了?”

王夫人将园子的事和刚才的事同贾政一说,然后道:“老爷,这眼看着大房那边越来越强势,我们可怎么好啊,难道真的等老太太百年之后,就这么搬出去?”

“那你说怎么办?这两房早已分家,白纸黑字的,能有什么办法?倒不如好好置办一份家业,将来宝玉也有份依靠。”

“老爷说的在理,可是家里就这么点进项,还得维持平日的开销,已是十分艰难,再加上老爷时不时的买点古董什么的,更是剩不下多少,如今又填上这么个园子,哪里还能攒下什么家业。”

贾政脸红道:“好了,不就是买了几古董吗,用得着老是提个没完,再说了,我这也是为了娘娘才去寻得不是。”

“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可是老爷,不管怎么说,这家里也确实该添几个进项了,老爷可有什么主意?”

“我要是有主意,还能不和你说。再想想吧,总会有办法的。”

“老爷,我倒有一个办法,只是不知道老爷……”

“什么办法?我丑话说在前头,放贷或是包揽诉讼什么的,你想都不要想,这种事一旦发现,别说我们,就是娘娘也得不到什么好的。”

“看老爷说的,这都是哪年的黄历了,我当初也是被人骗了,否则那里会做这种事,我说的是老太太。”

“老太太?老太太怎么了?”贾政茫然的问道。

“老太太有多少身家,老爷是知道的,如今咱们艰难,不知道老太太那边……”

贾政考虑了一会儿道:“恐怕不行,这么多年,你看哪个从老太太手里得到过东西,以前只有小妹,现在吗,也就宝玉和黛玉了,就是娘娘也就今年修园子的时候,拿出一点银子,要从老太太手里弄出点什么,难啊。”

“看老爷说的,明着要不到,不会暗地里想法了吗,总会有办法的,再说老太太对宝玉总是大方的,要不然也可以在宝玉那里做点文章。”

“哼,别提宝玉,一提宝玉我就来气,都是你娇惯的他,你看珅儿都入仕了,偏他还在内宅厮混,成天不务正业。”

“这能怪我吗,还不是老太太疼孙子,天天把他带在身边,这才惹得一身脂粉气,我也想好好教育宝玉,可我也得插得上手啊,说起来,几个孩子全都是在老太太身边长大的,我要看看儿子,还得老太太发话才行,我容易。”

“好了,我不过白说两句,你又扯到老太太那里干什么,老太太也是好意,再说她年纪大了,膝下孤单才这样,大房那边的不也是这样吗。”

“那能一样吗?瑚儿他们两兄弟是什么情况,再说了,珅儿不也是在大太太身边长大的?怎么偏偏我的宝玉……”

“你说的什么话,宝玉在老太太那里,吃穿用度那样不是顶好的,这些你怎么不说了?”贾政有点生气的说道。

王夫人见贾政有些生气,于是转变话题道:“老爷,都是我的不是,倒是这产业,老爷可有法子?”

贾政摇头,然后说道:“我先想点法子,实在不行再在老太太那里想办法吧。”

这边两夫妻在低声商量事情,外面贾母几乎要站不住昏倒了,全靠着鸳鸯在旁片架着她。不过贾母毕竟是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仔细定了定神,到底还是缓了过来,回头看看旁边跪着的奴才,贾母低声吩咐道:“一个个的都把嘴闭紧了,要是让人知道今天的事情,你们一个个的都等着去苦窑吧。”众人连连点头,贾母径自走了出去。

原来贾母等两个媳妇都走了,自己寻思着,这老二家今年也是花费不少,再加上还有宫中的娘娘,老太太到底还是心疼小儿子,叫鸳鸯拿出二万两银票,想着给二房贴补贴补。因为怕大房那边知道了,觉得自己偏心,再闹出什么事来,因此只悄悄的,带了鸳鸯一人过来。哪知刚到二房门口,就看见周瑞家的坐在外面把门,老太太一时好奇,悄悄绕过去,没想到却听了这些话,当即是又气又怒,差点就昏倒在那里。

贾母刚回了园子,就一头栽倒在床上,唬的鸳鸯要去找太医,贾母知道自己不过是一时气急脱了力,并没什么大事,只是制止了她,一个人在那里生闷气。贾母很悲哀的发现,自己在这个府里已经没多少地位了。

大房就不必说了,自己以前因为贾赦生母的原因,一直不喜欢他,当然对他媳妇也没什么好脸色,一直偏心二房。如今他们大房的人发达了,虽说面上没什么,可贾母知道,两人的母子情分已经所剩无几,不过是自己还没触到大房的底线,再加上一个孝字压着罢了。

贾母又想到贾政,不由得老泪纵横,自己一向把贾政当做亲子,从小一手带大,事事为他打算,甚至不惜为了他伤了贾赦的心,可是他又是怎么回报自己的。虽然那些诛心的话并不是贾政亲口说的,可是他可曾开口训斥王氏,可见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好开口罢了。

贾母有心要好好治治二房,但想到元春,却又放弃了。既然贾政王氏能对自己满怀怨气,未必元春那里就不一样。贾母可是知道的,元春手中没银子,可是同王氏要了好几次钱了,想必对自己手里这些产业也是眼馋不已的吧。

哼,贾母想到,我要是没听见这些话,说不得会被他们哄出些东西,如今,那是妄想。又想起王夫人埋怨自己霸占宝玉之事,贾母思虑了好久,还是决定将宝玉养在自己身边。

宝玉是个来历不凡的,不出几年,肯定会有出息。若是回了二房,还不知道要被他那两个父母调教成什么样了,若是和自己生分了,那么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不是白费了?

第 61 章

更新时间:2012-2-20 17:50:24 本章字数:4924

话说贾母被贾政王夫人伤透了心,自然对大观园的事不再上心,王夫人维护着这么大的园子,也确实是力不从心,于是就把这话同元春提了,想着要是元春发话,不管是大房还是贾母,总不能再袖手旁观吧。

元春考虑了几日,觉得直接发话让人出银子,维护自己的省亲别院有些不像话,冥思苦想一番,到让她想出一法子。元春觉得要是让迎春等人住进别院,那么她们的住所自然要她们自己打理,也就解了王夫人的围,再说,这么一来,也能显出自己的勤俭大方。

逐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贾政、王夫人接了这谕,待夏守忠去后,便来回明贾母,准备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

贾母虽不愿宝玉离了自己,无奈元春已经发话,只能照做了,背地里却把这账算在了王夫人头上,想着必是这王氏为了离间自己和宝玉的感情,这才想法子拆开我们,心里将王夫人恨得痒痒的,只面上却不漏半点分毫。

贾母毕竟还是有手段的,眼见这事已是不能阻拦,就另辟捷径,在各人的住处上做起了文章。她将宝玉安排到了怡红院,让林黛玉住进了离怡红院最近的潇湘馆,却把薛宝钗安排到了离怡红院最远的蘅芜苑。此外,迎春携了巧姐一起住在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带着贾兰住进了稻香村。

贾母早就看出王夫人有意与薛家成亲,只是贾母却不喜欢宝钗。一来薛家身份太低,贾母舍不得宝玉屈就。二来贾母认定贾政如此不孝,必是王夫人的原因,因此看由王家女教养大的宝钗格外不顺眼。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宝钗是偏向王夫人的,贾母担心若是两人真的成亲,宝玉受宝钗的影响,也和自己生分了。而贾母一门心思的想着将黛玉和宝玉凑到一起,除了宝玉喜欢黛玉这个原因外,也是因为黛玉同王夫人关系不好,而同自己亲近的缘故。

王夫人和薛姨妈自得了消息,就对贾母恨得牙痒痒,原来这二人打算,让宝玉住怡红院,让宝钗住潇湘馆,也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却被贾母给搅合了。所以不管她们怎么打算的,既然贾母已然开了口,二人也没办法拒绝,只能依从贾母的命令。

好在,宝钗毕竟和宝玉住在一个园中,到底还是勉强如了二人的意,所以薛家也就大方的拿出银子,收拾装饰蘅芜苑了。

至于黛玉虽然很不愿意,但她一个孤女,又怎么可能反抗元春的决定,也只能无奈的收拾东西,准备搬家了。

倒是宝玉十分高兴,因为他可以和心爱的林妹妹朝夕相处了。探春和惜春也很高兴,可以住进这么漂亮的园子。

李氏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而且可以离了王夫人,李氏心里不知道要有多高兴,只是她守寡多年,又一直不受王夫人待见,虽然心中高兴,但面上却不显,沉着的指挥下人收拾行装。

迎春虽然佳期将近,但对缀锦楼还是满意的,想到临出嫁前,还可以住进这么漂亮的地方,更是满心欢喜。巧儿见迎春兴致颇高,也就放下了反对的念头,即便这样算是输了二房一招,但那又如何,无论怎样,只要迎春高兴就好。

倒是凤姐舍不得女儿离了自己身边,但大姐儿也有六七岁了,这个年纪的千金小姐,也该有自己的院子了,如今也不过稍微远点罢了,凤姐也没有理由反对。于是鉴于迎春巧姐她们也住进了大观园,大房也只能拿出银子,安排人手打扫庭院,收拾房间了。

等到二月二十二,恰恰是个好日子,园中事物早已收拾妥当,一干人等一齐进去,登时园内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不似前番那等寂寞了。而这一次两房较量,似乎以二房的胜利而告终。

再说迎春她们,自从搬进园子里,姐妹们处在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就是黛玉也开怀了不少,即便对宝玉也亲近了不少。

黛玉心中明白,贾母如此安排,必是要将自己和宝玉凑在一起,只是她父母长辈全无,将来如何只能凭借贾母做主,而贾母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她自然无法反抗。跟着她的两位老嬷嬷也看明白了这个局势,可怜自家姑娘,寄人篱下,身不由己。

两位都知道王夫人看重宝钗,不喜黛玉,如果自家姑娘真的嫁过去,能依靠的也就是宝玉的维护了,因此这两人虽然极其看不起宝玉,却也只能无奈的为宝玉大开方便之门,使得两人感情极度升温,不出一月,两人又好的同林如海去世前一样了。

这也是两人之间的孽缘作祟,即便黛玉开始时,对宝玉是有几分应付,但她二人毕竟早年相处融洽,黛玉也不过是因为林父的嘱托才疏远宝玉,如今朝夕相处,黛玉心中又认定自己将来必会嫁给宝玉,自然芳心暗许,也引出了以后的爱恨纠葛。

这里园子里的姑娘们结了诗社,黛玉也守了两年多的孝,加上她如今有意与宝玉相处,也参合了进去。倒是迎春因婚期将近不得空闲,不过大姐儿却拜了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